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08 No.08(2018), Article ID:26591,8 pages
10.12677/HJAS.2018.88144

Potential Analysis of Foo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Taking Corn Trade as an Example

Qun Gao

Public Management Colleg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Aug. 5th, 2018; accepted: Aug. 20th, 2018; published: Aug. 27th, 2018

ABSTRACT

The Brazilian marke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na’s corn imports. Firstly, 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Brazil corn industry. Secondly, we used IMS, RCA and TC index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orn industry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since 1992.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cor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d a volatility trend of “From down to up, and then decline”, while the corn export competitiveness had been a steady increase in Brazil. Then, we carried out the SWOT analysis of corn trad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Th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orn industry resources and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Brazil.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nalyzed the opportunity of corn trade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le threat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w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such as, fully tapping Brazil corn export potential to promote China’s imports diversification; broadening the bilater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corn trade as an opportunity;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Brazilian impor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nsuring the safety of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Brazil, Corn, Trad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veness, SWOT Analysis

中巴开展粮食贸易的潜能分析

—以玉米为例

高群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收稿日期:2018年8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7日

摘 要

结合巴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利用IMS、RCA及TC三大指数对1992年以来中巴玉米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呈现“降→升→降”震荡趋势的同时,巴西玉米出口竞争力正稳步增强;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了巴西对华出口玉米在产业资源、互补性等方面的优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劣势,并发现中巴玉米贸易是破除对美进口依赖、拓宽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机遇,而中巴玉米贸易也面临着贸易摩擦、转基因争议等方面的威胁。进一步提出要充分挖掘巴西玉米出口潜力、推进我国玉米进口多元化,以玉米贸易为契机、拓宽双边农产品贸易与投资领域,强化巴西进口农产品检测检疫规范性、确保对巴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 :巴西,玉米,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SWOT分析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2008年以前也是玉米出口强国,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2008年以后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衰退,截至2014年底,已经连续五年沦为玉米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639.945万吨,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出口最高纪录,相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40.48%,此后逐步减少玉米对外出口,对玉米的进口量骤然猛增,净进口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2010年玉米进口量达到157.24万吨,中国彻底沦为为玉米净进口国;尤其是2012年,由于国内玉米供应偏紧、饲料及深加工产业的需求旺盛,加之国际市场存在干旱预期,致使这一年玉米进口激增,达到历史峰值520.8万吨,玉米成为进口量最大的谷类作物,玉米进口量在谷类作物进口总量的占比由2010年以前不足4%迅速提升至37.34%;随后两年国内玉米进口速度有所放缓,但2014年进口总量依旧处在260万吨的高水平1。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协调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已成为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然而,近年来的玉米海外市场供给几乎全被美国垄断,货源过度集中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供应风险与不确定性,伴随着国内净进口的增加,这种供应风险与不确定性还在不断加深 [1] 。为破除对美国玉米的进口依赖,降低市场风险,拓展玉米进口渠道、保障进口货源已迫在眉睫。巴西作为全球第三大玉米主产国和第二大玉米出口强国,拥有玉米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且新世纪以来玉米对外出口贸易取得了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选择。

2. 巴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产业是巴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FAO数据库显示,2013年玉米总产值超过182亿美元,约占巴西农业总产值的7.34%、农作物总产值的12.45%及谷物总产值的71.03%,巴西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玉米主产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玉米对外出口量迅猛提升,占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份额由1992年不足0.001%,上升至2013年的21.44%,2013年玉米出口贸易额高达63.07亿美元,比20多年前涨幅超过1万倍,巴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玉米出口国。

图1图2分别显示了1992~2013年间中巴玉米进出口贸易的对比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92~2013年巴西始终为玉米净出口国,出口量持续上升,年均增幅高达61.77%,2013年玉米出口量达到266.25亿公斤;玉米进口量则一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下。从中国玉米贸易情况来看,2008年之前中国玉米以净出口为主,2008年之后中国沦为净进口国,其中,玉米出口可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之前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1995~2003年间波动性上升,2003年以后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进口市场于2009年之前稳定在5亿公斤以下,2009年之后进口量猛增,2012年达到52.07亿公斤,2013年进口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32.65亿公斤的高水平。

近年来,中国由玉米净出口国彻底沦为净进口国,与此同时,巴西玉米对外出口贸易却在蓬勃发展,对外出口量不断增加。然而,UNCOMTRADE统计数据表明,巴西向中国出口玉米量仅占巴西对外出口玉米总量的0.12%,对华出口玉米量相当有限。中国玉米进口市场仍以美国为主,2013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比重超过90.90%,而从巴西进口的比重不足0.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Figure 1. The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of corn in Brazil (1992-2013)

图1. 巴西玉米进出口贸易情况(1992~201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Figure 2. The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of corn in China (1992-2013)

图2. 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情况(1992~2013)

3. 中巴玉米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

(一) 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国际市场占有率(简称IMS),是衡量一国某商品国际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I M S i j = ( E X i j / E X w j ) 100 % ,即 i j 种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产品总出口额之比。 I M S i j 值愈小,意味着 i

j 种产品国际出口竞争力愈薄弱;反之则愈强 [2] 。

表1不难发现,1992~2013年中国玉米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先后呈现出“降→升→降”的震荡趋势,IMS值由1993年的21.30%降至1995年0.19%,国际市场出口竞争力由强变弱;随后反弹至2003年的至高点22.87%,1997~2007年均高于3.3%,产业整体出口竞争力较强,成为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地;2008年以后均低于0.5%,2013年降至历史最低点0.07%,国内玉米出口竞争力正式迈入异常薄弱期。相对而言,巴西玉米1992~2013年间却基本处于小幅波动式上升态势,IMS值由最初的0.001%持续涨至2013年的22.64%,玉米产业出口竞争力稳步增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玉米供给大国。

Table 1. To compa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rn market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表1. 中巴玉米市场国际竞争力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http://comtrade.un.org)和WTO数据库(http://www.wto.org)数据计算得到。

(二)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用于测算一国某产业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用公式表示为:

R C A i j = ( E X i j / E X i t ) / ( E X w j / E X w t ) ,即 i j 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全部出口产品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品出口值占世界全部出口产品总值的份额之比。若 R C A i j > 2.5 ,意味着 i j 种产品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优势; 1.25 R C A i j 2.5 代表着较强出口竞争力; 0.8 R C A i j < 1.25 表明 i j 种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一般; R C A i j < 0.8 代表该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国际出口竞争力薄弱 [3] 。

1992~2013年间国内玉米RCA值同样经历了“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992~1994年间RCA值均在4.0以上,玉米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出口竞争优势;1995和1996年RCA值不足0.05,出口竞争优势消失;此后RCA值有所提升,1997~2005年间基本都维持在0.8以上,在全球贸易中具备一定出口优势;2006年以来RCA值一路缩水,2013年已不足0.01,我国已经完全丧失了玉米出口竞争优势,彻底沦为玉米净进口国。相比之下,巴西的玉米RCA值却一路上扬,出口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尤其是2001年以来RCA值基本都保持在2.5以上,2013年更是高达14.02,巴西已然跨入世界玉米出口强国之列。

(三) 玉米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

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是测度国际竞争力的经典指标之一,用公式表示为:

T C i j = ( E X i j I M i j ) / ( E X i j + I M i j ) 100 % T C i j [ 1 , 1 ] ,即 i j 种产品净出口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其中, T C i j > 0 代表 i j 种产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T C i j 越逼近100%,意味着净出口相对规模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 T C i j = 0 说明竞争力处于全球平均水平; T C i j < 0 代表 i j 种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T C i j 愈趋于−100%,则意味着净进口相对规模愈大、国际竞争力愈薄弱 [4] 。

1992年以来,国内玉米TC值也表现为“降→升→降”的波动态势,其中,1992~1994年间TC值接近于1,此时间段的玉米出口竞争优势较为明显;1995~1996年间TC值小于0,玉米净进口规模加大,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1997~2007年国产玉米恢复出口竞争优势,且始终保持较大的玉米净出口规模;然而,2008年以后出口竞争优势再次缩水,且于2010年以后净进口规模日益增大,出口劣势愈发明显。从巴西玉米产业发展来看,1992~2000年间TC值均小于0,且非常接近−1,玉米出口竞争劣势很强;2001年以后TC值始终接近1,意味着巴西玉米产业开始复苏,具备强劲的出口竞争优势,且净出口规模愈发增大。

从中巴两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的综合测算结果来看,IMS、RCA及TC三大指数共同肯定了1992年以来国内玉米出口竞争力呈现“降→升→降”的震荡趋势,出口竞争力先后经历了强、弱、强、弱的过程,而巴西玉米国际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具体而言,中国1992~1994年间玉米出口竞争优势较为明显;1995~1996年间玉米净进口规模加大,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1997~2007年间恢复对外出口优势,成为全球重要的玉米输出国;2008年以后玉米出口竞争优势再次缩水,贸易格局出现逆转,且于2010年以后彻底沦为玉米净进口国,对外出口竞争力正式迈入异常薄弱期。巴西在1992~2000年间玉米出口竞争劣势很强;2001年以后保持强劲的出口竞争优势强劲,净出口规模愈发增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玉米生产大国、出口强国。

4. 巴西市场对华输出玉米的SWOT分析

(一) 中巴玉米贸易互动的优势

1) 产业资源优势。① 巴西是世界玉米出口与生产强国,有丰富的货源保障。玉米是巴西第二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大豆,大部分州均有生产。在1992年之后的21年里,巴西玉米收获面积稳定在1~1.5千万公顷左右。如图3所示,单产水平以年均4.05%的幅度稳步提升,2013年每公顷产量高达5253.60

Figure3. Corn production in Brazil (1992-2013)

图3. 巴西玉米生产情况(1992~2013)

公斤,是最初的2.3倍。在单产效应的作用下,1992~2013年巴西玉米总产量年均增幅约4.71%,总产量由3050.61万吨升至2013年的8027.32万吨,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5.72%升至7.88%,成为全球第三大玉米生产国、拉丁美洲最大的玉米主产国。此外,巴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境内有超过80%的土地还未得到开发 [5] ,可利用耕地面积还在继续扩大,使得玉米持续增产成为可能。丰富的货源保障使得巴西玉米出口至中国市场潜力巨大。② 巴西玉米进口具备成本优势。近年来,美国始终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然而贾伟、秦富(2013)对中国谷物贸易成本进行了科学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美国进口玉米的贸易成本当量明显高于从巴西、阿根廷等国 [6] 。巴西生产玉米具有低成本优势,中巴贸易成本低于中美合作,巴西预期成为新的玉米进口增长点,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也是福音。

2) 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① 中巴玉米种植与收获存在季节性互补。伴随以美国为主的外部市场对国内玉米产业影响的不断深化,只有有效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合理统筹,才能更好的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巴西与中国分属南、北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两国玉米种植与收获期存在季节性互补关系。若能充分利用巴西季节性互补市场的优势,则可将市场供给周期缩半,利于平滑国内玉米供给波动缓解供需矛盾。② 双边具备不同的资源禀赋方便实现出口农产品种类互补、共赢。中巴双方优化出口结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开展特色农产品贸易,势必开拓典型的双赢模式。双方出口农产品种类、特点不同,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7] [8] 。一方面,巴西在生产包括玉米在内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9] [10] ;另一方面,中国的水果和蔬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较具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优势产品 [11] [12] 。专业化生产分工下的双方贸易往来利于优势农产品互补,分工明细、取长补短、实现共赢。

3) 政府与社会各界在战略上重视中巴玉米市场贸易关系。中巴双方同属“金砖国家”、均为新兴经济体,具备一定的贸易共识与合作基础,两国1974年正式建交,1993年中巴双方确定了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就玉米产业而言,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也正着手搭建双边贸易平台,如2013年11月中巴两国政府签署《巴西玉米输华检疫要求》,次年3月31日起《进口巴西玉米植物检验检疫要求》实施,为巴西玉米流向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石;丰原集团等部分农业企业看准商机,赴巴西玉米生产优势区投资建厂,成为中巴玉米贸易先驱 [13] 。

(二) 中巴玉米贸易互动的劣势

1) 跨国粮商垄断可能进一步增强。巴西玉米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跨国粮商的操纵,尤其是种子市场。巴西作为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的积极接受者,跨国种子企业的主导地位使得巴西境内相关机构与企业边缘化。若中国加大从巴西进口玉米,势必刺激在巴跨国粮商的扩张和更多跨国粮商的进入。

2) 巴西境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短期内以初级农产品贸易为主。相对而言,巴西境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为滞后,2012年在世界银行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考察中,巴西排名104;且境内公路与水运等交通运输环境不容乐观,将农产品直接运至港口的铁路几乎没有 [14]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巴西玉米供应链的正常流通,使得境内流通成本略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为确保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良性运营、降低巴西境内流通成本,中国政企可能需要额外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巴西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三) 中巴玉米贸易面临的机遇

1) 破除对美国进口依赖的有利机遇。一方面,进口市场多元化,也是打破美国对华玉米出口贸易中一枝独秀垄断局面的有利良机。2010年以来,国内进口玉米超过90%源自美国,2012年从美国进口的比例达到历史峰值98.19%。单一贸易格局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极易导致定价权缺失、低额的利润,甚至引发贸易中断现象 [15] 。加大从巴西进口玉米,势必会降低对美国的进口依存度,进而降低贸易风险、改善现行交易劣势。另一方面,中巴直接贸易合作将打破发达国家金融资本分享出口收益的局面。当前,全球玉米贸易量的80%被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国粮商控制,跨国粮商掌控定价话语权。如若越过国际金融资本的操作,由中方直接向巴西采购玉米,既可以降低中国实际支付,又可以提升巴西玉米生产者的收获预期。

2) 以玉米产业为切入点,拓宽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一方面,中巴双方签订玉米贸易长期合约,加大从巴西进口玉米是稳定我国进口货源、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优势明显,以玉米产业互动为契机,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拓展双边农产品经贸合作,是全面深化和提升我国与巴西战略性紧密贸易伙伴关系的良机。

(四) 中巴玉米贸易可能引致的威胁

1) 双边贸易摩擦。由于巴西市场对中国市场存在较高的期望值,而中国对巴出口货物与其境内产品形成粗放型竞争关系,导致双边贸易争端与摩擦不断 [16] 。新世纪以来,巴西始终是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WTO成员国之中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当前,两国贸易摩擦仍然处于高发期 [17] 。此外,中巴双方开展经贸合作还要经受清关原则、贸易保护主义等多方面挑战。

2) 转基因玉米引发安全争议。转基因技术能够利用更少的水资源与农药,为玉米产业带来更高的单产水平、更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为提升巴西玉米产业竞争力,政府在法律及政策上对转基因生产提供支持,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公司看准时机操纵巴西玉米种子市场控制权大力推广转基因技术。2008年以来巴西转基因玉米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转基因玉米比重已超过75% [18] ,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玉米主产国。但是,转基因玉米引入后制成加工品,对国内食品安全是否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争议焦点。

5. 中国玉米进口市场的战略选择

为确保国内玉米安全,从国外适度进口、填补国内供给缺口,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无论从巴西的玉米市场国际竞争力、产业未来生产潜力,还是中国愈发紧张的玉米供给形势来看,巴西都是值得关注的玉米外部进口源。有必要以玉米产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中巴双方优势农产品贸易与投资。

第一,要充分挖掘巴西玉米出口市场潜力,推进我国玉米进口多元化。从长远来看,为改变外部货源过于集中的现状,丰富中国玉米进口市场,降低对美国进口玉米的依赖度,引入巴西玉米出口市场,成为时代的选择。以中巴贸易为契机,加强南半球各国在玉米产业方面贸易合作关系,尤其是在中、美玉米非收获季节,要充分利用南北半球季节性互补优势,多从以巴西为主的南半球国家补充货源,降低仓储成本和供给不确定性,平抑价格波动。

第二,要以玉米贸易为契机,拓宽双边农产品贸易与投资领域。一方面,要加强中巴双边优势农产品贸易互动实现共赢。展开中巴双方战略性互利合作,适度扩大从巴西进口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适度增加果蔬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巴出口或利用国内先进的种苗培育技术直接引导巴西果蔬生产,打造双赢模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国内龙头企业“走出去”,创新在巴投资合作方式。从长远来看,进一步降低巴西境内物流成本,为获取玉米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创造便利条件,势必要提升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此在巴投资的企业要做好投资战略升级准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辅助提升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境内交通与物流条件并加快产销物流技术升级。

第三,强化巴西进口农产品检测检疫规范性,确保对巴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强化从巴西进口玉米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检测检疫规范性,尤其是加强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全球前三大转基因玉米生产国检测检疫规范性,确保进口产品安全、可靠。此外,为更好的拓展中巴双边贸易并破除巴西对华严峻反倾销局面,中国政企更要强化优势农产品出口规范性,尤其是与巴西具有互补性的果蔬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JD16149);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GL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63018)。

文章引用

高 群. 中巴开展粮食贸易的潜能分析—以玉米为例
Potential Analysis of Foo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Taking Corn Trade as an Example[J]. 农业科学, 2018, 08(08): 987-994. https://doi.org/10.12677/HJAS.2018.88144

参考文献

  1. 1.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 倪洪兴, 徐宏源, 等. 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1): 30-37.

  2. 2. 赵海燕, 何忠伟. 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及对策: 以蔬菜产业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13(7): 3-14.

  3. 3. 康成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述评[J]. 商业研究, 2014, 56(5): 32-39.

  4. 4. 梅楠, 孙良媛. 我国玉米贸易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研究[J]. 经济纵横, 2014(11): 67-70.

  5. 5. 朱晶, 丁建军, 晋乐. 南北半球季节互补性与中国粮食进口市场选择: 以大豆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4): 84-95.

  6. 6. 贾伟, 秦富. 中国谷物贸易成本测度及其对贸易增长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 2013(4): 62-72.

  7. 7. 宋海英, 孙林.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的竞争绩效[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1): 14-21.

  8. 8. 汤碧. 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与合作潜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10): 67-76.

  9. 9. 耿晔强. 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 31-38.

  10. 10.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等.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虚拟土地资源量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17(8): 1289-1297.

  11. 11. 吕宏芬, 俞涔. 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2): 56-64.

  12. 12. 靖飞. 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 动态和展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1): 38-46, 61.

  13. 13. 马欣, 田志宏. 中国与巴西农业贸易和投资现状及启示[J]. 亚太经济, 2015(1): 60-64.

  14. 14. 王飞, 吴缙嘉. 中国和巴西经贸关系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 国际论坛, 2014(4): 52-58, 80.

  15. 15. 吕捷, 林宇洁. 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性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J]. 管理世界, 2013(5): 76-87.

  16. 16. 薛荣久. “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特点与合作发展愿景[J]. 国际贸易, 2012(7): 4-8.

  17. 17. 王萍, 王翠文. 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J]. 拉丁美洲研究, 2014, 36(1): 22-25, 49.

  18. 18. 靖飞, 陈宁. 跨国种子企业进入是福是祸——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发现[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7): 76-85.

  19. NOTES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