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6 No.03(2018), Article ID:26541,7 pages
10.12677/ML.2018.6306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on Perspective of Metonymy

Jingfang Si

Heze Medic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Received: Aug. 6th, 2018; accepted: Aug. 16th, 2018; published: Aug. 22nd, 2018

ABSTRACT

At present, some linguists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at is, the study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Based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the thesis which makes the news discourse as the carrier selects the class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news discourse as the corp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onymy, the thesis analyzes Chinese and English news discourse intention, social pragmatic function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an help people understand subjective views of the reporter and reflect the abstract political and social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reader’s critical reading awareness 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ritical reading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news discours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etonym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an reflect the abstract political and social reality and produce certain infectivity to the readers. Throu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it helps to help news media workers expand their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grasp the differences of languages.

Key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etonymy, News Course, Critical Metonymy Analysis

转喻视域下新闻语篇中的汉英批评性话语分析

司景方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收稿日期:2018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2日

摘 要

目前,一些语言学家积极探索将认知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融合在一起,即从认知的角度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从转喻理论的视域下,以新闻语篇为载体,选取有代表性的汉英新闻语篇为语料,就转喻的分类及其在新闻语篇中的话语意图、汉英新闻中转喻的社会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闻语篇的隐含观点,进而影响其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同时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批评阅读意识以及学生在新闻语篇阅读过程中的批评阅读理解能力。在转喻的视角下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反映抽象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感染力。通过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也有利于帮助新闻媒介工作者扩大其对外交流能力,同时把握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引下的语言使用差异。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转喻,新闻语篇,批评转喻分析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转喻被视为一种心理机制,并逐渐成为其他概念形成的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国内学者研究中的一部分把转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看待,另一部分则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关注转喻,出现了许多论文和著作。但目前,国内将转喻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因此将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转喻研究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中研究社会问题,将为批评话语分析寻求进一步研究的新视角。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兴起于西欧语言学界。它注重社会结构和语篇之间的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把语篇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查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综观国内外的研究,虽然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此已经进行积极的探讨和论述,成果较为丰富,但学者们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盲区。一是大部分批评话语分析仍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视域来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比较少 [1] 。另外,关于社会认知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述评性文章较多;而剖析个案和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较少;三是总体来说,从认知隐喻角度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对较多,从转喻视角来进行批评分析的较少,不同语言语料之间的对比研究更不多见,本研究试图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

最近,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转喻,转喻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热门的领域。传统观点把转喻视为比喻的一种,并且现在仍然影响很多人的看法。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他们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转喻才不被认为是一种修辞工具,而被视为一种认知理解 [2] 。

近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批评话语分析界的学者把研究方向放在了批评性话语上。因此,认知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的分支研究也就自然的流行起来。以认知为导向的批评话语分析可以看作是对认知语言学与CDA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以认知为导向的批评话语分析中,CDA通常提供理论框架,而认知语言学则提供新的分析方法。由于CDA主要侧重于电视、报纸、各种官方档案等大众媒体话语,因此本文中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话语。这些言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们代表了当局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如此普遍,几乎每个人都会通过新闻了解当局的政策。总之,本文是在CDA和转喻理论的理论支持下,对中美新闻语篇中的言论进行批判转喻分析。

2. 理论基础

(一)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通过语言使用来分析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关系的方法。CDA继承了批判语言学批判的本质,逐渐形成了一个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大众传媒等基础理论的成熟分析模型。它旨在揭露演讲者或作家的隐含意识形态,以提高受众或读者的语言意识。因此,CDA不仅对语言是什么感兴趣,而且对语言为什么是这样感兴趣。CDA的主要对象是新闻话语,因为现在大众传媒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接触各种文化产品的方式,尽管所有非文学话语都可以作为其研究对象。总而言之,CDA希望“建立文本属性、话语实践特征(文本生成,消费和分配)和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联系” [3] 。

认知语言学和CDA正在迅速发展。认知语言学强调个体认知能力,CDA注重语言使用社会性,在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上相辅相成。一些CDA学者赞赏在CDA中引入认知,以致以认知为导向的CDA研究有所减少。国外和国内对认知导向CDA的研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Chilton (2005),Hart (2010),Wodak (2006),Xin Bin (2012)等证明了融合认知语言学和CDA的理论可能性。田海龙(2013)阐明了以认知为导向的CDA的两种方式,并介绍了各自的特点。2004年,Charteris-Black结合了CDA和概念隐喻。在国外,Lakoff (1991),Fairclough (1995),O’Halloran (2003)和Meadows (2007),在国内,张磊(2011)和冯群(2013)在这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 转喻理论

英语单词“metonymy”起源于希腊词“metonmia”,它连接了两个部分,“meta”和“onmia”。“meta”的意思是变换,而“onmia”的意思是改名 [4] 。因此,“metonmia”意味着从字面上改变自己的名字。转喻的最早定义来自修辞学,它是一种修辞手段,使语言形式不再紧密相连。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其中转喻与隐喻分离,被认为是独立的认知现象。从此以后,转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格,而且也体现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批评转喻分析是一种以认知为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它不仅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还弥补了个人认知机制中的不足。批判转喻分析能够发现中英新闻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通过整合CDA和转喻理论,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在微观层面上,转喻被认为是分析工具,它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反映,在这个层面上的客观性是通过分析转喻来找到如何构建话语。在宏观层面上,批评话语分析为分析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持,这种社会结构包括新闻语篇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通过分析语言结构来反映社会结构。

CDA不能局限于对语言数据的描述,因此,CDA的目标不限于描述语言现象。一般来说,CDA打算探索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权利和意识形态,这意味着CDA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学特征的分析来发现包括潜在意识形态和权利在内的社会结构特征。

3. 批评转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实例分析

(一) 语义层面的批评转喻分析

正如转喻定义的那样,它“允许我们用一个实体来代表另一个实体” [2] (Lakoff & Johnson, 1980: 37)。这两个实体是替代品。具体到语言层面来说,转喻是一个导致语义制度的词,短语或句子。一般来说,有两种语义机构:一种是部分-全部机构,另一种是部分机构,两者都是可逆的。这个替代过程涉及语义扩展或缩减。但是,语言层面的转喻主要是指代性的功能。

中西方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中,词汇层面上的概念转喻几乎都能找到。在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一些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是可以被现场的人接受的。例如,众所周知,“国务院”是美国的一个机构。美国新闻秘书乔希·内斯特(Josh Earnest)在2015年11月3日说:“……国务院实际上仍在审查他们的信件,以确定的要求和……”。国务院作为一个机构,不能审查“他们的信”。事实上,国务院官员审查他们的信件。不过,目前的发言人和记者认为,这种表达是正常和普遍的。人们之所以能够接受这种不合逻辑的表达,是因为转喻的存在—这个机构代表该机构的官员。在这样的表述中,转喻是无处不在的。

在收集和分类西方发言人的言论后,发现词汇层面的概念转喻主要分布在国家、机构、事件、派对等方面。如表1所示。

一般来说,西方媒体通常使用国家名称代表该国家的总统、人民或当局,并使用机构的名称代表该机构的官员。

例一:As a friend and NATO ally,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our close coordination with Turkey to advance our shared political,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agendas.

作为朋友和北约盟友,美国致力于继续与土耳其密切协调,推动共同的政治、安全和繁荣议程。“美国”和“土耳其”是两个国家的名字。在这个例子中,“美国”代表美国政府,“土耳其”代表土耳其政府。

例二:Has the White House been watching this plane crash over Egypt?

众所周知,“白宫”是一座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新古典风格的白色砂岩建筑。它是美国总统居所和办公室的所在地。不过,美国总统是白宫最显著的人物。因此,“白宫”是指美国总统。

与西方媒体的转喻应用相比,中国媒体在使用国家和机构名称方面有相似之处。如表2所示。然而,转喻在结合汉字时似乎更有成效。

同样的,中国的发言人一般用“……方”代表该国政府,如“俄方”,“韩方”,“美方”,“朝”,“日方”,“尼方”,“如“俄”,“韩”,“美”,“朝”,“日”,“尼”,甚至直接用第一个字来代表国家,如“阿”,“印”,“伊”等。但是,有一些特别的,“中国”通常使用“中”或“华”两个字。“中”通常用作主语,而“华”是“……在华……”,“……对华……”,“……友华……”等宾语。

Table 1. Lexicon conceptual metonymy

表1. 词汇概念转喻

Table 2. Lexicon conceptual metonymy

表2. 词汇概念转喻

当涉及到香港时,他们通常会说“港”而不是“香”,西藏也是如此。另外,中国的发言人还用一个国家的名字来代表该国政府或人民,用机构的名称代表该机构的官员。

例三:美国国务院发表“2014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其中涉港内容提及示威者遭警察殴打,并称香港公民选举权受到限制。

这句话里有两个转喻,国务院作为一个机构,不能发表任何报告,实际的含义是国务院官员发表了人权报告。并且,为了简洁起见,中国发言人用一个单字“港”来代表香港的全名。

例四:尼泊尔对华一直很友好,特别是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一贯给予我们坚定的支持。

这句话里有三个转喻,含义是尼泊尔人民对中国人民很友善。毕竟,说一个国家很友善是不合逻辑的。其次,“华”和“中方”都是指中国的全名。如上所述,“中”通常用作句子的主语,而“华”是宾语。

一般来说,上面列举的所有例句都可以看作专有名词的转喻。出于方便和经济的原因,人们经常使用转喻而不是全名,这对于发言人尤其如此。新闻发布会中使用的语言要求发言人有能力准确,简明地表达而没有任何模糊和模棱两可,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虽然上面这些表达听起来很奇怪,甚至可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达已被广泛接受。

(二) 语用层面的批评转喻分析

转喻是一种语言表征,其潜在目的是在语用层面影响其观点、判断和行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批判转喻分析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你能否……?”的对话。演讲者清楚地知道,听众有能力提供帮助,听众通常持有合作态度。例如,演讲者要求听众关闭窗户,听众会这么做并不奇怪。在这种情况下,听众理解这种含义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然而,在新闻语篇中并不像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那么简单。一般来说,新闻语篇中的言论在语用层面上的转喻不是很常见,但仍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以间接地依靠转喻。特别是新闻发布会中,概念转喻通常可以帮助发言人说“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发言人不方便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建议记者去问一些其他相关机构。

例一:

问:昨天,美国财政部称,人民币低于合适的中期估值,而不再像以前一样说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请向主管部门询问,我们一贯坚持有关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并形成机制改革。

在这个例子中,外交部中国发言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他知道答案,但不想评价。而不是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比建议记者向相关机构求助更为迂回,他的回答改变了记者的意见或采取的行动。

例二:“China Premier promises to Advance Economy Reforms” published on The New York Times on March 4th, 2014”.

“He (Premier Li) promised to ‘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a reference to possible resistance from state companies that might lose subsidies and monopolies”.

此新闻指出“李克强总理承诺要打破精神枷锁和既得利益,提及国有企业可能会失去补贴和垄断的阻力。”

李总理还承诺将开放银行,石油,电力等国有控股行业发电,铁路和电信到私人投资。他承诺为中外企业“公平竞争”,以促进竞争。在这篇新闻语篇材料中,李总理明确提出了行动的目标,使各种企业受到影响。整个描述过程没有涉及个人情感和喜欢或不喜欢的主观因素。这种话语的目的表明了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以及自身意识倾向,能够显示出此报告的客观性和现实性,以提高其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 认知层面的批评转喻分析

转喻不仅仅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一部分,这是人类经验的基础。通过转喻可以反映人们如何构想和感知世界各地的事物。这一层面的分析侧重于人的认知机制,以进一步解释转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什么中西方都使用转喻。

Radden和Kövecses (1999)提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运作。所谓的ICM是人类概念化能力的产物,不仅包括人们对特定领域的百科知识,还包括他们所具有的文化模型 [5] 。因此,概念转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从相同ICM中两个相邻认知域之间的联系或关联性,从具有较高意义的认知域到具有相对较低重要性的认知域的转变。

关于概念转喻在汉英新闻语篇中的应用,ICM解释了概念转喻的先决条件,特别适用于新闻语篇中的转喻词和短语。

例:

And in this context, we’ve continued to cooperate or have discussions with the Russians in areas where our two countries have convergent interests. And so we worked very closely with Moscow in pursuing the Iran nuclear agreement.

在这个例子中,“莫斯科”一词代表了俄罗斯政府的官员。莫斯科最初是俄罗斯的首都。很明显,人们不能与城市交谈、合作或协调,因为人属于ICM,莫斯科属于CITY的ICM。然而,莫斯科的社会性质是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莫斯科、俄罗斯官员、俄罗斯政府总统,都被列入俄罗斯的ICM。因此,俄罗斯官员与俄罗斯首都之间的心理桥梁由概念转喻提供,以便这种不合逻辑的说法可以在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和美国发言人广泛接受。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媒体及互联网正日益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闻报道引导着社会舆论,影响甚至操纵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意识。其中,新闻语篇特别是政治性的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但细细分析隐含着多种意识形态意义。而新闻语篇中各种类型的转喻是意识形态表达的典型形式,对于理解新闻语篇含义,加强媒体和民众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6] 。通过汉英新闻语篇中转喻的对比分析,帮助新闻媒介清楚地把握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引下的语言使用差异,帮助新闻读者了解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方法,识别语篇中转喻背后的意识形态,提高读者的批评阅读意识,帮助其准确、客观的理解所读信息;最后,在新闻语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批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项目编号:17-ND-WX-03;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8RA231。

文章引用

司景方. 转喻视域下新闻语篇中的汉英批评性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on Perspective of Metonymy[J]. 现代语言学, 2018, 06(03): 532-538.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3062

参考文献

  1. 1. 邹素.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问题[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37-41.

  2. 2. Lakoff &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p. 40.

  3. 3.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gman, London, 87.

  4. 4. 李克. 转喻的批评修辞研究[M].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5. 5. Radden, G. and Kövecses, Z.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In: Panther, K.-U. and Radden, G., Ed.,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17-59.

  6. 6. 单胜江.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 外语学刊, 2011, 163(6): 78-8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