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6030 , 8 pages
10.12677/aps.2024.122064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胡寄洲1,胡桂锋1,刘永森2

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2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29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30日

摘要

本研究以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展开研究,厘定体育素质与体育素质评价的概念内涵,分析当前体育素质评价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全面且具有操作性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重庆市高职院校提供一种新的体育素质评价方案,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重庆市高职院校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hysical Fit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

Jizhou Hu1, Guifeng Hu1, Yongsen Liu2

1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Chongqing

2School of Spo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1st, 2024; accepted: Mar. 29th, 2024; published: Apr. 30th, 2024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udi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etermin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and builds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oper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is basis.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new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schem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ongqing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Keywords: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ongqing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注以及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实证现状,并系统性建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实现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全方位、多元化评价,为提高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2. 体育素质评价理论体系的重构与解析

2.1. 体育素质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国内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单荣杰在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中指出,针对研究生教学能力的评价愈发受到重视,其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追求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专家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和实习生自我评价体系的多维评价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实习研究生在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课堂组织方面存在普遍薄弱的现象,且学生对学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需求 [1] 。

在全人教育视角下,于志华等人对武汉市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他们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布鲁姆教育目标体系、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最新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一个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身体素质和德育五个维度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指标体系。通过实验法验证新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新的多元、多方式评价体系相比于传统评价方式,在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学习、技能提升、态度与价值观塑造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尤其在知识层面的进步幅度更大。这提示了体育学习评价改革对于推动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 。

体育素质作为衡量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及参与体育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丰富多元,涵盖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多个方面。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体育素质”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度挖掘与科学界定。体育素质不仅包括基本的身体健康水平,如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要素,还包括运动技能掌握程度、体育知识储备、体育参与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 [3] 。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严谨的辨析,确保了后续评价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2.2. 体育素质评价理念与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体育素质评价的理念与思想也经历了深刻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体育评价往往偏重于竞技成绩与体能测试,而当前的体育素质评价更强调全面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以下评价理念:一是注重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评价;二是强调体育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评价,而非单一节点的考核;三是提倡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养成为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这些理念的融入有助于打破传统评价模式的局限,推动体育素质评价向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4] 。

本课题通过深入剖析体育素质及其评价的相关概念,追溯体育素质评价的理论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评价理念与思想的创新演变,为构建适合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这一体系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质,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同时为我国高职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3.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透视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高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开展了广泛而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丰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然而,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这一特定领域,研究仍显不足,存在系统性和深度上的欠缺。为此,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研究空缺,为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用策略。

在国内体育素质教育研究领域,尽管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的关注相对较少,但依然立足于扎实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既有研究重点在于剖析体育素质构成要素及其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独特性,涉及身体健康、运动技能、体育道德规范、体育认知与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不少研究已尝试引入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和技术,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量化评价工具,以期构建适宜高职学生特点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5] 。

单荣杰等学者的研究凸显了教学能力评价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从而旁证了体育素质评价在高职教育环节同样举足轻重。于志华等研究者通过实证途径,对全人教育视野下的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其研究成果对于高职体育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具有积极启示作用,特别是在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互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 。

虽然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与实证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我们正在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性和地域特色,积极探索一套科学、全面且具可行性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与方法。期望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有效提升高职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在前人研究中,体育素质评价的理论构架、评价标准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备受关注。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研究者普遍认同体育素质评价应当涵盖体能、技能、情意等多个层面,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整体体育素养。在评价标准设定上,不同研究者针对各异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提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6] 。而在实施效果检验上,学者们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对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详尽的评估与解读。

4. 研究方法及结果

4.1. 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为了深入探究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学生版)》和《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教师版)》。这两份问卷均经过严格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版问卷主要涵盖学生对现行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认知度、满意度、参与度以及改革期待等多个维度,旨在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教师版问卷则侧重于了解教师对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看法、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及建议等,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信息。

在实施阶段,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内具有代表性的多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放问卷。样本大小根据统计学原则确定,以确保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的率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措施,如设置问卷填写提醒、提供激励机制等。

在设计《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学生版)》时,研究人员充分考虑了体育素质评价的多维度特征,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Table 1. Questionnaire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standards (student version)

表1. 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学生版)

《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教师版)》则从教育实施者的角度出发,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Table 2. Questionnaire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hysical fitness evaluation standards (teacher version)

表2. 体育素质评价标准实施效果问卷(教师版)

样本选择上,本研究覆盖了重庆市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多所高职院校,确保样本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具体样本大小未在信息中明确提及,但按照统计学原则,通常会根据预设的显著性水平、把握度和预期效应大小,计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容量,以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合理推断至整个重庆市高职院校群体。

在实施阶段,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发放问卷,确保覆盖面广,同时采取有效的跟进措施,如设定提交截止期限提醒、设立小礼品等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师生积极参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回答比例。通过这些举措,本研究得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效果。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专家深度访谈,发现目前体育素质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评价内容偏重体质测试,忽视了体育兴趣、技能掌握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问卷数据显示,学生对现行体育评价的认知度不足,满意度存在一定差距,普遍期望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教师及专家则反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如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将评价结果有效反馈至教学改进等诸多挑战。

4.2. 体育素质评价现状的数据统计与问题揭示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存在以下显著特点与问题:首先,尽管大多数学生认可体育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过于侧重于体能测试而忽视了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以及参与态度等多元评价指标;其次,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再次,部分评价结果未能有效反馈至教学实践,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整体提升 [7] 。

此外,还揭示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更新滞后、评价过程缺乏透明度、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这些都对当前重庆市高职院校体育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构成了挑战。

4.3. 体育素质评价改革趋势的专家意见收集与整合

为了系统收集专家意见并整合,本研究团队遵循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表3所示。

Table 3.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xpert opinions

表3. 专家意见收集与整合

为了把握体育素质评价的发展方向,通过组织专家访谈活动,邀请了重庆市及全国范围内从事体育教育、体育素质研究的学者专家,就体育素质评价的改革趋势进行了深度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的体育素质评价应强调全面发展,倡导多元化评价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并将评价结果切实应用于课程改进与学生指导 [8] 。

在此基础上,将专家们的宝贵建议与先前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有机整合,提炼出如下主要改革趋势:一是构建全面性、层次化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采用灵活、动态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三是强化评价结果的反馈功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

通过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现状的深入剖析,不仅揭示了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结合专家意见明确了未来改革的方向。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重构科学合理的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推动重庆市乃至全国高职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专家普遍认为体育素质评价应突破传统框架,走向全面性、层次化,既要考核基本体质,也要纳入体育精神、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养成等多元指标。提倡采用动态评价方法,鼓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化评价的育人功能和教学改进作用。综合调查结果,本文提炼出改革体育素质评价体系的迫切需求和可行方向,为后续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契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新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4.4. 调查结果

经过对重庆市高职院校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当前体育素质评价标准的认知度尚待提高,对评价结果的满意度也存在较大波动,学生们普遍期望评价体系能更多元、更贴近个人特长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及专家们指出体育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注重体质测试而忽视了体育技能、兴趣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塑造等问题 [9] 。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各方均倾向于构建一个全面、层次分明的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涵盖体育素质、运动技能、体育精神、体育知识与态度等多元维度。此外,访谈数据强调了采用灵活、动态的评价方法的重要性,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成长发展需求。

评价结果反馈功能的强化也被视为改革的重点,多数受访者认为应将评价结果有效应用于课程改进和个性化学生指导中,以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

5.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5.1.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框架构建

在构筑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严格依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以及动态适应性四大基石性原则 [10] 。首要之举是保障评价体系的科学严谨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植根于体育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教育评价的深层逻辑,并紧密结合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其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其次,我们追求评价内容的全面覆盖,不仅涵盖了诸如体育素质、运动技能等传统评价要素,而且深度关切体育知识的积累、积极参与体育的态度,乃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等多元维度,以求立体、全面地衡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再者,我们尤为看重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所有的评价指标既能进行精准量化评估,又能便于在实际教学管理中顺利推行与应用。最后,我们坚定地采纳了动态演进的理念,使评价体系能够紧跟社会进步的步伐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具备适时更新与完善的机制 [8] 。

据此原则,我们精心构建了一套由体育素质、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体育参与态度四大一级评价指标支撑的体育素质评价架构。在这一体系之下,每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为诸多二级和三级指标,例如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水平、各类体能素质表现、基础及组合运动技术掌握程度、课余自主锻炼习惯以及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等众多方面,由此构建起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周密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对学生体育能力全貌进行综合、客观评价的需求。

5.2.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的构建与优化

为确保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采用了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与意见征询。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向重庆市及全国范围内的体育教育领域专家征求对预选指标的意见和建议,历经多轮反馈修正,逐步完善了体育素质评价指标的内容与权重设定。该过程不仅强化了指标体系的专业权威性,也使得指标的选择更加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5.3. 体育素质评价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与验证

为了赋予各项评价指标以恰当的权重,本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我们将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属性和关联性划分成不同的层级结构。接下来,通过建立判断矩阵,借助专家的专业见解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对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权衡。

随后,运用数学计算模型,我们依次计算出了各层级指标相对于其上一层级指标的权重值,并在此基础上逐级累加整合,最终确立了从一级到三级所有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

完成这一层次分析阶段后,本研究使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严谨而详尽的分析与验证,旨在确保构建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既具备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又具有实际应用中的效度。

此外,通过将实证收集的数据与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比对,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它能够在真实场景下准确反映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质状况。因此,这套经过精心设计和验证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无疑为重庆市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和实践工具。

本研究在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对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精心设计、德尔菲法构建优化以及层次分析法定量赋权,成功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有望为提升高职体育教育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准确、公正且富有指导意义的评价参考。

6.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

6.1. 体育素质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为了检验构建的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效用,本研究将其应用于重庆市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试点班级和教师团队,将新的评价体系融入日常体育课程、课外活动及体育素质测试等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学生对新评价方式的接受程度、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的反馈以及评价结果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深入剖析,发现该体育素质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了其体育学习的动力,并有助于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6.2. 体育素质评价数据的SPSS统计分析与结果解读

基于试点应用中收集到的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首先,对各项体育素质指标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学生总体体育素质水平及其各维度分布特征;其次,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体育素质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者,利用回归分析模型验证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预测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作用;最后,借助方差分析考察性别、年级等因素对学生体育素质评价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结果解读,进一步证实了构建的体育素质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的有效工具,并为后续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7. 结语

本研究针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通过厘清体育素质及其评价相关概念、深入剖析现状问题、科学构建并验证指标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成功应用推广。不仅丰富了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体育素质评价理论,更为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工具和实践范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未来,期待此评价体系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重庆市高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文章引用

胡寄洲,胡桂锋,刘永森.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hysical Fit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ongqing[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02): 443-450.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2064

参考文献

  1. 1. 单荣杰.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2016.

  2. 2. 于志华, 孙松松, 柳皓严. 全人教育视域下武汉市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证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19: 6354-6355.

  3. 3. 吕大伟. 竞技武术优秀南拳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

  4. 4. 李芳. 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调查及对策[J]. 今古传奇: 文化评论, 2019(6): 86.

  5. 5. 《〈国家学生体育素质标准〉解读》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育素质标准》解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 6. 潘琛.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体育学院, 2020.

  7. 7. 李淑娟.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4(12): 76-78.

  8. 8. 鲍英基.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多维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19): 122-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0603.2015.19.055

  9. 9. 周美芳. 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3.

  10. 10. 徐斌. 高校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