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528 , 8 pages
10.12677/ACPP.2023.121240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和 主要内容

杜睿珂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的社会现代化思想,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受到了学界的忽视。因此,为了澄清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偏见,有必要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掌握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

The Generation Logic, Development Course, and Main Content of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Ruike Du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Nov. 12th, 2023; accepted: Dec. 12th, 2023; published: Dec. 20th, 2023

ABSTRACT

Marxism theory contains rich and self-contained social modernization thought, but for various reasons,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has been neglect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for a long time. Therefor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bias against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t is necessary to comb the generation logic, development course and main contents of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theory and better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Keywords:Marx, Modernization,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现代化作为人类不可抗拒的时代进程,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对于现代化有着各自的理解,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虽然未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现代化”这一概念,但观其著作,通过“现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业社会”、“现代大工业城市”等关键词,不难发现其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关于现代化的思想。

2.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不能脱离前人思想理论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特点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形成时亦是如此,有其特定的理论来源、现实依据、独特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以及马克思本人的自身能动性。

2.1. 理论来源:对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超越

随着西欧现代化的社会变迁,洛克、卢梭、黑格尔等自然法哲学家提出了关于随社会变迁而出现的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与国家相分离等现代工业社会萌芽的初级形态的“现代化理论”——古典市民社会理论。这一理论形成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西欧,是对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的狭小意义上的西欧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映。日本学者富永健一等曾明确表示因其在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而将这一理论作为第一阶段的现代化理论 [1]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也深受其影响。

洛克、卢梭等黑格尔以前的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围绕市民社会的政治传统展开。虽然他们也曾在论述中提及财产,并对市民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阐释说明,但是相较于经济而言,他们谈论更多的是政治,其往往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混作一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古典经济学的成熟,黑格尔则发现了市民社会的经济本质,逐渐将市民社会研究的重心转向经济活动,他首次将市民社会当作政治国家的对立物,认为市民社会是伴随西欧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与国家相分离的社会自组织状态,是指社会中每个人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是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所有社会程序和社会过程。但是黑格尔也认为“市民社会是个人私利的战场” [2] (p. 54),这种对私利的无节制性和异质性追求最终会导致道德缺陷,因此他主张“国家高于社会,决定社会”,并且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弥补这一缺憾。

马克思继承黑格尔关于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观点。指出这种分离在现代国家中实际上是存在的。他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 [3] (p. 591)。但是马克思表示市民社会中私利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4] (p. 524),因此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找到了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即创造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主体的人及其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与此同时,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这一神秘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5] (p. 232)。这也为之后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创立唯物史观提供了理论前提,奠定了基础。

2.2. 现实依据: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深入研究

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为殖民掠夺增添便利,加剧贵族、商人、冒险家们对财富的炽热追求,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商业革命的发展,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另一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可能性。

以英国为起点的西方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以英国为首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产阶级纺织业、冶炼业、采矿业等产业的迅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依靠电力技术推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取代以往的手工作坊,造就了机器大工业与为资产阶级工业服务的现代工人,资产阶级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整个社会开始向现代化社会转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7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相继发生为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政治舞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继爆发,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旧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3. 主观条件:马克思本人的主体能动性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理论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本人的成长经历以及其怀疑一切,勇于拼搏探索的精神品质。首先,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城一个富裕和文明的家庭,优渥的成长环境足以支持其接受高等教育,并到柏林大学研究学习法学、历史与哲学。其次,在个人品格上,马克思始终坚持“斗争即是幸福,屈服就是不幸”,始终以“怀疑一切”的态度生活。正如英国政治哲学家G.A.科亨在其著作中所评价的那样,马克思“精力充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6] 。最后,在现实实践中,马克思积极投身于社会,亲自参与1847~1848的革命斗争,了解底层人民,积累了许多社会实践经验。

3.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对现实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深入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发展、成熟、完善四个时期。

3.1. 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马克思自我思想清算时期,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发现国家非但未能真正解决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反而成为阶级追名逐利的“工具”,因此马克思逐渐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开始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他考察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指出“国家是从作为家庭的成员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这种群体中产生的” [2] (p. 12),因此作为现实社会发展的产物,现实国家中的矛盾与问题只有置身于现实才能解决。后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他考察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指出私有财产的存在导致劳动异化,使得工人在与资本家的博弈中日趋贫穷,无产阶级的生存与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沦为生产的工具。为了解决这一现代化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设想,指出必须在实践中消灭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在其著作《神圣家族》中又进一步对消灭私有财产的现实路径进行了阐述,指明无产阶级只有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才能解放自己 [4] (p. 262)。马克思虽然在这一时期认识到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4] (p. 11)并对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灾难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为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此时的马克思并没有完全脱离黑格尔,并深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影响,其现代化思想仍处于萌芽阶段。

3.2. 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对旧唯物主义哲学进行清算,马克思从现实社会问题出发批判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只是僵化地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理解对象、现实与感性,并没有把人当作社会主体,从人的实践出发。他认为现实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应当从实践出发理解人与人类社会。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继续对德国哲学以及德国“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总结,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新观点。在其后来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正是在“生产”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现实的人存在的前提,阐明了分工所带来的不同社会所有制的变迁,以及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化解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等。此时马克思已逐渐意识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意识到了“现代社会”的出现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彻底清算,建立起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现代化思想已初步形成。

3.3. 成熟时期

随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逐渐完成思想转变的马克思也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时期马克思受邀加入正义者同盟(后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指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从古代到“现代”阶级斗争的本质及过程,指出社会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他认为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才推动生产关系变革,促使“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代替封建社会而存在。而资产阶级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生产方式,因此全球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资产阶级在统治全世界的同时,也为推翻其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锻造了领导人——无产阶级。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虽然《宣言》所描绘的未来社会发展受其所属的时代环境条件的制约,与现代化实际发展有所偏差,但是其中所阐述的关于现代化的发展前提、动力、阶段、未来趋势等理论仍具有一般性与普遍性,对当今社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 完善时期

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考察和分析,超越了以往国民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作必然,认为资本家所获得的财富是合理正当的观点。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他从“商品”这一抽象概念出发,梳理了从商品到货币在转变为资本的过程;从商品的二重性谈到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揭示出了掩盖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即表面上为工人劳动支付工资的资本家实际上却是通过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以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马克思晚年更是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东方国家,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想法,试图探索出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总的来说,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剖析,马克思逐步深化了自身对现代化一般特征的认识。真正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找到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化的思想。

4.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深入剖析以及社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理论,其中包括现代化形成的前提条件,继续发展的前提动力、方法论原则、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等内容。

4.1.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扩大,原有的传统政府干预已经束缚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能满足其发展壮大的需要,限制了私有财产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传统的政治领导。马克思指出“政治革命打倒了这种专制权力,把国家事务提升为人民事务,把政治国家确定为普遍事务,即真实的国家;这种革命必然要摧毁一切等级、公会、行帮和特权,因为这些都是使人民脱离自己政治共同体的各种各样的表现。于是,政治革命也就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 [7] (p. 441),从而打破了传统政治国家的束缚,实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但是马克思强调这种分离并不是说市民社会可以完全脱离政治国家而独自发展。恰恰相反,在市民社会发展的萌芽时期,它还必须寻得国家政权的帮助以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权利以及社会现代化的稳步运行。因此,就需要有一个既不同于传统政治国家又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政治国家来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将这一现代政治国家称为“真实的国家”即后来的“现代民族国家”。由此可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现代化正常发展的前提,而此前的一切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只不过是为政治革命的爆发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其量只不过是社会现代化的最初萌芽,而不是社会现代化的真正开始。

4.2. 追求利润、满足需要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并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一定的动力推动。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不难发现尽可能地追求利润与社会效益是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 [5] (p. 196)。这里所提及的“财富”就是为资本家所极力追捧的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资本家对这一“财富”的无节制追求,才促使现代工业社会的诞生,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大规模生产、更多利润获取的需要。资产阶级的需要支配着整个现代社会的生产与发展,资产阶级以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大规模发展生产力,并向全球扩展自己的生产方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4] (p. 602)。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一切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4] (p. 567)。在现代社会中,机器大工业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的条件和过程,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原有的小作坊生产已不能适应扩大的生产,为顺应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变革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除此之外,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产力并非社会发展的唯一推动力,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科技等都会对其社会现代化发展产生影响。但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不是影响现代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往往要通过社会因素起作用,而社会因素归根结底也会落脚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那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8] (p. 359)。

4.3. 工业化大生产是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特征

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变革新的生产方式,伴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机器大工业应运而生。一方面,与传统手工工具仅作为人类肢体的延续、工人依然占据生产过程的主导地位而言,机器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逐渐代替人类的工作,将其排挤出生产领域之外,使工人在生产中成为附庸。机器还突破了劳动者自身的生理障碍,大大延长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机器代替人而劳作也促使一些技术型工作变得机械单一,从而吸引一些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妇女儿童。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使工人聚集在一起,摆脱了工人单个的低效率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协作生产力。且由于生产资料的集中,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一行业内部的分工也愈加细致,社会分工愈加明确,与之相伴随而来的则是社会整合。在不同行业甚至是不同地区之间,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化趋势。产品的交换、分配等使行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社会被高度整合。

4.4. 现代化的发展的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不止一层含义,至少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许多场合明确地用“现代社会”指代“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例如马克思曾言:“‘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 [9] (p. 444)。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现代社会就仅仅指代的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另一方面,马克思有时也将“共产主义社会”纳入“现代社会”的理解范畴之内,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包含“共产主义社会”。如马克思表示工人阶级“知道,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制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 [9] (p. 159)。由此观之,马克思实际上将现代化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和共产主义现代化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内含于共产主义现代化阶段之中。

在这种划分基础之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模式使得工人劳动异化,被自身所创造出的生产资料支配,受其物质支配和精神支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具有一个不可调和的弊端就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现代化阶段才能化解。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阶段时,人类社会不仅是高度发达的,而且是高度完善的。一方面,“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4] (p. 709),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 (p. 53)。

4.5. 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具有多样性

随着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剖析的愈加深入,马克思逐渐意识到现代化并非只有唯一一种模式。虽然现代化是每个国家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条件也不同,现代化道路也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在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现代化模式也不止一种。例如在研究民主制度的建立时,恩格斯就曾表明“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英国可以直接建立,因为那里的无产者现在已占人民的大多数。在法国和德国可以间接建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不仅是无产者,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 [4] (p. 685)。除此之外,马克思也逐步意识到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存在差别,特别是马克思晚年根据东西方社会的发展条件,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之后,他开始关注到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在社会形态上还比较落后。东方国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被迫于西方,在已经丧失资本积累的条件下,很难建立起现代社会的制度机构。因此,东方不可能复制西方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在对其特殊生产方式研究之后,最后得出东方社会可以通过社会革命,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的弊端,预测了东西方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4.6. 世界整体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本的追求。资本的可再生性使资产阶级必须到处建立联系,寻找原料产地,开辟新的市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世界各地相对比较封闭分散,各地之间的交往深受地域的影响,总的来说,现代化之前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处于封闭状态之中,其发展只具有区域意义,而不具有世界意义。随着现代大工业以及与之有关事物的出现,这种状况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大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缩短了世界各地的空间距离。在资本的驱使下,资产阶级到处扩张,“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3] (p. 35),世界市场也因此而建立,经济全球化由此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3] (p. 35)。资本主义“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4] (p. 566)。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世界愈发成为一个整体,历史也愈来愈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以往宗法的、落后的、田园诗式的社会形态被彻底改变。

5. 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发展推进离不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深入研究,离不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理想蓝图的擘画,更离不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方法论指导。尽管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有许多关于现代化的问题尚未出现或者即便是出现了表现得也并不很充分,而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也受其影响与制约,存在着一些偏差。但是马克思关于现代化思想的批判逻辑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探索在今时今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

文章引用

杜睿珂.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The Generation Logic, Development Course, and Main Content of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490-249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404

参考文献

  1. 1. 富永键一, 严立贤.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J]. 国外社会科学, 1986(10): 49-54.

  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 6. G.A.柯亨.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7.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9.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