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6882 , 5 pages
10.12677/ML.2023.1112781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字母词的 衍生方式研究

张路平1,2,徐瑾1*

1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2揭阳市慈云医院办公室,广东 揭阳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1日

摘要

字母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它的产生主要是字母元素进入现代汉语表达的结果,其字母元素主要来自英语、希腊语和汉语拼音。发展至今,字母词开始呈现一定的衍生趋势,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字母词为研究语料,择取具有构词能力的字母词或字母元素,拟在描写的基础上分析字母词具体的演变过程,例证其衍生方式。

关键词

字母词,衍生方式,字母元素

A Study of the Derivation of Letter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

Luping Zhang1,2, Jin Xu1*

1College of Humanities,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2Jieyang CIYUN Hospital Administrative Office, Jieyang Guangdong

Received: Nov. 3rd, 2023; accepted: Dec. 1st, 2023; published: Dec. 11th, 2023

ABSTRACT

Lettered words occupy a certain dominant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and their production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lettered elements entering modern Chinese expression. Lettered elements in Chinese mainly come from English, Greek and China Pinyin.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letter words in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and select the letter words or letter elements 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form new letter words in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descrip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lettered words in Chinese and exemplifies their Derivative mode.

Keywords:Letter Words, Derivative Mode, Letter Elemen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目前涉及字母词的研究颇多,大多集中于语义语用、词典收录等语言规范方面,对字母词的衍生方式的研究较少。皇甫素飞《从〈文汇报〉看汉语字母词的历史演变》(2004年),从历时动态角度总结了字母词的历史演变情况及发展轨迹,并尝试预测字母词的发展趋势 [1] ;徐国珍、朱磊《论字母词产生的话语动因及其生成规则》(2013),一文从话语层面的动因分析了字母词的生成规则,提出通过规则控制圈定字母词的范围,奠定字母词的规范和教学基础 [2] ;沈光浩、陈方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外来词的特点与生成机制》(2015),从语言系统的自身调整、语用的驱动和语言接触的影响三方面阐述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包括字母词在内的新增外来词的生成机制,认为字母词和外来词是现时强势语言英语对汉语影响的结果 [3] 。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字母词的衍生方式上,契合各类型的衍生方式所对应的字母词,探寻字母词的衍生轨迹,通过例证对其衍生方式进行总结,为现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 利用词语模机制衍生

李宇明指出:“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即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族” [4] 。利用词语模机制衍生的字母词是在一个词语的结构上根据汉语特点而产生的,多是字母与汉字的组合形式,语义分工较为明显。以词语模“XX制”为例,对应研究语料AA制(均摊账单)一词,“XX”部分是现实世界中认知主体调用的词语信息,担任词中的主要意义,负责对内区别,有别于同类中其他属种;汉字部分“制”负责对外排他,排除其他类别。“XX”与汉字“制”构成一个词语模,将与“制”(即方式方法)相关的信息词汇套入“XX制”词语模中,从而批量衍生出新的字母词。当新的消费观念不断被接受,人们在表述类似情况时优先选择现成的框架背景——词语模的方式,选用新的字母元素在“XX”部分的模槽里,与“制”形成新的词语,如AB制(付账时男性支付账单的主要部分,女性小部分)、AO制(结账时男士付账,女士免费)、AAB制(两人平均支付全部账单,第三人或其余人免费)等,“XX制”词语模的使用使其所产生的新词语形成了“制”相关的词语族。

利用词语模机制衍生的字母词以复合类字母词为主,具有语义分工明显的特点,如E化、pH值等,字母元素承担主要意义,汉字决定这一词语族的联系。建立在现成的框架背景下的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目前在词语模这一机制下,字母元素与汉字词素都较为适用,利用词语模产生的字母词含有汉字成分,便于理解,利用词语模机制的多产性质不断衍生新的字母词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3. 利用字母元素的汉语意义衍生

语素是语言中能够自由组配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少数字母元素在现代汉语表达中逐渐具备汉语语素的功能。这类字母元素在词中通常承担中心语义部分,字母元素的语义向独立、稳定的趋势发展,出现脱离字母词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汉字语素组合成词现象,本节以字母元素“K”“P”为例进行探讨。

3.1. 字母元素“P”

PS,是修图软件Photoshop的英语缩写,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释义为“指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修改”。因国内修图软件的发展,PS的词意逐渐泛化为“修图”的意义而稳定于汉语中,而不再特指某一修图软件。发展至今,其字母元素“P”的使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具备动词义且在汉语表达中非常稳定,呈现出独立使用的趋势。

例1:照片P一下才可以发微博……(来源于微博,紫色的天空)

例2:哈哈,我应该把他这个人P掉(来源于微博,土灯泡儿)

字母元素“P”在例1中表示对照片进行以美化为目的的修图,在例2中则具有在照片中将部分图片内容删除的意思,两个例子中均是对“P”所承载的意义独立使用,并在“修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具象语义的拓展。此外,我国新软件的命名中也出现“P”字母元素,如“天天P图”“P图手机版”等;甚至于出现在文章名称中,《老百姓的P一下,何须PS亲自出马?不用PS,全能修图攻略》(李户林,2010)、《“P图玩梗”还要悠着点》(郭洪平,2022)等。上述释例中字母元素“P”在句中具有动词的功能,表达对照片进行美化、修改的语义。

3.2. 字母元素“K”

K歌,词典释义为“唱卡拉OK”,是词典中使用字母词加以解释的词语。随着有关唱歌这一娱乐项目的发展,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字母元素“K”已经出现意义扩大和语义泛化的现象。

例1:吃完饭去K了首歌(来源于微博,艺点輕楓)

例2:下午来茶室K歌,结果网络不好,K了个寂寞(来源于微博,秋水浮萍爱睡觉)

例3:有人已经在唱K了(来源于微博,白痴我是土豆豆)

以上释例中,字母词素“K”的独立性较强,基本具备汉语语素的功能。在例1和例2中“K”均承担动词的功用,具有同汉字词“唱”相同的语义;在例3中“K”则承担名词的功用,语义同“歌”。字母词K歌等同动宾结构汉字词“唱歌”,其语义已经不局限场所必须在卡拉OK或KTV,使用手机的唱歌软件也可以称之为K歌。由此可见,字母元素“K”在汉语交际中,初步具备词的功能,并出现活用现象,其语义、词性可随不同语境灵活转换。

将与字母词素“P”“K”有关的活用现象输入BCC语料库:“P一下”可搜到19361个语料记录(由于字母的书写未统一,本节语料数据均是字母元素的大写与小写的总和),“P图”488个,“K歌”3103个,“唱K”出现3788次,此外也有“K了个通宵”“K了个寂寞”等活用现象。从使用频率及语义转换使用上看,“P”“K”等字母词素在汉语交流中已经演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从研究语料的结构类型来看,利用字母词素的意义衍生现象主要是复合类型字母词。相较而言,由单一字母元素组成的字母词表意固定且明确,缺少发生活用的可能,固其衍生新词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如“PSC”是“普通话水平考试”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是专有名词,意义相对稳定,目前尚未有活用或衍生出新字母词的现象。

综上,字母元素“P”和“K”由最初字母词的一个构词元件逐渐拓展,出现意义独立或与其他汉字组合成新词表达的现象,是衍生新字母词的趋势之一。

4. 利用字母元素的在现代汉语中的语音衍生新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字母词中,英语来源的字母词中占很大部分,其中部分新字母词的产生是从汉语的表达习惯出发,利用字母词在汉语表达中字母元素的语音衍生新词。利用字母语音特征构成的字母词,在翻译外语方面打破了原来使用汉字音译的局限,为翻译外语新词提供了方便,为汉语表达中字母词新词的产生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Q版(可爱的卡通化版本),cute意为可爱的、机灵的,读作/kju:t/,字母元素“Q”语音为/kju:/,使用字母“Q”来代替英语单词cute,主要利用“Q”与cute的语音相似原则达到语言表达的目的,这类英源字母词的增长趋势比音译词更为明显 [5] ;再如卡拉OK,源自日本,日语为カラオケ,其罗马音为/karaoke/,最先传入我国台湾并称其为卡拉OK,是使用汉字“卡拉”音译片假名“カラ”/kara/,利用英语“OK”音译“オケ”/oke/实现语言表达。

此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个别字母词是利用数字的英语语音实现构词的,如字母词B2B,是电子商务中企业对企业的交易方式,英语原形为Business to Business,词中的虚词“to”与2的英语two的读音相似,固使用阿拉伯数字“2”来表示原词的“to”呈现为B2B的形式。类似的情况还有B2C (business to customer)、C2C (customer to customer)等。

西方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最初汉语中引入拉丁字母就是利用其表音特点为汉字注音,用以辅助学习、推广普通话。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的字母元素读音多以其英语读音为主,少数涉及希腊字母的词,利用字母元素的语音使汉语表达更加多样、活泼,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当下利用语音相似原则产生的含有字母元素的词较为冗杂,对于汉语的良性发展是一个挑战,如Q吧、K书中心、栓Q等。

5. 利用字母元素的形状衍生新词

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有一定的渊源。人类文明上出现最早的字母——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制定的,在此基础上几经演变与修改,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演变成拉丁字母文字。拉丁字母主要以方形、三角形、圆形三种几何体为基本造型,由直线、曲线相接或相交组成,拥有汉字中少有的曲线部分,这一特点在使用象形表意时弥补了汉字方块字形的局限。对字母文字的形状特征加以利用而形成的字母词,也是汉语交际中新字母词的衍生方式之一,如T型台,是呈“T”形状的表演台,多用于时装表演,再如X染色体、Y染色体,是根据显微镜下染色体的形态看起来像字母“X”和“Y”,固以此命名。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字母词外,日常生活中常见利用字母词素字形衍生的字母词,如A字裙,是一种腰部贴身而裙边逐渐变宽的裙子类型,类似字母“A”的形状;还有X型腿、O型腿、V字领、C型线夹等。

汉字讲究规整,是形状讲究四四方方的“方字格”,在进行语义表达时具有独立、严谨、客观的特点;字母文字富有曲线特征,利用字母的曲线外形实现象形表意,弥补了汉字字形表形上曲线方面的不足。利用字母元素的形状特征以“字母+汉字”的形式构词,字母元素与汉字组合共同表达语义,生动形象、简洁凝练、一目了然,是字母词衍生新词的一个重要方式。

6. 结论

一种语言现象能够存活并流传开来,必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字母词也是如此。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字母词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本文就对于研究语料中字母词的衍生做了探讨,主要通过词语模式、字母语义、字母语音、字母形状四方面进行衍生,且以字母元素、汉字二者结合进行衍生,也表现出汉语在吸收字母元素进行构词时采用了整体吸纳的方法,将字母作为一个字串整体原形引用,对其结构方式、语音、形状等多方面加以利用构成新词,这也是汉语吸收字母文字衍生新词的途径,体现了汉语多元发展的智慧。

文章引用

张路平,徐 瑾.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字母词的衍生方式研究
A Study of the Derivation of Letter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7th Edi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5828-583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781

参考文献

  1. 1. 皇甫素飞. 从《文汇报》看汉语字母词的历史演变[J]. 修辞学习, 2004(5): 43-46.

  2. 2. 徐国珍, 朱磊. 论字母词产生的话语动因及其生成规则[J]. 语言科学, 2013, 12(6): 642-648.

  3. 3. 沈光浩, 陈方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外来词的特点与生成机制[J]. 渤海大学学报, 2015, 37(1): 86-89.

  4. 4. 李宇明. 语法研究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5. 5. 袁媛. 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的英源外来词发展趋势分析[J]. 汉字文化, 2023(13): 57-60.

  6. NOTES

    *通讯作者。

    1本节数据查询时间截止到2023年10月30日,由于字母的书写未统一,本节语料数据均是字母元素的大写与小写的总和。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