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6734 , 6 pages
10.12677/AR.2023.104168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与应对措施探析

李俊基1,刘妤2

1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2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8日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加快。中国人口大规模与老龄化特征将会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一系列的重要挑战,包括对环境资源的挑战,对人口红利的逆转,对家庭与社会养老的挑战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在巨大老龄人口规模中也有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发挥出老龄人口优势,打造绿色宜居的养老环境,构建适应老龄化的经济体系,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文化氛围。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现实挑战,应对措施

An Analysis of the 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Measures of an Aging Population Society

Junji Li1, Yu Liu2

1School of Marxism,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2School of Marxis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Received: Sep. 12th, 2023; accepted: Nov. 29th, 2023; published: Dec. 8th, 2023

ABSTRACT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a modernization with a huge population and unprecedented difficulty and complexity.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base and an accelerating trend of ag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and aging will bring a series of important challenges to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cluding the challenges to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e reversal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the challenges to family and social pension, and the impact on social etho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the huge aging popul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create a green and livable elderly care environment, build an aging economic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deal with population aging, and create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to actively deal with population aging.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with a huge population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China, the world, and the entire human civilization.

Keywords:Population Aging,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Realistic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经和推进方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1]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期特征,且我国当前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这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没有老年人口的现代化就没有十四亿全体中国人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1] 。要认识到,人口老龄化事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实现。这要求我们立足基本国情,正确分析人口老龄化给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带来的现实挑战,从挑战中发现机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 我国老龄人口总体特征

当前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依然位居世界第一。大规模的总人口也就意味着具有同样大规模的老龄人口,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一共进行过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人口数据来看,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在加速扩大,从1982年的不到500万人快速扩大到2020年的19,064万人,不到40年时间,我国老龄人口就将接近两亿人。且老龄人口增长率在历次普查中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率远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率,2020年的老龄人口较2010年更是增加了超过60% (见表1)。

从人口结构上看,我国老龄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总量超过1.9亿,并且在未来还将持续提高(见表2)。有学者预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亿人,超过总人口的30%,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后达到峰值 [3] 。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有着总量大、增长速度快、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社会的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将日益凸显。

Table 1. Number and growth of population aged 65 and above in previous censuses

表1. 历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人口数和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与统计年鉴汇总(http://www.stats.gov.cn/sj/pcsj/)。

Table 2.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in previous censuses

表2.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与统计年鉴汇总(http://www.stats.gov.cn/sj/pcsj/)。

3.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在人口规模巨大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先例可循,具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3.1. 老龄人口的资源环境压力

巨大人口规模会造成资源供给与环境保护压力。中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耕地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并用有限的人均资源使这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步入现代化社会,任务尤其艰巨。巨大人口规模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压力,与庞大人口的衣食住行相对应的是同样数量庞大的生活与生产垃圾,这对环境保护带来巨大挑战。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生态也不断恶化,废水、废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十八大之后的十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但是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若无法妥善处理好污染问题,中国的发展就会走上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既不利于当代人的生活,也损害后代的福祉。

3.2. 老龄化逆转人口红利

在老龄化人口比重的持续扩展与新生人口比重的缩小共同作用下,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会造成劳动力单位成本的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劳动成本的增高最终造成企业综合成本持续升高,这会导致该产业规模的收缩与向其他低劳动力成本国家转移。这一客观事实也要求我国产业结构逐步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密集型。

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也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2013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总供给达到历史峰值10.1041亿人,之后开始快速下降,2022年降至9.4582亿人,下降了6459万人 [4] ,劳动人口的下降意味着税收、消费投资不同程度的相应减少。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增速的放缓,财政收支在未来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3.3. 老龄人化带来的家庭与社会养老压力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老年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以较快速度逐年上升,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老年抚养比从12.7%上升到20.8%,相比较2000年的10.1%,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当前每百名适龄劳动人口需要平均赡养21名老人(表3)。

Table 3.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 in China from 2012 to 2021

表3. 2012~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汇总(http://www.stats.gov.cn/sj/ndsj/2022/indexch.htm)。

至2020年,对第一批计划生育的八零后而言,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身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所承受的压力也逐年增大。倒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同时,国家财政方面,老龄人口数量与比重的增加使得财政支出快速增加,对基本医疗以及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造成挑战,这可能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面临缺口。有学者统计,2008年后我国基本医疗以及养老保险支出增速逐渐高于收入增速,且呈现出扩大趋势,2008~2022年,基本医疗及养老保险收入由12,781亿元增加到99390.5亿元,增长了6.78倍,而对应的支出则由9473.2亿元增加到87506.5亿元,增长了8.24倍 [4] ,随着支出的快速增加,基本医疗以及养老保险收入的结余在减少。同时,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高龄化以及大规模的失能老人群体使得长期护理需求越来越重要,长期护理费用支出也会快速增加,种种因素的叠加使我国未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3.4. 老龄化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敬老的良好传统,这一点深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然而当代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同代际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在社会上,各类老年人倚老卖老的新闻屡见报道,“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的观点常常出现在新闻评论之中;同时在一些年轻人看来,老年人占有着比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资源,正是他们这些白发人抢占了黑发人的“饭碗”,甚至有些错误的观念将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当做纯粹的负担,认为他享有了“特殊关照”,而其中的代价则需要年轻人来支付。在种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可能会受到冲击,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降低,甚至可能受到敌视,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包袱,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更不利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积极应对。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老龄化与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对于我国的现代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必须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4.1. 打造绿色宜居的养老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让老年人拥有健康舒适的养老生活,进入老龄化社会,要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工作,并将生态文明的理念积极运用到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中,从政策、环境、个体等各个方面同时发力,打造一个绿色的环保的、节约资源的,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和发展的适老化社会,不断地增强各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年龄包容性,不断提升社会软硬件的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4.2. 构建适应老龄化的经济体系

以老龄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要为契机推动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的创新发展,构建与老龄化相适应的经济体系。要积极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这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要把握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扩大对老龄人口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供给,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重视“老有所为”,提高老龄群体的社会效能感,激发“长寿红利”和“智慧红利”,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添动力。构建社会综合老年服务体系网络,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当前养老模式主要有养老院养老以及居家养老,以居家养老为多,针对这一特点,政府主导建立的涉及到医疗、教娱、帮扶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将发挥出积极作用,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解决生活困难,也可以在社区创办日间服务中心,提供日托服务,保障老年人健康。总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充分发挥老龄人口带来的庞大市场优势,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增长的新动力。

4.3. 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发挥社会保障应对老龄化的兜底作用,让尽可能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免除老年人以及他们子女对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在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尤其关注低收入群体,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的覆盖面,我国当前应对老龄化资源的分配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只有走普惠型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真正让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养。因此要重点发展普惠型养老机构,并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当前我国应对老龄化最基本的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城乡居民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养老储蓄还有待提高,因此可以发展不同形式的商业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养老储蓄制度,为有满足老年人更高的养老需要。总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既要有广泛的覆盖面,又要在部分领域有所提高,多渠道发力,进而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

4.4. 营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文化氛围

首先要在社会厚植老龄社会文化自信,摆脱消极的将老年人作为社会负担的思维影响,认识到老龄群体不是社会包袱,而是“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时代机遇。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在全社会营造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氛围。其次要不断满足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需要。随着老龄人口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寿命的延长,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文化养老。一方面要通过老年大学、社区学习班等形式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要,促进老年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提升文化活动的品质,用文化力量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5. 结语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做到科学规划,才能有效应对,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变化现状与规律,认识到解决老龄化问题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纠正认识误区,在挑战中发现老龄人口所带来的新的机遇,理清老龄化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的理论逻辑,依靠我国在政治、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探索出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对于中国、对于世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意义。

文章引用

李俊基,刘 妤.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与应对措施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Measures of an Aging Population Society[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4): 1279-1284.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168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2020-11-03.

  3. 3. 杨菊华.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3(3): 14-26+2.

  4. 4. 李贺. 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J]. 宏观经济管理, 2023(8): 85-9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