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12 ( 2022 ), Article ID: 59481 , 8 pages
10.12677/CES.2022.1012494

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合作保障机制研究

——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韦一文,邱健,岳锦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1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5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6日

摘要

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将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资源互动起来,将企业的运营机制、岗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成果。通过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为范本出发,分析当前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提出建构职业本科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动力机制,以期为管理人员和同类院校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本科,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保障机制

Research on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of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aking Gu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Yiwen Wei, Jian Qiu, Jinbo Yue

Gu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Nov. 11th, 2022; accepted: Dec. 15th, 2022; published: Dec. 26th, 2022

ABSTRACT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 talent training achievement that integrates the resour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mployers, combines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job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alizes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alent needs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tarting from Gu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current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proposes to build a dynamic mechanism for th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managers and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ep Fusion, Safeguard Mechanism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阶段,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重要时刻,高等职业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职业院校要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职业教育天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无疑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由之路。寻找和把握学校和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点决定了校企合作是否能够长期和深度发展。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全方位、全过程地得到实施。而岗位实习过程中涉及的校企合作体制,思路的构建,以及校企合作的建设目标和方法等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要重视校企的深度合作,从而达到双赢。

2.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将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资源互动起来,将企业的运营机制、岗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成果。校企合作根源于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Cooperative Education。后来主要发达国家成功形成了适应本国发展需求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和美国的“CBE”模式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新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尤其重视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要从理论层面实现为社会输送人才,注重探索与实践工学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要将侧重校企深度合作方面作为切入点,实现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管理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同时,企业和学校可以更充分地监控岗位实习过程,及时纠正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存续良性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与企业用人衔接不紧密,学生知识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等问题,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队伍、教学实施、实习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合作不够等问题都将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加以解决 [1],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但是,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实践现状来看,职业教育的校企深度合作仍然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难题急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和解决。因此,岗位实习过程中如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各职业高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 当前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中,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急需形成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校企合作模式,这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校企合作。但是,如今国内职业本科学校的校企合作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如职业本科院校和企业间合作缺乏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流于表面而缺乏深度、双方合作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导致校企合作成果也较少。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可对校企深度合作的良性机制的构建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

3.1. 缺乏校企合作办学政策支持

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现象较为突出。由于缺乏政策上的缺失,教育的社会和经济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企业、行业、教育三方互动不够,互利共赢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导致国内多数职业学校与企业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企业对于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政策和情况了解不足,这导致存在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未能进行长远的规划。众多企业在用人角度缺乏长远规划,仍旧以短期利益为公司的业绩导向。这导致了公司内部出现了大量的低成本人力资源,也导致了许多未经培训上岗人员,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广东职业教育学校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校企合作政策,使得大批高校的高等教育人才在就业选择上缺乏更好的指导,许多待就业学生的知识没有机会学以致用,用人单位对新人的入职教育和工作期间的教育都与学校的职业教育背道而驰,很难做到良好的过渡与衔接 [2]。实际上,由学校定向岗前培训和对口专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可以在互惠互利的框架下,整合学校的资源,为校企合作建立强大的人才资源。通过这种方式,职业学校可以得到优化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措施,使校企能够更好地对口人才进行更专业的培训,以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3]。

3.2. 校企合作缺乏一定的合作深度

当前,职业教育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理论建设和初步试验阶段,校企间深度合作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待增加和提高,且这是国内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急需的一种模式。从校企深度合作的价值出发,这是学校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形成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校企深度合作对职业本科院校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也有促进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要推动校企合作的促进,就必须要从纵向和深度上融合。而当前,高校和企业内部的某些问题还存在合作障碍,校企深度合作虽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深度合作既符合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相适应,可以有效地解决二者的内部问题。校企深度融合作为一种新型、重要的合作方式,是学校与企业有效资源整合,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更是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模式的新途径和重要方法 [2]。

3.3. 校企合作方式分散且成果单一

职业院校的岗位实习学生分散性强,给校企深度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在一些特定的职业本科学校中,如特别重视“入口”的职业院校里,对校企合作并不看重,对岗位实习也很少投入精力,且大多没有设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而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便是受办学成本的制约。由于缺乏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机制,大部分的职业本科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往往流于表面,且已经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实际成果较少、方式也较为分散。

就校企合作的模式上,有效的交流融合并没有在学校和企业双方体现。在很多现实情况中,往往是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向学校发布招聘信息,而学校安排的岗位实习和未来的实际就业则是简单而流于表面的应企业岗位需求。因此,这种仅仅处于表面上的合作,造成了分散的校企合作的方式,所产生的校企合作成果也是单一的。

3.4. 校企合作缺乏保障机制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新职教法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职业指导、订单式培训、学徒制培训等专业教育形式和途径的规定,适应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使职业本科学校教育形式和途径更加丰富,促进了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队伍、教学实施、实习就业、与企业合作不足等问题,为职业本科学校与产业深度融合、与行业企业双元育人提供有益。但对于如何推进职业本科学校和行业企业各方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尚缺乏有效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力。这是影响职业本科学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最主要的问题。

4.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企深度合作保障机制建设的背景和原因

4.1.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简介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1999年广东景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广东南大专修学院,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构成了一校两区的发展布局,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已形成。广州校区坐落位于白云区钟落潭大学园区中,滨海校区坐落位于“智慧之城”的高地片区,茂名市教育基地。两校区占地面积共1607亩,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93万册。专任教师105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354人,其中正高级104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762人,“双师型”专任教师743人。

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建立起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已开设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31个。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有李白千大国工匠工作室等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航空产业学院等3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03间、校外实习就业实训基地681个。学校软硬件建设已为培养职业本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企深度合作保障机制建设背景和原因

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指出,从零起步、试点先行到全面实施的过程。过去,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结构不完备,高等职业教育集中在专科层面上,没有本科层级职业教育,这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结构不健全形成的局面 [4]。受“重学轻术、重本轻职”等传统观念影响,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更倾向于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内涵发展受限;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更注重全日制普通本科及更高层次学历的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在岗位、薪酬、晋升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办学吸引力和活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2019年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本科层级职业教育试点上,教育部正式同意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作为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肩负试点使命和任务。自试点以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本科试点的重要抓手和举措,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深度合作,通过订单培养、产业学院、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中厂”、共建军专业群、共建校企师资工作室、共建科学技术研发中心等,不断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思想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为职业本科试点提供了样本。因此,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为案例进行研究,为职业本科学校建立科学有效的深度合作保障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5. 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的构建

建构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是指在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校企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构成了以产学研为主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来说,如果要一个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关键需要有持久稳定的动力。就来源和推动力而言,若想要运行整套系统,系统自身产生动力与系统外部产生动力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框架内,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构建校企之间更好的深度合作,这与的动力机制密不可分,需要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良性互动,构建“双赢”的、内外动力兼备的合作体系,并随着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完善而不断地发展。因此,构建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的动力机制尤为重要,而通过良好的管理沟通机制、信息化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并营造“校企融合”的共同体是实现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的有效途径。

5.1. 创建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机制

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是确保校企合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其中,校企合作中非常有必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而使机制的运行有实体的组织为基础进行运行。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组建统领校企合作的专门性小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深化校企合作机构改革,成立专业负责校企合作的工作领导小组,促使学校与合作企业及各教学部门职责能更加明确。在工作小组负责和领导的制度下,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都能通过制度得到保障,从而有规可循、有规可依。

2) 工作领导小组要具备统领工作的职能。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合作的具体工作种类杂、数量多、性质繁,这需要在具体合作之上有一个核心“大脑”来统领全局。就具体操作而言,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从总体上进行指导、协调与管理,研究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与重要事项,并对此进行合理的决策。

3) 合理公平的完善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构成。工作领导小组是整个校企合作的指挥中心和控制中心,这不仅需要小组有专业性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小组整体上具有良好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职能。就具体的小组成员而言,小组成员由分管院董领导、校企合作与实习就业处管理者、各有关处室领导以及各二级学院领导组成。

5.2. 构建良好沟通机制、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创建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建设内容,因为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过程就是要依靠有效沟通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价值最大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有序地进行。同时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成立校企联盟合作委员会,由学校负责校企合作以及实习就业工作的人员、企业相关人员和相关行业协会人员组成委员,委员会采取宏观指导联合办学体校企合作,严格规范管理各类校企合作项目,并为制定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结合企业和社会人才需求提供建议性的指导意见。

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是构建良好沟通机制的实体保障。笔者走访发现,缺乏良好的交流平台,是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协作失误的关键,这导致了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的不清楚。当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学校不能充分认识到企业所需的需要。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学校与就业市场的时空差距从此得到缩小,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快速的服务,从而实现职业指导、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活动的网络化,通过有效的沟通平台,加强求职实习、校企合作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

信息化平台是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加速剂”。促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能得到更加密切的链接,从而便利学校和企业联合全面开展学生订单培养和岗位实习质量的监控。构建信息化校企沟通平台,能更容易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稳步发展校企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3. 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立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和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推动力是职业本科院校积极参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学校要善于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进行深度融合,与企业及时沟通人才需求情况,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并且,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与相应的制度,让企业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达到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与企业双方要进行充分调研,一同制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从而明确学生岗位实习的形式与途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能从不同角度有效科学地进行,以确保顺利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赢”的局面。

利用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训场地,根据企业员工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量体裁衣”,引导企业提高文化知名度,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5]。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建立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和互利共赢的利益驱使机制,学校与企业建立互聘互兼的人才培养机制,构成可持续的人才流动和人才使用机制。

2) 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职业本科院校优势在于教育学生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的“理论培养”;而企业的优势在于锻炼职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看重企业员工的“实践塑造”。但是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反而可以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共享资源、培养目的和理念。

3) 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为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需要在校企之间建立高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多方评价反馈体系,评价高校、企业、行业多方合作效果,促使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提升,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质量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保障性校企合作的良好效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4. 校企师资互换互训,营造“校企融合”共同体

打造“校企融合”的共同体是校企深度合作更为理想和高层次的目标和途径,这有助于从源头上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学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合作企业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并进行“面向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服务”。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环境、设备的支持,签订相关的协议、约定学校与公司的合作,进行课程创新开发。选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根据学校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和专业经验;与此同时,高校教师针对公司员工的实际需要,与公司中有关的有关部门共同进行员工培训,进行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并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工作室。

通过解决企业培训师资不足的难题,并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深化校企合作。具体而言,有两大合作机制可以推行:一方面,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建立行企校互兼互聘机制。学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到课堂上课,企业每年接受职业本科院校的相关教师参与实践锻炼实现教师和专业岗位的对接,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互聘互兼的人才培养机制,构成可持续的人才流动和人才使用机制。另一方面,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让企业专家走进学校职业指导课堂,通过对公司的专家、授课方式的真正参与,使得各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接近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使学生直接体会到企业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感,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6]。

5.5. 推行订单人才培养,共建人才培养命运共同体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成为职业本科试点后,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促进人才培养职业化、市场化、实用化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用工为导向,实现产教科研相结合 [7]。根据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进入实习期或毕业后到企业定向工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主要设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实施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订单班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校企双方紧跟产业动态、产业标准,为企业提供人才需求,以培养质量为导向,聘请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行顶岗实习,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8],形成了以培养过程为中心,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深度融合、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深度融合、企业人员与专职教师深度融合,实现毕业生就业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的转变,实现真正的“双赢”。

校企双方将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全力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室建设、教师培养、引企入校、产业和企业员工培训和学生就业等全方位产教融合生态链,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服务地方发展作贡献。校企双方根据平等参与、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对等原则,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以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训实验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实施顶岗实习和就业服务,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深度融合、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深度融合、企业人员与专职教师深度融合,实现毕业生就业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的转变。学校、企业成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共同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6. 结语

在国内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已经是大势所趋,二者之间建立深化合作更是举足轻重。在岗位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尤为重要,校企深度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与校企深度合作息息相关,校企深度合作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人才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合作企业可以把学校视为人力资源培养和科研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学校为自身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而学校利用校企深度合作,挖掘企业成为学生的校外教学与实践基地、学科项目开发基地、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提升基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基地课题(2021JD19);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21年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0101432);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211182);广东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基于协同育人机制职业本科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GDGZ21Y038)。

文章引用

韦一文,邱 健,岳锦波. 职业本科校企深度合作保障机制研究——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Research on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of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Taking Guang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12): 3179-318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12494

参考文献

  1. 1. 邓宝山. 浅谈新《职业教育法》亮点与特色[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2(7): 45-47.

  2. 2. 韦一文, 陈毓秀. 广东地区高校和印刷企业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2): 4-6.

  3. 3. 张敏, 陈丽金. 基于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2(2): 80-84.

  4. 4. 刘来兵, 陈港. 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 动因、框架与路向[J]. 现代教育管理, 2021(11): 106-112.

  5. 5. 孙兆泽. 高等职业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 4(20): 20-21.

  6. 6. 韦一文, 陈毓秀.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民办职业本科院校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5): 88-91.

  7. 7. 陈卫. 高职师范类院校与小学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2(20): 95-97.

  8. 8. 覃京翎.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 2022, 11(7): 58-6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