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4305 , 6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2203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陶瓷茶器设计研究

鄢彩妮1,邵梧桐2

1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收稿日期:2024年2月19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1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1日

摘要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较大价值。茶器是茶文化主要传播载体,茶文化不同使茶器设计形态各异。如唐朝饮茶文化兴起的白瓷、宋朝“斗茶”文化兴起的黑釉盏、明清时期散茶冲泡兴起的紫砂壶。这些时期茶文化对现代化茶器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利用传统茶文化可体会陶瓷茶器的功能性与形式美的结合、茶境美与意蕴美的氛围。现代茶器发展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人文与设计融合度低、市场与设计结合度低、传统与创新联系度低。在坚持传统茶文化的理念下,我国陶瓷茶器发展应当始终坚持人文与设计、市场与设计、传承与创新之间紧密结合。

关键词

茶文化,陶瓷茶器,设计

Research on Ceramic Tea War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Caini Yan1, Wutong Shao2

1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School of Design Art, 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 Jingdezhen Jiangxi

Received: Feb. 19th, 2024; accepted: Mar. 11th, 2024; published: Apr. 11th, 2024

ABSTRACT

Tea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is still of great valu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ea war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tea culture. Different tea cultures make the design of tea ware different, such as the Tang Dynasty tea culture of the rise of white porcelain, Song Dynasty “tea” culture of the rise of black glaze cup,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ose tea brewing rise of purple clay pot. The tea culture of these periods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of modern tea ware.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 and formal beauty of ceramic tea ware, the beauty of tea and the beauty of meaning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a ware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which are mainly the low integration degree of humanities and design, the low integration degree of market and design, and the low connection degree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adhering to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tea ware in China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humanity and design, market and desig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Keywords:Tea Culture, Ceramics Tea Ware, Desig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元、明、清到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乃至现在,茶文化仍然具有深厚的影响,随着品茗习惯发展,饮茶文化逐渐发生改变,陶瓷茶器设计随茶文化的变化发生变革。如何守住传统茶文化,在现代茶器设计中融入传统茶文化与时代性相结合是需要解答的问题。

2. 传统茶文化发展对陶瓷茶具发展影响

唐代陶瓷茶器设计主要从茶文化兴起产生。在唐朝之前,并不存在“茶器”这一概念,茶主要是作为药材或食材。随着唐代经济发展与繁荣,饮茶这一行为逐渐流传起来,在饮茶社会风气下,出现了专门的茶器,同时也出现了众多著名窑口,有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这一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唐代及唐代前茶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同时对制茶到用茶的一系列步骤知识做了详细介绍。将茶业发展引申为一种文化载体的传播,将茶与瓷器发展从生理需求上升到精神层面。茶器因饮茶而起,但仅当茶器与茶色相互辉映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兼容并蓄的茶文化。陆羽《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岳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1] 越窑茶盏是当时最推崇的茶盏。除此之外,唐代青瓷还出土了许多好的茶器,如20世纪70年代宁波出土的一套茶盏与茶托,盏的制作口大腹小,口分为五瓣状。这样设计不仅使用上便捷,且主题上也更贴切。茶盏与茶托相结合的地方技术含量高,浑如天成,不仅使茶盏增加了稳定感,更符合人机工程学。整体望去如同湖面上游荡的一片荷叶,惟妙惟肖 [2] 。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当中,宋代文化堪称精绝,不仅为时人生活增添了情趣,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宋代茶叶品种众多,其中皇家贡茶最具代表性 [3] 。北宋王朝初立,宋帝设立茶局,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这也掀开了中国茶叶史上新篇章。谈到宋代茶文化,必然离不开“斗茶”与“点茶”,同时“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建窑在晚唐或五代开始烧制之时,主要以白青釉瓷为主,直至宋朝,建窑才开始转而生产黑釉盏为主。一切转变是由于宋代饮茶方式的改变,出于点茶的需求,对黑釉盏特别青睐,主要原因是出于实用性,因为蔡襄的《茶录》中“茶色白,宜黑盏”一语中的,盏与茶黑白相衬,更易于观察茶色,黑釉中的黑更易衬托在斗茶时泛起的乳花。潘天寿先生曾说:“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于平淡’也” [4] 。从建窑始烧到以给釉盏为主烧产品的史实可断定黑釉作为茶盏的釉彩色是针对入宋后茶风转变而针对性设计的。完全是在于黑釉能和白色乳花形成强烈对比的特点出发。建盏的黑色结晶釉由于去斥水性较青白釉强,也成为斗家选用的原因之一。在“斗茶”的过程中,茶汤中添加了薯蓣等物,其粘度变高,极易沾粘盏壁。如选用青白釉,茶筅击拂之际,盏壁的茶汤回旋不灵,茶汤涩滞,或坏乳花,或过早留下水痕,此皆为斗家不快之事;从饮用角度而言,杯盏吸附力大,茶汤难以搅匀,饮用时口感欠佳,且茶盏残留的茶渍难以清洗,故黑釉建盏与当时包括“斗茶”“点茶”在内的茶文化密切相关 [5] 。

明清时期茶文化与唐宋时期茶文化差别较大,唐宋时期盛行的是煎茶和点茶,而明清时期较为流行的是散茶冲泡,相对于明清时期的煎茶与点茶,三岔冲泡便捷了许多,即使是烹茶流程也相对较为简单,没有过多繁琐的步骤与过于苛刻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茶器的款式与样式也呈现出新特点,茶壶在这一时期开始盛行。明清时期与宋代茶发生了较大的差异,明代茶饮开始偏向芽茶,芽茶煮泡过程中茶汤是黄白色的,与宋代的乳白色有所区别,所以这一时期茶器使用上已经不再偏向于建窑黑盏这一类器具,而是兴起了紫砂壶冲泡茶叶的方法。这一时期主要以色泽为茶质量主要评判标准,以青翠色泽为优,因此茶器上白色茶盏为主,这也是明清时期白瓷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茶器制作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制作出来的茶器造型上十分精巧,胎质细腻,釉色晶莹光亮。这一时期紫砂壶的出现将明清时期茶器制作推上了巅峰,紫砂壶泡茶不仅可以更好的保留茶的清香和青翠色泽,同时在手感、色泽、造型上都具有重要艺术价值。清朝时期,紫砂壶的壶身还会出现诗词、书法以及各种山水花鸟画等点缀,更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

3. 现代陶瓷茶器设计中传统茶文化的渗透

3.1. 传统茶文化提升陶瓷茶器功能与形式美

传统茶文化代表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茶器设计中也应当注重其理念,特别是在功能与形式上,既要保障茶器基本功能的发挥,也要提升其自身的形式美,使茶器的观赏价值不断提升。茶器的基本功能是实用性,即在生活中用来喝茶的器具。对于茶具的设计,无论观赏价值获得多大提升,它的实用价值都不可被忽略。忽略实用价值的茶器失去了实用性,丢弃了其价值。所以说形式美是建立在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在满足了物质基本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价值。茶器也不例外,在获取其基本功能后,对其形式追求也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以唐宋时期为例,茶文化刚开始盛行,获取茶器基本功能后,对茶器形式追求不断增加,唐代多种窑的出现与宋代“斗茶”“点茶”的兴起,都对茶器的形式提出更高要求。所以设计茶器过程中,强化茶器功能性后,要进行形式美的设计,使人们在使用茶器饮茶过程中能通过观赏茶器感受到浓厚的茶文化带来的艺术。茶器功能性与形式美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茶器设计过程中,造型一方面可以满足其功能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具有艺术价值的造型提升茶器的形式美。

3.2. 传统茶文化提升陶瓷茶器的茶境美

传统茶文化渗透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同时人类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无论是种茶、采茶,还是煮茶、品茶,已经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更上升为精神文化需求。与通常解渴为主要目的饮茶相比,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更享受沉浸在淡薄清雅的环境当中。茶器作为饮茶过程中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设计中要合理处理好茶器与茶镜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合理通过茶器烘托出当时的茶环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注重对茶器各方面比例设计,所谓比例设计也就是在进行茶器设计时要合理规划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茶器大小、形态及规格。在局部的比例设计中具体包括茶盖、茶杯、茶托之间的设计比例大小,通过比例的合理设计能够更好突出主次,营造和谐的茶镜。

3.3. 传统茶文化提升茶器的意蕴美

茶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哲理与优秀的精神品质,茶器作为品茶的一个重要器具,是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人们对茶器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一份情感不仅因为茶器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精湛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以及浓厚的文化力量,造就了茶器当中独一无二的意蕴美。如茶器中体现出的粗糙机理设计及质朴感营造。这主要是对中华民族朴素的民风以及宁静淡雅的艺术审美进行营造,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简朴、归真特点的重要体现 [6] 。因此在茶器的设计过程中可运用茶文化的机理及质感进行设计。

4. 陶瓷茶器设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4.1. 陶瓷茶器设计发展现状

4.1.1. 人文与设计融合度低

现代化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部分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茶器的设计出现了不同的需求,对品质与享受的追求也逐渐提高。现代化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应当体现在人性化中,注重以人为本。在此之下,陶瓷茶器作为饮品配套器皿,其设计既要体现对品味和享受的需求,还要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但当前手工制瓷茶器在生产设计的过程当中,整个活动过程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与具体理念,尤其是对于手工陶瓷茶器来说,陶艺文化与茶文化是整个设计思路的基础核心,特别是成熟元素对陶瓷文化的应用,能使茶具的内涵与底蕴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站在客观角度来看现代化陶瓷茶器的生产设计,大部分专业人士对生产技术的关注远大于其文化底蕴与生产理念和内涵的设计。

4.1.2. 市场与设计关系结合度低

当代陶瓷设计在形式美、色彩美和纹饰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艺术家们通过精湛的技术将陶瓷茶器尽善尽美,不仅有实用性,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但茶器不仅仅需要实用性与欣赏性,更重要的是将整个设计活动中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者需求融入进去,在整体理念当中不断创新。但在现代化市场中所提供的茶器,大部分是根据陶瓷设计专家个人想法进行设计,从而投放到市场当中,需求量大投入大规模生产,需求量小,投入少量生产。这一结果一方面易导致浪费,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整个手工陶瓷茶具的具体应用效果,使茶器设计生产与社会发展脱节 [7] 。

4.1.3. 传统与创新联系度低

现代茶器设计易出现两种情况,过度注重传统茶文化与过度关注现代化市场需求,他们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能够相互统一。随着当前陶瓷茶具生产活动不断进行,要想提高整个手工陶瓷茶器生产设计的具体价值,必须要进行具体理念创新,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者和社会需求相互结合。传统茶文化是茶器设计之根本,抛弃传统茶文化陶瓷茶器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传统茶文化并非都会随时代发展不断留存下来,只有赋予它们时代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发展。传统制瓷工艺步骤较多,古人云:慢工出细活。快节奏的生活使“慢”不能更好的迎合需求。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制瓷的效率与精度,更好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需要。但当前并未将传统技艺同现代化技术实现高效结合。

4.2. 陶瓷茶器设计未来趋势

4.2.1. 人文与设计相互促进

陶瓷茶具作为一种日用产品瓷,不仅要在实用性上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应当满足使用者在精神上的需求。赋予茶器产品人文精神,将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通过茶器表达出来,同时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制作,最大程度实现文化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同时坚持人本思想,产品设计过程中保障广大人民需求。市场上现流通着大量反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产品。主要原因是设计师对饮茶习惯和茶具的使用不了解导致的。设计师在设计茶器之前,应该尽最大可能对饮茶习惯、饮茶器具等方面进行了解,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真知,立足于现实进行设计与思考。这就需要我们从艺术性和文化性两方面进行入手,掌握器与道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促进陶瓷茶具设计。

4.2.2. 市场与设计相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取得了较大成就,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生产商更愿意设计符合大众喜好与审美的产品。手工制瓷往往代表了较高的成本,群众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手工制瓷类的茶具并非是社会与消费者愿意广泛接受的。市场上便开始流通着能够批量生产的贴花茶具,虽然这具有一定的市场稳定性,但对设计者的理念造成了一定限制,容易形成审美单一化,疲劳化。设计师应当尽量避免陷入功利主义当中,不断设计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符合审美要求的产品。设计师应当保持着同市场的联系,同时明确消费者需求,通过调研等活动架起同人民的桥梁,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的普遍需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建立起陶瓷茶器设计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促进陶瓷茶器设计实现有效化与最大化。

4.2.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越来越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审美水平也不断实现多样化,陶瓷茶具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样式。陶瓷茶器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传统文化性,同时也要与时代接轨,保证文化性与时代性相平衡,现代陶瓷茶器设计应当以现代化审美为主,对传统茶文化应当坚持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技艺传承上,要突破自我,打开视野,融合多方文化,但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忽略传统因素的应用。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茶器设计当中。对各种外来思潮要提高辨识能力 [8] 。对外来茶文化的冲击,我们应当站在文化的维度去理解,不能简单的嫁接与转化形式,始终立足于自身文化和个性化去表达。同时充分运用技术创新成果,提高制瓷技术、制瓷效率,打造高质量制瓷工艺,更好的传播陶瓷茶器文化。

5. 结语

中国茶器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荣到衰弱再到繁荣的过程。茶器是茶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茶文化融入陶瓷茶器当中,陶瓷茶器体现茶文化,它们相互融合,缺一不可。我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今仍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不能一味地坚持守旧思想,要与时俱进,将传统茶文化与时代化相结合起来,把握时代特点,时刻关注技术发展,融入到茶器陶瓷设计当中。设计出以人为本,符合功能性与形式美的茶器。如今茶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除具有使用价值之外,还有较大的文化价值,茶器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生活增添了更多文化色彩,是人类重要的智慧结晶。助力陶瓷茶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现代化陶瓷茶器产品。

文章引用

鄢彩妮,邵梧桐. 传统茶文化背景下陶瓷茶器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Ceramic Tea War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Tea Culture[J]. 设计, 2024, 09(02): 204-209.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2203

参考文献

  1. 1. 陆羽. 茶经[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7.

  2. 2. 张慧琴. 中国传统文化中唐代茶文化浅析[J]. 艺术品鉴, 2014(12): 60.

  3. 3. 江小敏. 宋代建盏与茶文化的关系探析[J]. 公关世界, 2022(23): 88-89.

  4. 4. 徐建融. 潘天寿艺术随笔[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42.

  5. 5. 周亚东. 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3): 86-92.

  6. 6. 苏晨, 彭媛. 谈茶具设计中茶文化的渗透与应用[EB/OL]. 光明网. https://reader.gmw.cn/2022-03/11/content_35580657.htm, 2022-03-11.

  7. 7. 易雪峰. 现代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与实践[J]. 福建茶叶, 2016, 38(6): 165-166.

  8. 8. 朱啸雨. 茶文化赋能背景下景德镇陶瓷茶具设计研究[J]. 陶瓷, 2023(12): 25-27. https://doi.org/10.19397/j.cnki.ceramics.2023.12.00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