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5881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5275

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语言景观研究

——以海口四大主城区为例

李芯梦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3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5日

摘要

文章主要讨论了语言景观视角下的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研究。本文以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和秀英区四大主城区餐饮店铺名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众点评网筛选出186个富有海南特色的餐饮店铺名称,总结出海南特色餐饮店名的命名结构特点,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

语言景观,餐饮店铺名称,海南,海口

A Study o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Catering Store Names in Haikou

—Taking the Four Main Urban Districts of Haikou City as an Example

Xinmeng L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Apr. 7th, 2023; accepted: May 16th, 2023; published: May 25th, 2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study of catering store names in Haik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ames of catering stores in the four main urban areas of Haik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are namely Longhua District, Meilan District, Qiongshan District, and Xiuying District. Through Dianping, 186 catering store names with Hainan characteristics are selected, summarizing the naming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ainan characteristic catering store names, and revealin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hind them.

Keywords:Linguistic Landscape, Catering Store Names, Hainan, Haikou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关于语言景观,Landry和Bourhis提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聘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1] 。语言景观作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它不仅考察现实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还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政策取向、权势关系、身份认同等问题。海南岛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海口作为海南省省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城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同时,通行于海口市内的汉语语言种类繁多,有汉语普通话、海南话、临高语、村话、儋州军话、疍家话、回辉话等,主要通行的汉语方言为海南话。海口作为海南话的代表地区,其地域文化独具特色,极具代表性。本文主要以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和秀英区四大主城区(以下简称“四大主城区”)富有海南特色的餐饮店铺名称为研究对象,概括其命名结构特点,揭示其隐含在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 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根据Landry和Bourhis [1] 对语言景观的界定,商铺名称属于城市语言景观的一部分。同时,商铺名称也是地域文化最直观的反映之一,餐饮店铺名称更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店铺名称的研究,学者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如店名的命名要素研究,认为店名3~6字最为常见,4字店名所占比例最高 [2] ,店铺专名元素有称谓、地名起源、品味、评价、材料、定位、类别、制作方式等 [3] ;店名的语用原则,从店名应用语符、命名格式、语符频率三个方面考察 [4] ;还有对餐饮店铺名称结构、行业标识词、区别性名称以及连锁餐饮业名称的特点的分析 [5] 。

海南在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之前,是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被称为“南服荒缴”。除了土著居民——黎族长居于此外,全国各地的居民纷纷于不同的时期迁徙于此,以福建人和广东人居多,近年来以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居多。因此,海南不仅拥有浓厚的粤式和闽南风味,还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自然拥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蕴含在餐饮店铺名称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更为显著。

目前,学者对海南语言景观的研究主要在酒店名称、旅游景点和街名上,针对海南餐饮店铺名称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据国内现有的关于餐饮店铺名称的研究成果显示,中餐馆店名出现频率较高的通名有:餐厅、酒家、菜馆、馆、酒楼、食府、楼、城、坊、饭店、庄、轩等 [6] 。店名的命名特点可以概括为使用地名或人名、运用修辞手法、表达美好愿望、表达店铺的品质和优雅、表达菜品的质量等,通过店铺的命名吸引顾客的关注 [7] 。国内已有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描述性说明,都从通名和专名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从而概括出其命名特点,而这些特点也都是外部形式上的,缺少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分析。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海口市四大主城区富有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饮店铺名称进行论述:命名结构特点分析和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海口市四大主城区的餐饮店铺名称,即店铺门面标牌上所展现的名称。本文讨论对象为整个店铺名称,不对店铺名称做拆分。

本次数据搜集以大众点评为工具,分别在海口四个主城区,按人气排序搜集店名270个,共计1080个餐饮店铺名称。经人工整理,蕴含海南文化特色的有效餐饮店铺名称186个,占总数的17.2%。这186个富有海南文化特色的餐饮店铺名称由笔者(海口本地人)凭语感、海南话及生活经验判定。本文对这186个店铺名称进行分析,通过大众点评上商户上传的门面图片确定并修正店名,无门面图片的不在收集范围内,同时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此外,在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时,同一个店名可重复归于不同分类。

2. 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的语言特征分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餐饮店铺名称的命名都是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但也不乏在命名时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在命名的语言特征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据此,本节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 店铺名称中含有海南地名

1) 店铺名称中含“琼”、“海南”、“海口”及海南其他市县名

“琼”是海南省的简称,带“琼”字样的餐饮店铺属于海南地方菜系,直接对外展示了店铺的主打风格,例如“琼菜王”、“梁庄琼味”、“春风琼语”等,在本次数据统计的186个店名中,含“琼”字样的店名共计17个,占9.14%。此外,在本次统计的186个店名中,除了含“琼”字样的店名,还有含“海南”、“海口”及海南其他市县名的店名,共计86家,占46.23%,例如“海南大院”、“海口故事”、“海南·白切世家”、“临高金奖烤乳猪”、“五指山野菜乡”等。

2) 店铺名称中含“椰”、“椰子”、“椰岛”、“岛”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岛,所以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中也有较多出现“岛”的字眼。例如“万宁大洲岛海鲜排挡”、“轩岛园茶楼”等,在此本次数据统计中有4个,占2.15%。此外,海口别称“椰城”,所以海口餐饮店铺名称中也常带有“椰”、“椰子”、“椰岛”等字样,例如“椰岛小集·糟粕醋”、“椰子渴了”、“椰语堂”、“金椰茶韵”等,在本次数据统计中有25个,占13.44%。

综合以上两类店名特点可以发现,含海南地名(“琼”、“海南”、“海口”、“椰”、“椰岛”、“岛”等字样)的餐饮店铺名称共计132个,占带有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餐饮店名总数的70.96%。

(二) 店铺名称中含有称谓名

在现代汉语中,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使用亲属称谓或昵称称呼他人是汉语表达的特点之一,在华南地区尤为明显,海南作为华南地区的其中一省自然也不例外。本次所统计的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中此类店名占比不少,例如“隆仔鸡饭店”、“老爷鸡饭店”、“阿兰姨夜宵烧烤”、“正哥点心专家”、“肥婆夜宵”、“世伯百年粉店”等,共计65个,占总数的34.95%。

(三) 店铺名称中含有海南特色名小吃

“玩在三亚,吃在海口”是海南人民对本地生活经验的总括,是海南人民对游客们的旅行建议。海口除了集聚各地美食之外,还有很多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美食在此汇聚,这些特色名小吃的名称在店名中都有体现。以下为本文就本次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的分类分析和相关解释说明。

1) 清补凉

清补凉是海南特色名小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曾被北宋文学家苏轼盛赞:“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在本次数据统计中,店名中有“清补凉”的店铺共有9家,例如“老彭记清补凉”、“文昌邓记清补凉”、“海南第一家清补凉”等。

2) 糟粕醋

糟粕醋是海南文昌铺前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小吃。它是采用民间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作为汤料,并辅以蔬菜、海菜、蚵类、动物内脏等做成的一种传承了近500年的小吃。除了原始吃法(餐前开胃或正餐时食用的小吃)外,海南人民还与时俱进挖掘了新的吃法,即将糟粕醋的汤料作为粉面汤底或火锅底料食用。在本次数据统计中,店名中有“糟粕醋”的店铺共有9家,例如“铺前人璟然糟粕醋”、“秀澜糟粕醋”、“牛排王糟粕醋火锅”等。

3) 海南鸡类料理

海南人与两广地区的人一样爱吃鸡,每逢佳节或吃席时,都必吃鸡。在海南,素有无鸡不成席的说法。文昌鸡、盐焗鸡、白切鸡、椰子鸡等都是海南传统名鸡。特别是文昌鸡和文昌鸡饭更是享誉海内外,海南鸡饭(文昌鸡饭)甚至成为了新加坡的国菜。在本次数据统计中,店名中含有此类名的店铺共有29家,例如“榕树下盐焗鸡”、“龙泉人椰子鸡”、“巧巧鸡饭店”等。

4) 粉、面、粥

海南人和广东人一样,都喜欢吃粉、面、粥。粉以海南粉、后安粉、抱罗粉、陵水酸粉最为出名,都是极具海南特色的传统小吃,以海南粉为代表。面以焖面、伊面、腌面为大众所熟知,而粥类以海鲜粥最为出名。

在本次数据统计中,这类店名可分为3类,共计22个。具体来看,粉类(含海南粉、后安粉、抱罗粉、陵水酸粉),例如“海口三姐海南粉”、“郭记陵水酸粉”、“一家抱罗粉”等;面类(焖面、伊面、腌面),例如“正叔腌面”、“锦山里焖面”等;粥类,例如“群尚粥面铺”、“新海府粥城”等。

5) 斋菜煲

海南斋菜煲主要流传于海口地区,是海南民间传统菜之一。海口人民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必吃“斋菜”。在海口以“斋菜”命名的店铺很多,但据所收集到的数据,此类别的店名并不多,共计3个,例如“杨记牛杂煲·斋菜煲”等。

6) 其他特色名小吃

除了以上特色名小吃外,海南还有其他特色名小吃,如儋州米烂、炸炸、甜薯奶、烤乳猪等。用此类特色名小吃来命名的店铺共计38个,例如“阿娘炸炸”、“梅姨东门甜薯奶甜品店”、“林记烤乳猪”、“本味儋州米烂小铺”等。

(四) 店铺名称中含有海南方言词

Table 1. Store names with Hainan dialect words

表1. 含海南方言词店名

海南全岛语言种类较多,在海南不同的民族和区域中,主要通行14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而海南话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且使用人数最多,全省约有500多万居民使用 [8] 。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少餐饮店铺名称以海南方言命名,但这类店名在此次统计中仅有7个(见表1,含重复出现的情况),占总数的3.76%。

本文将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餐饮店铺名称概括为以上四个大类,除了以上概括出的四个大类外,还有以上四类相互组合的情况,例如“地名 + 特色名小吃”(“铺前糟粕醋店”、“南门鸡饭店”、“锦山里焖面”)、“称谓名 + 特色名小吃”(“韩旺记糟粕醋店”、“娟姐海南粉店”、“么二抱罗粉”)、“地名 + 称谓名 + 特色名小吃”(“文昌邓记清补凉”、“澄迈曾氏猪脚饭”)、“其他”(“假日一品派茶楼”)等四类,本文将这四类重新统计,其中“地名 + 特色名小吃”16个,“称谓名 + 特色名吃”35个,“地名 + 称谓名 + 特色名小吃”11个,“其他”124个。通过对海口餐饮店铺名称命名特点的分析,各类特点分布和组合情况分别如表2表3所示。

Table 2. Classification and proportion of naming characteristics of Haikou catering stores (Same store name can be repeatedly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表2. 海口餐饮类店铺命名特点分类及其占比数(同一个店名可重复归于不同分类)

Table 3. Four major categories of naming characteristics combination categories and their proportions (Total/n = 186)

表3. 四大类命名特点组合类别及其占比(总数/n = 186)

表2可知,按命名特点类别排列由少到多依次为:含有海南方言词、含有称谓名、含有海南特色名小吃、含有海南地名,其中含有海南地名类别的最多,含有海南方言词类别的最少。由表3可知,四大类形成的组合类别中,“其他”的最多。

3. 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的文化特征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国际文化交流程度、居民认知水平和地方语言政策都或多或少地对当地语言景观产生影响。以上四个方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饮食生活上。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发现,被研究的餐饮店铺名称不仅具有个人化、私有化、公共化特征,还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针对海口市四大主城区餐饮店铺名称,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其所内含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一) 重视地方特色美食

在本次数据统计中,店名中含有海南特色名小吃的类别位居第一。海口美食种类繁多,在各类美食“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当地特色美食更受大众所喜爱。通过所统计到的有效店名,我们能够看到“清补凉”、“糟粕醋”、“粉、面、粥”这类特色名小吃被频繁用作店名的成分,由此可知,大众的饮食喜好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倾向性。

(二) 邻里街坊文化明显

通过数据统计,含称谓名的餐饮店铺名称占比不少,大多使用昵称或方言词表达,例如“仔”、“姨”、“娘”,结构以“X仔”、“X姨”、“X娘”居多,例如“小琼娘港式茶餐厅”、“隆仔鸡饭店”、“正哥点心专家”等。昵称多选用与自身有关的称谓,例如“怪蜀黍椰子鸡”、“双胞胎过港斋菜馆”、“宝妈私房炸”等。这些称谓名不仅简单、亲切,还很接地气。由此可见,不少商户在给店铺命名时注重称谓和昵称带来的亲切感,以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联结和距离,邻里街坊文化明显。

(三) 多元文化相融合

在数据收集期间,笔者发现,四大主城区中有很多餐饮店铺名称或菜品名受非本土文化的影响,例如粤文化、东南亚文化等。

1) 大湾区与本土相融合

在海南建省之前,海南属于广东省管辖,所以海南受粤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渗透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饮食上,从餐饮店铺名称中可以看得出来,海南受粤文化的影响最大,例如“李得闲牛腩煲”、“啤力士私房酒馆”、“张记广东肠粉店”等。

2) 东南亚与本土相结合

海南是东南亚归侨的定居地,自然而然在饮食上也会受到影响。在收集数据期间,虽发现有主打为海南与东南亚的融合菜,且以中式名称命名的餐饮店,例如“泰昌酒楼”、“新得利海鲜酒楼”等,但更多的是餐饮店铺内的菜品融入了东南亚元素,例如斑斓(“斑斓椰奶清补凉”、“斑斓椰子冻”、“斑斓煎面”、“斑斓椰奶糕”等)、娘惹(“娘惹山药”)等,尚未发现有明显地域融合特色的店铺名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国际旅游岛”、“59国免签入境海南”、“中国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政策的实施,海南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有较强包容性和开放性。目前,海口很多商家跟随大流,在店铺命名上与时俱进,但也存在大量商家的店铺命名令人一头雾水,例如“甄大福老盐柠檬橘子水·陵水酸粉”、“渔家人铺前糟粕醋火锅第一家”等。由于餐饮店铺名称的命名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展现店铺特色,如果店名过于难懂,只为了跟风,大众不知所云,则无法实现店名的功能。如何体现海南地域特色的同时,又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是商家在给店铺命名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4. 结语

本文定量地讨论了海口市独具地域特色且受大众欢迎的餐饮店铺名称,进而了解到海南地域文化别具一格,也可以看到海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在现时的国际背景下,海口不仅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还因海南的开放性促成了多元与本土的相融合。在饮食文化方面,海南地域特色明显,且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较强。在进行数据收集时,我们发现海口餐饮店铺具有明显的海南地域特色,甚至将其他文化化为己用,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海南人文文化景观。通过数据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在给店铺命名时,大部分商户使用海南地名、海南特色食品、称谓名来命名,使用海南方言命名的餐饮店铺较少。当然,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餐饮店铺名称存在一定的问题,大众点评店名与实际门店店名不符、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等情况,如“林唐满文昌鸡饭店”(实际店名为“林唐满鸡饭店”)、“醇元家·清补凉·卤味小吃·套餐”等等。

文章引用

李芯梦. 海口市餐饮店铺名称语言景观研究——以海口四大主城区为例
A Study o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Catering Store Names in Haikou —Taking the Four Main Urban Districts of Haikou City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5): 2025-203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275

参考文献

  1. 1. Landry, R. and Bourhis, R.Y.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3-49.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970161002

  2. 2. 郑梦娟. 当代商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 2006(3): 11-19.

  3. 3. 任志萍. 中餐馆店名的语言及文化特点分析[J]. 修辞学习, 2004(1): 72-73.

  4. 4. 潘峰. 店名语用的三个原则——以高校附近的店名为例[J]. 语言文字应用, 2011(3): 45-54.

  5. 5. 王梦纯. 餐饮行业的店名特点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6(8): 178-181.

  6. 6. 付冬薇. 广州餐饮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11.

  7. 7. 邹艳华. 商铺店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广州大学商业中心为主例[J]. 科学导报, 2015(7): 97-98.

  8. 8. 叶芸, 吕志勇. 海南话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 41(1): 51-5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