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anical Research
Vol. 10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878 , 5 pages
10.12677/BR.2021.102015

伊犁河谷特色作物种植思考

耿卫东1,李美宁2

1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 伊犁

2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犁

收稿日期:2021年1月20日;录用日期:2021年3月2日;发布日期:2021年3月11日

摘要

特色作物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业生产新的增长点。本文从特色作物在伊犁河谷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发展举措,为农业行政、科研、推广等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作物,伊犁河谷

Thinking on Planting Characteristic Crops in Yili Valley

Weidong Geng1, Meining Li2

1Agro-Tech Extension Station of Yili, Yili Xinjiang

2Yil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li Xinjiang

Received: Jan. 20th, 2021; accepted: Mar. 2nd, 2021; published: Mar. 11th, 202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crops have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aracteristic crop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Yili Valley,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finds out the deficienc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ten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Keywords:Characteristic Crops, Yili Valley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特色作物是泛指大宗农作物以外的各种小宗作物。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人类食物结构外,特色作物在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近年来,随着市场引导和政策的支持及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伊犁河谷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品质逐年提高,布局渐趋科学合理,部分作物规模初步形成,一些特色作物已经以其独特的品质和较高价值闯出一定知名度,占有一定市场。

2. 特色作物在河谷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 保障粮食安全

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与其他大宗作物相比,具有更大的增产空间,其对特殊地域环境的适应性,拓展了粮食作物的生长空间,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伊犁河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6 × 105 hm2以上,杂粮杂豆、大麦、薯类等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6%,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3%。在保证粮食供给,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杂粮杂豆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不仅可以为全谷物食品提供原料,对缓解目前主粮同质化、缺少功能化、个性化、优质化产品的局面也有重要意义 [2]。伊犁河谷虽然被誉为“塞外江南”,光热水资源充足,但仍有一些地区土壤质量不高、降水不足、自然灾害多发,此类地区种植大宗粮食作物产量和效益均欠佳,改为种植一些抗逆性好、对肥水要求不高的杂粮杂豆对增加粮食作物种类,改善膳食结构,推进粮食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积极作用。

(二) 促进脱贫增收

从目前来看,单靠推广常规作物新技术、新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已无法完成农业种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特色种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增长点。近年来,伊犁河谷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区域优势、区域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通过宣传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引领,鼓励农民调减粮食作物面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以2020年为例,河谷特色种植总面积5.5万公顷,其中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2000公顷,涉及贫困户近2000户,带动贫困户务工人次1万余次,户均增收1200余元,有效助推伊犁河谷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相较于传统种植模式而言,精准施策、因户施策发展特色种植已成为促进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 带动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瓶颈。近年来,伊犁河谷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促使特色种植业规模与产值不断提升。以昭苏县为例,该县充分发挥其气候冷凉温润,土壤肥沃疏松,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等特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已由2017年的不足400公顷,发展到2020年的760公顷,产量也从2017年的不足1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3万吨。目前,昭苏已形成“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马铃薯产业链条,马铃薯种植也由“一村一品”升级为“一乡一业”。马铃薯已成为昭苏农牧民发家致富的“拳头产品”,更成为昭苏打造“马铃薯大县”的支柱产业。

此外,各县市立足优势、创新思路,依托特色农业种植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与休闲观光,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如:特克斯县砺剑锋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集餐饮服务、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伊宁县冠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薰衣草、油菜等,打造万亩天山花海国家公园;昭苏县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千亩油菜花、“七彩农田”、百药园等农事景观带;新疆天然芳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芦草沟薰衣草基地打造成解忧公主薰衣草农场。受产品加工和旅游开发带动,2019年薰衣草种植面积增长5万亩,红花种植面积增长8万亩。特色种植成为州直农牧民增收、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3. 特色作物种植现状

(一) 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入,新技术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和种植户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一些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伊犁河谷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不足3万公顷,增长到2020年的5.5万公顷,占河谷农作物总播面积10%以上,其中优势特色种植比例显著提高。以中药材和香薰植物为例,2017年贝母、黄芪、水飞蓟、芍药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700公顷,到2020年已发展到6500余公顷;香薰植物也由2017年的4500公顷,扩大到2020年的7400公顷。

(二) 特色种类逐步增多

由于常规作物增收空间小,部分种植户逐步将目光转向收益较高的特色种植,种植种类也由以前的杂粮杂豆、瓜果蔬菜扩大到目前的芳香植物、中药材、小油料、籽用瓜、制种玉米、加工蔬菜、食用菌、薯类等。其中杂粮杂豆主要有大麦、青稞、高粱和蚕豆,豌豆、谷子、黑麦、鹰嘴豆、花芸豆和绿豆等也有小面积种植;薯类主要是马铃薯和甘薯;小油料作物主要包括红花、油葵和胡麻;芳香植物有薰衣草、甜叶菊、罗马甘菊、万寿菊、香紫苏和玫瑰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的有贝母、芍药、黄芪、金银花、藁本等,小面积种植的有甘草、丹参、白术、防风、水飞蓟、射干、杜仲和阿魏等;籽用瓜主要是打瓜、籽用葫芦和籽用南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伊犁河谷种植的特色作物有60余种,其中亩产值超过2000元的至少有30余种,亩产值超过5000元的达10余种。

(三) 部分作物已初成规模

伊犁河谷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加之技术逐渐成熟,市场和效益基本稳定,部分作物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伊犁薰衣草就是其中之一。薰衣草自1964年引入伊犁河谷,经过近60年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已超5000公顷,占全国总量的95%以上,成为全球第三大薰衣草生产基地。薰衣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几大薰衣草知名品牌,催生了多个旅游景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作为后起之秀的制种玉米,由于采用了“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发展模式,加之经济效益较好,种收机械化程度高,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已突破7000公顷,面积仅次于红花。

(四) 特色区域基本形成

各地结合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农民种植习惯及市场、效益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色种植产业带已基本形成。以察布查尔县、伊宁县、霍城县、尼勒克县和特克斯县为主的红花产业带;以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尔果斯市和昭苏县为主的芳香植物产业带;以巩留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和新源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以霍城县为中心辐射察布查尔县、伊宁市、伊宁县的瓜类产业带;以昭苏县、伊宁县、新源县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以察布查尔县、霍城县、巩留县为主的加工蔬菜产业带;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察布查尔县、新源县和巩留县为主的制种玉米产业带。

4. 特色作物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伊犁河谷特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不高,项目投入少,产业扶持政策缺乏,发展边缘化,导致基础研究落后,相关技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不足,配套技术不到位,生产管理粗放,无法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种植。

(二) 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特色作物种植规模普遍较小,分布散,农机与农艺融合性差、用工较多等导致种植成本增加;特色作物合作社和生产加工企业少,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较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如伊犁河谷的红花,种植规模较大,但精深加工企业缺乏,只能卖原料,经济效益不显著。

(三) 机械化水平低。部分特色作物种植制度多样,有间作、套种,有平播种植、还有起垄种植,且垄行距不一,缺乏与现代生产手段相适应的集中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管理,严重影响收获机械的适应性。特色种植配套机械引进缓慢,现有机械装备的可靠性、适应性等不能满足特色作物生产需要 [3],导致大部分特色作物无法实现生产机械化。仍以红花为例,干花采收全部靠人工,到了采收季节还可能遇到“雇工荒”,干花不能按时收获,结实率降低,产量和产值得不到保障。

5. 发展举措

(一)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伊犁河谷将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列入“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平台,以特色作物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突破口,走优质、高效发展之路。同时,创新特色作物发展方式,以特色种植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将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使生产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与休闲观光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促使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使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二) 加大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特色种植规模化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结合项目实施,培育、引进、筛选适宜当地种植、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对农民增收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特色作物,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奠定基础。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给予适度政策倾斜,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特色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建设,依靠先进技术和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 充分发挥“特”性,提升产品竞争力。区域生产条件的特殊性,是保证产品品质优于其他区域同类产品的先天优势,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严格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和管理,提升品牌效应,保证产品收益。

随着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日益健全,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特色作物在伊犁河谷种植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开展相关研究是当前主要任务。

声明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伊犁州农业农村局统计部门。

文章引用

耿卫东,李美宁. 伊犁河谷特色作物种植思考
Thinking on Planting Characteristic Crops in Yili Valley[J]. 植物学研究, 2021, 10(02): 104-108. https://doi.org/10.12677/BR.2021.102015

参考文献

  1. 1. 黄钢, 王宏, 王玲. 特色作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21(5): 1467-1471.

  2. 2. 姚惠源. 大力发展杂粮产业和全谷物食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粮油食品科技, 2017, 25(3): 1-3.

  3. 3. 田璐, 袁慧颖. 我国特色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机械, 2014(3): 89-9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