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1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631 , 14 pages
10.12677/AP.2021.112064

权力感影响大学生为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

吴思佳,曹贵康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21年1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25日

摘要

使用经济、恋爱两种决策问卷,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在高低权力感下,为相似与不相似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及其在不同决策任务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经济任务下,权力感与相似性交互作用显著,低权力决策者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更加冒险,高权力决策者为相似与不相似他人决策并无显著差异;在恋爱任务中,还发现相较于后果严重性高的决策任务,后果严重性低的决策任务冒险得分高;并且在后果严重性低的任务中,相较于低权力者,高权力者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更冒险。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权力感和相似性会影响个体为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并且受决策内容与决策后果限制。

关键词

权力感,相似性,风险决策,后果严重性

The Sense of Power Affects the Risk Pre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aking Decisions for Others

Sijia Wu, Guikang Cao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19th, 2021; accepted: Feb. 15th, 2021; published: Feb. 25th, 2021

ABSTRACT

Using economic and love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s, the paper examined the decision-making risk preference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for similar and dissimilar people under high and low power. The experiment examined the role of power and similarity in the choice of participants for decision-making tas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two tasks, the sense of power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cision-making decision; under the economic task,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and similarity is significant, and the low-power participants are more risky for dissimilar people. High-power participa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similar and dissimilar decisions. In the love task, a decision-making task with a low consequence has a high risk score compared to a decision-making task with a high severity of consequences. Compared with similar studies, this study focuses more on “others” when discussing self-other decision-making, divides it into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and adds a new factor—sense of pow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sense of power when individuals make decisions for others, which is closer to real life.

Keywords:Sense of Power, Similarity, Risk Decision, Consequence Severity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生活中,人们时常会遇到亲朋好友的求助,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难以抉择的问题时,总希望他人给自己一个完美的选项。实际上,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决策问题,如父母为孩子决策,老师为学生决策,上司为下属决策,医生为病人决策等等,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从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风险决策(Risk decision-making)就是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做出决定(庄锦英,2006)。

在进行风险决策时,个体不仅会面对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探究决策者的权力感知、决策者与被决策者的相似性以及决策任务的后果严重性这三种因素在个体为他人决策时的影响。

1.1. 权力在决策中作用

在决策中,由于决策者的社会权力(Power)的不同,决策者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一开始,社会心理学家将权力视成一种结构变量(Galinsky, Gruenfeld, & Magee, 2003),即权力依赖于一定的社会事实基础,比如上司、领导等具体的社会权力角色就是有权力的人。后来,慢慢有心理学家注意到权力的另一个属性——心理属性,这意味着权力不只是具体的权力角色的专属词,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被已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概念启动。现在,一般把权力表示为对信息或决策等重要资源的控制或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结果)的影响力(Keltner, Gruenfeld, & Anderson, 2003)。

研究表明高权力个体更可能出现一些冒险行为,高权力者具有更明显的风险决策框架效应(段锦云,卢志巍,张涵碧,2016)、对暴力的内隐态度趋于积极(李小平,闫鸿磊,云祥,2014);员工的个人权力认知与员工的进谏行为成正相关(段锦云,黄彩云,2013),即员工感知到自我权力感越高,更愿意向上级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而在采取他人建议这方面,高权力个体更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议(张琴,杜秀芳,王修欣,2016)。

学者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Keltner等人(2003)将权力效应和行为的接近、抑制理论相结合,提出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权力接近–抑制理论认为高权力会激活个体的行为接近系统(behavior approach system, BAS),所以高权力个体更容易注意到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忽略消极因素;同时也可以克制高权力个体的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 BIS),使高权力个体减少对损失或惩罚的回避以及消极情绪。Guinote (2007)提出了权力的情境聚焦理论(the situated focus theory of power),该理论提出高权力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灵活性更强,于是高权力个体能在不同情况下都捕捉到与初始因素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以此增强个体与情境要求相符的执行控制能力。Magee和Smith (2013)则将权力效应和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结合起来,形成了权力的“社会距离理论”。该理论认为高权力会诱发了更远的社会距离,所以高权力个体的社会距离更远,解释水平更高,心理表征更抽象,在决策中,高权力个体的行为更倾向于冒险。

无论以上理论从何种角度解释权力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其都指出,高权力者在风险决策中倾向于风险选项,如“接近–抑制理论”中高权力者忽略事件结果的消极因素,增加其中的积极因素,使得高权力者更可能相信自己能在决策中取得好的结果,即使有一定的风险。

1.2. 人际相似性对决策的影响

决策中还引起关注的因素是“自我与他人决策”,而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到这个领域——“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个体为自我和他人决策时的差异,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心理距离假设。心理距离假设提出个体为自我与他人的决策差别是因为决策者的角色变化造成了不同的心理距离(Polman & Emich, 2011; Trope & Liberman, 2010)。

现有研究中对心理距离的操控主要是通过变换自我和他人两种角色来实现的(Lu, Xie, & Xu, 2013),而对自我–他人关系中的他人是“谁”关注不够(张葳,刘永芳,孙庆洲,胡启旭,刘毅,2014),在考虑到权力总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对关系中,所以本研究引入相似性来操纵“他人”,将他人分为相似他人与不相似他人,已有研究表明操纵相似性能有效的操纵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江苏丹,2016)。

Heider (1958)将人际相似性定义为不同个体之间的态度、个性特征的相似性和背景相似性,同时表明相似性有助于稳固个体间的同伴关系,加强归属感,缩小人际距离。从解释水平理论来说,相似性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那么相似性高时,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近,个体将更多的使用具体信息表征,即低解释水平。已有研究表明,相较于相似他人,个体为不相似他人进行风险决策时更冒险(张葳等,2014;朱丽萍,2017)。

1.3. 后果严重性对决策的影响

现有许多研究发现,个体为他人风险决策偏好不一,但这个结论对于后果严重性不同的任务,并不总是适用。后果严重性是指决策的后果对人们生存所形成的影响,影响越大,后果严重性越高(任玉冰,杜秀芳,2018)。

Stone和Allgaier (2008)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后果严重的决策任务中更保守,在后果不严重的决策任务中更冒险。任玉冰和杜秀芳(2018)在人身安全场景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高娟等人(2020)曾探讨过不同参照点对于为他人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他人跨越底线时(后果更严重),被试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雪中送炭),这一结果在引入“心理距离”后依然成立,即,不论心理距离远近,被试面对后果严重性程度高的任务时,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和人们趋利避害、损失厌恶的本质相关(Kahneman & Tversky, 1979),面对后果严重性高的任务,人们可能会由于害怕失去过多而选择保守选项。并且,在为他人决策时,个体由于害怕自己的决策失误,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或是会受到他人的责备和惩罚(Lerber & Tetlock, 1999),于是,会做出相对保守的决定。

1.4. 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上,本研究主要探究权力感的作用下,大学生个体为不同他人(相似他人与不相似他人)的风险决策偏好。根据解释水平理论:社会权力会使人产生距离感,相较于无权者,有权力者为他人做风险决策时,将更多的使用高解释水平(即更多的使用抽象信息表征,关注事物中心特征)。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高权力者比低权者为他人决策更冒险;

假设2:高权力与低权力者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时更加冒险;

假设3:在相似他人的条件下,高权力者和低权者决策风险程度并无显著差异,在不相似他人条件下,相较于低权力者,高权力者决策更加冒险;

假设4:在后果严重性高的任务中,高低权力者为他人决策差异不显著;在后果严重性低的任务中,相较于低权力者,高权力者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更冒险。

2. 实验

2.1. 实验目的

探讨在经济和恋爱情境(不同任务情境)中,决策者为与自己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差异。

2.2. 被试

通过网络征集被试并进行在线问卷实验。共收集到问卷201份,按以下三个标准删除无效问卷:1)已不是大学生;2) 在权力启动部分,要求填写18个词语时,填写内容空白、不完整或是随意填写与题目不符词语;3) 在填写“相似条件”和“不相似条件”时,填写内容与题目不符。如题目为相似条件下,填写自己性格为“外向”,与自己相似性格为“内向”或是随意填写与题目不符内容。

共剔除问卷92份,剩余有效问卷109份,全部为在读本科生,其中有18名男性,91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0.84 ± 1.65岁。实验分为四组,其中高权力高相似组共20人;高权力低相似组共28人;低权力高相似组共29人;低权力低相似组共32人。

2.2. 仪器和材料

2.2.1. 性格测试材料

采用张葳,刘永芳,孙庆洲等人改编以往对相似与不相似他人的操纵方法(Byrne, 1971; 徐惊蛰,谢晓非,2011),张葳等人以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即(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量表为基础,进一步改编来操纵性格相似性。改变后的量表保留了6个不同的人格维度,包括乐群性、敢为性、恃强性、独立性、幻想性、怀疑性。各维度上有1道题目,共6道题目,每道题目的两个选项都是相反的(如,A、我愿意做有固定可靠工资收入的工作;B、我愿意做工资高低随工作表现而随时调整的工作)。其作为操纵相似和不相似他人的测试材料。

本实验中对于每道性格测试题,题目前方对于所测维度有相应的词语提示,以便更好地操纵相似性与不相似性。如幻想性题目提示词组为“幻想–实干”。被试完成6道测试题后,根据测试题目以及提示词组,首先用词语形容自己的性格,再根据相似与不相似条件进行作答。

相似条件下用词语形容与自己相似性格的人(提示为在性格测试题中与自己选择几乎完全相同);不相似条件则形容与自己不相似的性格(提示为在性格测试题中与自己选择几乎完全不相同)。

因性格测试材料只作为对于被试性格与他人性格的操纵,故未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测。

2.2.2. 权力感启动材料

本研究采用Chen,Lee-Chai和Bargh (2001)的词语搜索任务,实验时被试会看到12 × 12的汉字矩阵,要求被试从中写出汉字矩阵中存在的词语。汉字矩阵共18个词语,对于高权力感启动的被试,18个词中有13个与权力有关,如控制、强制等,另5个词是无关词,如森林白云等;对于低权力感启动的被试,18个词有13个是与权力有关,如顺从、依赖等,另5个词也是无关词。

2.2.3. 风险决策问卷

本实验主要选取了两种风险决策问卷,主要包括了大学生活中的经济和恋爱方面。

第一部分是通过风险倾向问卷进行评估的,以下简称“经济任务”。该风险倾向问卷共包括10个风险项目,每个风险项目都存在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有风险的选项,即可能会失去获益,一种是无风险的选项。冒险得分用被试选择风险选项的个数来表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 0.88。这部分主要是考察了不同权力感被试为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

第二部分问卷采用张葳,刘永芳,孙庆洲等人改编Beisswanger等人(2003)的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以下简称“恋爱任务”。改编后问卷一共10个题目,其中包括5 个高严重性后果题目(α = 0.67)和5个低严重性后果题目(α = 0.76)。每个题目都有风险和安全选项两个选项,最后,将这10个题目随机排列组成问卷,冒险得分用被试选择的冒险选项的个数来表示。相对于经济任务,恋爱任务加入了“后果严重性”因素进行考察,在验证经济任务结果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权力感被试为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

2.3. 实验设计

经济任务采用2 (权力类型:高权力/低权力) × 2 (相似性类型:相似/不相似)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其中因变量是被试在经济决策问卷上为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时的冒险得分。

恋爱任务采用2 (权力类型:高权力/低权力) × 2 (相似性类型:相似/不相似) × 2 (后果严重性:高/低)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因变量是被试在恋爱决策问卷上为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时的冒险得分。

2.4. 实验程序

在问卷星发放问卷,被试完成问卷后会得到一份随机小红包作为报酬(不超过一元)。

被试首先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在校大学生等,然后完成6道题的性格测试,并且让被试根据性格测试提示维度词,写下自己的性格关键词。相似条件下,被试需要再写出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的性格关键词;不相似条件下,被试需要写出与自己性格相反/不相似的人的性格关键词。

将被试随机分为高权力组和低权力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权力启动(高权力组进行高权力启动,低权力组进行低权力启动)。权力启动完成后,要求被试在9点量表上表示出自己现在权力感的大小。1表示非常没有权力,9表示非常具有权力。

最后进行经济、恋爱任务风险决策,相似条件下,被试需要为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进行决策;不相似条件下,被试需要为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进行决策。分别计算两种任务下被试为他人决策时的冒险得分。

3. 结果

对权力感唤醒启动水平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低权力组的权力感评分(M = 5.79, SD = 1.63)显著低于高权力组(M = 6.42, SD = 1.64),t = 2.00,p < 0.05,Cohen’s d = 0.40,这表明本实验对权力感的启动是有效的。

各实验条件下的经济和恋爱任务的冒险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Table 1. Risk scores of each experiment condition

表1. 各实验条件下冒险得分

以权力感和相似性作为自变量,以经济、恋爱任务的冒险得分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经济任务下,权力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5) = 0.24,p = 0.62 > 0.05;相似性的主效应显著,F(1,105) = 22.85,p < 0.01,η2 = 0.18,相较于相似他人(M = 2.61, SD = 2.59),被试为不相似他人(M = 5.67, SD = 3.51)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时更冒险。权力和相似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5) = 6.74,p = 0.011 < 0.05,η2 = 0.06。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低权力组为不相似他人(M = 6.25, SD = 3.65)比为相似他人(M = 1.86, SD = 1.83)在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时更冒险,F(1,105) = 31.33,p = 0.00 < 0.01;高权力组则为相似他人(M = 3.7, SD = 3.13)和不相似他人(M = 5, SD = 3.28)在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时冒险得分差异不显著,F(1,105) = 2.11,p = 0.15 > 0.05。在相似条件下,高权力组被试(M = 3.7, SD = 3.13)比低权力被试(M = 1.86, SD = 1.83)为他人决策更冒险,F(1,105) = 4.28,p = 0.041 < 0.05;不相似条件下,高权力被试(M = 5.00, SD = 3.28)和低权力被试(M = 6.25, SD = 3.65)为他人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时得分差异不显著,F(1,105) = 2.45,p = 0.12 > 0.05 (参见图1)。

Figure 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and similarity in economic task

图1. 经济任务下权力与相似性的交互作用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将恋爱任务下的相对应的后果严重性高和低的题目进行分析,冒险得分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2

以权力感和相似性作为被试间变量,以恋爱任务的后果严重程度作为被试内变量,以恋爱任务冒险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Table 2. Risk scores of different severity of consequences in love task

表2. 恋爱任务下后果严重性程度不同的冒险得分

在恋爱任务条件下,后果严重程度主效应显著F(1,105) = 77.76,p = 0.00 < 0.01,η2 = 0.43,被试在后果严重性高(M = 1.88, SD = 1.53)的题目比后果严重性低的题目(M = 3.28, SD = 1.63)冒险得分低;权力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5) = 0.14,p = 0.71>0.05;相似性的主效应不显著,F(1,105) = 2.18,p = 0.14 > 0.05;权力和相似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5) = 0.52,p = 0.47 > 0.05;后果严重程度和权力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5) = 3.33,p = 0.07 > 0.05;后果严重程度与相似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105) = 0.28,p = 0.60 > 0.05。

后果严重程度与权力和相似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105) = 7.69,p = 0.007 < 0.01,η2 = 0.07。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在高权力高相似情境下,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后果严重性低(M = 3,SD = 0.36)时比严重性高(M = 1.65,SD = 0.34)时更冒险,F(1,105) = 13.35,p = 0.00 < 0.01;在高权力低相似情境下,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后果严重性低(M = 3.93,SD = 0.30)时比严重性高(M = 1.86,SD = 0.29)时更冒险,F(1,105) = 13.35,p = 0.00 < 0.01;在低权力高相似情境下,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后果严重性低(M = 3.24,SD = 0.30)时比严重性高(M = 1.59,SD = 0.28)时更冒险,F(1,105) = 29.10,p = 0.00 < 0.01;在低权力低相似情境下,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后果严重性低(M = 2.91,SD = 0.28)时比严重性高(M = 2.31,SD = 0.27)时更冒险,F(1,105) = 4.13,p = 0.045 < 0.05。总之,在以上四个场景中,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后果严重性更低时,更倾向于冒险(参见图2)。

Figure 2.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with similarity and power in love task

图2. 恋爱任务下题目严重性与相似性和权力的交互作用

后果严重性高的任务中,高低权力被试为他人决策无显著差异(无论相似他人还是不相似他人)。在后果严重性低的任务中,相似条件下,高低权力被试决策无显著差异F(1,105) = 0.27,p = 0.61 > 0.05;不相似条件下,高权力被试风险决策更冒险F(1,105) = 6.01,p = 0.02 < 0.05。

4. 讨论

4.1. 权力和相似性对两种任务决策的影响

在经济任务中,发现权力感与相似性产生了交互作用,即低权力组为不相似他人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时更加冒险,高权力组为相似与不相似他人决策并无显著差异;相似条件下,高权力被试为他人进行经济任务风险决策更冒险,不相似条件下,高低权力被试为他人决策无明显差异。这与假设三完全不一致。根据解释水平理论,不相似他人相较于相似他人的心理距离更远,使低权力被试对于其心理表征更加抽象,从而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时更加冒险。但对于高权力组来说,其为相似他人与不相似他人决策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高权力被试相较于低权力被试心理距离更远,对于事物的心理表征提取更加抽象,从而都以较远心理距离为他人做出决策,使其为相似他人和不相似他人决策无明显差异。并且将高权力组和低权力组对比来看,发现在相似他人条件下,高权力组为他人决策更冒险,这似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和假设一,即高权力组比低权力组为他人决策更加冒险。管延华,迟毓凯,和戴金浩(2014)在经济任务中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即与低权力个体相比,高权力个体决策时更冒险,万绪霞(2015)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虽然在两种任务中都未发现权力的主效应,但在经济任务中发现了权力与相似的交互作用,在恋爱任务发现题目严重性程度、权力感与相似性三者交互作用显著。在本研究中,被试成功启动了权力感,也有许多研究表明,权力对于被试的冒险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权力的主效应。这可能是因为之前研究是考察被试权力启动对于为自我决策的影响,而在本研究中,考察被试权力启动对于为不同他人决策的影响。为他人决策可能使被试知觉到了决策中的责任,即决策者要为决策带来的不利后果或过失承担责任(谭小宏,秦启文,2005)。在生活中,医生为病人提供建议更趋向保守,这也是因为在为他人决策时,个体由于害怕决策失误,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会受到他人的责备和惩罚(Lerber & Tetlock, 1999),于是,会做出相对保守的决定。有研究表明,当个体为他人决策时,当个体自己要对决策后果承担的责任越大(Leonhardt, Keller, & Pechmann, 2011),越可能减少冒险行为(刘永芳等,2014)。

而在恋爱任务中,还涉及到“后果严重性”这一因素,将进一步对“后果严重性”、“相似性”和“权力感”进行分析。

4.2. 恋爱任务中的后果严重性对决策的影响

实验将恋爱任务题目中后果严重性与权力感与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恋爱任务中,题目严重性程度主效应显著,后果严重性更低的题目冒险得分更高,这与假设四一致。题目后果严重性更低,使得被试对于选择之后需要承受的损失等相对更少,所以被试可能更倾向于在后果严重性低的任务中冒险。

而题目严重性程度、权力感与相似性三者交互作用显著,分析表明被试为他人决策时,在题目后果严重性更低时,更倾向于冒险,这也与上面所述一致。除此之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后果严重性高的情况下,高低权力者为他人决策时无显著差异,都更倾向于保守;而在后果严重性低的情况下,当需要为相似他人决策时,高低权力者决策无显著差异;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时,发现高权力者决策更冒险,这一结果与假设四一致。当任务后果严重性高时,被试对于其选择之后要承担的损失更高,所以无论是高低权力者都在为他人决策时更倾向于保守选择。而当任务后果严重性低时,相较于低权力者,高权力个体由于其心理距离更远,在为不相似他人决策时则更冒险;而在为相似他人决策时,相似性高拉近了决策与被决策者之间的距离,使得高低权力者决策无差异。

4.3. 局限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首先,在本实验中只对同一种决策任务中不同题目的后果严重性进行研究,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决策任务进行比较,完善扩充研究结果。

有许多研究表明个体为自我和他人决策也有不同表现,如郝垒垒(2017)用异性交友决策任务研究发现个体为他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选择;宋晓雯(2019)在任务中用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决策操纵社会距离远近后发现社会距离越远个体越偏好风险等。在讨论中也多次提到了个体为他人决策时会知觉到决策责任,因而被试可能会选择更加保守的选项,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将个体为自我以及不同他人决策进行对比研究。

其次,本研究中主要使用被试主观评定权力感作为是否启动被试权力感的依据,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使用内隐的方式测量被试是否启动权力感,如投射测验等等。

再则,已有许多研究提出性别对于决策任务也有不同的影响,男性化更倾向于选择冒险,女性化更倾向于保守选择(施春华,王宝军,严蔓青,张琳,2019),Beisswanger等人(2003)也发现在恋爱任务上,男性比女性更加冒险。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期待明确不同,自古以来,对于男性更鼓励冒险,对于女性更鼓励保守(Shan et al., 2012; 单雯,金盛华,张卫青,盛瑞鑫,2010),但由于本研究对于性别没有控制,导致实验中有91名女被试,18名的男被试,如此显著的数量差异,显然不能再进行对性别的研究。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控制性别因素,进一步的探究性别对为不同相似性他人决策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使用的是网上发放问卷的方法来收集实验数据,并且进行了十分严密的数据筛选,也有研究指出网上问卷填写比纸质问卷填写更具优势(赵凯佳,刘丹萍,杨珉,2018),网上问卷调查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的优点,同时网上问卷调查简单、方便快捷以及所需调查费用低(陈永泰,何有世,2008),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使用网上问卷调查。但是网上问卷和纸质问卷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佟成军,2017),所以本研究下一步有必要进行实验室研究,丰富和完善研究结果。

5. 结论

相对于权力感,相似性对于个体为不同他人决策的影响更大。

在经济任务中,在不相似他人条件下,高权力者和低权者决策风险程度并无显著差异,在相似他人条件下,相较于低权者,高权力者决策更加冒险。

在恋爱任务中,相较于后果严重性高的决策任务,后果严重性低的决策任务冒险得分高。

文章引用

吴思佳,曹贵康. 权力感影响大学生为他人决策时的风险偏好
The Sense of Power Affects the Risk Prefer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aking Decisions for Others[J]. 心理学进展, 2021, 11(02): 571-58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1.112064

参考文献

  1. 1. 陈永泰, 何有世(2008). 网络调查和传统纸质调查的差异性研究. 统计与决策, (16), 32-34.

  2. 2. 单雯, 金盛华, 张卫青, 盛瑞鑫(2010).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两性冒险行为. 心理科学进展, 18(11), 1828-1838.

  3. 3. 段锦云, 黄彩云(2013). 个人权力感对进谏行为的影响机制: 权力认知的视角. 心理学报, 45(2), 217-230.

  4. 4. 段锦云, 卢志巍, 张涵碧(2016). 权力感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2), 412-417.

  5. 5.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2020). 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 心理学报, 52(5), 633-644.

  6. 6. 管延华, 迟毓凯, 戴金浩(2014). 权力对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 心理研究, 7(4), 42-47.

  7. 7. 郝垒垒(2017). 自我-他人风险决策差异的实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8. 8. 江苏丹(2016). 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对价值——可行性权衡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9. 9. 李小平, 闫鸿磊, 云祥(2014). 权力感的启动对内隐和外显暴力态度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20(4), 323-331.

  10. 10. 刘永芳, 王鹏, 庄锦英, 钟俊, 孙庆洲, 刘毅(2014).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 问题、研究与思考. 心理科学进展, 22(4), 580-587.

  11. 11. 任玉冰, 杜秀芳(2018). 心理距离与后果严重性对人身安全决策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3), 41-48.

  12. 12. 施春华, 王宝军, 严蔓青, 张琳(2019). 外显自恋和权力感启动对大学生风险决策影响[C]//2019年第二届教育改革、管理和应用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49-253.

  13. 13. 宋晓雯(2019). 权力感与心理距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14. 14. 谭小宏, 秦启文(2005). 责任心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 心理科学, 28(4), 991-994.

  15. 15. 佟成军(2017). 关于网络调查与传统纸质调查差异的比较分析. 中国统计, (1), 64-67.

  16. 16. 万绪霞(2015). 情绪在权力与风险决策关系中的影响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宁: 曲阜师范大学.

  17. 17. 徐惊蛰, 谢晓非(2011).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决策差异. 心理学报, 43(1), 11-20.

  18. 18. 张琴, 杜秀芳, 王修欣(2016). 权力感和任务难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 心理科学, 39(5), 1184-1189.

  19. 19. 张葳, 刘永芳, 孙庆洲, 胡启旭, 刘毅(2014).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上为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 心理学报, 46(10), 1580-1590.

  20. 20. 赵凯佳, 刘丹萍, 杨珉(2018). 对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工作情况进行纸质与电子问卷调查的对比研究.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15(5), 92-98.

  21. 21. 朱丽萍(2017). 社会参照点对自我-他人风险决策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2. 22. 庄锦英(2006). 决策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3. 23. Beisswanger, A. H., Stone, E. R., Hupp, J. M., & Allgaier, L. (2003). Risk Taking in Relationships: Differences in Deciding for Oneself versus for a Friend.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5, 121-135. https://doi.org/10.1207/S15324834BASP2502_3

  24. 24. 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5. 25. Chen, S., Lee-Chai, A. Y., & Bargh, J. A. (2001).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Social 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80, 17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0.2.173

  26. 26. Galinsky, A. D., Gruenfeld, D. H., & Magee, J. C. (2003). From Power to 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453-46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5.3.453

  27. 27. Guinote, A. (2007). Behaviour Variability and the Situated Focus Theory of Power.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8, 256-295. https://doi.org/10.1080/10463280701692813

  28. 28.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ress. https://doi.org/10.1037/10628-000

  29. 29.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63-292. https://doi.org/10.2307/1914185

  30. 30. Keltner, D., Gruenfeld, D. H., & Anderson, C. (2003). Power, Approach, and Inhib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10, 265-28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110.2.265

  31. 31. Leonhardt, J. M., Keller, L. R., & Pechmann, C. (2011). Avoiding the Risk of Responsibility by Seeking Uncertainty: Responsibility Aversion and Preference for Indirect Agency When Choosing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1, 405-413. https://doi.org/10.1016/j.jcps.2011.01.001

  32. 32. Lerber, J. S., & Tetlock, P. E. (1999).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s of Accountabi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25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5.2.255

  33. 33. Lu, J., Xie, X., & Xu, J. (2013). Desirability or Feasibility: Self-Other Decision-Making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 144.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2470146

  34. 34. Magee, J. C., & Smith, P. K. (2013). The Social Distance Theory of Pow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7, 158-186.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2472732

  35. 35. Polman, E., & Emich, K. J. (2011). Decisions for Others Are More Creative than Decisions for the Sel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 492.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11398362

  36. 36. Shan, W., Shenghua, J., Davis, H. M., Peng, K., Shao, X., & Wu, Y. (2012). Mating Strategies in Chinese Culture: Female Risk Avoiding vs. Male Risk Taking.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33, 182-192. https://doi.org/10.1016/j.evolhumbehav.2011.09.001

  37. 37. Stone, E. R., & Allgaier, L. (2008). A Social Values Analysis of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Decision Making Involving Risk. Basic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0, 114-129. https://doi.org/10.1080/01973530802208832

  38. 38.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 440-463. https://doi.org/10.1037/a0018963

附件1: 性格测试材料

年龄: 性别: 年级:

专业:

下面是一份简短的性格问卷,请按照您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您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1. (好强-顺从)假使我手里拿着一只装有子弹的手枪,我必须把子弹拿出来才安心。

A是的 B不是

2. (自立自强-依赖)在接受困难任务时,我总是:

A有独立完成的信心 B希望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3. (幻想-实干)一个人应该:

A考虑人生真正的意义 B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学习

4. (警惕-松懈)我认为,有许多人之所以不敢犯罪,其主要原因是怕被惩罚

A是的 B不是

5. (热情-孤独)根据我个人的兴趣,我愿参加

A摄影组活动 B文娱组活动

6. (主动-克制)根据我个人的意愿,我希望做:

A有固定而可靠工资收入的工作

B工资高低随我的工作表现而随时调整的工作

根据以上问题以及您的选择,您认为您的性格是:

附件2: 权力感启动材料

(高权力)请阅读下面的汉字并在空白处写出每一行左右相临的两个汉字是词语的词语:

人一吃大天控制水宝草统制

百与格白纸玉新湿克叫正乐

把也中散再掌握级流含防电

直任灯内楼房意三寿操纵方

秒指化和即转产送治理线云

动物吐间快管制品亮四几闪

竟化包管理急丝还头毫飞户

话生掌控口员纯执掌工不衫

草地度井蜂叔可省十京命令

包请抗春统治证六柳森林冲

眼便进或管束几就料莫那书

药挺丛主支配寸与误搓者尺

(根据您做完题之后的真实感受选择,无对错之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9完全符合。

我感到自己占有优势。

1 2 3 4 5 6 7 8 9

(低权力)请阅读下面的汉字并在空白处写出每一行左右相临的两个汉字是词语的词语:

人一吃大服从天水宝草百与

格地行玉辛湿克依赖叫正乐

饼干中散再级听从流含太比

电直任灯内森林意三寿依附

方秒指街道即转产送无助线

云卡七吐间快品顺从亮四几

咖啡闪竟化包依靠急丝还头

毫飞户无力话生口员纯工不

衫草地度井蜂省遵从国十京

包请抗依仗春证六柳几倚仗

就料遵听莫那书冲眼便进或

田不水磺压已顺从夜寺穿话

(根据您做完题之后的真实感受选择,无对错之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9完全符合。

我感到自己占有优势。

1 2 3 4 5 6 7 8 9

附件3: 风险决策问卷

(经济)请你在下面的选择中,为他选择一种方案,时间不限。

1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45元 方案B: 90%的概率获地5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2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80元 方案B: 80%的概率获得1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3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350元 方案B.70%的概率获得5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4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1200元 方案B: 60%的概率获得2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5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2500元方案B: 50%的概率获得5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6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3200元 方案B: 40%的概率获得8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7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 方案B: 30%的概率获得10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8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2400元 方案B: 20%的概率获得12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9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1500元 方案B: 10%的概率获得15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10 方案A: 100%的概率获得1000元 方案B: 5%的概率获得20000元

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异性交友决策任务:

(恋爱)请你在下面的选择中,为他选择一种方案,时间不限。

1. 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和朋友在KTV聚会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女生,男生对他有点好感。并且他唱歌还不错,心想邀请对方和自己合唱一首歌。你会替他选择:

A. 马上邀请对方一起合唱

B. 先看看情况再说

2. 整个晚上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都和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女生一起跳舞聊天,但是晚会快结束了。女生邀请他去家里,他知道这毫无疑问会发生性行为。你会替他选择:

A. 说等下次有机会再去吧

B. 接受邀请,去他家

3. 在聚会上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看到一位很有吸引力的女生,他考虑是否要上前作自我介绍,因为他也还想和朋友们在一起,因此感到犹豫。你会替他选择:

A. 上前做自我介绍

B. 仍然和朋友们在一起

4.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和女友正在考虑私奔,但是担心对家人和朋友产生巨大的影响,你会替他选择:

A. 等到能有正式的婚礼

B. 私奔

5.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已经约会好几个月了,女友邀请他搬去一起住。他知道自己的父母不会赞成,但是确实很喜欢对方。你会替他选择:

A. 在原处不搬

B. 搬去和她住

6.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和女友己经交往了一段时间,对方提出想进一步发生性行为,他正在考虑是否要发生性行为。你会替他选择:

A. 再等一段时间

B. 发生性行为

7.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在聚会上,看到了个可爱的女生走过去,想要请她跳舞。你会替他选择:

A. 请她跳舞

B. 不请她跳舞

8.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和女友已经约会6个月了,女友向他要家里的钥匙,这样她就可以来去自如。你会替他选择:

A. 拖延一段时间再给她钥匙

B. 给她钥匙

9.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女生在他邻桌自习,图书馆关门的时候到了,他考虑是否要和对方认识一下。你会替他选择:

A. 不进行自我介绍

B. 上前介绍认识一下

10. 一位普通的中国男大学生在公共课上认识一个女生,他对她有点心动,想邀请对方一起去看电影。你会替他选择:

A. 邀请对方一起去看电影

B. 暂时不提出邀请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