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0  No. 06 ( 2020 ), Article ID: 38644 , 5 pages
10.12677/AE.2020.106182

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研究

段旭1,傅心雨2*

1长庆八中,陕西 西安

2西安市第85中学,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31日;录用日期:2020年11月11日;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8日

摘要

当前,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重点多集中于两者的合作办学、高校附属中小学的集团化办学、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探索在西安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形成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参与的“校–官–校”合作共赢有效途径,以提高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相关中小学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西安市基础教育和师范类高等教育的合作双赢。

关键词

师范类高校,基础教育,合作,途径,西安

Research on Effective Way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Xi’an

Xu Duan1, Xinyu Fu2*

1Changqing No. 8 Middle School, Xi’an Shaanxi

2Xi’an No. 85 Middle School, Xi’an Shaanxi

Received: Oct. 31st, 2020; accepted: Nov. 11th, 2020; published: Nov. 18th, 202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basic education is most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group operation of schools affiliated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operation model of college teacher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way of “school-government-school”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basic education school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of the X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relat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Xi’an, to achieve win-win cooperation between basic education and normal higher education in Xi’an.

Keywords:Normal University, Basic Education, Cooperation, Approach, Xi’an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是指高校的自身发展必须与一定区域内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以此来带动整体的高校教育水平与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 [1]。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作为大学,它必须要考虑到每一种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教学、科研、服务都要考虑到实际需要。这一思想提出了大学的第三个职能——为社会服务。服务基础教育,是师范类高校实现第三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领域内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这一次由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教育在研究范式、教师教育、学校教育、大学功能诸方面的变革,使得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协作关系在近10多年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成为双方协作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伙伴协作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双方学校功能的建设、构建了新型的学习共同体 [3]。

对高等学校与基础教育合作发展而言,就是要在师范类高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发展共同体,确立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共同目标指导下,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共生共长的关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 [1]。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师范类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应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4]。即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师范类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师范类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现状

现阶段,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重点多集中于两者的合作办学、师范类高校附属中小学的集团化办学、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合作类型有以下几种:

2.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合作类型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指在原有学校建制的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使每个中小学校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即“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 [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大学或教育科研机构和中小学联合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同体,是“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于一体的学校形式,是经过重新设计和调整,具有多重功能的合作伙伴关系” [6]。西安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基本模式是以合作小组形式进行的——由1~2名学校资深教师、10~20名实习生以及个别的学科专业人员,围绕学校实际问题组成小组,通过共同努力实施教育改革,设计组织行政改革计划,重新设计教师教育的培养方案。

2.2. 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简称S-S-U)——中学合作、专家引领的合作形式

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由中小学普通学校自愿组成学校发展联盟,其运作方式是运用学院的专家力量和中小学校长中心的平台,组织专家指导学校改进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探索一条立足学校现状通过联盟推动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5]。西安市的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组织与决策机构为“联盟教学委员会”,负责联盟学校的教学、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三方面的工作。在“联盟教学委员会”下面设立各校际教师专业发展联盟。联盟对学校教学委员会的工作有总体部署,各学科教学委员会在校际教学委员会讨论批准的基础上按照各自的计划从事相关工作。由联盟专家委员会负责引进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负责与师范类高校专家的沟通交流,建立与全国各地优秀高中的广泛联系。同时联盟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内部交流与合作活动,包括组织交流、参观学习、分享经验,通过内部共享实现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3. “师范类高校 + 基础教育名师”协同合作新模式

为了提升西安市基础教育发展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与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在西安市教育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师范类高校积极调动校内资源,将一流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相结合,将高校智库优势和基础教育一线资源相融合,成立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研究机构,打造资源共享平台,由相关师范专业的二级学院牵头,在专业理论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师范类高校 + 基础教育名师”教育教学协同合作新模式。

3. 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

在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的长期融合和合作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以及一些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合作关系不稳固。该模式合作无法坚持始终,合作初期合作数量和质量较高,中后期合作关系逐步松散瓦解,最后名存实亡。合作期限的长短,受学校领导变迁和专家课题变化的影响。合作参与者的积极性较差,被迫参与和敷衍的较多,深层次合作少,形式上合作的多,师范生被边缘化,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第二,合作机制陈旧。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才能使机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合作机制仍是一种依靠人际关系运营的机制。

第三,合作主体缺失。目前师范类高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基本上属于自愿结合的伙伴关系,缺乏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参与。

第四,合作力量不对等。在已有的合作模式中,中小学校的角色是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经验,师范类高校的角色是提供理论指导和多种在职培训,双方在合作中的力量不对等,中小学校往往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师范类高校则处于强势的主动地位。

第五,合作缺乏科学的规范。由于缺乏契约或协议的规约限制,合作缺乏科学的规范。如中小学如何与师范类高校合作培养师范生及师范类高校如何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合作形式以松散结合为主,决策以口头形式认可居多,仅有部分合作学校建立了实践基地并正式挂牌。

4. 建立西安市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

4.1. 西安市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新途径——“春笋计划”

“春笋计划”面向青少年、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让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生在顶尖的实验室里钻研,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春笋计划”是将西安市内的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通过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的高中生进入高校实验室参加课题研究,以及高校专家参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

“春笋计划”作为探索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和运行机制,自2010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师范类高校和普通高中通过该途径取得了非常好的合作结果。这一计划将选拔高中学生,经过相关知识和能力培训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和节假日,直接进入省内高校实验室或相关课题组,进行体验式、探究式研究。学科领域暂定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含与此相近、适应高中优秀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工程领域)。

例如:该计划实施以来,西安市八十三中学先后有十多名学员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十余个课题获得优秀课题,五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获得“春笋计划”优秀基地学校称号。以此为积淀,2016年八十三中开设了西安市首个“春笋计划”创新实验班,打破了唯分数论选拨和培养人才的理念,启动了师范类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的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开启了人才培养新模式。

4.2. 西安市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新途径——“科技创新大赛”

西安市科技创新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活动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展示活动包括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及青少年科技创意竞赛。

西安市创新大赛以各区县组织的基层竞赛活动为基础,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的竞赛活动。区、县的竞赛由各区县科协牵头会同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委进行评审,严格按市上分配名额上报项目。在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大赛中,许多科技项目都是在西安市相关师范类高校的教师指导下,在师范类高校实验室或者中小学实验室完成的,充分发挥了师范类高校与中小学的科技互动。

4.3. 西安市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新途径——“五大学科竞赛”

五大学科竞赛指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这五大学科。学科竞赛的内容一般涉及大学的内容,竞赛题目复杂且灵活。因此,完全依靠普通高中的师资力量,很难对参赛学生做出高水平的辅导。根据我国现行的情况,一些985和211高校自主招生总是会对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者抛出橄榄枝,所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学科竞赛还是有必要的。

在参加五大学科竞赛的学生辅导过程中,往往是高中教师担负基础培训任务,师范类高校教师担负提高培训的任务,在师范类高校与普通高中的良性互动下,最近几年,西安市的普通高中的学科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 结论

总之,服务西安市基础教育,既是对师范类高校的挑战,也是师范类高校发展的机遇。师范类高校应当树立主动为西安市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信息、设备资源,为基础教育输出优秀的教育资源。在西安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把相关师范类高校发展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有效联系起来,三方共同参与,共建平台的有效途径,形成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师范类高校师范本科专业与义务教育、师范类高校师范研究生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三个有效联动机制,以提高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协同发展质量,实现西安市相关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参与 “校–官–校”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路径及其实践研究(WT09)”资助。

文章引用

段 旭,傅心雨. 西安市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研究
Research on Effective Way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Xi’an[J]. 教育进展, 2020, 10(06): 1080-108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0.106182

参考文献

  1. 1. 邢秀茶, 陈新巧, 苗培周. 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问题探索[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 13(4): 103-106.

  2. 2. 潘月玲. 地方高校资源服务基础英语教育策略[J]. 安顺学院学报, 2015, 17(5): 83-84.

  3. 3. 成巧云, 施涌.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再认识[J]. 教育探索, 2005, 21(1): 34-36.

  4. 4. 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Z].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09-18.

  5. 5. 宁虹. 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01, 8(11): 49-52.

  6. 6. 田宝军, 王德林.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模式述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14(6): 63-6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