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799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8477

睢宁话句末助词“的”使用概况

谢驰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3年7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7日

摘要

睢宁话句末助词“的”有三种使用情况:构成对比焦点句的“的a”、表示新事态变化的“的b”、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件的“的c”,它们的使用情况分别是:“的a”同普通话中的用法类似,可以构成对比焦点句,但使用条件略有不同;“的b”同普通话中的“了2”用法类似,但是不能描述一些客观真理或阐述一些道义,必须保证事件发展的连贯性;“的c”带有肯定意味只能描述正在发生并可能持续发生的事件。现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既存在共性,又各具个性,本文从睢宁话和普通话的对比入手,详尽地分析了句末助词“的”的使用情况,为北方官话语法层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的,睢宁话,了2

The Usage Condition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 “De” (的) in Suining Dialect

Chi Xi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Jul. 15th, 2023; accepted: Aug. 4th, 2023; published: Aug. 17th, 2023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usage of the auxiliary word “De” (的)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in the Suining dialect: “Dea” (的a) forms a comparative focus sentence; “Deb” (的b) represents a new change in the situation; and “Dec” (的c) describes an ongoing event. Their usage is as follows: “Dea” (的a) is similar to its usage in Mandarin, where it can form contrastive focus sentences, but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usage of “Deb” (的b) is similar to that of “Le2” (了2) in Mandarin, but it cannot be used to describe objective truths or express moral opinions; it must ensure the coherence of event development; “Dec” (的c) carries an affirmative meaning and can only describe events that are currently happening or likely to continue happening. Modern Chinese dialects and Mandarin share similarities an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uining dialect and Mandarin, providing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the particle “De” (的) at the end of sentences, which offers a reference for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grammar of Northern Mandarin dialects.

Keywords:De (的), Suining Dialect, Le2 (了2)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本文致力于分析睢宁话1句末助词“的” [təi]的使用条件及语义功能。文中所提及的所谓句末助词“的”,指类似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的”字,例如:

① < 方 >我(是)第一个进教室的。2[< 普 >我(是)第一个进教室的。]

② < 方 >我(是)第一个进的教室。[< 普 >我(是)第一个进的教室。]

③ < 方 >你怎么的?(看你愁眉苦脸的。) [< 普 >你怎么了?(看你愁眉苦脸的。)]

④ < 方 >你在写作业的?[< 普 >你在写作业吧?]

句末助词“的”在使用的过程中,睢宁话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它们均能用于“(是)……的”结构(语料①②)中,为与朱德熙先生的分类作区分,将该结构中的“的”记作“的a”。睢宁话“的”可以用于语料③和语料④中,而普通话却不能,分别将语料③和语料④中的“的”记作“的b”、“的c”。

2. “的a”:构成对比焦点句

睢宁话的“的a”与普通话的“的a”基本一致,均能用于“(是)……的”结构中,构成对比焦点句。向思琦(2022) [1] 根据焦点内容的不同将万州话的对比焦点句划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以状语、主语、谓语作为对比焦点的句子。我们认可她的这种分类方式,并将沿用这种分类方式对睢宁话的“的a”对比焦点句进行分类。

(一) 以状语为对比焦点:

睢宁话中状语作对比焦点,常常包括方式状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

⑤ 我(是)走路上学的。(我是步行去上学的。)

⑥ 我(是)昨晚黑才知道这件事的。/我(是)昨晚黑才知道的这件事。(我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这件事的。)

⑦ 我(是)在澡堂洗澡的。/我(是)在澡堂洗的澡。

根据上述语料⑤~⑦可知,睢宁话“的a”对比焦点句的焦点标记大多可以省略不提,并不影响对话的理解;如果动词带宾语,“的a”也可以前移至动词和宾语之间。

(二) 以主语为对比焦点:

以下两组语料均为睢宁话中以主语作为对比焦点的句子,试比较:

⑧ a. < 方 >昨晚黑嘿做饭的?< 普 >*昨天晚上(是)谁做饭的?

b. < 方 >昨晚黑嘿做的饭?< 普 >昨天晚上(是)谁做的饭?

⑨ a. < 方 >排骨嘿吃完的?< 普 >排骨是谁吃完的?

b. < 方 >*排骨(是)嘿吃的完?< 普 >*排骨(是)谁吃的完?

睢宁话和普通话都有以主语作为对比焦点的“的a”句子,但使用的条件并不完全一样。以⑧组四则语料为例,睢宁话中常使用“昨晚黑嘿做饭的”,但普通话中却不能这么用。睢宁话与普通话相比,以主语作为对比焦点的“的a”句子使用限制要少一些,如果后面跟着动宾式短语,“的a”可以前移可以后置,普通话则必须前移放置在动宾之间才能正常使用。以⑨组四则语料为例,焦点标记后的成分如果变成中补式短语,那么普通话和睢宁话的“的a”都不能前移,必须放在句末。当对话焦点集中在“谁”或以“谁”开头的谓语时,睢宁话的焦点标记“是”在大多情况下都需要省略,这与睢宁话“谁”字的音调有关。睢宁话的“谁”音近普通话的“嘿[xei]”,有一个较明显的上声趋势,“是谁”在睢宁话中是“去声 + 上声”的组合,不符合睢宁话的发音习惯,在询问来者何人的情境中,普通话的“是谁”也会在睢宁话中对应为“嘿个”,因此当对话焦点集中在“谁”时,睢宁话的焦点标记“是”需要省略,这一点与普通话的区别较为明显。除此以外,睢宁话“的a”对比焦点句的使用还有其他限制:

⑩ a.*(是)老王海了的。

b.*(是)老王海的了。(去世的是老王。)

将⑧、⑨两组的语料与⑩组进行对比,同样是“(是)……的”的“的a”对比焦点句,⑧、⑨两组在一定条件的限制下皆能正常成句,但⑩组的两句在睢宁话中皆不能正常成句,这与焦点标记后的动词是否可控有关。以主语为对比焦点的“的a”句子谓语只接受表示的动作受动作发出者控制者的可控动词,排斥不可控动词( [1] , p.180)。

(三) 以谓语为对比焦点:

为便于与“以主语为对比焦点”区分,“以谓语为对比焦点”指的是谓语为非主谓短语,以下为部分语料举例:

⑪ a.甲:老王,你昨天搁家(是)学习的?还是玩的?

乙:我(是)学习的,不是玩的。

b.甲:那你(是)写数学的?还是写语文的?

乙:我(是)写数学的,不是写语文的。/我(是)写的数学,不是写的语文。

c.甲:*那你数学(是)写完的?

乙:还没呢,*我(是)写了两道数学的。

睢宁话“的a”对比焦点句可以以谓语作为对比焦点,但是存在使用限制。焦点标记“是”后面可以直接带上动词(⑪a.);可以直接带上动宾短语,“的”可以前移至动宾之间(⑪b.),不能接数量宾语(⑪c.);不能搭配中补短语(⑪c.)。

(四) 睢宁话“的a”使用条件及反思

袁毓林(2003) [2] 提出,“的a”构成的对比焦点句,其认定焦点具有[+对比性] [+排他性]的语义特征。当我们看到“(是)VP的”这种形式时,我们可以默认它表示确确实实发生了VP这件事。向思琦(2022) [1] 也曾总结,“的a”句预设了句中除焦点以外的内容都是听说双方已知的旧信息。我们认同这些观点,当句子中存在与已知旧信息冲突的内容,例如说话人向对方发出询问并希望得到某种确认回答的时候,仅仅靠“S + (是) + VP + 的”这个句式并不能满足对话需求,需要借助助动词或疑问代词来补充缺省信息,此时的“(是)VP的”或许并非是“的a”。

以⑪c.为例,该句的焦点为乙的数学作业是否完成,乙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尽管是已发生的事实,但并非是甲已知的旧信息,“S + (是) + VP + 的”句式并不能满足甲的需求,需要借助助动词或疑问代词补充缺省信息。⑪c.应改为“那你数学(作业)该(是)写完的?”在⑪a.和⑪b.两则对话的情景下,甲已知乙昨天已经写了数学作业,加上助动词“该”将确认意义修改为确询,即希望得到明确的回答的询问。此处的“的”所认定的对话焦点不具备[+对比性] [+排他性],而是引入了一个“新”的信息。“那你数学(作业)该(是)写完的”中的“的”可能并不是构成对比焦点句的“的a”,而是同普通话“了2”功能相近的“的b”。关于这一点,将在下一节中具体阐述。

3. “的b”:表示新事态的变化

刘勋宁(1998) [3] 曾对句尾“了”的意义解释为“事态出现了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他认为句末的“了”,也就是了2实际上就是一件对方不知道、或与对方已知不同的事实。关于句末“了”的意义,刘勋宁(2002) [4] 提出了一个“言有所为”的观点——我们说一句话,表达一个意见,目的都是为了引起一个行动。“言有所为”的实现需要一个“背景”——语言需要有标记来说明会话焦点的状态究竟是属于过去还是将来,而在汉语中,能够承担这个标记功能的助词就是“了”。为便于分析睢宁话的“的”,我们仅比较句末“了”,即了2

前文(③、⑪c.)曾提到睢宁话的“的”承担了部分普通话“了2”的功能,即“的b”可以表示新事态的变化。从形式上来划分,睢宁话“的b”主要包括部分疑问代词 + “的b”、动态持续性VP + “的b”两种。

(一) 部分疑问代词 + “的b”:

睢宁话中常直接把疑问代词和“的”一起搭配使用,例如“怎么的”、“干嘛的”、“弄么的”等形式。以“怎么的”为例,试比较睢宁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

⑫ a. < 方 >甲:你怎么的?(看你愁眉苦脸的。)

乙:没咋,就是作业写不了了。

b. < 普 >他有一句口头禅:“没人能拿我怎么的。”(摘自CCL语料库,下同。)

c. < 普 >大贵说:“他招他的,怕他怎么的?”

刘勋宁(2002) [4] 认为,普通话的“了2”大多被定义为“变化”或“新情况”,“新情况”是“言有所为”的使用频率造成的,“变化”是由发话的“新知”和“旧知”的对比造成的。在⑫a.中,“乙愁眉苦脸”发生在两人对话之前,甲首先接触到“乙愁眉苦脸”的这个“新情况”后,才能展开下一个具体活动,在意识到与乙之间存在“新知”和“旧知”的情况下,发出询问,希望能够得到乙的确切回复。基于此,睢宁话的“怎么的”对应为普通话中的“怎么了”,符合句末“了2”有表事态变化的功能。⑫b.和⑫c.中的“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读作[ti]而非[tɛ],“怎么的”在句中表反问、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与睢宁话中的“的b”截然不同。

(二) 动态VP + “的b

睢宁话“的b”只能搭配动态VP,不能搭配表判断(⑬a.)、表状态(⑬b.)的VP,并且不能搭配带数量的宾语(⑬c.):

⑬ a.*那个人是老王的。(那个人是老王。)

b.*这个孩子是可爱的。

c.*我昨天在操场跑两圈的。

睢宁话“的b”句只能用来描述某个时间段中所发生的某个事件,不能描述一些客观真理或阐述一些道义(⑮a.和⑮b.)。在使用时,睢宁话“的b”所标记的会话焦点不仅能指向过去时(⑭a.),同时也能指向将来时(⑭b.或⑭c.)。

⑭ a.甲:你昨天写了一天数学作业?

乙:对。

甲:那你(数学作业)该写完的?

乙:还早嘞,我才写了第一面,(题)太难了。

b.甲:他咋回事?情绪有点不稳定啊。

乙:(他)准备明天减肥的,白问他了。(他准备明天减肥的,别管他了。)

c.甲:你明天干嘛的?

乙:我写作业的。

⑮ a.*太阳从东方升起的。

b.*做人要言而有信的。

睢宁话的“的b”句在指向将来时的时候,其使用条件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⑯ a.不能再跑了,我明天要腿疼的。

b.*我明天要腿疼的。

⑰ a.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雨的。

b.*明天要下雨的。

⑱ a.我明天可能要跑步的。

b.*我明天跑步的。

c.甲:你明天干啥的?

乙:我明天跑步的。

睢宁话“的b”在指向将来时的时候,必须要保证被描述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即凭借目前已知信息来说,被描述事件有很大可能在将来得到实现。以⑯a.和⑯b.为例,a句中“我怕明天要腿疼的”的背景前提是“我”认为目前跑步的强度太大了,如果还要坚持继续跑步的话,明天腿疼的概率很大,这样的叙述逻辑是畅通的,在睢宁话中是能够成句的;b句中直接说“我明天要腿疼的”,缺少事件发展的连贯性,仅表示事态的变化,在睢宁话中不能成句。⑰两句语料在睢宁话“的b”句中能否成句的区别也是如此。与这两组相比,⑱组略有区别——和b句一样,a句同样缺少事件发展的前提,但仍然能够成句。a句在添加了“可能要”这个情态之后,说话人“我”能够保证“我明天跑步”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新事态变化的可能性,能够成句。在问答句中,“表将来VP + 的b”可以直接作为答句使用(⑭c.或⑱c.),这是因为与问句搭配可以构成完整的事件进展链条。

(三) 睢宁话“的b”使用条件及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为了表达新事态的变化,睢宁话的“的b”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代替普通话的“了2”进行使用。此处的“新事态”并不仅仅是时间维度上的前后更迭,而是聚焦于说话双方“新知”与“旧知”、抑或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不同。睢宁话的“的b”不但可以标记过去时也可以标记将来时,在标记将来时的时候,必须保证被描述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助动词等的补充进行组合成句。

睢宁话的“的b”可以搭配部分疑问代词,也可以搭配动态VP,后者不能接数量宾语,不能与表判断、表状态的VP连用。

4. “的c”: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件

张济卿(1988) [5] 曾总结,从场面的外部观察一个事态,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不管它内部的时间构造如何,这个事态就是一个完整体事态。而睢宁话“的c”则要求说话人必须从场面的内部来观察一个事态,只观察它的持续局面,不管它的开始和终结局面 [5] (p18),也就是只从场面的中间局面来观察。张济卿先生将非完整体的事态分为进行体和持续体两类,前者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后者表示动作正在继续。在表达非完整体事态时,睢宁话“的c”句与张济卿先生所总结的普通话特点略有不同,睢宁话“的c”句并不会明确地区别出进行体和持续体。换句话说,睢宁话“的c”句虽然能够描述非完整体事态,但是它所描述的事件是正在发生并且可能持续发生的。以下为部分语料示例:

⑲ a.甲:你在写作业的?

乙:是的。/不是,我在写稿子。/*不是,我在玩手机。

b.甲:来找老王的?

乙:他在家吧?

c.*你昨天写作业的?/*你明天写作业的?

d.*你写两页作业的?/*你写完两页作业的?

以⑲a.为例,甲并非是毫无根据地认为乙在写作业,而是结合过往经验、包括视觉在内的多个感官,对“乙正在写作业”这一事件的描述。⑲b.同样印证了这一点,甲在给前来拜访的乙开门的时候,凭借过往经验先入为主地认为乙是来找老王的,于是对“来找老王”这一事件进行肯定描述。尽管睢宁话“的c”疑问句带有肯定意味,但是并不意味着必须收到对方肯定的回答(⑲a.),“写作业”和“写稿子”联系较为密切,而“写作业”和“玩手机”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前者符合睢宁话“的c”使用习惯,后者不符合。除此以外,睢宁话“的c”句不能描述过去或将来时,⑲c.两句中应当是表新事态变化的“的b”;不能搭配数量短语和中补短语(⑲d.)。

5. 余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睢宁话句末助词“的”使用概况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如表1

Table 1. Summary table of the usage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 “De” in Suining dialect

表1. 睢宁话句末助词“的”使用概况表

行文至此,睢宁话句末助词“的”的使用概况基本已经清晰,三个“的”的使用条件、限制也已经基本明确。但是,睢宁话句末助词“的”的演变链条,与普通话名词化标记“的3”之间的联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考察。

文章引用

谢 驰. 睢宁话句末助词“的”使用概况
The Usage Condition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 “De” (的) in Suining Dialect[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8): 3529-353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8477

参考文献

  1. 1. 向思琦, 范晓蕾. 万州话的句末助词“的” [J]. 语言研究集刊. 2022(1): 177-195.

  2. 2. 袁毓林. 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 中国语文. 2003(1): 3-16.

  3. 3. 刘勋宁. 现代汉语研究[M].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4. 4.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世界汉语教学. 2002(3): 70-79.

  5. 5. 张济卿.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 [J]. 语文研究. 1998(3): 18-26.

  6. NOTES

    1睢宁话属于中原官话徐淮片,是本文作者的母语,文中所引的睢宁话语料均得到其他母语者的确认。

    2本文语料若无标注均为睢宁话,在与普通话进行对比的时候会分别以< 方 > < 普 >进行标注。

    *指该语料在实际运用时不成句,同下文。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