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1448 , 6 pages
10.12677/ML.2024.122119

“文化边缘人”视阈下A Debt to Dickens的 态度系统研究

方靓怡,宋军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22日;录用日期:2024年2月21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8日

摘要

本文基于马丁评价理论下的态度系统,对赛珍珠的语篇A Debt to Dickens进行研究。赛珍珠“文化边缘人”的身份,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安和惆怅,前期在众多东方人面孔的乡村,村民对其异域特色的样貌有许多偏见,因此她多用负面的判断和鉴赏资源描述了一段孤独的生活;后期其寻找到小说的快乐后,沉迷于阅读的魅力,所以多用正面的判断和鉴赏资源写出了她的明朗。研究发现,全文的判断和鉴赏资源数量较多,情感资源出现较少。态度系统有利于分析文本所暗含的感情走向,给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文化边缘人,态度系统,赛珍珠,A Debt to Dickens

A Study on Attitudinal System in A Debt to Dicke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rginal Man”

Jingyi Fang, Jun S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Dec. 22nd, 2023; accepted: Feb. 21st, 2024; published: Feb. 28th, 2024

ABSTRACT

The study studies Pearl S. Buck’s discourse A Debt to Dickens based on Martin’s attitude system under appraisal theory. Pearl S. Buck’s identity as a “cultural marginal man” brought her a lot of anxiety and despair.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r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with many oriental faces, the villagers had a lot of prejudice against her exotic appearance, so she mostly used negative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resources to describe a period of lonely life; later on, after finding the joy of the novel, she is addicted to the charm of reading, so she wrote about her brightness with more positive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resour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resources in the whole text is higher, and affect resources appear less. The attitude system is conducive to analyzing the direction of feelings implied in the text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Keywords:Cultural Marginal Man, Attitude System, Pearl S. Buck, A Debt to Dickens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赛珍珠是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因为在镇江经历了人生的早期岁月,故称镇江为“中国故乡”,A Debt to Dickens就是赛珍珠对当时镇江生活的回忆,描写了在那个偏僻的村庄,从狄更斯的小说中获得的快乐。这篇文章语言简单,生动形象,但是只有学者分析了其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或是对其进行语料库检索,暂时还没有学者做过态度系统下的评价分析,因此本文从评价理论下的态度系统出发,为读者研究赛珍珠的写作风格提供新的视角。

2.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方面,评价理论最早起源于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他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对态度的描述存在许多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Martin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并发展了评价理论。2000年,Martin在论文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中创立了评价理论。Martin和Rose在Working with Discourse: Beyond Clause一书中阐述了评价理论的框架,包括态度、介入和极差。他们将态度系统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体裁中,拓宽了态度系统的应用范围。2005年,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出版,在这本书中,作者Martin和White对评价理论和三个子系统做了详细的解释,还系统地介绍了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评价理论体系。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理论的核心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国外对态度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进一步的介绍和语篇分析的应用等方面。国外对语篇分析中评价理论最初的应用是White在1998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他用评价理论对报刊语篇进行了分析,但是现在进行分析的语篇不只局限于报刊。

评价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要追溯到张德禄1998年发表的《论话语基调的范围及体现》一文。由于当时评价理论的框架还不够成熟,论文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直到2001年王振华对评价系统作了详细介绍后,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才算真正开始了 [1] 。随后,国内语言学家及学者对评价理论阐释和理论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2004年,李战子的文章《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探讨了该理论应用于话语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2009年,宋成方的文章《评价理论:回顾与展望》概述了评价理论的发展过程,归纳了需解决的问题,对该理论未来的发展做了论述。随着评价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其理论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对文学作品研究方面,2006年,单慧芳、丁素萍《用评价理论分析童话〈丑小鸭〉》运用评价理论的态度和级差系统对童话语篇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文学作品的欣赏。2008年,尚必武《“灿烂千阳”中的态度系统及其运作:以评价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小说《灿烂千阳》中人物的人际资源进行态度资源解析,以此来证明态度系统在人物塑造上所起到的作用。2013年,陈艳芳在文章《基于评价理论的〈纯真年代〉中埃伦的话语分析与人物形象建构》中用态度系统分析了埃伦的话语,并进一步解释了态度系统的使用和角色塑造之间的联系。

3. “文化边缘人”和态度资源研究

态度系统是Martin在90年代提出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中的一个子系统。评价理论主要通过告诉读者对人或事物的感觉,来评估社会关系 [2] 。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态度系统(attitude)、概念系统(ideation)和篇章格律(periodicity),其中,态度系统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子系统。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主要是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主体对人或事物的过程或现象的清晰的心理反应;判断系统是基于伦理道德等判断语言使用者的行为;鉴赏系统是对文本或事物现象的评价 [3] 。在应用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时,分析者常会把评价的资源看成是说话人或作者做出个人化评语的手段,特别是该理论中的“态度”范畴容易使人理解为评价者自身的态度。其实,评价首先是话语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即评价可以被看作说话人和作者建立与他们的读者/听众之间团结的“人际性”工具 [4] 。

1936年,赛珍珠(Pearl Buck)在美国时事及文化周刊《星期六评论》(The Saturday Review)发表了一篇名为“A Debt to Dickens”的文章,无论身处中国还是美国,赛珍珠都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从文化的角度,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把她视为“金发碧眼的妖怪”;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人也把她当成异类 [5] 。因此在文中,作者有着明显的感情变化,从一开始被村民视为“恶魔”时感到的孤独和自卑,到自己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道理的惊喜,再到最后内心顿悟道理时的明朗。因此本文对语篇态度资源的研究从这三个感情变化的过程角度出发。

3.1. 边缘人的自卑

“边缘人(marginal man)”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Park, R. E.)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处于两种文化边缘上的人常经受着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他们在群体或文化团体的成员关系模糊不清,既不能被这个群体或文化团体接受,也得不到另一个群体或文化团体的欢迎 [6] 。

初到村庄,这个来自外国的小女孩和村民格格不入,因为这个村庄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还只是一个发展不够快速,经济落后的小地方,有些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活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对外界的消息和看法还是闭塞的。村民们已经习惯周围的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但是这个小女孩却有着黄色的卷发,蓝色的瞳孔,这一切都让村民觉得她是“异类”。村里没有和她一样外貌的小孩,其他的小孩可能因为害怕不敢靠近她,因此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孩童时期,她却没有一起玩耍的伙伴,这都造成了她的孤独和自卑,所以在描写生活景象的时候,她会使用一些负面的词语来表现出当时环境的糟糕,如:

例1:∙∙∙living quite solitary in a remote Chinese countryside, in a small mission bungalow∙∙∙

例2:In the near distance wound that deep, treacherous, golden river, the Yangtse∙∙∙

在句中,“solitary”、“remote”和“small”这样的鉴赏资源透露出了他们所处村庄的偏僻和居住房屋的狭小,对于当时有些闭塞,只生活在自己村庄这个小环境的村民来说,外国家庭的到来,让人不得不觉得他们是“另类”。同时,赛珍珠跟着父母从国外来到这个经济落后的中国小农村,经济的差异也让赛珍珠有落差感,因此这里的描写都带有一种负面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浩荡和壮阔的长江,在这个小女孩看来却是深不可测和布满危险的,因为从后文可知,在长江边,村民对她的指指点点让她度过了一些不好的时光,所以她对长江也有一些不好的印象。

赛珍珠和父母在江苏镇江生活的时候,中国还是贫穷落后的形象,所以在当地村民看来,和亚洲面貌完全不一样的外国人像是丑陋的恶魔,虽然有些村民会表现得和善,但是可能心里还是对他们不能接受。

异乡人所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视角不应该从是否客观来判断,而应该从异乡人对环境的理解与解释来考虑。这是一个适应环境的正常过程,也是异乡人能动地、主体性地作用于环境的一个过程 [7] 。所以赛珍珠对自己外貌的描写带有一些中国村民的视角,有很多负面的判断资源:

例3:∙∙∙bearing with shy, painful smiles their kind teasing laughter at her yellow curls and unfortunate blue eyes, which they thought so ugly.

例4:She was, she knew, very alien.

例5:∙∙∙sometimes she went she learned to accept the cry of foreign devil, and to realize she was a foreign devil.

首先作为外貌上的“异乡人”,赛珍珠这样的面貌在当地村民看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存在,和亚洲面庞不同,她是“丑陋的”,是“外国的恶魔”。她在从一个小孩长大成青年的过程中,即使很努力地融入当地环境,但是她始终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的“另类”,所以形成了这些消极的判断资源。

尽管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判断和鉴赏资源,赛珍珠也使用了少量的情感资源来表达她的感情。情感资源可以分为快乐或者非快乐,安全或者非安全,满意或者非满意,倾向或者非倾向。

赛珍珠和父母住的地方离长江不远,因此她的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长江息息相关。因为自己外国人的身份和样貌被村民嘲笑和孤立,她在长江边度过的时光可能并不快乐,甚至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比如:

例6:∙∙∙the Yangtse, and some of the most terrifying and sinister, as well as the most delightful and exciting moments of that child’s life, were spent beside the river.

作者用“terrifying and sinister”传达出了痛苦和害怕的感情,反应了她生活在这边的不快乐,她认为一些不好的回忆是“可怕的”和“险恶的”,比如在后文她写道“she saw babies dead thrown into the deep waters”。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一段的情节发展中,赛珍珠多用判断和鉴赏资源写出村民对她的偏见和生活环境的偏僻,再用少量的情感资源反应出她生活的不开心,所以整体呈现消极的态度。这些资源都可以表现出赛珍珠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很难融入中国文化的尴尬境地,所以导致当时还是小孩的赛珍珠有了孤独感和自卑感。

3.2. 阅读者的痴迷

小女孩在这个村庄里没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通常是从田间劳作的农夫旁边经过,或是捧着一碗米饭和卷心菜和农夫一起坐在门槛上,时间久了她也接受了他们的嘲笑。她的父母也非常忙,以至于没有时间来陪伴她。但是这个小女孩是个贪婪的阅读者,什么种类的书都读,包括普鲁塔克的《生活》、福克斯的《殉道者》、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她也渴望从这些书籍中找到文化认同感。直到有一天,她在很高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排蓝色的书籍,那些是查尔斯·狄更斯写的小说,她沉浸于这些书籍,废寝忘食,从狄更斯的笔下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赛珍珠从狄更斯小说中学到的东西足以让她忘记那些悲伤的事情,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乐观和期待,所以和上一部分不同,这部分的主要基调是积极的。

例7:She was an impossibly voracious reader.

例8:∙∙∙and yet I was voracious for that long row of blue books.

这里用了判断资源描写出了人物特征,她将自己形容成“贪婪的阅读者”,把对生活的期待转移到了阅读书籍上,也正是因为她的“贪婪”,对各种各样的书均有涉猎,她才会发现放在柜子深处的小说。赛珍珠对自己“voracious”的形容,体现出了一种自豪的感情,和上一部分不同,她不再是那种觉得自己是个异类的自卑形象。同时,两个重复的词出现更体现出她对书籍的渴望。

作为一个阅读者,在读到《雾都孤儿》的故事时,她会跟着书中的角色感情变化而变化,会为奥利弗的开心而感到幸福,也会同情他的悲惨人生,所以每次盖上书本的时候,会忍不住哭泣,还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就像文中说的:

例9:I remember twice I closed the book and burst into tears, unable to bear the tragedy of Oliver Twist, and then opened it quickly again, burning to know more.

例10:When Oliver Twist was finished, and after it Hard Times, I was wretched with indecision.

当一个读者沉浸在故事中时,是会忍不住为角色的悲惨遭遇而伤心的,也会急切想要知道后续发展,更会在结束整本书的阅读后怅然若失,所以赛珍珠用判断资源“burst into tears”和“burning to”写出自己的悲伤和期待,再用“wretched with indecision”写出自己的犹豫,因为她在犹豫是接着读那一长排书的下一本还是重新把这本书再读一遍,这些资源都从侧面反应出了她对这部小说的喜爱程度。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这部分主要描写了赛珍珠沉迷阅读的过程,从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出现的频率很低,大多数都是判断资源,来描述这个小女孩的好奇、贪婪、悲伤、意犹未尽和怅然若失等感情变化,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寻找文化认同感。

3.3. 悟道者的明朗

在阅读了狄更斯的小说后,特别是《雾都孤儿》让赛珍珠更能感同身受,所以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从中获得的力量,这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赛珍珠在阅读完狄更斯的小说后,对世界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大多是通过判断和鉴赏资源表现出来的,如:

例11:He opened my eyes to people, he taught me to love all sorts of people, high and low, rich and poor, the old and little children.

例12:He taught me to hate hypocrisy and pious mouthing of unctuous words. He taught me that beneath gruffness there may be kindness, and that kindness is the sweetest thing in the world, and goodness i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内容和狄更斯自身都对赛珍珠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赋予了“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比如,她学到了要平等地爱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不论他们地位显赫还是卑微,富贵还是贫穷,老人还是小孩,这里使用了判断资源来写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她还学会了憎恨虚伪,学会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善良。从例句中的词语来看,“hypocrisy”、“pious”、“gruffness”、“kindness”、“goodness”等词都是鉴赏资源,主要是用来描述世界上的客观事物。

同上一部分,这一情节的描写也有情感资源的加入。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赛珍珠通过阅读狄更斯的小说获得的心灵启发,因此她在这段的最后一句写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她获得力量之后的快乐:

例13:He gave me that zest, that immense joy in life and in people, and in their variety.

例14:He made Christmas for me, a merry, roaring English Christmas, full of goodies and plum puddings and merriment and friendly cheer.

狄更斯的文字对赛珍珠来说很有力量,她通过几个鉴赏资源,描述了这个在异国他乡长大的小孩获得的“极大的快乐”,让她这个习惯孤独生活的小孩也能在眼前浮现出热热闹闹的圣诞节景象,还有欢乐的气氛和亲切的祝愿。

哪怕是在闹饥荒的冬天,“我”也会因为阅读到有趣的情节而捧腹大笑:

例15:I remember one dreadful famine winter the thing that kept me laughing and still a child was “Pickwick Papers.” I read it over and over, and laughed, as I still laugh, over the Wellers and the widow and Mr. Pickwick and all his merry company.

这段话中几个重复的情感资源“laugh”都写出了“我”在阅读《匹克威克外传》时的开心,但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幽默,也是因为作品影响了“我”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笑脸面对人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描写主要是“我”从狄更斯的小说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因此会有大量的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虽然也有情感资源的出现,但是相比判断和鉴赏资源出现的频率较低,同时也反应出赛珍珠虽然在中国作为“文化边缘人”,却能够在书中找到文化认同感。但是现实却是即使回到美国几年后,她也不能完全融入美国文化且不被美国人接受,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出赛珍珠渴望得到外国群体的欢迎。

4. 结语

A Debt to Dickens是赛珍珠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种回忆和记录,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她在中国生活时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当时的文化环境,回到美国后却也无法被美国人接受,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她两个时期的尴尬处境。文章的脉络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来书写,前半部分写出了她幼年时期生活的艰辛,因为外貌的异域化被村民看成怪物,生活孤独,所以大多数都是负面评价;后半部分描写了她发现狄更斯的小说后,乐在其中并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因此文字中有大量的正面评价。

综上所述,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第一段情节中负面评价词汇略多于正面评价词汇,而后两段则是正面评价词汇略多。文章中判断和鉴赏资源占比最多,且频率基本相同,而情感资源在文中使用最少。本文应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来研究语篇A Debt to Dickens,也为这篇文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向。

基金项目

“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BKJGLX137)。

文章引用

方靓怡,宋 军. “文化边缘人”视阈下A Debt to Dickens的态度系统研究
A Study on Attitudinal System in A Debt to Dicke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rginal Man”[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2): 875-88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119

参考文献

  1. 1. 刘世铸. 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5): 33-37.

  2. 2. Martin, J.R. and Rose, D. (2007)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2nd Edition, Continuum, London.

  3. 3. 魏茂辉. 对文在寅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基于评价理论的视角[J]. 西部学刊, 2022(17): 165-169.

  4. 4. 李战子. 评价理论: 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 外语研究, 2004(5): 1-6+80.

  5. 5. 李丽华. 文化边缘人——赛珍珠《分家》中王源的文化身份分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12(6): 68-70.

  6. 6. 江时学. 边缘化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 1992(9): 29-32.

  7. 7. 贺晓星, 仲鑫. 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1): 126-1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