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04 No.04(2016), Article ID:19364,5 pages
10.12677/CnC.2016.44008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Changes in Zhouyi on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Kwai Ching Lo, Lei Li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Received: Dec. 2nd, 2016; accepted: Dec. 23rd, 2016; published: Dec. 26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change view in Zhouyi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It suggested that the theory of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in pathogenesis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obviously learnt from the philosophy of the thought of Changes in Zhouyi study. It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diseas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omotes flexible treatment and changes with syndrom type,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de- 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in pathogenesis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in pathogenesis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in line with the changing 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Zhouyi, 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flexible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mphasizes the flexible humanistic spirit.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eory of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Based in Pathogenesis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Zhouyi, The Thought of Changes

试论《周易》变易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罗桂青,李磊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2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23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从变易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明显源于易学的变易思维,强调把握阴阳变化之道,在临床上注重疾病的个体差异性,提倡灵活施治、随机应变是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与《周易》哲学的变易观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制宜、强调变通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周易》,变易观

1. 引言

《周易》的变易观对中医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易”的本义是变易,中医的精髓也是求变,即辨证论治,易理和医理所强调的都是要把握阴阳变化之道,传统中医理论明显带有《周易》哲学影响的烙印。

2. 《周易》哲学中的变易观

变易观是《周易》哲学的基本概念。“易”有三义,“变易”即其中之一。《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永恒地处于变化中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刚柔相推、阴阳消长是变化的缘由,阴阳的消长变化则是维持事物和谐、平衡发展的关键。《易传·系辞传上》中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1] , p. 221)“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1] , pp. 223, 224)《周易》以阴爻、阳爻之间的相互转化,爻象、卦象的变化,以及自然物象的变化等作为推断人事吉凶的依据。强调灵活变通是人生处事、趋吉避凶的重要法则,把握了阴阳变易的规律,便是把握了道,而道则是建立一切事业的依据。

《周易》中多处论述了事物不能长久保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观点。《易传·序卦传》在解释《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和各卦前后相承的含义时更反复阐发了物极必反的思想。《易传·系辞传下》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 , p. 246)只有掌握阴阳变化之道,通晓事物的发展和变革,才能“化而裁之”,成就功业。

《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等命题肯定了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说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一阴一阳两种对立力量作用的结果,强调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而“见几而作”、“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变通思想则为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变易思维

《周易》哲学中的变易观明显影响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会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内在变化,而疾病的发生则是体内阴阳失衡的结果,这样诊治疾病时就必须要辨证论治。方法多样,例无定式,随机制宜,灵活施治,以调和人体阴阳为指归的变易之道因此成为传统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治病的基本思路,其理论体系奠定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注重疾病的个体差异性,对于繁杂多端的疾病现象,讲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求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证候是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成,反映了疾病的病变机理和病变本质。同一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中,因此证候既具有时相性的特征,也具有空间性的特征。辨证是指分析有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对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以及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辨别,得出属于何种证候的判断;论治是指以辨证的结论为依据,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1. 灵活辨证

传统中医常用的证候类型有数百种,然而由于疾病千变万化,临床上各种证候往往交错出现,实际的证候类型则难以计数。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表现的证候会有所不同;虽然同一证候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但不同疾病的相同症候往往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差异。辨证论治深刻体现了传统中医的哲学思辨性质,在认识具体疾病中所确立的证候类型也明显带有抽象的思维特征。

在辨证思维模式的指导下,传统中医把证候作为疾病的主要辨析目标,强调感性、注重个体、灵活多变、例无定式,随证候变化而相应施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因证立法,随法立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因此成为传统中医临床的主要手段。传统中医所强调的灵活变化以施治的方法和现代西医拘守于诊断标准以及治疗规范的医疗方式大相径庭。

传统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产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正虚,一是邪盛。正虚邪盛、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是机体产生病理变化的主要机制。由于机体正气的虚弱,加上种种致病因素的侵袭,结果导致了疾病的产生。疾病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个体体质、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会有不同的趋势和规律,其中既包括病位的传变,也包括病性的改变。邪正斗争是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的力量对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正邪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而形成了病机的虚实变化。虚与实,体现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互对抗消长运动形式的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是互为消长的,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随着邪正的消长,疾病就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本质,即虚与实的变化。

疾病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恒动的过程,病势可由轻转重或由重转轻,病性可由热化寒或由寒化热,病位可从表入里或从里出表。因此,辨证论治也是一个恒动变化的过程。传统中医治疗疾病时强调灵活施治,根据病情而有所变化正是辨证论治的价值所在。

3.2. 随证立法

传统中医在具体确立治则治法时的各种变化同样是中医辩证论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变通,要求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地选用不同的施治原则和方法,治标与治本、正治和反治以及扶正和祛邪等等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传统中医认为,疾病的本质为本,疾病的现象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病机为本,症状表现为标;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治疗的时候,除了要辨清疾病的标与本之外,还要根据标与本的具体情况来碓立治则,若病势发展缓慢,多从本治;若病势急剧,首先治标;若标本俱急或标本俱缓,则标本同治。

正治和反治是根据疾病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则。正治又称逆治,即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质一致,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治法,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反治又称从治,即疾病症状与疾病本质相反,而采用与证候现象一致的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反治实际上也是治病求本的正治,只是顺从现象,而貌似相反。除此之外,传统中医还有反佐一说,即是在治疗寒证时,大队温热药中加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在治疗热证时,大队寒凉药中加入少量热药,或寒药热服。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传统中医治病的大原则,指的是若气血阴阳偏甚时要泻其偏甚,若气血阴阳偏衰时要补其偏衰。但在具体施治的时候则强调灵活变通,更提出可以根据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的关系采用“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的特殊治法。例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的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2] 也正是因为阴阳相互依存,故阴虚可累及阳虚,阳虚可累及阴虚,最后可出现阴阳两虚,治疗就当阴阳双补。

扶正适用于正气虚弱为主而邪气轻微,或邪气已除而正气尚虚的病证;祛邪适用于邪气亢盛而正气虚衰的病证;扶正祛邪并用要求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盛,但正虚过甚,不耐攻邪的病证;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而正气尚能耐攻,或兼扶正则助邪的病证。

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便是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对疾病的证候灵活加以施治。

除此之外,传统中医的治法也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内服药物并不是临床治疗的全部,传统中医更强调要综合应用饮食调养、针灸、按摩、外治、心理治疗等其他各种治疗方法。

3.3. 变通施治

在内服药物的治疗上,传统中医不仅重视处方用药,也注意药物服用时的具体细节,如剂型的运用、服药的时间等等。

中药的剂型多种多样,汤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黄帝内经》中便已经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和丹剂等不同剂型,以后中药剂型陆续增多,至今已达数十种,如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搽剂、敷剂、油剂、栓剂、胶囊、片剂、冲剂、糖浆剂、口服液、注射剂、气雾剂等等。传统中医强调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剂型,治大病要用汤剂,治急性病要用散剂,丸剂多用于慢性病,至于酒剂则多用于通经络、行气血等等。不同的中药剂型各有着不同的治疗用途,临床上自然应该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药的各种剂型明确体现了传统中医的灵活用药方式。

传统中医对服药时间的要求也因疾病的不同而变化,《神农本草经》中叙述了不同的服药时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3] 这里是说,在胸膈以上的病,要先吃饭再服药;在腹部以下的病,要先服药再吃饭;在四肢以及血脉的病,应该空腹并且在早晨服药;在骨髓的病,应该吃饱而且在夜间服药。

4. 小结

《周易》哲学中的变易观认为事物的变化永无停息,强调灵活变通、穷极思变是人生处事、趋吉避凶的重要法则,把握了阴阳变易的规律,通晓事物的发展和变革,便是把握了道,进而就能成就功业。《周易》哲学中的变易观明显影响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基本思维模式,辨证论治便是体现传统中医变易之道的最典型例子。在临床上注重疾病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具体辨别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以及发展趋势等得出当下证候,然后确立治则,在施治过程中更强调灵活施治、随机应变。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与《周易》哲学的变易观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制宜、强调变通的人文精神。

文章引用

罗桂青,李 磊. 试论《周易》变易观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Changes in Zhouyi on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J]. 国学, 2016, 04(04): 55-59. http://dx.doi.org/10.12677/CnC.2016.440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宋•朱熹. 周易本义(影印本)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21.

  2. 2. 张介宾. 景岳全书[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53.

  3. 3. 佚名. 神农本草经(影印本) [M]. 台中: 文兴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6: 2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