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4023 , 4 pages
10.12677/cnc.2024.122026

“V + 于”结构的词汇化现象探析

——以“终于”一词为例

葛星语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澳门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3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27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摘要

“V + 于”结构自古至今都是一个较多见的非句法结构。而随着汉语的演变和发展,“V + 于”两个部分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动词和于变得更加紧密,逐渐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结构,而是一类词语。本文将以“终于”一词为例,深入探讨“V + 于”结构词汇化的动机和成词的三步过程。

关键词

终于,词汇化,并入,非范畴化,跨层结构

Explore the Lexicon Process of “V + 于” Structure

—Taking the Word “终于” as an Example

Xingyu Ge

International College, Mac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ao

Received: Feb. 23rd, 2024; accepted: Mar. 27th, 2024; published: Apr. 8th, 2024

ABSTRACT

The “V + 于” structure has been a more common non-sentence struc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However, with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 and 于 has changed somewhat. Verbs and 于 become closer, gradually no longer regarded as a structure, but a kind of words.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word “终于”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V + 于” structure and the three-step process of the word formation.

Keywords:Finally, Lexicon Process, Incorporate into, Non-Categorization, Cross-Hierarchy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词汇化是指原本不是一个词汇的几个成分组合成了一个新词的过程,或是词汇性偏低的词变为词汇行偏高的词的过程。在汉语发展历程中,许多双音节词的成词过程都是从非词汇的单个句法成分转化为使用相邻的、更加紧密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被逐渐默认为词汇的过程。“V + 于”结构的词汇化就是这样的过程,它由原先独立的主要谓词 + 介词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词汇化,并具有新词性。本文就从“终于”这个例子入手,来探究“V + 于”的词汇化现象。

2. “V + 于”结构词汇化的动因机制

2.1. 介词并入

“V + 于”结构的词汇化过程换言之就是一种介词并入的过程,因此研究该结构的词汇化必然要引入“并入”的概念。糖廷池在《汉语语法的“并入现象”》中指出“所谓并入系指词语或词组籍重新分析,而嫁接到另一个语素、语词或词组,因而与后者合并或并入后者,成为后者成分的现象。” [1] 换句话说,这里的“并入”是指原先在语汇或语法意义上独立的词或字并入到其他词或字中,二者组成一个新词。汉语语法的并入现象有两种:词法上的并入和句法上的并入。“V + 于”结构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词法关系上的并入。

这里以“终于”一词为例在研究介词“于”的并入过程。在最开始“终”和“于”是两个单独的成分,“终”做一个句子的主要谓词,“于”作为介词引出后面的对象,主要起介引作用,其后往往跟宾语构成“V + 于 + O”的结构。在先秦时期,介词“于”后面主要是跟名词性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呈现出“终 + [于 + 宾语]”的结构,此时介词“于”与后面的宾语连接更加紧密;而到了两汉时期,“于”后面不仅加名词,也出现了加其他词性的情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过程中,“终 + 于 + 宾语”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终 + [于 + 宾语]”结构逐渐转变为“[终 + 于] + 宾语”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于”逐渐与前面的动词“终”更加紧密,原先介词的功能被减弱,逐渐成为词内成分。

2.2. 非范畴化现象

非范畴化是指在特定的语篇环境中,某一类词脱去了它原本的语义特征或句法特征的过程。“V + 于”结构的介词并入本身是一种非范畴化的过程,除此之外,该结构中的动词也发生了非范畴化的现象。原本“终”和“于”单独成词时,“终”是作为这个句子的主要谓词,如果介词“于”后面跟了动词,那么一句话就有两个动词并列,在“终于”成词的过程中,后面的动词逐渐成为了主要谓词,“终”这个字的动词特征逐渐弱化,从主要谓词转变成了次要谓词,只起到了副词对动词的修饰作用。例如“这场硬仗终于结束了。”,这句话中“结束”是主要谓词,“终于”作为副词修饰动词。

2.3. 组合使用频率高

罗耀华、马庆株等人认为“某些实词与虚词长期在一个节拍中连用,就使得本来没有直接关系因而不成语法单位节拍的这个语音单位变成了有直接意义的语法单位——词” [2] 。一个结构是否可以转化成词,很重要的一个动因是看它的紧密程度和使用频率。如果两个字总是在一起使用,紧密度较高较稳定,且使用频率较高,人们从语感上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个词汇,这种词汇化过程才有可能无意识的形成。拿“终于”一词为例,“终”和“于”一起出现最早可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两汉时期,“终”和“于”一起出现的次数逐渐增多,此时的“终于”出现了一些新的专指义,并有了成词的迹象。据CCL语料库给出的数据,“终于”一词在唐代共出现126次,大多表示去世之意,少部分作为时间副词使用。而在清朝的近百个语料中,“终于”绝大部分都做时间副词解释。

“V + 于”结构之所以使用频率较高,是因为它有着很强的能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结构的接纳程度高,较多动词都能进入这一结构,根据《汉语动词用法辞典》中的统计,能够与“于”结合的动词有将近700个。二是“V + 于 + O”结构中的宾语在使用过程中范围扩大。能进入该结构的宾语由最初的空间、时间等名词逐渐扩大到范围、原因、准则等抽象化的概念,致使人们能够使用“V + 于”结构的情况进一步增加 [3] 。

3. 以“终于”为例分析“V + 于”结构的词汇化过程

综上所述,“V + 于”结构词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于”的介词并入的过程,“于”最先以动词形式呈现,而后由动词转化为介词,再由介词转变为词内成分。而在此过程中动词也发生了非范畴化的现象,由主要谓词变为次要谓词,与“于”结合在一起变为副词。因此,我们可以将“V + 于”结构的词汇化过程按照关键节点划分为以下三步。

3.1. “于”在上古时期由动词虚化为介词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于”最先以动词呈现,而后转化为介词。最初“于”做动词表示“往、到、在”之意,后面常常加处所表示往某地去。之后又逐渐变为“往/步 + 于 + 处所”的结构,使“于”具有了介词化的含义。李先银认为,最开始介词化的“于”常用在祭祀活动中,形成“V + 于 + 对象”的形式,进而由空间向时间扩散,实现“于”由动词向介词过度的过程。

3.2. 介词“于”转化为词内成分

由上文中的介词并入可知,在词汇化过程,“于”的介引功能逐渐弱化,由单独的介词演变为动词词缀,在演变为词内成分,由两个词合并为一个词,也就是实现了先词汇化后句法化的转变。

以“终于”一词为例,“终”和“于”最早放在一起使用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此时这两个字都是独立的动词和介词,“终”表示结束,“于”用来引出对象。例如《国语·周语》中“王耕一拨,三班之,庶民终于千亩。”指老百姓结束了对千亩田地的耕作;《礼记·乡饮酒义》中“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这里的“终于”是指到沃洗者为止。两汉时期,“终 + 于”一起出现的频率增加,并有了一些成词的迹象,“于”开始向词缀、类词缀转变。例如《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中“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这里的“终于”可以理解为以灭亡为结束,也可以理解为最后灭亡。之所以可以出现两种解读,是因为这里的“V + 于 + O”的结构可以理解为“V + [于 + O]”,也可以理解为“[V + 于] + O”结构。至六朝时期,出现了“终于”后 + 否定副词 + 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现象,这意味着“终于”已在某些时候演变为了副词。例如《抱朴子·内篇》中“终于不觉,不忍黜斥,犹加亲委,冀其晚效”,这里“终于不觉”指“最终没有察觉到”。

3.3. 专指义的消亡

对于一部分“V + 于”结构来说,其词汇化的过程为以上两步。但另一部分“V + 于”结构在词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专指义,影响着它们的发展,对于这一部分结构的词汇化,还存在着专指义消亡的过程。

例如“终于”一词在唐代出现了专指义。据CCL语料库统计,“终于”在唐代出现了126次,全部表示逝世之意,其中97%左右后跟去世的地点,3%左右后跟去世时的官职。宋代“终于”也大部分用来表示逝世之意,只有少数几处表示时间副词。“终于”一词成词的最终年代要找寻到明清时期,在语料库统计的90多个例子中,只有十多个例子后面搭配的是名词性短语。可见这一时期的“终于”几乎摆脱了其专指义,大部分作为时间副词出现 [4] 。

4. 结语

在古代汉语中,“V + 于 + 宾语”的结构非常常见。通过对“V + 于”结构成词的动因机制以及成词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一种结构要想固定成词需要有较广泛的使用频率和社会认可度。而“V + 于”结构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发生介词并入和非范畴化现象。同时其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由“V + [于 + O]”转变为了“[V + 于] + O”,同时其后的宾语范围也逐渐扩大,由空间扩展到时间,再扩展到抽象概念。在一系列演变过程中“V + 于”结构更加紧密并逐渐固定成词。目前被认可成词并收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V + 于”结构有“终于”、“等于”、“归于”、“属于”、“关于”、“至于”、“由于”、“对于”、“在于”、“过于”、“鉴于”、“忙于”、“处于”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不至于”等 [5] 。但还未固定成词并收录在《词典》中的“V + 于”结构还有很多,依照此成词过程发展下去,还会有更多的该结构被广泛使用并固定下来。

可见每一种语言现象历时的演变都是非常复杂的,理清这些语言现象演变的动因机制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结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V + 于”结构看作是一个语块,让学生以固定短语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研究语言现象的演变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掘语言的可再生性和能产性,不断扩充和完善本民族语言体系,推动语言的更新和发展。

致谢

在这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我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帮助和鼓励,对此我深表感谢。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教给我语言学领域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以此奠定了我文章的理论基础。其次,我要感谢热心帮助我解决问题的同学们,在我遇到问题时,他们积极的给我提供曾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的前辈学者们,他们曾经的研究成果为我的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明白,只有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文章引用

葛星语. “V 于”结构的词汇化现象探析——以“终于”一词为例
Explore the Lexicon Process of “V 于” Structure—Taking the Word “终于” as an Example[J]. 国学, 2024, 12(02): 165-168.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2026

参考文献

  1. 1. 刘红妮.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2. 2. 罗耀华. 介词并入与“X 于”类结构的词汇化研究[J]. 长江学术, 2016(4): 10.

  3. 3. 张海涛. 非句法构词“V P”结构词汇化的模式及整合机制[J]. 殷都学刊, 2018, 22(3): 113-117.

  4. 4. 饶琪, 牛利. “过于”和“终于”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J]. 华中学术, 2014(1): 303-316.

  5. 5. 赵静. “V 于 NP”结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