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7 No.11(2017), Article ID:22695,8 pages
10.12677/AP.2017.711158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ncep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

Hui Ku, Huiying Sh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Oct. 26th, 2017; accepted: Nov. 15th, 2017; published: Nov. 21st, 2017

ABSTRACT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in China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vers different groups and different fields. However,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still insufficient. After systematical exploring and discuss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e concept definition, the structu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meaning, internal structure confusion and single measur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introspection and prospect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aticness, traceability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tructure, Theoretical Basis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库慧,史慧颖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摘 要

基本心理需要在国内外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遍及不同人群不同领域。但是需要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在概念界定、需要结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几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基本心理需要的观点和研究进行阐述之后,发现其中存在涵义不清、内部结构混乱以及测量单一等问题。因此从系统性、追踪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提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基本心理需要,结构,理论基础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及辨析

1.1. 需要概念的界定

需要作为一个日常概念虽然广为人知,但其定义却并不统一。国外学者们各有看法,如Sullivan (1953)在人际理论里将需要定义为个体与有机体内外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的生物不平衡引起的张力;Rotter (1975)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对需要进行了假设,认为需要是被人们认为是驱使自己朝向目标的行为或行为群,需要由需要势能、活动自由和需要值组成;Murray (1981)则认为需要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力量,它以将令人不满意的情境转化成令人更加满意的情境的方式来组织知觉、智力和行动,并将需要等同于驱力,认为一种需要或多或少可以被看作是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者某些时候是一种状态(叶奕乾,2005)。可见需要是内部产生的,指向一定行为的力量。

1.2. 需要概念的辨析

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概念以需要为基础,与需要关系紧密,正确理清这些概念和需要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掌握需要的概念。常见的容易与需要发生混淆的有欲望、内部动机和目标等。欲望(desire)是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必然为人所觉知,可能超出需要的度,欲望象征有机体缺少或者实际需要某些东西,欲望的结果可能是有害的,而需要则与人的成长健康联系在一起(Kasser & Ryan, 1996)。内部动机是人类积极主动寻求成长的本性,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基础(White,1959),而胜任(competence)及自主(autonomy)的需要激励内部动机行为的产生,即动机是需要的基础,推动人们去行为或指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阻碍人的自主需要会降低行为的内部动机(Kowal & Fortier, 2010)。Deci与Vansteenkiste (2004)将基本需要与内在化联系起来分析,认为外在刺激驱力可以通过加强对自主需要的支持度来提升内部动机,实现内部的整合。以及关于人生目标的阐释,目标设定过程的核心依据就是基本需要,且需要满足的程度影响着目标的制定(Deci & Ryan, 2000)。

1.3. 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

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根据需要的特征描述列出一个清单来,比如睡眠、性、进食等等的需要,这些生理的驱动彼此间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并且毫无疑问是先于其他需要存在的最有力的需要(Maslow, 1943)。在满足这些需要之后,才会考虑到爱、归属、安全等等需要。Len Doyal和Ian Gough (2008)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对基本需要进行了论述,认为基本需要是在需要与想要之间存在普遍性和最高的标准判断,这种需要是所有人为了避免严重伤害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并且列举了健康和自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对于基本心理需要的概念,却并未见到明确的界定。McClelland (1961)将需要划分为两大类,基本心理需要就是除却生存需要或者物质需要之外在精神上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便是除去最底层的所有层次的需要。除开和动物一样的生物需要之外,这些存在的特殊的人类需要出现于人类文化的演化过程中。基本心理需要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心理整合而言是必要的营养(Deci & Ryan, 1991)。

2. 基本心理需要结构

2.1. 国外需要结构的划分

对于需要的结构,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马斯洛(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有早期曾提及的求知与审美的需要。Alderfer (1969)在马斯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E.R.G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包括存在、关系和成长需要。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霍妮(1937)认为神经症的动力结构是基本焦虑,为消除基本焦虑个人产生了神经质需要,她提出十种神经症需要并归为三类:依从人,对爱与赞许的需要;支配人,对权力、成就威信等的需要;分离人,即对独立、自主和完善的需要。艾瑞克森(1968)则提出了八个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需要,如婴儿期对基本信任感的需求、青少年时期对同一性的需要等,主要有基本信任(希望)、自主(意志)、主动性(目的)、勤奋(能力)、同一性(忠诚)、亲密(爱)、繁殖(关心)以及自我完整(智慧)的八种需要。之后弗洛姆(1981)提出人类除了生理或者动物需要外,还受五种需要的驱使,即亲合、超越、寻根、同一性感以及定位的需要。随着动机研究的发展,Deci及Ryan提出影响颇大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通过对内外部动机的认识假定人有三种根本的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关系需要及自主需要。

2.2. 国内需要结构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需要结构的研究则偏向于在通过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被认可的理论。如黄希庭等(1988)通过开放式问卷测量后自编的需要调查表,将大学生的需要分为6类18种,主要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发展和贡献需要。景汇泉和孙宝志(2001)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参考马斯洛理论、ERG等理论编制问卷,提出了需要的TGO理论,包括成长、成才及服从三大类需要,并发现需求结构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稳定性。

2.3. 需要结构内部辨析

需要划分的种类众多,甚至名称各有不同,有些需要之间存在重叠。Murray(1981)也认为需要与需要之间存在关联,需要可能融合也可能发生冲突。

以马斯洛和德西的理论为参照分析,首先,生存需要是生物或者物质需要,排除在心理需要之外,对此不予赘述。其次是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在婴儿和孩子身上这种需要表现的最明显,是指一种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确定感、可预测、稳定的以及有秩序的要求,能使个体感到受保护和安心,感受到父母的有力保护和外界环境的安全。不安全分为几种,缺乏保护的心里不安全,对未知的恐惧,对危及生存的意外事件的不确定等等。心理安全感是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有预测和处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控制感和确定感,这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一种渴望支配的权力,这与弗洛姆等人提到的支配需要、权力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

归属与爱的需要,主要是指对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的追求,这类需要在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中均有表述,有的和此含义相同,如霍妮对“爱与赞许”的需要,艾瑞克森“亲密”的需要,弗洛姆“寻根”的需要,以及萨提亚冰山理论中“被认可、被接纳、被爱”需要等。有的则将其归纳到其他类别中,如德西的关系需要定义为来自重要他人的爱与关心,与他人连接的需要,包括归属需要。周冠生(1995)的关系需要包括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权力与优越的需要等等,两者之间的观点存在相同之处。而黄希庭等(1988)将归属需要、友情需要以及求援需要都归结为交往需要。

马斯洛将尊重需要单独设为一个层次,认为尊重需要是普遍的一种希望自我尊重、以及尊重他人并且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有根基的高自我评价的渴望。弗洛姆则将尊重视为爱的要素之一,黄希庭等(1988)认为尊重需要包括成就需要、自尊自立需要以及权力需要,即希望胜过他人,得到他人尊重、顺从服从,此含义与马斯洛的则略有不同。而成就需要对于德西而言,则是胜任需要的范围,胜任需要是指人希望有效适应环境(White, 1959),确实的掌握并且知道自己能够做到的效能感,而对于马斯洛而言成就需要却是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他适合或者应当成为的人。马斯洛将求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其他能够促使潜能发挥的需要归入其中。而自主或者自由是满足这些基本心理需要的前提条件,只有能够自由决定要不要做、怎么去做以及自由的表达等等才可能实现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而在德西的理论中,自主需要是三种基本需要之一,是指一种自我意识的整合,自我意愿以及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追求自主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基本心理需要按照三类划分,一是从个体自我意志、兴趣等等出发的指向现在的需要,比如独立、自主、享受、自尊、同一性等等需要,二是从个体与周围世界、人物相处指向双方的需要,如爱与被爱、被认可、归属、权力、支配、尊重、友情等等需要,三是从个体适应环境角度指向未来的需要,如成就、发展、自我实现、成长成才、求知审美等等需要。大方向上可以从这三类进行考量,如果需要进一步对这些需要概念进行辨析,了解它们之间的交叉、独立或者包含、被包含的关系,则应当在具体情境中结合需要使用的年龄段特征和含义进行分析。

3. 基本心理需要的测量

国外对需要的测量主要有个人取向量表、主题统觉测验和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依据马斯洛的理论,Shostrom (1974)编制了个人取向量表(Personal Orientation Inventory, POI),采用强迫选择法对自我实现的人的价值观及行为进行全面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信效度。Murray (1981)将需要分为两个类别,心因性需要次于生物性需要,属于心理的方面,包括成就、亲和、求援、次序、支配、表现、攻击、自主等13种,并编制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使用投射技术分析图片解读人的故事以了解其需要。Deci等人依据自己提出的SDT理论编制了基本心理需要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 BPNS),这是一系列的量表,测量个体的需要满足水平,包括工作领域和人际关系领域,原始量表有21个项目,测量个体自主、胜任及关系三方面的需要。

国内使用的较多的是黄希庭教授(1988)年编制的需要调查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编制的大学生需要调查量表(UNI)。前者在大规模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18种需要进行界定并通过重要性排序测量优势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后者是根据香港城市大学1997年编制的大专生需要调查问卷改编而成,共58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测量大学生的学习、个人及择业三大类需求。

4. 基本心理需要的理论基础

4.1. 西方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西方心理学领域关于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人格心理学当中,个体心理需要一直是人格心理学中相当重要的议题。晏予(1990)对人格心理学当中的需求理论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三种理论基础,一是本能需求理论,包括弗洛伊德“无意识本能理论”以及荣格认为本能是心灵背后的推动力,是为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的一种能量等等观点;二是社会-文化需求理论,以阿德勒为代表,他认为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性需求即寻求优越、补偿自卑的需要。而霍妮则从坏境、文化的角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两种无意识的需求:安全和满足。埃里克森发展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即该阶段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立;三是生物-社会-文化需求理论,最早提出的是弗洛姆,他将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相结合,认为在满足生存需要后,还有五种社会需要。马斯洛则进行了完善,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完成了本能需求理论与社会文化需要理论的综合。莫瑞进一步弥补了马斯洛的缺陷,认为没有大脑就没有人格,强调了生理基础的重要性,并归纳了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生物需求和非生物需求。

与此归纳一脉相承的是周冠生(1995)的观点,他认为需要理论研究的三座里程碑是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阿德勒的社会情感需要说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这三种需要理论演进的历程是:生物的性本能需要——先天的社会情感需要——生物的社会性需要(“似本能”需要)。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需要的理论基础包括驱力降低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等等(沈静,2007)。

4.2. 我国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我国对于需要的论述在古代主要集中在理欲之辩上。有学者认为欲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需要这一概念,并且偏向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与罪恶、私欲等同齐观,大部分学者对欲的态度都是轻贬的(彭彦琴,杨鑫辉,1997)。一方面欲为人之天性,“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吕氏春秋》)。朱熹也承认“若是饥而饮食,渴而欲饮,则此欲岂能无”。另一方面则贬低对欲的需求,无论是儒家的修身养性,道家的清心寡欲还是佛家的四大皆空,都是要求人们抑制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

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看,是指人合乎礼的诸种需要(汪风炎,2001)。理与欲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就相当于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彭彦琴,杨鑫辉,1997),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之间的争辩,即理与欲都包含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只是欲中包含的需要既有合理也有不合的,而理中的需要都是合礼的(汪风炎,2001)。

理欲之辩,对此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部分学者持理欲对立观点,如朱熹,认为正当的“欲”即天理,不合乎礼的需要即为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另一些则对理欲对立进行了批判,如陈亮、陈确等人,认为人欲中合乎礼的部分就是理,肯定了物欲的正当性,同时主张适度节制。清代著名学者戴震的“理义在事”、“理存乎欲”与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货殖列传序》)的观点相一致,精神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能更好的实现精神需要。同时,欲也是行为的动力,《吕氏春秋》有载:“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这就强调了欲的驱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对于需要有了更系统的认识,马克思认为需要即人类本性,人有劳动的需要、自然需要以及现实需要等等。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过需要的系统观,但是他的人性分析为我国心理系统研究打下基础。周冠生(1995)年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系统理论研究需要问题,并提出需要的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学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个体需要进行了并行性的、多层次的全面概括,可分为低层次的生物潜质的实现需要和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实现需要即自然需要和现实需要,后者的实现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5. 心理需要的研究方向

最常见的是关于基本心理需要的调查与结构研究。景汇泉和孙宝志(2001)通过对大学生的需要结构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的需要有3大类13种。沈静(2007)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大学生需要问卷,得出大学生的自我成长需要、发展条件需要、心理健康需要和友爱交际需要排前四位,并探讨了性别、年龄、文理科、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还有对小学生中学生心理需要的状态调查、需要问卷编制(涂红涛,2007;万晶晶,张锦涛等,2010; Sheldon & Hilpert. 2012)等的研究。

其次是基本心理需要与幸福感等因素的相关研究。基本心理需要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幸福感水平(Deci, & Ryan, 2000, 2008),并且个体的自主需要和胜任需要的测量轨迹与幸福感指数显著相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满足的日常变化可以预测日常变化的幸福感(Sheldon, Ryan, & Reis, 1996; Reis, Sheldon, Gable, Roscoe, & Ryan, 2000),还有研究更进一步发现自主与关系需要满足与瞬间幸福积极相关,而胜任需要满足却与瞬间幸福满足呈现负相关,因为胜任能力的提升行为至少需要以现在暂时的情感付出为代价(Howell, Chenot, Hill, & Ryan, 2011)。Tay和Diener (2011)研究跨文化幸福感,得出结论无论是在哪种领域、文化或者人生阶段,基本心理需要是少数能够稳定预测幸福感的指标之一。还有一些与其他的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如网络领域探讨网络成瘾、问题网络使用、手机依赖等与心理需求的关系(邓林园,方晓义等,2012;甘启颖,2015);学习领域探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学习倦怠、学业表现之间关系(Miserandino, 1996; Jang, Reeve, Ryan, & Kim, 2009; Jang, Kim, & Reeve, 2012);以及职工领域研究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员工幸福感、工作满意度、感知组织或者领导支持的关系等(Baard, Deci, & Ryan, 2004; Van den Broeck et al., 2010; Gillet, Fouquereau, Forest, Brunault, & Colombat, 2012)。

近年来以基本心理需要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增多,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及测量工具为众多领域研究提供了条件。如成瘾领域(喻承甫,张卫等,2012;易娟等,2016;李董平等,2016)、亲密关系领域(Wei, Shaffer, Young, & Zakalik, 2005;郭海英,朱婉灵等,2014)、学习工作领域(罗云,赵鸣,朱振宏,2014)、运动领域(Leversen, Birkeland, & Samdal, 2012)等。

6. 反思和展望

心理需要的研究更多的不是集中于需要本身,对于需要的结构与维度的研究也存在不足,并且各需要或者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明确,缺乏整合性的论述。要把握基本心理需要的结构,不仅需要对各维度本身进行界定,还需要把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并且对基本心理需要的界定也不清晰,除Deci和Ryan (2000)对选择三种需要作为基本需要的原因做过阐释外,其他并未明确界定这些需要因何是基本心理需要,有些则只是对需要种类的不完全列举,这导致同一名称的需要在不同理论中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而不同名称的需要可能含义相同(陈陈,2004)。缺乏统一的明晰的界定,导致这一领域研究的混乱。基本心理需要领域缺乏连续的、全面的以及发展的研究,研究时应当注意到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政策等等对于需要的影响。

对于基本心理需要的研究,首先应当从系统化、生态化的角度去全面把握需要的结构、层次以及发展,面对不同的群体或者领域,需明确基本心理需要的内涵和结构。其次要重视对于纵向数据的研究,加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理论深度验证,从普遍的共性角度去理解心理需要的属性,同时也要注意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在研究需要满足程度作为中介的领域,则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入,分析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时如何在多种因素间起到作用,了解基本的作用机制,并且明了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基本心理需要存在的异同。最后,应当加强需要研究的应用性,无论从个性分析、行为表现或者咨询、干预角度,都可以以此为依据,加强对个体的了解,应用相应的理论知识于实践。

此外,研究的工具也大多采用量表或者自编问卷,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本没有采用实验进行研究。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是人内部的一种平衡状态,具有内隐性和变化性,不可直接观察,只能通过外部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但是需要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不同的需要可能表现为相同的行为,相同的需要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基于需要本身的特性,精确的定量化的实验方法和其他测量存在难度,这也是影响需要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需要研究中,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取得需要研究的长足进展,也是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章引用

库慧,史慧颖. 基本心理需要:概念、结构及理论基础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Concept,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Basis[J]. 心理学进展, 2017, 07(11): 1269-1276.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7.71115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陈陈(2004). 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 (5), 74-79.

  2. 2. 邓林园, 方晓义, 万晶晶, 张锦涛, 夏翠翠(2012). 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其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科学, (1), 123-128.

  3. 3. 甘启颖(2015). 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效能与手机依赖关系剖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6), 61-64.

  4. 4. 郭海英, 朱婉灵, 朱倩, 朱茂玲, 左培颖, 林丹华(2014). 亲子沟通与农村青少年幸福感的关系: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0(2), 129-136.

  5. 5. 黄希庭, 张进辅, 张蜀林(1988).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 心理科学, (2), 9-14.

  6. 6. 景汇泉, 孙宝志(2001). 大学生需求层次的二十年变化与分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3), 1-4.

  7. 7. 李董平, 周月月, 赵力燕, 王艳辉, 孙文强(2016). 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 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 48(12), 1519-1537.

  8. 8. 罗云, 赵鸣, 朱振宏(2014). 初中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的中介作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 30(3), 312-321.

  9. 9. 彭彦琴, 杨鑫辉(1997). 欲、理与欲、义与利——论中国古代需要心理学思想中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江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77-81.

  10. 10. 沈静(2007).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研究. 硕士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11. 11. 涂红涛(2007). 高中生心理需要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硕士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12. 12. 万晶晶, 张锦涛, 刘勤学, 邓林园, 方学义(2010). 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 8(2), 118-125.

  13. 13. 汪风炎(2001). 从心理学角度再析理学中的理辩欲.心理学探新, 21(2), 8-12.

  14. 14. 晏予(1990). 人格心理学中的需求理论研究. 心理学探新, (1), 26-30.

  15. 15. 叶奕乾(2005). 现代人格心理学(页233-247).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6. 16. 易娟, 杨强, 叶宝娟(2016). 压力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和非适应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4), 644-647.

  17. 17. 喻承甫, 张卫, 曾毅茵, 叶婷, 胡谏萍, 李丹黎(2012). 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83-90.

  18. 18. 周冠生(1995). 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心理学报, 27(3), 274-280.

  19. 19. Baard, P. B., Deci, E. L., & Ryan, R. M. (2004). Intrinsic Need Satisfaction: A Motivational Basis of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in Two Work Set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 2045-2068. https://doi.org/10.1111/j.1559-1816.2004.tb02690.x

  20. 20.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8, 237-288.

  21. 21.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65PLI1104_01

  22. 22. Deci, E. L., & Ryan, R. M. (2008). 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 Canadian Psychology, 49, 14-23. https://doi.org/10.1037/0708-5591.49.1.14

  23. 23. Deci, E. L., & Vansteenkiste, M. (2004).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Ricerche di Psichologia, 27, 17-34.

  24. 24. Gillet, N., Fouquereau, E., Forest, J., Brunault, P., & Colombat, P. (2012).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n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Well-Being.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7, 437-450. https://doi.org/10.1007/s10869-011-9253-2

  25. 25. Howell, R. T., Chenot, D., Hill, G., & Howell, C. J. (2011). Momentary Happines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2, 1-15. https://doi.org/10.1007/s10902-009-9166-1

  26. 26. Jang, H., Kim, E. J., & Reeve, J. (2012). Longitudinal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 Motivation Mediation Model in a Naturally Occurring Classroom Con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4, 1175-1188. https://doi.org/10.1037/a0028089

  27. 27. Jang, H., Reeve, J., Ryan, R. M., & Kim, A. (2009). Ca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Explain What Underlies the Productive, Satisfy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ollectivistically Oriented Korean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 644-661. https://doi.org/10.1037/a0014241

  28. 28. Kasser, T., & Ryan. R. M. (1996). 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280-287.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96223006

  29. 29. Kowal, J., & Fortier, M. S. (2010).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Flow: Contributions from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I39, 355-368. https://doi.org/10.1080/00224549909598391

  30. 30. Len Doyal & Ian Gough. (2008). 汪淳波等译. 人的需要理论. 商务印书馆, 46-59.

  31. 31. Leversen, I., Birkeland, M. S., & Samdal, O. (2012).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i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Adolescents’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1, 1588-1599.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2-9776-5

  32. 32.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https://doi.org/10.1037/h0054346

  33. 33. Miserandino, M. (1996). Children Who Do Well in Schoo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Above-Averag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8, 203-214.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88.2.203

  34. 34. Reis, H. T., Sheldon, K. M., Gable, S. L., Roscoe, J., & Ryan, R. M. (2000). Daily Well-Being: The Role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419-435.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0266002

  35. 35. Sheldon, K. M., & Hilpert, J. C. (2012). The Balan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BMPN) Scale: An Alternative Domain General Measure of Nee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6, 439-451.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12-9279-4

  36. 36. Sheldon, K. M., Ryan, R., & Reis, H. T. (1996). What Makes for a Good Day?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the Day and in the Pers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1270-1279.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962212007

  37. 37. Tay, L., & Diener, E. (2011). Needs and Subject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354-365. https://doi.org/10.1037/a0023779

  38. 38. 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Soenens, B., & Lens, W. (2010). Capturing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at Work: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Work-Relate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 981-1002. https://doi.org/10.1348/096317909X481382

  39. 39. Wei, M., Shaffer, P. A., Young, S. K., & Zakalik, R. A. (2005). Adult Attachment, Shame,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The Mediation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 591-601.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52.4.591

  40. 40.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https://doi.org/10.1037/h004093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