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8428 , 8 pages
10.12677/AP.2019.91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Children: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lience

Qiuyang Feng, Hao Tang, Junfang Lai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Dec. 23rd, 2018; accepted: Jan. 4th, 2019; published: Jan. 11th, 2019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esilience, social adapt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urban migrant childre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300 urban migrant children from Chengdu completed measure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ilience Scale, Social Adaptation scal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resilience, social adapt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gender, grade, and whether they were only children or not. Resilience is remarkab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Resilience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was 43.41%.

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Resilienc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ocial Adaptation

城市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冯秋阳,唐浩,赖俊芳

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3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11日

摘 要

为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适应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故选取成都市的300名流动儿童,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以及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三个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韧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总分和各维度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41%。

关键词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向城市,社会的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以“单身外出”的形式流动,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外出(刘晓天,2014)。也就孕育出了一大批新的城市弱势群体——“流动儿童”。在我国,城市的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主要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和社会地位低的服务性工作,收入低,生活环境差,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同时,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些流动儿童不可能享有和城市本地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就使得他们在城市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许多社会适应问题(Parente & Mahoney, 2010)。

心理韧性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方向研究范畴的热点问题。对于心理韧性,学术界尚未给出界定清楚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韧性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心理韧性常常被阐述为一种稳定的个性特质或能力,使个体免受危险和逆境的消极影响(Hollister-Wagner, Foshee, & Jackson, 2010),如:Hauser (1999)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调节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个体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需要以及逆境(Hauser, 1999);Markstrom et al. (2000)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个体纵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也能够克服并且得到成长的个人特质(Markstrom, Marshall, & Tryon, 2000)。心理韧性也被描述为遇到危险后的一种积极适应结果(Joseph, 1994)。国内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和剖析国外心理韧性及其研究进展,如宋广文(2010)等对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教育歧视进行了阐述(宋广文&周方芳,2010),席居哲(2012)等讨论了心理韧性研究的出路(席居哲&左志宏,2012)。另外还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王永(2013)等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以及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王永&王振宏,2013),席居哲等探讨了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况与情绪自我调节方法(席居哲&左志宏,2013),陈琴(2014)等对情绪和心理韧性在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陈琴&王振宏,2014)。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能够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的能减少心理压力,减缓精神应激状态,从而提高个体社会适应水平的保护因素(李强,1998)。社会支持分为客观社会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两类。客观社会支持指个体在遭遇困难挫折以及面对压力时,得到来自社会上主要是亲人朋友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直接帮助;领悟社会支持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中,感受到他人尊重、支持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比客观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胡韬,2010)。并且,领悟社会支持还可通过改善个体应付环境的方式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关于社会适应定义也还没有一致的观点,主要有以下看法:方晓义(2003)等人主要从外显行为和内隐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社会适应(方晓义,张锦涛,孙莉,&刘钊,2003)。陈敏(2011)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周围环境改变时,通过改变自己应付环境的方式主动去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陈敏,2011)。陈建文、黄希庭(2004)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一种人们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必备的心理素质(陈建文&黄希庭,2004)。胡韬(2010)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三个方面(胡韬,2010)。许松芽(2011)等人表示社会支持影响心理韧性,外倾性,有较多的社会支持的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普遍较高(许松芽,2011)。

李志凯(2009)通过对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程度比客观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度高(李志凯,2009)。吴美玲(2010)对福州地区的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与心理韧性相关水平最高的是支持利用度。这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其心理韧性总体水平就越高(吴美玲,2010)。刘慧(2012)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适应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与适应性以及心理韧性各维度与适应性各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心理韧性水平越高,适应性强。同时,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显著预测适应能力,其中人际协助对适应性预测力最强(刘慧,2012)。王园园(2005)等人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不同,特定的社会支持类型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起到重要的作用(王园园,方晓义,&程虹娟,2005)。曾守锤(2012)研究西方关于高危儿童心理弹性时发现高危儿童在压力状态下的保护因素,比如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最后得出社会支持是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保护因素之一(曾守锤,2012)。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针对流动儿童这一对象的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心理韧性这一积极心理特质对流动儿童成长发展有其重要作用。本研究将研究视角从流动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其保护因子,扩宽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范围,将研究视角从流动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其保护因子,扩宽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范围。同时,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也开始重视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资源—社会支持,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丰富了流动儿童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有助于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调查于2016年三月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成都市招收流动儿童的公立小学和公立中学各一所,每所学校抽取三个班,共抽取六个班级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300名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86份,问卷有效率95.3%,有效被试中,男生150人,女生136人;独生子女160人,非独生子女126人。其中:小学四年级45人,小学五年级57人,小学六年级50人,初中一年级56人,初中二年级46人,初中三年级32人。被试年龄9-15周岁,平均年龄12.23周岁,标准差1.34周岁。

2.2. 研究工具

青少年儿童心理韧性量表。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量表共有27个题目,包括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二阶因素。由于心理韧性主要是指个人方面的特质或能力,故本研究只采用心理韧性量表中的个人力因素的项目。该部分共15个项目,李克特五级计分,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因子。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 (胡月琴&甘怡群,2008)。

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采用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共四个因素,即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学校支持3个正向支持因素和欺负与歧视一个负向支持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因素模型拟合较好。量表α信度系数为0.748,重测信度0.933,效度较高(胡韬,2010)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采用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该量表由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8个一阶因素和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3个二阶因素构成。八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56~0.806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21,重测信度系数为0.907 (胡韬,2007)。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的特点

3.1.1. 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1

Table 1.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ilienc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children

表1.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

*P < 0.05,**P < 0.01,下同。

表1可以看出,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心理韧性三个变量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女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3.1.2. 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分组变量,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Table 2. Grade differences of resilienc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children

表2.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的年级差异

表2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在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在不同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性,除了七年级在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所下降之外,基本上随着年级的增长三者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

3.1.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以是否是独生子女为分组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心理韧性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Table 3. Urban migrant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social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between only and non-only children

表3. 城市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心理韧性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表3中,我们可以得出,城市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心理韧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非独生子女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2.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将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及其各个维度做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silienc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children

表4.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表4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在总分各个维度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社会适应与学校支持相关度最高: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总分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韧性与社会关系与观念维度相关度最高;心理韧性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韧性与学校支持相关度最高。

3.3. 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2005)提出的回归系数检验法,检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检验自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对因变量(社会适应)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第二步,检验自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对中介变量(心理韧性)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检验中介变量(心理韧性)对因变量(社会适应)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第三步,检验当考虑中介变量(心理韧性)后,自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对因变量(社会适应)的影响。如果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系数仍为显著,则中介变量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如果变为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效应(温忠麟,侯杰泰,&张雷,2005)。

根据以上检验步骤,检验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见表5

Table 5. Mediating effect test of mental resilience

表5.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5中y表示社会适应,x表示领悟社会支持,m表示心理韧性,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检验发现,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显著,即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社会适应。第三步的检验发现,社会适应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偏回归系数显著(r = 0.334, p < 0.01),所以心理韧性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大小为:0.413 × 0.513 = 0.21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0.212 ÷ 0.488) × 100% = 43.41%。由此可见,领悟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心理韧性实现的。

4. 讨论

4.1. 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女生三者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同(苏霞,李忠晓,&董振华,2016)。这可能是因为男女生的性格差异的不同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面对困难,女生更倾向于向亲人,朋友寻求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她们可以选择哭泣,可以向周围的好朋友宣泄自己的不满或痛苦,而且她们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支持去适应不利的环境。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生从小就被要求要独立,遇到困难,大多采取默默承受,独立解决的方式,而当自己的能力有限时,就会出现失望沮丧情绪,以至于造成适应不良和较低的心理韧性水平(苏霞等,2016)。

此外,研究还发现除了七年级的学生之外,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提高,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再加上如约而至的青春期,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叛逆,情绪两极性,孤独,自卑,这不仅不利于他们适应新环境,对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年级越高,他们经历了更多的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那些挫折不仅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且会让他们越挫越勇,从而提高心理韧性水平(张春梅&黄玲玉,2016)。同时,随着流动儿童个性,认知,社会性的发展,社会适应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随着心理的发展不断提高。

本研究还发现,非独生子女的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更容易在家被溺爱,更容易得到全家人全部的呵护,很多事情都是父母们为他们独当一面,经历的挫折较少,一旦遇到较大的挫折就很难从里面走出来,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他们考虑问题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主动寻求同龄人的交流,合作,支持,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心理韧性的发展(丁洁,杨红培,&赵泽,2013)。而非独生子女恰恰相反,因为自己并不是家里唯一的小孩,父母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忽略掉自己,所以他们比起非独生子女,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会更加的独立,遇到挫折更容易找到有效的处理方式,也更容易从挫折中走出来,所以心理韧性水平较高。而因为兄弟姐妹的存在,比起非独生子女,他们多一种亲密的社会支持,遇到挫折时,他们也可以向他们需求帮助,所以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水平都较高。

4.2. 城市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城市流动儿儿童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呈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王园园等,2005)。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的一种保护性因素,有利于个体适应不利环境。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韧性与领悟社会支持中四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心理韧性与学校支持相关度最高。有研究表明,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那么他在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时所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就越多,如解决问题,求助等。反之,就会较多地运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自责,幻想等(姬彦红,2013)。亲密的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同伴关系在流动儿童对抗挫折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席居哲,桑标,&左志宏,2008)。教育中要帮助流动儿童领悟到来自学校,家庭,同伴的社会支持,要极力避免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与欺辱。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韧性与社会适应总分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韧性与社会关系与观念维度相关度最高。心理韧性水平越高,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越强,对人际关系有着更恰当的把握,在遇到挫折时,得到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同时,自信和心理控制作为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可以使流动儿童保持轻松的心境,已到达积极适应的目的。

4.3. 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确实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41%。看来,心理韧性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结果显示,在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教育中,一方面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来自学校,家庭,同伴的社会支持,提高他们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另一方面,还应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水平。不应使他们完全被保护的状态,应让他们适当地亲身尽力一些挫折,学会应付挫折的有效方式,提高抗挫能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5. 创新点

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困境归纳为适应不良。这样能从宏观上把握流动儿童问题所在,将流动儿童问题的各种表现抽象为适应不良,于是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就转向提高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上,通过提高流动儿童的适应性来改善流动儿童现状。以往心理韧性研究中,是将心理韧性作为结果变量,探讨其他变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而本研究中,将心理韧性视为中介变量,是个人内在的一种心理特质,认为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影响社会适应。检验心理韧性是否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起中介作用,为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

文章引用

冯秋阳,唐 浩瀚,赖俊芳. 城市流动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Children: The Mediating Role of Resilience[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01): 26-33.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1004

参考文献

  1. 1. 陈建文, 黄希庭(2004).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心理科学, 27(1), 182-184.

  2. 2. 陈敏(201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3(3), 13-15.

  3. 3. 陈琴, 王振宏(2014). 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2), 306-310.

  4. 4. 丁洁, 杨红培, 赵泽(2013).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与关系.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 116-117.

  5. 5. 方晓义, 张锦涛, 孙莉, 刘钊(2003). 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应用心理学, 9(4), 14-21.

  6. 6. 胡韬(2007).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7. 7. 胡月琴, 甘怡群(2008).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心理学报, 40(8), 902-912.

  8. 8. 姬彦红(2013). 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 81-86.

  9. 9. 李强(1998).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 天津社会科学, (1), 66-69.

  10. 10. 李志凯(2009).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4), 440-442.

  11. 11. 刘慧(2012).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适应性相关研究——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留守儿童为例.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12. 12. 刘晓天(2014).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13. 13. 宋广文, 周方芳(2010). 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中国特殊教育, (10), 75-78.

  14. 14. 苏霞, 李忠晓, 董振华(2016). 性别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0(2), 152-157.

  15. 15. 王永, 王振宏(2013).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1), 94-100.

  16. 16. 王园园, 方晓义, 程虹娟(2005).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17. 17. 温忠麟, 侯杰泰, 张雷(2005).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心理学报, 37(2), 128-134.

  18. 18. 吴美玲(2010). 福州市初中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人格特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19. 19. 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2008). 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教育导刊(下半月), (11), 64.

  20. 20. 席居哲, 左志宏(2012).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 心理科学进展, 20(9), 1426-1447.

  21. 21. 席居哲, 左志宏(2013). 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7(9), 709-714.

  22. 22. 许松芽(2011).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 12(3), 60-62.

  23. 23. 曾守锤(2012).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研究与实务.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4. 24. Hauser, S. T. (1999). Understanding Resilient Outcomes: Adolescent Live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9, 1-24.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95jra0901_1

  25. 25. Hollister-Wagner, G. H., Foshee, V. A., & Jackson, C. (2010). Adolescent Aggression: Models of Resiliency.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1, 445-466. https://doi.org/10.1111/j.1559-1816.2001.tb02050.x

  26. 26. Joseph, J. M. (1994). The Resilient Child: Preparing Today’s Youth for Tomorrow’s World. Insight Books.

  27. 27. Markstrom, C. A., Marshall, S. K., & Tryon, R. J. (2000). Resiliency,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in Rural Low-Income Appalachian Adolescents from Two Racial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693-703. https://doi.org/10.1006/jado.2000.0353

  28. 28. Parente, M. E., & Mahoney, J. L. (2010). Residential Mobility and Exposure to Neighborhood Crime: Risks for Young Children’s Aggress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7, 559-578. https://doi.org/10.1002/jcop.203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