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649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2111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任家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2日

摘要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方法借鉴,其中先秦儒家注重通过“仁”与“礼”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先秦道家则主张符合自然之道的“超道德”,提倡“无为”与“不争”的道德原则,二者在内容与方法方面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它强调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明确了理论学习要与现实实践结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即发挥理想人格的目标导向作用、坚持“言传身教”的教学原则,树立“修身治国”的人生志向。

关键词

先秦,儒家,道家,德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oral Education in Pre-Qin Dynas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Jiaying Re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an. 15th, 2023; accepted: Feb. 13th, 2023; published: Feb. 22nd, 2023

ABSTRACT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t moral education provided critical content and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Among them,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norm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through “benevolence” and “rites”, while the Pre-Qin Taoism moral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super morality”, advocate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non-action” and “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 of nature and does nothing.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approach, there is some agreement and some disagreement.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oral education thoughts still have vital value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mporar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up lofty ideals,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theoretical stud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actice, has a profound enlightenment to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is, give play to the goal guiding role of ideal personality, adhere to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words and deeds”, establish the life ambition of “self-cultivation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Keywords:The Pre-Qin Dynasty, Confucianism, Taoism, Moral Though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蕴之一,道德教育始终占据着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先秦儒道思想家们将自身学说与所处时代结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德育主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发挥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先秦儒道德育思想虽然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片面性,但其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至今日仍然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本文试图梳理研究先秦儒道德育思想,从内容、方法两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揭示其当代价值以及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的启示。

2.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主要有两层核心内容,首先是在充分吸收了周代德育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礼”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为推进个体行为不断符合当前社会要求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路径。其次是将高高在上的礼乐宗法落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并将之贯彻入政治、文化、社会道德等多个领域,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一) 以“礼”规范行为。“礼”的诞生最初与祭祀活动相关,至周代“礼”已经成为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以此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礼”思想,将其确立为规范个人行为的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的“礼”思想在强调维护周代宗法制度外也赋予了“礼”新的时代内涵。孔子以“仁”释“礼”,主张“上好礼,则民易使”(《论语·宪问篇》),目的是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将外在社会规范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自觉意识 [1] 。之后孟子明确将“礼”的具备视为理想人格必备的道德品质,荀子的“隆礼重义”思想和进一步提出的仁、礼、法合一的理念,更有力地维护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 [2] ,此时“礼”思想不仅是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还具有了在社会宏观层面统筹调节各阶级间矛盾的能力,具有安定人心、稳定社稷的作用。他们认为通过在政治、社会风尚多个层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将“礼”确立为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很大程度上能够做到避免人与人、国与国间的纷争,从而实现人内心的平和与国家的安定的目的。

(二) 以“仁”为核心价值取向。先秦儒家思想家们认为“仁”是世间善的总合和根源。虽然孔子提出“仁”的目的是“复礼”,然而以“仁”释“礼”的实际结果却是外在的血缘制度(礼)成了服务于内在道德品质(仁)教化的工具。生于“礼”又超越了“礼”的“仁”思想在稳定社会环境、引导个人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所主张的核心价值取向 [3] 。

作为首位将“仁”思想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和主要范畴进行思考和论述的哲学家,孔子的“仁”思想在社会层面主要体现为“天下归仁”的和谐社会的主张,以及对个体“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的道德要求和对以“圣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的提倡。其中孔子主要侧重于论述“仁”作为社会的最高准则的社会性作用。如《论语·泰伯篇》提出实现盛世的条件是“民兴于仁”,认为理想社会的实现与社会成员“仁”之心的具备是相互成就的,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塑造具备“仁”的道德品质实现“仁”思想的落地。孟子将孔子“仁”思想这一伦理领域的理论与政治思想扩展、运用于政治领域,在全社会范围内加深了道德教化的影响力,提出了独特的道德政治——“仁政王道” [4] ,扩宽了“仁”思想的内涵。

3.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比于强调规范个人行为,先秦道家德育思想更重视葆有和发展个体的自然本性,主张和推崇的“德”是“道”这一宇宙本源在人的社会互动中的体现和所表现的功能性作用 [5] 。因此先秦道家并非从根本上反对道德建构和道德教育,而是反对“人为之德”,主张符合自然之道的“超道德”,提倡“无为”与“不争”的道德原则。

(一) “自然”与“道德”。先秦道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论述、追求返璞归真的理想人格,其中对自然本性与社会道德的关系探讨是其核心所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齐物论篇》),在先秦道家思想家们看来,人的本质属性和最优德性就是回归自然本性,也就是复归于朴,他们推崇的人格理想以“真人”、“圣人”为代表,其核心品德便是建构于人的自然本性之上的纯真质朴、自然无为。在《庄子·马路篇》中,庄子通过描述伯乐种种“治马”行为及其导致的马折损车轨、脱离缰绳的后果,提出强迫改变或是加以管制束缚人的自然本性,不但无益于其发展,更是会损害其心智的观点。这表明先秦道家德育思想强调人性自然,并非是忽视道德的社会性功能或是要将人降于物的层面,而是强调形成社会公德与培育个体道德品质要以顺应自然为根本前提,“旨在通过以宽阔而平等的视野来审视人和物” [5] 。

(二) “非道德”与“超道德”。首先需要明确先秦道家对“道德”的定义。“道”是宇宙之本体本原,又是世界之总原理、万物之总规律,“德”则是人对此内在依据的认识和体会,是“道”在人的社会活动中的体现。老庄正是以“道”的本质特征为标准对世俗道德进行的批判表现了“非道德”的思想倾向,并提出超越世俗道德之上的“超道德”主张。老子驳斥当时儒墨等学派提倡的世俗道德是“大道废,有仁义”(《道德经》十八章)。庄子同样认为行德仁义不过是“神之末”,并进一步将仁义道德与人的自然本性对立起来。这鲜明体现出老庄对此种人为道德的不满。老子认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三十八章),提出顺其自然是“上德”,在形式上刻意追求表现不过是“下德”。庄子则进一步提出了“长德忘形”的著名命题,指出“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认为只要有过人的德性,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遗忘 [6] 。这表明老庄并不是反对道德存在的,他们主张的是禀受于天而非人为的,在道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世俗道德超越的“超道德”。

(三) “无为”与“不争”。“无为”与“不争”是老庄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与人相处时不争、为政时无为、应对冲突时宽容三个方面。“无为”指得是“为无为”(《道德经》三章),即自然而行的先天属性和使万物自宾自化的能力 [7]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七十三章)。“不争”并非要求人消极处世任人宰割,而是强调要摒弃争强斗胜。因此想要消除灾祸就要消除因无法满足的欲望纠葛而产生的斗争,即培育人“为而不争”的态度和立场。在为政方面,老庄提倡要去除因(统治者的)主观妄念对其自然本性的侵扰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做到因凭自然。折射至日常生活领域,提倡以宽容为核心,“以德报怨”的应世之德。老子解释“报怨以德”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老子》六十三章)。与之相关的还有“大道之行,不责于人”(《道德经》七十九章)、“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庄子·山木篇》)等,都是强调不要苛求他人。

4.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比较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之间存在着较大分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通一致之处。正如前文所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仁”、“礼”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先秦道家则主张符合自然之道的“超道德”,提倡“无为”与“不争”的道德原则。

核心内容的不同导致两家德育思想有不同的侧重点,德育方法也各有特色。如在论述个体人生目标树立时,虽然都肯定要追求远大理想对个体的鞭策、引导作用,但先秦儒家注重“修身”与“治国”的结合,强调个人理想要为社会整体让步,主张人的自我价值必须服从于人的社会价值并通过后者来体现,孟子的“五伦”理论就是鲜明体现 [8] 。这一方面使得“志道”、“弘毅”的优秀品质得到了着重培养,另一方面也使得个体的实践能力得以培育和锤炼。先秦道家虽然并没有在主观上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但老子明确提出了“众人徇物忘道,而圣人脱遗万物,以道为宗”(《道德经》二十章)的观点 [9] ,显然更为重视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使得他们一方面更为专注修养内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内在的“知”对外显的“行”的重要影响作用 [10] 。

总体而言,先秦道家超凡自由却轻视了个体的社会属性,重责任、贵仁义的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恰好是补充;分别是两家德育方法不同侧重的“有言之教”、“无言之教”正是“言传身教”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修身”与“治国”作为个体在家和国两个层面的人生志向互为推动,缺一不可。正是先秦儒道德育思想间的相互刺激和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使其在碰撞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发挥德育作用。

5.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虽然受到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其中对于树立远大理想的强调,以及对于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重视在今日对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具体如下。

(一) 志道与弘毅——远大理想的树立。“志道”与“弘毅”指得是个体要树立并坚定远大的人生抱负并塑造为之不懈奋斗的坚毅品质,既重视立志又强调守志 [11] 。虽然先秦儒道两家在世俗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取舍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都提出了树立人生理想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孔子强调确立发展方向和志向目标时要注重现实性:“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篇》),老庄则通过批判世俗人格来强调要以追求自然、自由为本质原则和根本方向,提出人为失真的理想志向会使人丧失本心,更无法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篇》)和“喜怒哀乐不入胸次”(《庄子·田子方篇》)的精神境界。

为志向不懈奋斗的坚毅同样是个体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篇》),塑造坚毅的性情品质是实现所树立的人生志向的必然要素,即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篇》)。虽然远大理想的确立是人格走向升华的第一步,但远大理想是具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理想抱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终其一生为之奋斗。若是树立的远大理想超出了个体的能力范围,反而不能起到正向的目标导向作用。因此要因时因人,坚持循序渐进地引导受教育者根据自身情况树立合理的远大理想,这是“志道”与“弘毅”在当代发展的新内涵。

(二)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先秦儒道德育思想的总体特色是重视“知”与“行”的统一。“存其心,养其性”(《孟子·尽心上篇》),先秦儒道思想家们认为内省是塑造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必由之路。如“致虚”、“守静”(《道德经》十六章)可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篇》)可以帮助自己改正言行过错,继续发扬善行等。其次,“履,德之基也”(《周易·系辞下篇》),“知”与“行”的结合程度反映了道德教育实效成果的体现。孟子反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孟子·尽心下篇》),荀子也提出“学至于行而止”(《荀子·儒效篇》),都是强调“知”要落实为“行”。

不可否认,先秦时期的“知行合一”思想存在着局限之处,如更多强调由“知”而“行”,没有充分认识到“行”对于“知”的检验作用。但从“认识到”推及“做到”,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后世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即通过考察受教育者“知”与“行”的统一程度来检验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和道德践履的能力。这启发了教育者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由“知”而“行”、由“行”验“知”的实践能力的培育。此外,内省这一教学方法中蕴含的严于律己、勇于自我纠错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提升自学、自省的能力,使正面的灌输教学能够实现更大效果,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6.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对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想要使其担当起推动社会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就必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先秦儒道德育思想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的把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都提出了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的观点,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 发挥理想人格的目标导向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迅速接轨,新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原有的道德修养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尤其大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形成自私偏颇、沉迷物欲等负面品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发挥目标导向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12] 。对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培育,先秦儒道两家都是通过引导其向理想人格学习看齐切入的。生活在“世道衰微,邪说暴行又作”(《孟子·滕文公下篇》)时期的孔子以弟子颜回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为例引导弟子们要重视精神生活而非贪图物质享乐。老庄同样通过描绘主张的理想人格来推广其自然无为的思想,尤其庄子擅长通过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构建顺应自然、不离于真的人格形象,驳斥当时“人为物役”的社会现象及名利至上的价值观念,都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孟子则通过树立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篇》)的形象来强调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和应当负起的道德责任。

大学生正处于进一步进行思想建设和完善道德修养阶段,在接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又接受着纷乱复杂的各类社会思潮影响,容易产生沉迷物质享乐、丧失整体观念等问题。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将理想人格的核心内涵和人格特性正面灌输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在向理想人格学习看齐的过程中增强其道德意识,遏制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冒头。一方面要使大学生重视提升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对各类思想陷阱的警觉;另一方面要重视引导其不断铸牢整体观念和责任意识,避免养成只关注个人权利、强调个体自由的自私品性。

(二) 坚持“言传身教”的教学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它阶段的教学活动的特点在于受教育者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内涵,这就要求不能只采用单一、强制性强的正面灌输方法,而要坚持可以潜移默化使其接受教育的“言传身教”为原则。“言传身教”主要有“有言之教”、“无言之教”两方面内容。如对于弟子们“闻斯行诸”的疑问,孔子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答复性情冲动的子路,以“闻斯行之”告诫遇事犹豫不决的冉有,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的有区别的施教。“无言之教”一方面要求教育者要发挥“身正为范”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地接受道德教育。如“以正治国”(《老子·第五十七章》)、“修己安人”(《论语·宪问篇》)都是意在强调通过提高个人修养来影响他人。另一方面重视环境陶冶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荀子·劝学篇》)、“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篇》)等观点就是体现。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课堂,但高校思政课多以大课堂为主,教师很难充分了解每一位大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也偏于宽泛,常会出现抽象的大道理讲得多,具体的现实性内容讲的少的现象,大学生自然无法将其内化为主体意识。因此教师既要重视“有言之教”,重视与大学生间的联系沟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也要重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注重“无言之教”的作用发挥。此外,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3] 。尤其受科技的进步影响,如今网络舆论、影视剧等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影响程度加强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充分重视教育环境对教学的影响,通过开展各类思想讲座、主题活动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的精神品德。

(三) 树立“修身治国”的人生志向。先秦儒道德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引导受教育者在树立人生志向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孟子明确提出了“天下家国”理念,“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儒效篇》)也强调了天下、国家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既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是统一、一致的,那么为了前者牺牲后者就是值得的。因此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家们将实现安邦定国视为个人功业的成就的前提目标。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之一的“君子”不仅具有“文质彬彬”(《论语·雍也篇》)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做到以“仁”之心忠君、爱民。庄子确定为人生之理想境界的“内圣外王之道”(《庄子·天下篇》)中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塑造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道德行为的表现,其中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对前者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

随着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大学生面临着西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潮的侵袭,容易产生沉溺感官享乐、安于现状、自私自利等问题。尤其在当下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所关心的不是他的生命和幸福,而是他的销路” [14] ,这样的认知无疑会导致大学生走进误区,一方面容易陷入物质享乐的泥潭,沦为物质的仆人而非主人,向“拜物教”投降,另一方面受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影响,容易形成自私自利,过度追求个人利益、漠视集体利益的不良品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内容,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大学生树立人生志向时引导其在考虑自身兴趣志向外充分结合社会期望和时代要求,使其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为国家、社会发展奉献力量,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5] 。

文章引用

任家颖. 先秦儒道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Moral Education in Pre-Qin Dynas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3, 13(02): 681-68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2111

参考文献

  1. 1.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 2. (美)克莱恩, (美)艾文贺. 荀子思想中的德性、人性与道德主体[M]. 陈光连, 译.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3. 3. 邱玥, 孔祥慧. 儒道德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人民论坛, 2012(14): 172-173. https://doi.org/10.16619/j.cnki.rmlt.2012.14.050

  4. 4. 童书业, 著, 童教英, 增订.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5. 5. 邵汉明, 公木. 道家哲学[M]. 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7.

  6. 6.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7. 7. 王中江. 道与事物的自然: 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J]. 哲学研究, 2010(8): 37-47+127.

  8. 8. 何瑞莉. 儒道两家德育思想比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9): 33-35. https://doi.org/10.13398/j.cnki.issn1673-2596.2014.09.011

  9. 9. 万勇华. 庄子的理想世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10. 10. 杨启亮.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辨析[J]. 教育科学, 1995(1): 22-29.

  11. 11. 杜秀娟, 王畅.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30): 66-67. https://doi.org/10.13615/j.cnki.1004-3985.2013.30.042

  12. 12. 顾有仁.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

  13. 13.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14. 14. 弗罗姆. 为自己的人[M]. 孙依依,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2.

  15. 1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