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4697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4121

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与启示

董立桂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7月12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31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12日

摘要

西方哲学关注的重点以及讨论的角度并非一成不变,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转向,分别为从古希腊探究谁是物质世界第一本原的自然哲学转向抽象的、具有真理性的本体论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本体论的探索逐渐转向认识论的研究,即关于知识来源是否可靠的论述;而到了近代,哲学家力图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来论证哲学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和生命力,即语言学的转变。通过对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分析,我们发现西方哲学的重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始终以“人”为出发点。

关键词

西方哲学,转向,启示

Three Diversions and Revel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Ligui Dong

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l. 12th, 2022; accepted: Jul. 31st, 2022; published: Aug. 12th, 2022

ABSTRACT

The focu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 angle of discussion are not the same.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western philosophy has experienced three turns,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cient Greek exploration of who is the first original natural philosophy in the material world to the abstract and true ontological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exploration of ontology gradually turned to the study of epistemology, that is, the discussion on whether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is reliable; In modern times, philosophers tried to use linguistic analytical methods to prove philosophical views, making them more convincing and vital, that is, the change of linguis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urns of western philosophy, we find that the focus of western philosophy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ut it always takes “hum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Keywords:Western Philosophy, Diversion, Revel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哲学的起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问题都表达出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的追问、对存在的思考,历史上几乎每一位哲学家都对“哲学”进行独特的词源解释。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意为对智慧之爱,哲学家是真正爱智慧者。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原理与原因是最可知的,明白了原理与原因,其它一切由此可以明白”。所以“求知”是有限之人试图把握无限真理的积极尝试,哲学就是不断探索无限真理的过程。19世纪东方国家开始把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的译法引进过来,例如中国学者严复将其译为“玄学”、日本学者井上哲次郎译为“形而上学”,这些词是哲学早期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也有对于哲学的相关表述,例如《易经·系辞上》中记载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意为凡超越经验事物之上的本体便是形而上者,其具有抽象化、非对象化、无形质的特点,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便称之为“形而上学”。从古希腊的“哲学”到中国近代的“玄学”,哲学在名称演变上似乎有了一点中国味,不过依旧不接地气,但真正的智慧不可与技术或普通知识相提并论。

学界公认哲学第一人是古希腊的泰勒斯,因为他第一个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2] 看似很简单、不起眼,但在那个年代能问出这个问题是非常伟大的,因为对世界本原的追问对于早期人类而言是不可触碰的神秘之物,这在古希腊赫西俄德与荷马两位吟游诗人那里分别以不同的视角给出答案,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记载奥林匹斯众神统治世界的历史;荷马史诗在《伊利亚特》《奥德赛》中叙述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 [3] 那个时代的人因为缺乏知识导致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电闪雷鸣、地震狂风等自然现象被认为是神对人行为不当的警告。无知是恐惧的来源,人类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或英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类的恐惧,但却堵住了人类进一步对自然进行认识、展开探索的可能性。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有了固定活动场所、社会秩序以及生产工具等等,于是人类的自信心与求知欲开始萌发,逐渐想要认识自然甚至尝试利用自然,想把主动权直接攥在自己手中。当人类慢慢摆脱对神的依靠和英雄的迷恋后,开始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但是人所处的自然界中的事物纷繁多样、瞬息万变,人不可能穷尽所有时间来对这些事物进行充分认识,因此必须找出这些事物普遍的、共同的地方,因为只有形成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体系才能以静制动、去认识那些转瞬即逝、难以把握的现象。而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本体”、“本原”,对本原的追问就是“哲学”诞生的标志,因此关于“本原”的哲学可以称之为“第一哲学”,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哲学家便展开了不断探求真理的道路。

2. 转向的含义

很多专业领域都有关于“转向问题”的研究,比如价值学转向、存在论转向、政治学转向等等。转向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所研究的领域或者研究的重点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一般是较大的,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前后得出的结果往往误差较大甚至相反;二是指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同一研究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其产生的结果会有不小的差别。总之,转向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过程的中断,研究内容、形式、方法上必然是有相关重要联系的。哲学的转向即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及研究方式的转变,那么要转到何处以及如何转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哲学的转向问题不仅关乎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问题,也涉及到未来西方哲学发展的方向。

3. 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有两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从古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论研究转向近代以后的认识论研究;第二次是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而这其中,在古希腊本体论的研究中又包含一次转向,所以本文认为在西方哲学历史上一共发生三次转向,主要如下:

3.1. 自然哲学到本体论

在公元前6世纪,自然哲学学派众多,他们都积极尝试着从自然界中寻找某一具体元素来作为物质世界的构成单位。例如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美尼分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气是构成万物的究极元素”;接着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毕达哥拉斯又提出“数字可代表世界”。可见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那里,都是将世界的本原解释称自然界中可以感知的某一元素或几种元素所构成的,这些都可以从周围世界中找到,因此他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此时人类虽然展开了关于世界本原的追问,人类的哲学之路由此展开,但是这时候的哲学家给出的关于本原的答案都是感性的、具体的、朴素的、个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事物的变化,这类解释会被不停地怀疑、纠正甚至推翻,于是后来一些哲学家开始尝试用新的元素并且赋予复杂化的过程。比如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流射说”,他解释万物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叠加而成并且由爱与恨的力量差异结合而成,这种解释世界本原的方法最终演化到德谟克利特“原子虚空论”戛然而止,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都是原子组成,原子是永恒的且本身不会变化,但可以运动,虚空就是原子运动的场所。此后哲学家们再也找不到作为世界本原的最小颗粒,原子就是最小的,再也不能被分割。这也标志着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而一种全新的解释世界本原的方法逐渐形成,其具有概括性、普遍性、抽象性等特点,它更能解释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关于“本原”问题开始突破以泰勒斯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的观点,将自然哲学提升至本体论阶段的哲学家是巴门尼德,他区分了“存在”和“不存在”,将存在视为事物的本原,形态各异的事物如桌椅板凳、花草树木等等在其视域里都是一种“存在”。 [4] 所谓“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巴门尼德把事物的具体特性如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全部抽离出去,最后剩下只能是“存在”这种特质,这样总能包含新的事物。柏拉图与巴门尼德的思想十分相似,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皆由理念所化,一类事物对应一类理念,理念之间没有交流,世间万物通过摹仿和分有理念而形成,事物的一切行为皆是受到理念的指导并复归于理念本身。后世关于哲学“第一问题”的思考多是受到柏拉图理念论的启发。而后亚里士多德独创“四因说”来解释世界,其中形式因最为根本,他提出的十个范畴中作为主词的“实体”最为关键,最后将形式与实体统一起来,提出“实体即主体”。亚里士多德哲学堪称古希腊哲学对于本原问题进行思考的巅峰。哲学家此时在关于世界本原问题上已经分清抽象与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了,不再同以往哲学家般欠缺理性而片面地认为某些经验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作为世界本原, [5] 他们开始采用比较严格的逻辑推理、演绎归纳等论证方法来探讨关于真理问题。这是西方哲学的第一次转向,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包罗万象、变化多端的,只有将其抽丝剥茧、层层追问,最后高度概括抽象化方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2. 本体论到认识论

近代以后,人类对于世界本原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认识,人们便开始怀疑自身获得的知识是从哪里来、是否可靠、如何证明等问题,毕竟人类在考虑自己想要得到的终极真理之前,必须知道人本身能否知道以及如何知道。于是哲学第二次转向便由此开始。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使理性、科学再度风靡,对本原的思考逐渐转向对理性和人的认识本身的思考,主要是关于“知识源自何处”的问题,因此近代哲学家主要探究的是认识论问题。一方面,欧陆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延续着哲学几千年来“理性光辉”的传统思路,笛卡尔认为“直观”和“演绎”是人获得知识最可靠的方法,直观给人提供了现实中最基础的概念, [6] 而演绎则是从“确定的事实中做出的任何必然性推断”;斯宾诺莎受笛卡尔影响,他认为人内在的理性感官能力可以准确反映外界事物的真实本性;莱布尼茨同样认为人的内心一开始就有了“天赋观念”,人天生具有理性能力来认识事物。他们都认为理性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否定了感性的经验知识,他们强调对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另一方面,英国经验主义派培根、洛克、贝克莱等人则坚持“经验主义”,这是一种反对理性主义者所主张的“唯理性论”。培根是经验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人的认识对象无不出自自然,提出认识的来源是感觉经验,一切科学都是从观察出发然后才慢慢过渡到理性;洛克系统化地论证了知识源于人的感觉,强调人的感官经验才是知识的可靠来源,人通过外感官即感觉获得知识,然后才通过内感觉即各种心理反省活动。虽然两个派别对知识的来源以及可靠性证明各执一词,但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不断追问知识的合理性,且他们都承认理性的作用,只是对知识来源何者为第一性进行辩论。哲学家的思想不是一以贯之的,因此没有绝对的唯理论者或者经验主义者,我们可以发现唯理论者也有一些经验主义的成分,经验论者也有很多理性主义的痕迹,他们的分歧只不过是对知识来源的探讨,这是一种不断追求真理的积极实践。之后,康德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称为独断论和怀疑论,他认为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并尝试调和二者,康德以“哥白尼式的革命”为口号提出批判哲学,划分了“现象”和“物自体”,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这使得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得到保证,从而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黑格尔将传统形而上学“集大成”,他恢复了古代“实体即主体”的传统,以绝对精神和庞大的辩证法去解释世界,他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一切行为都由其出发并最终返回到原点。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过程中,人类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例如无神论、实体、因果关系等等,而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必须解决人的知识以及认识外界的来源和途径问题,因此西方哲学转向认识论符合历史的逻辑。

3.3. 语言学的转向

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在普通人眼中就非常晦涩难懂、极其抽象思辨,部分原因或许是哲学家故意为之,但这也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近代后的哲学蓬勃发展,哲学家开始思考如何尽可能地表达他们对世界的各种认识。所有认识与知识都可以表达成相应的命题,而命题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所以就从对人认识的来源的关注很自然地过渡到语言,因此哲学产生了第三次转向。

早在近代认识论转向之前,培根就发现人类语言的缺陷,即人在日常交流中常常会产生各种误解,所以即使是真理有时也会因语言的欠缺而使人无法理解甚至误解,于是现代西方哲学家如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罗素等人开始把全部哲学经典问题都归为语言逻辑问题,主要涉及到语言在实践和思维中的作用、方法和逻辑形式。英美分析哲学家更关注语言对哲学的工具作用,例如逻辑实证主义学派认为要用人工语言取代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而之前的语言都是模糊的日常语言。 [7] 所以哲学研究必须以现代逻辑分析为基础去构造一种理想的人工语言来取代日常语言,这种语言用词准确恰当、清晰易懂。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中论述哲学是一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凸显出来,但是需要得到证实。 [8] 语言学是证明命题科学性的工具,如果一个哲学命题不能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那么就是形而上学,它将不能被大众所接受。日常语言学派认为要对日常语言进行语言分析以消除其在哲学中的误用和滥用。另外,欧陆哲学家认为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根本纽带,人用语言的形式去理解世界、把握真理,所以在现代哲学的发展中无法避免如何直面对思想的表达以及对世界的描述,即注重语言。哲学从一开始注重对存在的理解转到对认识的考察,再转到对所有的认识最后都是要表达出来的,哲学全部观点的结构、性质、特点都须借助语言来阐述,这样人们才能准确地认识世界以及思想。通过语言去研究思想和整个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为语言转向。语言转向甚至引起了一门新的基本哲学学科的产生——语言哲学,它将语言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哲学探讨。20世纪,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语言哲学是哲学的基本功,同时通过对语言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梳理从而对传统哲学展开批判并建构新的领域,这些都是采取严密的逻辑表达以及精细的语言分析展开新的哲学研究方式和问题,这为未来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4. 西方哲学转向的相关启示

4.1. 哲学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其他哲学分支,它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甚至常常超越了那个时代,所以不能静止地、孤立地对待哲学的发展。从西方哲学史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转向都是对哲学问题更加深入的探索,而且是在已有哲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相连的,既继承了时代精华,又有所发展。因为历史的发展,当对某一哲学问题的终极回答不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时,于是产生了哲学转向,它并不是逃避问题,而是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给出相应的解释。但是无论怎么转,很多具有价值性的观点永远具有时代意义,例如古希腊的悬置判断、中世纪的奥卡姆剃刀以及近代的理性精神等等,这些哲学上的观点总能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并提供新的视角。哲学观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会因时而变、因地而变,但其本身的哲学意义永远值得后人不断挖掘。

4.2. 哲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并接近群众

哲学本身是从具体实践中抽象而来,然后上升到高度的思辨过程,但哲学最终必须要回归到具体现实当中去。哲学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真理性、科学性的理论,它能归纳总结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因此从整体上看,现代哲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未来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总会与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有关,它是与具体生活紧密相连的,现实给予哲学新的研究领域、目的、对象等等,从而推动哲学不断丰富。另外,哲学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它不再是哲学家的“专利”。其一,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艰难晦涩纯理论的学问不再像以往抗拒,有了一定的愿意钻研的意识,甚至有人以此为兴趣;其二,脱离现实与群众基础的哲学如同离开水的鱼一样会枯竭而亡,哲学作为一门理论,需要被一定数量的群众所掌握并宣传,因此哲学也有向群众靠拢的趋势,例如哲学家将哲学理论用直白、朴素的语言解释出来、大众哲学等哲学派别的兴起等等。

4.3. 哲学始终离不开“人”

哲学是一门关于“人爱智慧”的学问,“人”始终是哲学的主体,哲学始终是关注人的哲学,物的哲学或者神的哲学或许在其中会有一席之地,但它们不是重点。上述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围绕人展开,分别从人的行为、人的知识、人的语言进行转变。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人本身是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哲学家展开了关于人的各个角度的思考,从“人”这条线索可以贯穿整个哲学史。但“人”作为哲学的一种储备资源已经被开发得所剩无几,留给当代哲学研究者的新区域还未可知,于是学科交叉得到重视,比如生态环境学与人的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学、社会主义财富观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关系等等,可以肯定的是确实存在一些未被涉及的学科交叉点,但无论怎么交叉,人在哲学的重要位置是不能够被忽略的。

文章引用

董立桂. 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与启示
Three Diversions and Revel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J]. 哲学进展, 2022, 11(04): 677-68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121

参考文献

  1. 1. 韩立坤. 拒斥与重建——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观念研究[J]. 广东社会科学, 2017(1): 65-71.

  2. 2. 曾蒙.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诗哲之争”思想考察[J]. 学术探索, 2020(2): 41-48.

  3. 3. 谢文郁. 从混沌之神到本源概念——早期希腊人的思维方式追踪[J]. 社会科学, 2014(12): 102-109.

  4. 4. 姚卫群. 古代中希印哲学中的“有” “无”观念比较[J]. 世界哲学, 2021(3): 67-78+160.

  5. 5. 李忠伟.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融合进路中的自我问题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2): 26-47, 199-200.

  6. 6. 贾江鸿. 笛卡尔的直观理论新探[J]. 现代哲学, 2011(2): 66-71.

  7. 7. 江怡. 对《逻辑哲学论》的逆向式解读及其问题[J]. 哲学研究, 2021(11): 96-103+128.

  8. 8. 郝苑. 逻辑冰峰上的人文主义——论石里克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8, 30(6): 1-7+11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