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08  No. 03 ( 2019 ), Article ID: 31448 , 9 pages
10.12677/VE.2019.83022

Path Selectio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eacher Leadership Research

Pingyu Liu, Yingkui Che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l. 3rd, 2019; accepted: Jul. 17th, 2019; published: Jul. 26th, 2019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key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students. Teacher leadership is a new leadership mode of the school,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teacher's main status, and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acher's leadership, scholars have given different defini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levels, and have not yet reached an agreement, but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four levels of schools, teachers, students and society.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eacher leadership should be cultivated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proposition, campus culture, teachers' own perspective,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teacher leadership training mechanism. In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definition of teacher leadership concepts,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Keywords:Teacher Leadership, Fostering Path, Research Review

路径选择:教师领导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刘平玉,陈英葵*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19年7月3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6日

摘 要

教师是促进学校、学生发展的关键力量,而教师领导力是学校一种新的领导模式,是教师主体地位的体现,并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对于教师领导力的内涵界定,学者们基于不同层面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但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层面上。本文认为应该从教学主张、校园文化、教师自身角度、建立健全教师领导力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对教师领导力进行培育。以后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教师领导力概念界定、培养策略以及评价标准上。

关键词 :教师领导力,培育路径,研究评述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国近几年不断的发展,对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2017年~2018年先后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多部文件。目标在于改善教师队伍质量,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欧美国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教师领导力是影响学校和学生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性的条件。教师在学校占据主要地位,没有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没有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和发展,教育改革和学生成绩提高可能都是空谈。在学校由于学生自身的特性,例如对学习缺乏兴趣、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等,对教师领导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当今社会,企业为了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不仅仅局限于技能的强弱,而是需要具备高技能和核心素养的人才。那么教师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教师领导力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适应时代要求,让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改革更加顺利进行,让社会更加认同,让专业同行教学质量提高,笔者将以此为聚焦点,对教师领导力进行研究。

2. 教师领导力研究进展综述

“领导力”最先出现在公司管理上,后来演变为“教师领导力”,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领导力”(Teacher Leadership)一词被人们所熟知,开始于美国的教育机制改革。美英等国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已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国内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在2007才开始起步,距今只不过是12年的时间,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利伯曼(Lieberman) [1] 等人在提出教师领导力是指在与学校相关的人际关系上获得肯定,并有一定的交往技巧和善于鼓励他人。美国学艾熙等人(Ash) [2] 认为教师是学校的首席学习观,是级别最高的领导。美国当代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Sergiovanni) [3] 指出教师领导力是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专长和个的道德权威之上的。坎伯恩(Camburn) [4] 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指单个教师联合起来,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以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陈明、董继承 [5] 的研究认为教师领导力的实质是让老师、学生、学校全面发展,教师领导力包括教师对课堂有绝对的控制权,也包括教师在课外与同事、学生、校长交流沟通两个方面。吴金瑜,戴绚 [6] 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品德去影响同伴、同学、校长甚至是学校发展的能力。中国学者聂玉景 [7] 提出教师领导力是教育行业中的一种新模式,以教师个体智慧和教师群体智慧为基石,促进学校各项活动中不断加强和发展。李肖艳,裴淼 [8] 提出教师领导力包括正式领导力和非正式领导力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群体的影响。通过各国学者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教师领导力是必要的。

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领导力的概念进行解读,使教师领导力的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发展历程可见下表(表1)。

Table 1. The evolution of teacher leadership

表1. 教师领导力概念的演变过程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文献资料整理。

通过表1可以看出,各国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利伯曼(Lieberman)和萨乔万尼(Sergiovanni)对教师领导力的解释基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层面上;艾熙(Ash)和李肖艳,裴淼对教师领导力的定义基于领导力层面;陈明、董继承、吴金瑜、戴绚对教师领导力的定义基于综合层面上。到现在为止学术界对教师领导力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现在的教师领导力都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教师领导力处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共同活动中。第二,都是以教师专业技能为基础。第三,以对他人的影响为最终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教师领导力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没有对其他层次的教师领导力的研究是微乎其微,而且并没有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领导力进行相关研究。第二,陈娜指出目前缺乏对教师领导力实证研究,缺乏真实数据对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三,对于教师领导力水平的高低的测量现在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为了实现国家发展大计,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发挥教育功能的前提是具有教师领导力,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教师领导力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3. 教师领导力内涵的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外对于教师领导力的概念研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对其内涵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刘小平 [9] 认为教师领导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领导力、对家长和社区的领导力、对同事的领导力,从这三方面进行提升教师领导力,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央琳,孙祯祥 [10] 将教师领导力归纳为五大类,既教学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管理领导力、科研领导力、职业发展领导力,这五个方面的教师领导力分别是对自身、学生、学校提出了要求。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和梳理,笔者认为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在学校方面,教师领导力主要表现在决策力和变革力上;第二,在教师方面,教师领导力主要表现在洞察力、沟通力、合作力、激励力上;第三,在学生方面,教师领导力主要表现在引导力、激励力和控制力上;第四,在社会方面,教师领导力主要表现在沟通力、合作力、创新力上。教师领导者在与各方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产生领导力,但在与各方的互动的过程中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力的发挥与施展的前提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为基石。教师领导者只有自身具备各方面的才能,才能在和学校、学生、同事、社会沟通交流方面做到游刃有余,将各个力发挥的恰到好处,这样教师领导力就能得到完美的发挥。图1是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图,呈现了四个层面的教师领导力构成。

Figure 1. The teacher leadership component map

图1. 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图

3.1. 在学校层面的研究

国外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开始于对校长领导力的研究,逐步延伸到对学校层面的研究。美国的学者利思德(Leithwood) [11] 提出,教师领导是学校领导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要站在领导者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现在的学校多数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在正式权力的基础上对学校进行管理,教师只负责教课和管理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很难激发出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惠特利(Wheatley) [12] 指出教师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学校的强化控制,以巩固和保护自身地位,教师缺乏领导力因此教师领导力在此情景中很难发展。维纳(Weiner) [13] 在惠特利(Wheatley)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方面需要校方的支持:清楚地表达学校发展的愿景,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和提供实际支持。

国内关于教师领导力在学校层面的主要研究有:杜芳芳 [14] 指出教师领导力是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校长,应该充分依靠教师及教师领导力中的决策力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决策。聂玉景 [15] 认为教师在学校有治理领导力,教师的治理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参与学校的治理方面,教师不仅要在学校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学校基层的管理工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领导力在学校层面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具有决策力,对学校的事务和教学方面有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师集体可以促进学校的变革和发展。教师的领导力、决策力和变革力的发展,是在教师和学校的相互信任与通力合作之中发展起来的。

3.2. 在教师层面的研究

国外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 [16]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教师发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使自身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凯恩斯·梅耶和穆勒(Katzenmeyer & Moller) [17] 认为教师领导力在教师层面上的表现主要为在认同和尊重其他教师的基础上,与同事分享学习经验,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资源上的共享,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着提升作用。

中国学者也在教师层面对教师领导力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的观点有:翁聪尔 [18] 认为教师领导者与其他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密切合作有利于建立有利信任、和谐的工作氛围。肖建彬 [19] 认为教师与身边的同事是互动最多的,教师和同事的关系以及在教师中领导力的发挥,是衡量教师领导力的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准之一。叶菊艳,朱旭东 [20] 认为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是促进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教师领导力在教师层面是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以学者都认为与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更利于发展教师领导力。教师领导力在教师层面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力、合作力、对学生的激励力。教师领导力在教师层面的具体表现为与其他教师交流关于教学活动的新想法、倾听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建议和意见、通过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指导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与教师群体中其他教师关系融洽,合作无间才能使学校发展更好、学生更加优秀,才能解决更多的教学难题。

3.3. 在学生层面的研究

国外学者迪克森(Dickerson)认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开发教师领导力的重要支持条件。霍伊(Hoy) [21] 等通过对美国86所学校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对学校的分权水平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呈正相关,教师在领导力的基础上的有效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成绩。巴斯(Barth) [22] 研究发现,教师在学校能发挥领导力,那么他们的民主思想会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进而影响学生民主观念和行为。格兰特(Grant) [23] 认为教师领导力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管理上,教师通过教师领导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更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和听取教师的讲解。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查阅发现,我国很早就开始研究教师领导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朱治国 [24] 认为教师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上,除此之外,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品德影响,认为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领导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德育的教育。徐瑾,叶爱英 [25] 认为教师专业化领导力的提高对学生成绩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教师领导力在学生层面的具体表现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品德和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表现将教师在学生中的领导力得以表现出来,使同学在老师的领导下,完成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步。

3.4. 在社会层面的研究

国外关于教师领导力在社会层面的研究历史悠久,在1987年,美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就提出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具备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其他方面的领导力,即教学领导力、政策领导力、协作领导力。政策领导力是指对学校和社会政策的决定权,认为教师在学校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根据自身的知识做出对学校和社会有益的决策。在2008年,美国肯塔基教育专业标准委员会(EPSB)把教师领导力纳入肯塔基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学校、社区和职业生涯中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并从四个维度对四方面的教师领导力提出了不同要求。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国内学者对教师领导力在社会层面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刘福成 [26] 等认为教师具有社会领导力可以向社会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魅力,也为学校赢得声誉,更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邵建东 [27] 认为社会领导力能够彰显教师的独特价值,是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桥梁。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教师领导力在社会层面的具体表现有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在与企业建立友好关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进行实习等。社会领导力是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社会和企业各方优势资源相整合,以此促进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发展的能力。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职业人”,需要掌握适应社会的相关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是老师和企业所需要培训的,教师的社会领导力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重要部分。

4. 教师领导力研究趋势与展望

4.1. 教师领导力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构建

虽然教师领导力相关概念不断深入的研究,但是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这对教师领导力的后续研究来说存在很大的阻碍。并且,随着现在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要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领导力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上,不断对教师领导力进行完善,以推动教师领导力研究的蓬勃发展。

4.2. 教师领导力的测量工具与方法的创新

教师领导力是现在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最早起源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研究兴起于2007年,研究成果也较少,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整合,目前的研究基本都处于理论阶段,缺少实证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领导力的测量应考虑以下两点:

1) 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缺一不可。理论研究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撑,实证研究是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现在多数停留理论研究层面,实证研究却很少,在未来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中,可以扩展研究变量的深度以及广度,考虑教师领导力在不同层次需要的能力,如:学生的类型、教师的属性、领导者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教师领导力量表的开发和完善。现有的教师领导力量表大多是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而开发出来的,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学者们应致力于教师领导力的开发和完善,以促进教师领导力实证研究的发展。

4.3. 基于教学主张的基础上培养教师领导力

余文森 [28] 曾经指出,教师教学影响力的发挥要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专业水平的高低又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主张上。彭云 [29] 认为教师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领导力,提升教师领导力的关键是在于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因为教学主张不仅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而且代表着教师一生的成就。笔者认为教学主张的形成一般包括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两条路径。其中,教学反思以实践为导向,一方面,是因为教学主张通常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并通过实践来证明。另一方面,教学主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善教学实践,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总之,教学主张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和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反思–实践–再反思–实践”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促使自己的实践和主张互为补充,互相发展进步,最终形成有实践的理论和有理论的实践。这样,才能形成更高级的教师领导力,在学校、学生、教师之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4.4. 结合校园文化培育教师领导力

柏路 [30] 认为校园文化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地方,它是学校的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共同组成的文化总和。柯丽芬 [31] 认为应该营造浓烈的校园实践氛围,文化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不同的校园文化会影响学校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刘福成等认为教师领导力的提高是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持,校园文化对教师领导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是教师领导力实现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首先,要在物质层面构建合作式的校园文化,对老师的工作场所、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营造一个利于教师合作交流的环境。其次,重视教学激励措施,领导层要建立鼓励制度,鼓励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合作式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将不同地区的院校联系起来,教师们共同研究不同地区的教师的优势及教学方法,进行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完善。

4.5. 从教师自身角度提高教师领导力

彭坚、刘毅 [32] 指出领导者通过自身的情绪能力,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促使组织目标更好的实现。情绪智力是领导力的形成的关键性的因素。弗雷德·格林斯坦同样认为,情绪智力是作为领导者必备的品格之一,他认为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的失败与他们缺乏情绪智力有关。同样的,教师的情绪智力在教师的领导力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的情绪智力越高越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情绪需求,教师情绪智力的提高是教师领导力提高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首先,教师要通过管理自身情绪状态向教师和学生传递积极力量;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例如中高职焊接、汽车喷漆等专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再次,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柴艳指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通过教师反思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在下次进行改正,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高的价值。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领导力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同时主动的学习,积极参加关于提升教师领导力相关课程,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最后,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时代在不断的革新,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不被社会所抛弃。现时代“核心素养”一词被广泛的运用在教育界的各个方面,并且要求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要在现在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新的要求,相应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教师领导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应该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去面对不断出现新的问题。

4.6. 建立健全教师领导力培养机制

查尔斯(Charles)和查克(Chuck)指出每年暑期,麻省理工学院都会进行教师领导力相关培训,培训效果十分显著。美国对教师领导力的培训是依据每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制定专项化的培养计划。笔者认为中国的院校应该借鉴美国的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学校的特色建立健全教师领导力培养机制,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师领导力进行培养。主要有以下观点:1)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教育文件,来具体规定教师领导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目标和能力,并大力宣传和鼓励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学习;2) 对于学习方式,各地区各学校可以在遵从统一的规定下,根据各学校的特色进行相应的调整;3) 将教师领导力作为教师晋升的条件之一,帮助教师重视和形成教师领导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我国教师领导力的进步;4) 教育部门或是学校可以建立教师领导力相关专题,或是教师领导力培养基金,来激发教师对教师领导力的兴趣,使其积极参加到教师领导力的培训计划之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5) 学校的校长要在管理观念上有所改变,做到简政放权,在教学上给教师给多的自主权,从而使教师领导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加强和巩固;6) 将课程与教师领导力相融合,一方面,教师要接受教师领导力相关课程的培训,如课程的开发、班级管理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将教师领导力融入到课程之中,在授课、评价学生等的时候充分体现教师领导力。

5. 小结

本研究对教师领导力梳理和评述,并对教师领导力的培育路径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教师领导力对学校、学生、教师同伴和学校都有着重要作用,应该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师领导力,使其能充分在不同的院校发挥。教师领导力是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快理清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及教师领导力的培育路径。教师领导力的提高对于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802058016)。

文章引用

刘平玉,陈英葵. 路径选择:教师领导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Path Selection: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eacher Leadership Research[J]. 职业教育, 2019, 08(03): 128-136. https://doi.org/10.12677/VE.2019.83022

参考文献

  1. 1. Lieberman, A. and Miller, L. (2004) Teacher Leadership.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 CA, 86.

  2. 2. Ash, R.C. and Persall, J.M. (2000) The Principal as Chief Learning Officer: Developing Teacher Leaders. NASSP Bulletin, 84, 15-22. https://doi.org/10.1177/019263650008461604

  3. 3. Sergiovanni, T.J. (2003) The Lifeworld at the Center: Values and Action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In: Bennett, N., Crawford, M. and Cartwrig, M., Eds., Effectiv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Paul Chapman, London, 14.

  4. 4. Camburn, E., Rowan, B and Taylor, J.E. (2003)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Schools: The Case of Elementary Schools Adopting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Models.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205, 347-373. https://doi.org/10.3102/01623737025004347

  5. 5. 陈明, 董继承.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领导力的思考[J]. 教育教学研究, 2007(23): 167-169.

  6. 6. 吴金瑜, 戴绚. 教师领导力及其形成途径[J]. 新课程, 2008(6): 60-62.

  7. 7. 聂玉景. 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现状[J]. 现代教育科学, 2016(4): 122-126.

  8. 8. 李肖艳, 裴淼. 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主题概述[J]. 教师发展研究, 2017, 1(2): 105-114.

  9. 9. 刘小平. 教师领导力问题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1(36): 216-217.

  10. 10. 许央琳, 孙祯祥. 基于场动力学的高职院校教师领导力生成机制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7(6): 71-74.

  11. 11. Leithwood, K., Jantzi, D. and Steinbach, R. (1999) Changing Leadership for Changing Time. Opening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n.

  12. 12. Wheatley, M. (2000) Good-Bye Command and Control. In: Fullan, M., Ed., The Jossey Bass Reader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Jossey-Bass, Chicago, IL.

  13. 13. Weiner, M.L. (2001) Finding Common Ground: Teacher Leaders and Principals Speak out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21, 7-41. https://doi.org/10.1177/105268461102100102

  14. 14. 杜芳芳. 教师领导力: 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J].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30(18): 47-51.

  15. 15. 聂玉景. 论内涵式发展中高校教师领导力的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7(3): 90-93.

  16. 16. 雅思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17. 17. Katzenmeyer, M. and Moller, G. (2009) Awakening the Sleeping Giant: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 Corwin Press, Thousand Oaks, CA.

  18. 18. 翁聪尔. 教师领导力构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6(6): 62-64.

  19. 19. 肖建彬. 中小学教师领导力与有效教学研究[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6(4): 17-23.

  20. 20. 叶菊艳, 朱旭东. 论教育协同变革中教师领导力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 30(2): 8-15.

  21. 21. Hoy, A.W. “教学领导: 基于研究、通向学习成功的指南”[M]. 徐辉, 张玉,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2. 22. Barth, R.S. (2001) Teacher Leader. Phi Delta Kappan, 82, 443-449. https://doi.org/10.1177/003172170108200607

  23. 23. Gant, C., Gardner, K., Kajee, F., Moodley, R. and Somaroo, S. (2015) The Restricted Reality of Teacher Leadership: A South African Survey.

  24. 24. 朱治国. 生态课堂中的教师领导力分析[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2): 91-92.

  25. 25. 徐瑾, 叶爱英. 混合式学习中教师领导力的提升策略[J]. 职教通讯, 2017(23): 57-59.

  26. 26. 刘福成, 汪丽娟. 梁中高校教师领导力: 开发困境与路径突破[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6(2): 82-87.

  27. 27. 邵建东. 高职教师领导力: 内涵、价值及发展路径[J]. 江苏高教, 2018(10): 72-76.

  28. 28. 余文森. 教学主张: 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J]. 人民教育, 2015(3): 17-21.

  29. 29. 彭云. 教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提升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37(23): 27-29.

  30. 30. 柏路. 新时期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途径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 141-145.

  31. 31. 柯丽芬. 高校教师领导力提升途径研究[J/OL].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1-2. http://tsweb.lib.gznu.edu.cn:8000/rwt/02/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11.4754.T.20190425.1115.002.html, 2019-06-18.

  32. 32. 彭坚, 刘毅, 路红, 等. 情绪领导力: 概念、测量、发展与模型建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11): 1757-1769.

  33.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