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061 , 7 pages
10.12677/ml.2024.124216

及物性视角下《蓝色星球2》字幕翻译技巧探究

徐敏露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6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28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8日

摘要

文章以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分析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英解说词的及物性过程转换,探究转换的原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以及相应翻译技巧,以期完善此纪录片英汉翻译。文章归纳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2》解说词的文本特点、翻译困难、翻译原则。选取物质与关系过程相互转化的例句,借助及物性系统分析翻译效果,总结翻译技巧。研究发现,对于英译汉中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的句子,可保留源文本动词、将名词转为一个小句、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对于关系转为物质过程的句子,可将形容词转为动词、将名词转为动词。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过程类型转化,自然纪录片,解说词,英译汉

Analysis on Translation of Commentaries of Blue Planet I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vity

Minlu X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Feb. 26th, 2024; accepted: Mar. 28th, 2024; published: Apr. 8th, 20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tudy of the BBC documentary Blue Planet II’s Chinese and English commentaries with a focus on transitivity process type conversion in an attempt to discover reasons for conversion, effects of conversion o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kills. It summarizes text features,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he commentaries for the nature documentary Blue Planet II. Examples with process type conversion between material process and relational process are selected and their translation effects are analyzed by transitivity system. Therefore, translation skills are summarized: For sentences in E-C translation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material process to relational process, verb in the source text can be retained, the noun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new sentence, and the passive voic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active voice; For those which are transformed from relational process to material process, adjectiv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verbs, and noun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verbs.

Keywords:Transitivity System, Process Type Conversion, Nature Documentary, Commentary,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1] ,自然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包含制片人对表现对象的研究和思考,《蓝色星球2》制作团队在全球39个国家进行了125次探险。英国《卫报》评价《蓝色星球2》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英国节目,这部纪录片不仅入围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还获得了金熊猫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上线不到两月,收视率突破2亿。纪录片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语言和文化差异给解说词翻译增加难度,因此,准确翻译解说词是发挥其生态价值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2》的语篇特征,提出翻译原则和技巧,解决解说词翻译困难。

2. 《蓝色星球2》解说词的特点和翻译困难

《蓝色星球2》解说词有如下特点:解说词须与画面内容相协调、补充阐释画面、突出纪录片生态价值。由此引发解说词英汉翻译的困难:找到判断翻译质量的统一标准、保持句子逻辑关系、保留动物能动性。

2.1. 《蓝色星球2》解说词的特点

首先,纪录片解说词须与画面内容和时长、声音风格相协调 [2] ,画面和解说词是互补的。当画面和声音不能很好地表现纪录片内容和意图时,解说词须担起责任;画面和声音能够发挥作用时,解说词应让位。其次,解说词不是简单描述、重复画面,而须阐释补充,起到深化主题、展现美等作用 [3] 。解说词应传达画面和声音无法显示的内涵,从而为观众创造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后,自然纪录片探索自然状况,描绘自然风光和受严重破坏的环境,因此解说词须突出其生态价值,引发观众思考。解说词需要关注情感表达,以增强观众保护生态的意识。

2.2. 《蓝色星球2》解说词的翻译困难

首先,要找到一个判断翻译质量的统一标准是困难的。英语是形合的 [4] ,结构形式多样化,如非谓语动词的形态变化,而中文是意合的。翻译时,由于语言特征差异以及对句子成分区分缺乏统一的标准,对翻译优缺点的判断过于模糊,很难确定意思是否完整。

其次,保持句子逻辑关系也是一大难点。英语树状结构的长句较多,由主语、谓语和连词、介词等辅助成分组成,汉语按时间或逻辑顺序排列的线性结构短句较多。若没有译出比较、因果、递进等逻辑关系,解说词可能既不能有效补充画面内容,也不能深化主题和内涵。

最后,保留动物能动性也是一大困难。英语是静态语言,而汉语是动态语言。英文中的形容词和动词都可以转化为名词;汉语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来表现客观性,而汉语多用主动语态来表现主体性,以人为主语。若不能很好地体现动物的能动性,就不能突出纪录片的生态意义。

3. 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与其指导字幕翻译实践的可行性

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有助于解决上述《蓝色星球2》解说词翻译的困难。

3.1. 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 [5] 提出,系统功能语法包括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及物系统实现。及物系统是一个由六个主要过程组成的语法系统: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和言语过程,都有特定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及物性系统有助于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如何被表征为语言结构。由于例句只涉及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和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下面对这两个过程作具体解释:物质过程用来描述一个行动者为达到一个目标所做的动作或活动。动作者(Actor)是逻辑主体,目标(Target)是直接逻辑客体。关系过程将参与者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可用于对事物或经验进行分类或识别。关系过程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参与者是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另一类是识别者(Identifier)和被识别者(Identified)。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可以相互转化。概念功能是指用语言来描述客观和内心世界,涉及参与者、行动、相关时间和地点等元素。过程类型的转换相当于对要素重新进行选择、安排和组合。关系过程转换为物质过程,可以凸显活力感;物质过程转化为关系过程,可以使松散连接的部分紧密连接起来。

3.2. 及物性系统指导字幕翻译实践的可行性

首先,及物性系统能够帮助增强动物的能动性,更好发挥解说词传播生态思想的作用。英汉动静的差异会影响动物能动性,有了及物性系统,句子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过程,分析参与者与环境成分,从而掌握句子主次成分。及物系统可以用于分析生态话语,并探索解说词中动词在代表生态思想方面的作用 [6] 。因此,借助及物性系统,译者可以改进解说词的翻译,更好描绘自然的生机、被破坏的严重程度。

其次,及物性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标准,帮助判断译文是否忠实。及物系统依靠语法来分析文本,虽然汉语多意合和短句,而英语多形合和长句,但它们都可以通过及物系统的过程和参与者中分析,为翻译是否忠实提供统一的具体参考标准。

最后,及物性系统在翻译中有助于理清句子逻辑关系。韩礼德的及物系统适合分析世界上各种语言的文本,因为人们必须通过过程来表达他们在现实、内心世界经验 [7] 。同一句解说词,不同类型的及物性过程解释内涵的功能不同,句子的长度也不同。将译文分为具有不同过程类型的句子,便于分析译文是否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解说词是否解释、补充和深化了画面的意义。

综上,及物性系统可以用来分析解说词,帮助解决翻译时中英差异带来的困难,发挥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2》解说词的功能。

3.3. 《蓝色星球2》解说词翻译原则

根据上文归纳《蓝色星球2》解说词三个翻译原则:必要时可补充新的句子以突出原文本要点、须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须关注自然纪录片的文体效果。

首先,一句英文解说词有多个重点时,可以增加译文句子,突出原文本要点。经验功能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完全遵循及物性过程,因此译者需要根据语言系统和文本特征,寻找重构经验意义的最佳方案 [8] 。可以在译文中增加新的过程句子,以突出原文本的要点,而不是遵循原始的过程类型。

其次,应该考虑英汉语言差异。为了不改变原意,翻译时应尽可能不改变及物性系统的过程 [9] 。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风格效果或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过程类型需要转换。英语的名词和形容词可以转化为动词,英语的被动语态可以转化为汉语的主动语态。

最后,翻译时,首先要用语境来理解原文,确定句子属于哪一种过程类型。纪录片《蓝色星球2》是为了促进人们了解、保护自然,因此,在翻译中应遵循人与海洋动物平等的原则,增强自然参与者的自主性和活力,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动词和拟人化表达。

4. 《蓝色星球2》解说词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转换的翻译技巧

解说词翻译技巧从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和关系过程转为物质过程两个方面展开。

4.1. 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的翻译技巧

针对翻译中物质过程转换为关系过程,有如下三个技巧:保留原文动词、将名词转为一个小句、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

4.1.1. 保留原文的动词

《蓝色星球2》是一部以海洋动物为主题的自然纪录片,通过真实地描绘海洋动物丰富多彩的生活、揭露人类对自然造成的破坏,激励观众保护环境。解说词英译汉时,从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减弱了海洋动物的生动性,因为动态行为被静态特征所取代。因此,保留原文动词不仅可以增强动物的活力,而且也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如例1、2:

E.g.1

ST:A cuttlefish. (It [动作者] specialises [物质过程] in hunting crabs [环境成分]。)

TT1:墨鱼,(猎捕螃蟹[载体]是[关系过程]它的专长[属性]。)

TT2:(墨鱼,它[动作者]特别擅长[物质过程]猎捕螃蟹[环境成分]。)

分析:原文中的物质过程被译为目标语中的关系过程。“Specialise”意思是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描述了墨鱼熟练捕捉螃蟹的动作,就像在描述一个人。英文是一个物质过程句子,由“specialise”体现。墨鱼作为物质过程句子中的动作者,具有较强的主体能动性。中文是一个关系过程句子,动词“specialise”被译为名词“专长”,作为属性,构建了一个关于墨鱼捕食的静态特征,失去了英文句子中墨鱼的生命力。保留原文动词可以更好地突出墨鱼的智慧和活力,所以修改后的版本是上面的TT2。

E.g.2

ST:And they grow just a hair’s breadth a year. (But some of them [动作者] can live [物质过程] for 4000 years [环境成分]。)

TT1:Chinese version with conversion:这些珊瑚每年只能长大一点点,(不过有些珊瑚的寿命[载体]却[关系过程]长[属性]达四千年[环境成分]。)

TT2:(不过有些珊瑚[动作者]可以生活[物质过程]四千年[环境成分]。)

分析:原文中的物质过程被译为目标语中的关系过程。动词“live”让观众感受到珊瑚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加上“4000 years”这个环境成分后。物质过程句子的象征内涵与叙事文本的社会交流目的是一致的,而关系过程句子更像是描述性语篇 [10] 。英文原文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珊瑚的生动故事,观众身临其境。“Live”被译为载体“寿命”,更像是普及科学知识。为了使解说词与充满活力的珊瑚形象更加协调,修改后的版本为上文TT2。

4.1.2. 将名词转为一个小句

在翻译解说词时,有时译文虽然符合中文表达,但某一过程类型的单个句子无法翻译原文的核心意思。在不改变句子长度的情况下,有必要增加新的过程句子,使译文更真实、有表现力。如例3:

E.g.3

ST:(This formidable hunting party [动作者] now [环境成分] harvests [物质过程] the riches [目标] that come with New Zealand’s summer [环境成分]。)

TT:(夏季到来时[环境成分],新西兰海里的生物种类[载体]变得[关系过程]更加丰富[属性],这支庞大的猎捕队[动作者]现在就在猎捕[物质过程]它们[目标]。)

分析:原文中的物质过程被译为目标语中的关系过程。物质过程句子有两个要点:海豚正在捕猎,夏季新西兰水域生物种类丰富。原文本中的名词“riches”被译为一个句子“生物种类变得更加丰富”,紧跟着是另一个关于猎捕队猎捕食物的句子,这两个句子体现了因果关系,中国观众可以更容易地抓住有关新西兰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的主要观点。

4.1.3. 被动语态转为主动语态

翻译时,需要区分两种语言,英语多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多用主动语态。可将英文被动语态转化为汉语主动语态,使中文解说词更地道,更容易让观众理解意思,还能体现海洋生命的活力。如例4:

E.g.4

ST:(But Lucy [目标] is particularly alarmed [物质过程] by what the parents are bringing back for their chick [动作者]。)

TT:(但是最让露西警觉的[属性]是[关系过程]父母们给幼鸟所带回来的食物[载体]。)

分析:原文本的物质过程译为目标语文本的关系过程,物质过程由被动语态“is alarmed”体现,它被翻译成“最让露西警觉的”,作为关系过程句子的属性。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不仅更加符合中文表达方式,还能增强观众对幼鸟食物的注意力,为后面幼鸟吃塑料等问题奠定基础。

4.2. 关系过程转为物质过程的翻译技巧

针对翻译中关系过程转换为物质过程,有如下两个翻译技巧:将形容词转为动词、将名词转为动词。

4.2.1. 将形容词转为动词

翻译须考虑目的语语言特点,可将英语的形容词转化为汉语的动词,符合汉语表达,又能更好地使解说词阐述、补充画面。如例5:

E.g.5

ST:(Great white sharks [载体],ten times heavier than a blue [环境成分],are [关系过程] highly possessive [属性] around a whale carcass [环境成分]。)

TT:(大白鲨[动作者],体重比大青鲨重十倍[环境成分],而且一心想要独占[物质过程]鲸鱼尸体[目标]。)

分析:原文本的关系过程转换为目标语言文本的物质过程。属性“possessive”被译为物质过程“一心想要独占”,既符合汉语多用动词的特点,又突出了大白鲨对食物的渴望。此外,转换为动词使大白鲨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增强了其生命力,引起观众对大白鲨的喜爱和亲近。

4.2.2. 将名词转为动词

英文中的名词可以转换为中文里的动词,可以更滑地与画面相协调,且符合汉语表达,如例6:

E.g.6

ST:The deep sea bed may at first appear lifeless,(but it [载体]’s [关系过程] home [属性] to a unique cast of mud-dwellers [环境成分]。)

TT1:乍看之下,这幽深的海床似乎毫无生命迹象,(但是泥堆里[环境成分]却住着[物质过程]一群特别的生物[动作者]。)

TT2:(但是泥堆[载体]是[关系过程]家园[属性],一群特别的生物[动作者]居住[物质过程]在这里[环境成分]。)

分析:原文的关系过程转换为译文的物质过程。在英文句子中,作为属性的名词“home”被译为动词“家”,作为物质过程。这种转换虽然更符合汉语使用动词的表达方式,但不能完全表达意思,“home”不仅指居住的地方,还暗指给动物一种归属感的温暖的家。可以增加一个新的关系过程句子,修改后的版本如TT2,不仅总结原文主要思想,还告诉观众深海海床也可以让海洋动物感受到家的舒适。

4.3. 没有转换过程类型的解说词翻译

上述翻译技巧分析中的例句都包含过程类型转换,事实上,一些没有经过过程类型转换的英汉解说词在经过转换后会更加忠实、富有表现力。但由于纪录片本身的特点,如与画面的内容和时长相匹配等方面的限制,过程类型并没有改变。如例7:

E.g.7

ST:(And when they warm in spring [环境成分],they [动作者] can suddenly explode with life [物质过程]。)

TT1:(春天海水变暖时[环境成分],这里的生物数量[动作者]就会迅速上升[物质过程]。)

(没有过程类型转换的原始版本)

TT2:(春天海水变暖时[环境成分],这里的动物[载体]会[关系过程]突然变多[属性],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属性]。)

(过程类型转换的版本)

分析:中英文均为物质过程句子。英文句子中,“explore”不仅指数量的迅速增加,还意味着猛烈的爆发。若将其转化为一个关系过程,译文更忠实、有表现力,修改后的版本如上文TT2。虽然这有助于观众理解海水变暖后充满活力的场景,但是句子太长,原文解说词一结束,画面就从海水变成一条蝠鲼跃出水面,同时巨大的水花声单独播放而没有解说词。因此,中文句子没有改变过程类型,而只是简单替换了动作者,这受到了纪录片解说词必须与画面内容和时长相匹配的特点所限制。

总之,除了考虑前面提到的翻译技巧外,还需要考虑解说词特征的限制,即与画面内容、声音和时长相协调。

5. 结论

分析表明,如果需要转换过程类型,这种转换的目的是使翻译达到特定的文体效果和语篇的衔接连贯。翻译解说词时,应遵循三个原则:要考虑具体的文体效果、考虑英汉语言的差异、补充更多的过程小句以突出要点。在这些原则指导下,翻译技巧从两方面展开:对于物质过程转换为关系过程的句子,其翻译技巧包括:保留原文动词、将名词转化为句子、将被动语态转化为主动语态。对于关系过程转换为物质过程的句子,翻译技巧包括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和名词转化为动词。

对于翻译中的过程类型,不应绝对跟随原文。译者应综合考虑文体特点和语言差异,为读者提供具有完整原意的地道译文。此外,纪录片的特点也限制了过程类型的转换。有时,为了要使解说词与画面的内容、时长、声音相协调,翻译时只能遵循原文的过程类型,尽管译文得不是特别具有表现力。

文章引用

徐敏露. 及物性视角下《蓝色星球2》字幕翻译技巧探究
Analysis on Translation of Commentaries of Blue Planet I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itivity[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4): 34-4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16

参考文献

  1. 1. Grierson, J. (1926) First Principles of Documentary. Faber, London.

  2. 2. 程维. 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J]. 上海翻译, 2014(2): 24-27.

  3. 3. 张荆欣, 郭若祺. 纪录片解说词语用策略分析——以纪录片《故宫》为例[J]. 华夏文化论坛, 2021(2): 281-289.

  4. 4. 邱大平. 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对中国文物英译的启示[J]. 中国翻译, 2018(3): 108-112.

  5. 5. Halliday, M.A.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

  6. 6. Kinefuchi, E. (2018)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Ecological Tur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18, 212-230. https://doi.org/10.1080/15358593.2018.1479882

  7. 7. 李发根. 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 26-30.

  8. 8. 赵晶. 汉语归附小句在翻译中的及物性转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2): 8-12.

  9. 9. 程晓堂, 梁淑雯. 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2): 42-45.

  10. 10. 李国庆. 试论及物性系统结构和语篇体裁[J]. 外语教学, 2005(6): 13-1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