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224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2751

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心理分析及启示

燕 茹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4日

摘要

回望百年惊涛,骇浪于无声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从此传入中国,进入中国人民的视野内,开辟中国思想发展新纪元。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国民社会心理的影响,社会因素、国内外因素、新旧文化等构成了当时复杂的社会心理状态。这些复杂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事业。中国进入新时代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发生变化,在未来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时,要汲取历史经验,开辟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的新视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心理,新时代

Analysis of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nd Its Revelations

Ru Yan

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Oct. 23rd, 2023; accepted: Dec. 6th, 2023; published: Dec. 14th, 2023

ABSTRACT

Looking back on a hundred years of shock and awe, the waves were silent. With the bang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Marx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entered the vis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opening up a new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ought.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was to a certain extent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Social factors, domestic and foreign factors, and old and new cultures constituted the complex social psychology at that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complex social psychology promoted the cause of Marxism’s dissemination. A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rxism’s dissemination has changed since China entered the new era,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open up new horizons for ideological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Keywords:Marxism Dissemination, Social Psychology, New Era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自从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迅速传入中国。从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以及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在改天换地的岁月里成为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现实层面构成了重大政治变革、社会发展的历史事件,也在思想层面谱写了理论传播史上的宏伟篇章。为了新时代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心理研究的要素构成,以便为未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一些借鉴。

2.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特定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共同体中普遍流行的、共同的、典型的精神状态,它表现为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习惯、风尚、情趣等(左路平,吴学琴,2021)。新文化运动之后,由于当时先进分子的不断学习、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认同,同时广泛传播与当时中国人民的社会心理状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全体中华儿女表现出对国内外侵略者强烈的社会情绪

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挑战时,心中充满了仇恨与愤怒,这股强烈的社会情绪最终激发了他们的抗战决心和勇气。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不屈不挠地奋起抵抗,矢志消除侵略,恢复和平。这种愤恨与愤怒,将成为民族复兴的力量,让世界共同见证中国人民的勇敢与不屈,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更是为了全球的和平与进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人民饱受内外压迫与奴役之苦,这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屈辱,精神受到严重创伤。这种社会情绪与民族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救国救民意识,纷纷投身于社会实践,以天下为己任。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但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以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时刻都在寻求救国之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救中国;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不能救中国。然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2.2. 国人的文化守旧心理受到新文化的猛烈冲击

在民主与科学精神指引下,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在众多的领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荡涤了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在长期封建社会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闭状态下,慢慢形成了保守、自负排外的民族文化心理。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却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传播、发展、创新。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保守、自负排外的民族文化心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心理准备;随着西方进步文化的传入,马克思主义也慢慢的在中国传播,《新青年》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声。《新青年》在宣传西方文化、进行思想启蒙的同时,逐步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苏俄革命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虽然作为外来文化,但是其本质内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其精神内涵有一定的贯通性,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心理基础,使得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洪土壤。而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所说:“中华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民本思想都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其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等关于知行的探讨都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追求寄托着相同的美好愿景;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和万邦”、“胸怀天下”之道,都具有宏大的国际视野;“因此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国人渴望以理性平和、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关注社会改造问题(田鹏颖,2023)。

五四运动后,它唤起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彻底的觉醒。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危机,对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国人民改造社会的愿望也相当强烈。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传播,社会主义成为公认的新思潮,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新青年》强调,“在全社会底一种经济组织生产制度未推翻以前,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决没有单独改造底余地(王若磊,2022)。”现实社会上、经济上的种种弊害,都是由于“现在经济组织不良的缘故”。李大钊也曾提过“只要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胡文臻,周丹,2015)。因此,必须要从改造“经济组织”入手,主张对社会的“根本改造”。总之,分析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社会心理状态,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得以更加深入地传播、更好地发展、创新。

3. 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传播社会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根本不可能(普列汉诺夫,1959)。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各种理念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认同与接受,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精神世界的坐标与实践活动的指南。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得如此深远,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功能。

3.1. 马克思主义具有正确的心理导向功能

它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心理是大脑驱使的意识神态,行为是大脑驱使的行动变化。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反映内在的思想意识,行为通过心理支配。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肖舒方,冯回,202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使其成为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立于时代潮头。马克思主义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它能以先进的社会意识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认知、信念和世界观,产生正确的心理导向功能。在当今中国,我们所说的正确理想信念或者科学信仰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三个方面。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端正人们的认知,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同时,它也使人们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3.2.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遵循群众心理的特征和规律

世界正处在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既带来了挑战,又孕育了新的发展机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国家不仅要依靠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这些“硬实力”,更需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国需要应对公民意识诉求增长的新特点。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形成共同的认知基础,以在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在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时,我们需要遵循和把握不同群众的社会心理特征,重视受众的个体差异和接受心理,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了解受众的认知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3.3. 新时代集体爱国心理不断升华

马克思主义,一种以人民为核心,寻求人类自由解放的思想体系,它唤醒了中华民族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意识。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的重要精神基因。虽然朝代更迭不断,历史轨迹呈现出分分合合的景象,但中华民族始终坚持以统一为大方向,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维护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分裂者受到严厉谴责,统一者受到高度赞扬,这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近代以后,我国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面对这样的苦难,中国人民凭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它始终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血脉。在百年历程中,我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科学真理与爱国主义文化精神的高度融合和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爱国主义全新的时代内涵。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承担起时代的责任。新的一代是爱国的一代,民族精神文化深根于血脉之中,总是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力量,这是前进的动力,是对祖国强盛的信心,这种力量就是马克思主义带给我们的。

4. 马克思主义传播启示

4.1. 必须迎合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想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这些思潮对人民的心理、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产生复杂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创新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适合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应主动深入不同社会圈层,迎合社会心理和话语体系,从而对人民产生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动员力。我们需要用人民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去传播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要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思想条件、物质保障,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研究和教育工作。

4.2. 充分发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下,我国良性社会心理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撑,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打下基础。首先,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与我国社会心理具有相互一致和共通的特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话语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和我国国情的理论,不仅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体成员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期待,也推动了社会心理的积极变化,塑造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其次,我国社会主体成员广泛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对我国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发展有着明确的体验,这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最后,为了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我们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和传播中,把握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特征,采取符合这些心理特征的教育和宣传方式,从而达到心理认同和思想认同的目标。

4.3. 推进马克思主义心理传播的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须注重其时代化,构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是关键,我们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构建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传播体系。在网络自媒体时代,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构建符合信息化、网络化特征和要求的传播体系,进一步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一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有明确的表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未来马克思主义传播需要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广的社会场域和更强的社会愿景上,应该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必然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立足人民、关乎大众,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充分探索发挥传播阵地、传播平台、传播渠道的作用,提升基层传统宣传文化阵地、公共空间的功能,创新传播形式和内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形成经常化、持久性的推进机制。

无论是哪个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都会受到当代社会心理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是除马克思主义自身科学性之外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马克思,恩格斯,1985)。推动思想理论的宣传阐释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其中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心里走,更是目前连接理论与群众、理论与媒体、媒体与群众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在未来的传播工作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各式各样的社会心理现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传播。

文章引用

燕 茹. 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心理分析及启示
Analysis of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nd Its Revelation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2): 5909-591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51

参考文献

  1. 1. 胡文臻, 周丹(2015).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1), 139-149.

  2. 2. 马克思, 恩格斯(198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中文第1版, p. 456). 人民出版社.

  3. 3. 普列汉诺夫(1959).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p. 272). 三联书店.

  4. 4. 田鹏颖(2023).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红旗文稿, (13), 29-32.

  5. 5. 王若磊(2022). 近代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基于革命实际与文明传统的再思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4(1), 9-14.

  6. 6. 肖舒方, 冯回(202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特征——对《提纲》的思考. 今古文创, (16), 56-58.

  7. 7. 左路平, 吴学琴(2021). 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建设中融入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及启示.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5), 55-6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