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01(2016), Article ID:16841,10 pages
10.12677/AP.2016.61006

A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Humor and Adaptability in University Freshmen

Xue Yang, Tianzi Yin, Lingping F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an. 2nd, 2016; accepted: Jan. 22nd, 2016; published: Jan. 28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Humor Scale and the Adaption Scale of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20 freshmen in this study.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freshmen in a sense of humor and adapta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of th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with respect to the sense of humor, the girl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in the tendency of laugh dimensions; the score of the urban fresh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ural freshmen in humor understand dimension; the score of the one-child fresh-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one-child freshmen in social and humor understand dimensions and the total average; (2) with respect to the adaptability, the score of urban fresh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ural freshmen in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campus adaptation, career choice adaptation and satisfaction dimensions, as well as the total scores of adaptability; and the score of the one-child freshm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hat of the non-child freshmen in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campus adaptation, career choice adaptation and satisfaction emotional adjustment adaptation dimensions and the total score; girl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in career adaptation;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cience students’ in career choose adaptation; (3)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nse of humor and adaptation, and a sense of humor is a positive predictor for adaptability.

Keywords:A Sense of Humor, Adaptability, University Freshmen

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杨雪,尹天子,傅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16年1月2日;录用日期:2016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16年1月28日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32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目的在于研究当代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现状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在幽默感的笑的倾向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幽默理解维度上城镇大学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新生;在社交幽默维度、幽默理解维度及总平均分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2) 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满意度维度及总平均分上,城镇大学新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校园适应维度、择业适应维度、情绪适应维度、满意度维度和总平均分上,独生子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择业适应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择业适应得分上文科学生明显高于理科学生;(3) 经相关分析,幽默感和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幽默感对适应性有正向的预测意义。

关键词 :幽默感,适应性,大学新生

1. 引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前最重要的学业和就业准备阶段,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极其重要,不仅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更可能影响今后的个人生活幸福以及对社会工作的贡献。而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等方面必然面临很大的转变,他们对这一转变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而言大多数大学新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逐渐适应且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然而在各高校里仍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比较持久的不适应感,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他们亟需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辅导。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适应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甚至是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陈静,2010)

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筑良好心理的过程,也是指个人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这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夏纪林,2002) 丁桂凤和赵国祥(2008) 指出,适应是指个体依据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环境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动态心理过程。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众多心理学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积极的心理特质对行为表现的影响,挖掘人的潜质和优点以减少消极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而幽默感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它在压力应对和人际沟通等方面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幽默感是一种以有趣,可笑而又富有意味的言辞或行为机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2003) Gervais和Wilson (2005) 认为幽默具有进化意义和适应功能。 Boyle和Joss-Reid (2004) 指出高幽默感与良好的健康状态有关。 李梅,张向葵,赵欣欣等人(2007) 认为幽默感是一种心理力量,同乐观、自尊、自信和勇敢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一样,是能够促进适应的心理力量,也是影响病人康复和适应的健康因素之一。

王静(2011)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多元幽默感与适应有显著相关。 张灵聪等人(2011)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表明大学新生的幽默感对其适应性、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幽默感的人有较高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Chapman & Foot, 1996)

目前,随着国内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指导当代大学生积极适应生活学习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大学生适应问题,已有较多的研究从影响学生的外在因素如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探究,而我们认为对个人的特质等内在因素进行探究同样重要,幽默感是否真有益于适应值得深入探究。本地区的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特点如何?是否存在区域差异?与其适应性之间的有关系如何?因此,本研究尝试了解贵州省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特点,并探讨幽默感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所在区域高校指导大学新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提供有效应对策略制定和实施的数据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贵州省属三所二本高校大一新生320名,共发放320份问卷。其中男生106人,女生182人;独生子女47人,非独生子女241人;文科学生109人,理科179人;城镇71人,农村217人;少数民族127人,汉族16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多元幽默感量表

幽默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整合的心理现象。 王静(2011) 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幽默感、情绪智力与大学生适应的关系研究》中对多元幽默感量表进行使用并做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将 陈淑蓉,陈学志(2005) 原量表中的幽默创造和社交幽默两个维度组成一个新的“社交幽默维度”。最终确定五因素模型在理论结构上更为合理。它包括5个维度:幽默理解、社交幽默、幽默应对、对幽默的态度、笑的倾向。幽默理解主要是了解个体对幽默信息的觉察或掌握笑点的能力;社交幽默是了解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使用幽默以增进人际关系或缓和尴尬及人际冲突的能力;幽默应对是个体面对难题时,能否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幽默的方式以应对难题;对幽默的态度是指个体对幽默的事物或使用幽默的喜好程度;笑的倾向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笑得行为。本量表共54个项目,采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的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幽默感越强。王静修订后的多元幽默感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944,幽默理解、社交幽默、幽默应对、对幽默的态度、笑的倾向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675、0.929、0.854、0.869、0.693,表明经过修订后的多元幽默感量表在大陆学生样本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本次研究中,幽默感量表的整体Cronbach alphas系数为0.936。

2.2.2. 适应性量表

适应是个体改变其角色、规则以减轻以情境中压力的能力 (王永丽,林崇德,俞国良,2005) 。本研究的适应性量表采用的是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2005) 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采用1 (不同意)~5 (同意)的5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强。方晓义等人的适应性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34,其中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各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780、0.800、0.656、0.715、0.713、0.695、0.674。在本次研究中,适应性量表的整体Cronbach a系数为0.914。

2.3. 施测过程

研究者主持团体发放问卷。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特点分析

3.1.1. 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特点

为了了解本地区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现状特点,考查大学新生男女性别之间、生源地之间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表2表3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freshmen’s sense of humor (N = 288)

表1. 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特点(N = 288)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Table 2.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sense of humor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birthplaces (N = 288)

表2. 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生源地差异分析(N = 288)

Table 3.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sense of hum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nly child or not (N = 288)

表3. 是否独生的大学新生幽默感的差异分析(N = 288)

本问卷是采用5级评分制,所以取中间值3为参考标准,得分越高说明幽默感越好。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新生的幽默感在中间值以上。在笑的倾向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p < 0.05),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幽默态度维度、幽默应对方式维度、幽默理解维度及平均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但是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 > 0.05);男生在社交幽默这一维度的得分高于女生,但差异并不显著(p > 0.05)。

通过对大学新生的生源地的多元幽默感的各维度得分及幽默感总分进行t检验,发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新生在幽默理解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城镇显著高于农村,表明城镇的大学新生对掌握笑点的能力高于农村学生。在其余维度及总平均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见表2

通过对是否独生的大学新生的多元幽默感的各维度得分及幽默感总分进行t检验,发现是否独生的大学新生在社交幽默维度、幽默理解维度和平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独生子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其余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见表3

3.2.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点分析

3.2.1.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点

为了考察本地区大学新生有关人口变量在适应性上的特点和差异,对大学生适应平均分及其各维度进行了性别、生源地、学科类型以及是否独子女的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表5表6表7

本问卷是采用5级评分制,所以取中间值3为参考标准,得分越高说明适应性越强。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在中间值以上。择业适应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 < 0.05),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情绪适应和满意度及平均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在自我适应这一维度的得分高于女生,但差异并不显著(p > 0.05)。

对文理科大学生的多元幽默感的各因子得分及幽默感平均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文、理科在择业适应得上有显著差异(p < 0.05),文科明显高于理科。其余维度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见表5

通过对大学新生的生源地的适应性各维度得分及幽默感总分进行t检验,发现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满意度维度和平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城镇显著高于农村,表明城镇的大学新生在这些方面的适应能力高于农村学生。在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和自我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见表6

是否独生的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校园适应维度、择业适应维度、情绪适应维度、满意度

Table 4.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freshmen’s adaptability (N = 288)

表4.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点(N = 288)

Table 5.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N = 288)

表5.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文理科差异分析(N = 288)

Table 6.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birthplaces (N = 288)

表6. 在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生源地差异分析(N = 288)

Table 7.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nly child or not (N = 288)

表7. 是否独生的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差异分析(N = 288)

维度和总平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独生子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学习适应维度和自我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见表7

3.3. 大学新生适应性与多元幽默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表8我们发现,除了笑的倾向这一维度与适应性的学习维度、择业适应维度不存在显著性的相

Table 8.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nse of humor and adaptability

表8. 大学新生适应性与幽默感的相关分析

关外(p > 0.05),多元幽默感及各维度均与适应呈正相关(p < 0.05)。这说明在多元幽默感各维度上得分越高,被试的适应性也就越好。这就是说被试如果将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将幽默很好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促进其适应性的发展。

3.4. 大学生多元幽默感对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探究幽默感对适应性是否具有预测意义,这里分别以幽默感的五个维度为自变量,以适应性平均分以及七个分量表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9可知,结果表明,幽默应对方式、幽默理解和社交幽默维度依次进入对适应度平均分的回归方程,均对适应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能预测总变异的35%。

幽默理解、社交幽默、幽默应对方式维度依次进入对人际适应的多元回归方程,对人际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能预测总变异的40%。

幽默应对方式和幽默理解维度依次进入对情绪适应的多元回归方程,对情绪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能预测总变异的24%。幽默应对方式和幽默理解维度依次进入对自我适应的多元回归方程,对自我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能预测总变异23%。

4. 讨论

4.1. 大学新生幽默感的特点分析

在笑的倾向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女生对幽默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 Thorson和Powell (1996) 认为女生比男生较常使用应对式的幽默,女生会更容易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Ziv (1981) 的研究也指出,女生在幽默理解方面普遍高于男生,而男性在使用幽默和创造幽默上普遍高于女生,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望不同。

大学新生在幽默理解维度上城镇显著高于农村,表明城镇大学新生对掌握笑点的能力高于农村学生。由于幽默感本身同开放、热情、愉快等联系在一起,城市较为开放的环境中更容易产生比较积极乐观的情绪、也更容易理解幽默。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熊小青,2013) 。但是在幽默总分上,差异并不显著。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视和网络等的普及让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外界有趣的事情,同时也逐渐使用幽默进行社交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农村的大学新生和城镇的大学新生在幽默感总分上没有太大区别。

在社交幽默维度、幽默理解维度和平均分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般都

Table 9. The regression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mean and subscale of adaptability to sense of humor

表9. 多元幽默感对适应性平均分及分量表的回归预测模型

生活在城镇里,有更多的机会掌握社交技能,与不同的人交流的机会也会很多,自我表达的机会相对较多。 Ziv (1981) 的研究指出,幽默感是可以在教育环境中被培养的,多鼓励女性表达以减少刻板印象。

4.2. 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特点分析

在择业适应维度上、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等和平均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能够以更积极的方式去适应新环境,女生在社交、校园生活、情绪和满意度上表现出得更为正面。这与 孙菁(2013) 的研究一致。大多数女生遇到问题时,会寻求帮助或倾诉,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而男生在遇到不适的问题时,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愿意向他人倾诉,而是自己去面对。所以就本研究而言,女生的适应性好于男生。

在择业适应得分上文科明显高于理科。这可能是由于高中时候专业性质所决定的,文科的学习相对于理科来说要容易得多,且时间花费上理科的学习时间明显多于文科的学习时间。所以文科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择业上文科的选择面相对有弹性一些。但 黄岩弟(2008) 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理科要高于文科,这可能是由于地区对文理科要求不同所致的,贵州省的大学新生基本都是本地生源,就本省而言,文科的学习确实要比理科简单,文科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业余爱好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就业技能。

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等维度和平均分上城镇大学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新生,表明城镇的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高于农村学生。这可能因为农村的学生由于以前生活的地方和交际相对比较封闭,对了解的职业也很少,而城镇的大学新生则完全不同。这与 范红霞(2010) 的研究相一致。

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校园适应维度等维度和平均分上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说明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适应能力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这与 王华荣(2006) 的研究相一致。现在由于父母越来越有意识的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他们已经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父母也越来越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如让他们更多的参加兴趣辅导班,扩大交往范围等,而大多数非独生子女往往由于经济问题等原因,缺乏类似的学习机会。所以就本研究而言,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高于非独生子女。

4.3. 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多元幽默感及各维度均与适应呈正相关。这说明在多元幽默感各维度上得分越高,被试的适应性也就越好。这与 王静(2011) 的研究是一致的。 Kuiper等(1995) 认为幽默感具有积极的作用机制,在面临压力时可使个体免于将注意力放在消极的想法上,来降低压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就是说,被试如果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将幽默很好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促进其适应性的发展。

幽默应对方式、幽默理解和社交幽默维度依次进入对适应的回归方程,均对适应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能预测总变异的35.3%。 Forabosco (1992) 的研究表明对幽默的快速理解能力能使个体感知到生活中的失谐或不恰当之处,可以促进个体在人际、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良好适应。 Alan Carr (2008) 的研究也表明,幽默感有助于人际间的互动,对交往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具有调剂作用,而幽默是具备社交本领的儿童的重要特征。

总的来说,幽默感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许多人际冲突和尴尬,巧妙的运用幽默能够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放松自己,所以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幽默感将有助于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

5. 结论

(1) 在笑的倾向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择业适应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2) 在幽默理解维度上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满意度维度和平均分上,城镇的大学新生显著高于农村的大学新生。

(3) 在社交幽默维度、幽默理解维度和平均分上,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校园适应维度、择业适应维度、情绪适应维度、满意度维度和平均分上,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

(4) 在择业适应得分上文科大学新生明显高于理科大学新生。

(5) 幽默感和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幽默感对适应性有正向的预测意义。

文章引用

杨 雪,尹天子,傅丽萍. 大学新生幽默感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Humor and Adaptability in University Freshmen[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1): 44-53.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100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陈静(2010). 大一新生心理失衡期教育模式探究. 北京教育, 2, 62.

  2. 2. 陈淑蓉, 陈学志(2005). 幽默感的定义与测量: 多向度幽默感量表之编制. 应用心理研究, 26, 167-187.

  3. 3. 丁桂凤, 赵国祥(2008). 中学生的适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与行为研究, 6(2), 89-93.

  4. 4. 范红霞, 霍树云, 徐慧, 张绣蕊(2010). 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 65-68.

  5. 5. 方晓义, 沃建中, 蔺秀云(2005).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3(2), 95-101.

  6. 6. 黄希庭, 杨治良, 林崇德(2003). 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582.

  7. 7. 黄岩弟(2008).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及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硕士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8. 8. 李梅, 张向葵, 赵欣欣(2007). 幽默感对生理健康的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12), 871-874.

  9. 9. 孙菁(2013). 情绪智力、社会支持与大学生适应性的关系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 硕士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10. 10. 王华荣(2006).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11. 11. 王静(2011). 幽默感、情绪智力与大学生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曲阜师范大学, 曲阜.

  12. 12. 王永丽, 林崇德, 俞国良(2005).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109-114.

  13. 13. 夏纪林(2002).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心理调适.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3), 66-68.

  14. 14. 熊小青(2013). 大学生幽默感、性别角色类型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湖北大学, 武汉.

  15. 15. 张灵聪, 田伟翠, 黄发杰(2011). 刘华强. 大学新生幽默感水平、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11), 1366-1370.

  16. 16. 郑雪, 等(译) (2008). 积极心理学, 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1. (Carr, A., 2008)

  17. 17. Boyle, G. J., & Joss-Reid, J. M. (2004). Relationship of Humour to Health: Psychometric Investig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ehology, 9, 51-66. http://dx.doi.org/10.1348/135910704322778722

  18. 18. Chapman, A. J., & Foot, H. C. (1996). Humor and Laughter: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ew Brunswiek: Transaetion.

  19. 19. Forabosco, G. (1992). Cognitive Aspects of the Humor Process: The Concept of Incongruity. 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cher, 5, 45-68.

  20. 20. Gervais, M., & Wilson, D. S. (2005). The Evolution and Functions of Laughter and Humor: A Synthetic Approach.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80, 395-430. http://dx.doi.org/10.1086/498281

  21. 21. Kuiper, N. A., MeKenzie, S. D., & Belanger, K. A. (1995).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nse of Humour. Motivational and Affective Implic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 359-372. http://dx.doi.org/10.1016/0191-8869(95)00072-E

  22. 22. Thorson, J. A., & Powell, F. C. (1996). Women, Aging, and Sense of Humor. Humor, 9, 169-186. http://dx.doi.org/10.1515/humr.1996.9.2.169

  23. 23. Ziv, A. (1981). The Self Concept of Adolescent Humorists. Journal of Adolescenee, 4, 187-19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