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07 ( 2019 ), Article ID: 31288 , 6 pages
10.12677/AP.2019.97152

Reframing School Psychology

Shanshan Shao, Minggui Ge

Education College of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Received: Jun. 20th, 2019; accepted: Jul. 8th, 2019; published: Jul. 16th, 2019

ABSTRACT

A century ago, school psychology was develop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solve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children in school.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model of “sick treatment” in school psychology cannot fully be applied to the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changing. In the 1980s, the banner of quality education was set up in China, which not only proposed new goal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generated new demands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nd beauty is the main goal of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requires us to pay attention not only to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to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author consulted a lot of literature and reconstructed the new system of school psychology,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sychology and serve more people.

Keywords:School Psychology, Quality Education, The New System

重构学校心理学

邵杉杉,葛明贵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6日

摘 要

一个世纪以前,在美国兴起的学校心理学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儿童在校的教育问题。然而,传统学校心理学“有病治病”的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现阶段日益变革的教育体制。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的旗帜在中国树立起来,其提出不仅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挑战,同时也对学校心理学的适用性产生了新的需求。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校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为了更契合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笔者查阅大量文献,重构学校心理学的新体系,希望借此推动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服务于更多的人。

关键词 :学校心理学,素质教育,新体系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学校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1. 学校心理学的国外发展情况

19世纪末,为解决街头流落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美国开展了儿童研究运动,与之伴随的心理学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发展(Tharinger, Pryzwansky, Jeffrey, & Miller, 2008)。1896年,美国临床心理学之父莱特纳·韦特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第一家向学习困难儿童提供帮助的心理诊所,这标志着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量表,这为当时教育者进行学生智力等级评定提供了方便有效的依据,该量表的提出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心理学的发展。1910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正式提出“学校心理学”一词(Gutkin & Reynolds, 1990)。1915年,格塞尔在学术杂志上被称为“学校心理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该称谓的心理学家。然而,直到1932年,“学校心理学”才在美国被认为是专业的教育术语。1945年,学校心理学成为美国心理学的19分支之一,1969年3月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正式成立,到1986年,该心理学会的成员已从400人增加到9500人。1981年,国际学校心理学会正式成立并有30多个国家加入,该国际组织也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校心理学家(林崇德,1995)。

1.2. 学校心理学的国内发展情况

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学者对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起步则较晚。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学校心理学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逐渐发展,而在80年代才开始在内陆地区兴起(徐红丹,2015)。到1993年,学校心理的发展才正式走上发展的舞台——中国心理学会将原先的学校管理心理学改为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 重构学校心理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1. 重构学校心理学的必要性

要想进行学校心理学的重构,首先,我们应当系统性分析当前学校心理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文献调研(崔荣宝,2018;冯海志,1997;林崇德,魏运华,2001;Hughes, 2015),笔者将当前学校心理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2.1.1. 传统研究模式未发生变革,理论与实际间不协调

传统有病治病的医学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学长期遵守的服务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存在理论与实际之间不协调的现象。随着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不断传入中国、港澳台地区出现的社区心理学思想、加上当代社会的教育目标发生变革,这些都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这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它带来了新的机遇(崔荣宝,2018)。这种挑战下,十分迫切的需要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产生变革,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更适用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学校心理学模式。

2.1.2. 学校心理学中存在的应用性与基础性二者失衡的问题

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长期存在于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而这一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学校心理学应该是基础性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学校情境下发生的心理学规律;还有些学者则认为学校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的主要任是将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结论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Hughes, 2015)。笔者认为基础和应用都是学校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都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基础为实践提供可能,实践可以检验基础的实用性,只有二者相互平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1.3. 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职业性不足

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职业性不足问题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我国有不少学者提出类似的问题。冯海志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学专业人员匮乏且进口味道浓(冯海志,1997),林崇德等人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学专业化和职业化不够,且缺少对学校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培训、准入、评价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国家级标准(林崇德,魏运华,2001)。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保证良好教育的前提,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学校心理学的从业人员,这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1.4. 过多的借鉴国外学校心理学模式,缺少本土化研究

我国关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发展初期在缺乏经验的背景下,我们只能不断的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式。但近年来,我们依旧依赖于这种模式。西方的学校心理学模式立根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上(冯海志,1997),这对于我国来说并不能过多借鉴。我们要立足于本土,因地制宜,重构出一套适合于中国人自己的学校心理学研究体系。

2.2. 重构学校心理学的可能性

上述归纳表明,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学体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因此进行学校心理学的重构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如下进行学校心理学重构的可能。

2.2.1.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陈旧的学校心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张玉凤和王承清(2009)的研究指出,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引导下,学校心理学应该涵括幸福观、发展观、积极观、预防观和人本观在内的全新心理健康观。杨鲁静(2009)提出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学的建设应该采取新的措施,例如,建设积极的班级氛围、坚持家校合作的联合培养方式等。这些新型研究成果的出现,为重构一个适用于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念。

2.2.2. 人们生活追求目标的提升为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需要,更包括了精神层面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烦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常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排遣压力,故而人们对心理学也越来重视。

孩子作为祖国的花朵,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教师团体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为重构学习心理学提供了可能性。

2.2.3. 素质教育的提出给正在起步的学校心理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号角在国内越吹越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素质教育”进行了解读。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探讨更是达到了顶峰,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素质教育的内涵。社会是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新是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旧事物的灭亡也是因为它满足不了事物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的最有力反击。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这给正在起步的学校心理学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病治病的传统学校心理学,而是更能带动学生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心理学。

2.2.4.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兴起让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各种教育类的网络课程、名人榜样事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这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各种低俗不入流信息也在不断充斥着人们的耳目,而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们更容易受到这些影响,这就对教育者和家长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学校的心理学研究者,他们更要了解学生们的思想世界,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与互联网相结合,很多高科技的产品逐渐问世。ERP、课堂学习记录仪、脑磁图、表情记录仪的出现,为心理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学校心理学研究者可以利用课堂上得到的测量数据,观察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点,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们更好的学习,而且对教师的授课也能进行科学的指导。

3. 重构学校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与内在逻辑

3.1. 冲破单一为学生服务的牢笼,建立面向广泛群体的新体系

有学者认为狭义的学校心理学主要是解决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发展性为主,障碍性为辅(杨玲,赵国军,2006)。而广义的学校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应该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里的各种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何立国,黄蕾,2005)。还有学者认为,能在多元的社会中为不同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当代心理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Frisby & Jimerson, 2016)。林崇德和魏运华(2001)更是明确指出,21世纪的学校心理学应该关注整个学校的学生、服务人群的年龄范围应该更大、更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

笔者认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反过来学生的发展也会影响老师,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求知欲高昂就会无形中点燃老师上课的激情,更有利于教学。因此学校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学生,也要关注老师。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孩子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关注学生心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家长的心理。除此之外,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能仅仅只关注在校学生,更应该扩大范围,服务更多人群。

3.2. 打破传统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的以服务和问题共同为导向的内容体系

最初,学校心理学的出现只为解决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简而言之,它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然而现阶段人们对它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只限于解决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以服务广大师生和家长为导向的学校心理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不仅是对新世纪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学生背后的老师和家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便要求教育者们不仅要解决学校中遇到的问题,更要从长远的方向思考怎么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3.3. 以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为线索,紧密联系师生和家长,促进各类人群共同发展

林崇德和魏运华(2001)认为学校心理学的建设既要与学校工作协调,也要与家庭教育协调,此外还要积极投身于各种心理研究,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笔者认为应当以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为线索,结合所处阶段的特点,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重新构建一个面向学生、面向老师、面向家长的学校心理学。

3.4. 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形成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不仅要求我们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更要保证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当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训练;此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应对挫折、社会交往等能力;还要通过有效的辅导、咨询,帮助学生解决面对的困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响应素质教育号召,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校心理学体系。

3.5. 巧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多方面、全方位的新体系

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在学校心理学的重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融入这种新兴技术。当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之时,就可以为其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发展档案,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包括智力、人格等测试,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针对测试中的不同问题推荐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家长、老师、学校等多方位相关人员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我们更应该利用那些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用科学的数据,指导更有效的教学。

4. 重构学校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我国学校心理学进口味道浓厚,缺少本土的学校心理学(冯海志,1997),因此构建一个属于中国本土的学校心理学体系,其意义十分重大。李清华和杨军(2011)对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的120多篇关于国内中小学学校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时发现,国内现有的研究多是从校方去思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从家庭角度思考的研究少之又少。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港湾,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校心理学不可或缺的成分。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里发生的各种悲剧事件屡见不鲜。如校园暴力问题。2016年4月重庆彭水一初中生因同学纠纷被同学持刀捅死、2017年11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一名优秀学生刺杀优秀老师,2018年6月中科院一名研究生因规劝同学,被同学千里赶来杀害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的国家,现在尖锐的师生矛盾、生生矛盾,让广大人民群众心寒,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广大师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排遣压力,克服遇到的各种学习和生活问题,这就急需一套符合当代要求的系统的学校心理学图书作为指导。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重构学校心理学的目的并不是推翻以往治病救人的模式,而是结合以往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对其产生更加深远积极的影响,做到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强身健体。

基金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学研究》重点团队项目成果之一。

文章引用

邵杉杉,葛明贵. 重构学校心理学
Reframing School Psychology[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07): 1240-1245.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7152

参考文献

  1. 1. 崔荣宝(2018). 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问题与出路探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0(1), 124-128.

  2. 2. 冯海志(1997). 再论学校心理学构建的若干问题. 教育导刊, (6), 8-10.

  3. 3. 何立国, 黄蕾(2005). 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要求. 宿州学院学报, (3), 107-108.

  4. 4. 李清华, 杨军(2011). 我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学研究综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3), 150-152.

  5. 5. 林崇德(1995). 简论学校心理学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59-66.

  6. 6. 林崇德, 魏运华(2001). 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 教育研究, (7), 30-34.

  7. 7. 徐红丹(2015). 港澳台地区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对大陆地区的启示. 亚太教育, (11), 131-132.

  8. 8. 杨玲, 赵国军(2006). 学校心理学.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9. 9. 杨鲁静(2009). 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学校心理学模式的转变.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页1). 济南: 中国心理学会.

  10. 10.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2000).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版, 26(3), 56-62.

  11. 11. 张玉凤, 王承清(2009).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2(1), 15-17.

  12. 12. Frisby, C. L., & Jimerson, S. R. (2016). Understanding Immigrants, Schooling, and School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Practice.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31, 141-148. https://doi.org/10.1037/spq0000163

  13. 13. Gutkin, T. B., & Reynolds, C. R. (1990). The Handbook of School Psychology.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14. 14. Hughes, J. N. (2015). Integrating Theory and Empirical Science in School Psychology: Progres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44, 262-270. https://doi.org/10.17105/spr-15-0060.1

  15. 15. Tharinger, D. J., Pryzwansky, W. B., & Miller, J. A. (2008). School Psychology: A Specialty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with Distinct Competencies and Complexitie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9, 529. https://doi.org/10.1037/0735-7028.39.5.52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