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9 ( 2019 ), Article ID: 32151 , 6 pages
10.12677/ASS.2019.89214

On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Its Subject Informatization

Lin Xia1, Zongrong Li2,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Huaguang Academ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t Wuhan, Wuhan Hubei

3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Aug. 21st, 2019; accepted: Sep. 5th, 2019; published: Sep. 12th, 2019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scientism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positivism philosophy and epistem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psychology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natural scientific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y,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it breaks away from the matrix of philosophy. But fundamentally, the essence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s information phenomenon, not material phenomenon. Psychology is required by the standard of natural science, which is only applicable to the primary psychological process (input and output of information), therefore, it will lead to the cognitive deviation of the high-level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gnore the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 This is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Xi Jinping called for six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nce, nationality, originality, timeliness, systematicness and professionalism.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originality and timeliness” are the first fundamental; if we carry out the spirit of “informatism”, the “subject informatization” of practical psychology, and re-study the object, nature, category, method, paradigm and knowledge framework of psychology, it will inevitably reveal the “universal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 of “subject informationiza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and bottleneck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Keywords:Psychology, Natural Science, Humanities, Bottleneck Problem, Subject Informatization

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瓶颈及其学科信息化

夏琳1,李宗荣2,3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 武汉

2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3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5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2日

摘 要

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是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于是认知神经科学成为当仁不让的带头学科。强调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性是必要的,是它脱离哲学母体的理由;但是,从根本上说,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信息现象,而不是物质现象。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心理学,仅仅适用于初级的心理过程(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它会对心理现象高级过程(包含心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机制)的认识造成偏差,忽略心理过程的人文科学特性;这就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习近平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六个基本特性:即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本文作者认为,其中的“原创性、时代性”是首要的、根本的;如果我们贯彻“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实践心理学的“学科信息化”,重新研究心理学的对象、性质、范畴、方法、范式与知识框架,必然揭示出心理学的“普遍意义”。本文阐述当代心理学突破局限与瓶颈的“学科信息化”途径。

关键词 :心理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瓶颈问题,学科信息化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19世纪强调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导向之下,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与“思辨”的哲学心理学划清界限,使得心理学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而后心理学逐步踏上了严格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的路途。

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因为,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相比,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的确较短;但是从古希腊开始,很多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探讨心理学现象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一直是在哲学的孕育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哲学的心理学就很难有科学的心理学,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物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基础那样。新的科学心理学则正是在实证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的、精确的研究,才使研究结果达到了高度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并因此而巩固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1] 。

但是,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向的心理学,必然走不出太远,因为它只能“看见”心理现象的“物质特征”,看不见心理现象的“信息特征”;它的研究方法局限于物理学的“数量化”、“公式化”、以及“肉眼可见”的实验方法。在本质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对象,人类大脑和神经只是载荷“心理过程内容”的物质载体,其作用和珠算的“算盘”、智能手机的硬件没有区别。所以,尽管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出现了繁杂的分支学科,比如内容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等,但是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认知神经心理学逐渐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主流,以至于模糊了心理学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界限,心理学自己“迷失”了。本文的中心是讨论当代心理学克服瓶颈的“学科信息化”道路、途径和方法。

2.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2.1. 学派众多

在当代心理学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传统心理学的影子,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学学派,如认知神经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认知心理学以认知活动(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的“输入–处理–输出”的模式进行研究,即用信息处理、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研究人的复杂认知过程 [2] 。在这个重大的进步之中,也包含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局限;这就像“信息”可以被看成是与“物质”平等的、甚至更为重要的基础概念,也可以看成是物质和能量的一个“属性”,其逻辑思路和理论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本性、潜能、经验,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现象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现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并不是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的简单转移,而是对现象学哲学研究方法的继承和超越 [3] 。

超个人心理学重视对人性的研究,强调人的本性是精神;主张以超自我、超时空的一是现象为研究对象;提倡开放性的多元化方法论,重视对不同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如要求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统一起来运用,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注意东方智慧和超个人研究的整合 [4] 。

文化心理学是一门采取人文主义取向的综合学科,李炳全教授曾归纳了它的基本观点:重视人性,复兴人文精神;运用文化研究范式,反对主流心理学的“经验-理性”的范式;强调文化差异性,坚持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社会的建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话语是建构的中介,但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积极心理学主张开发人的积极潜能,培育一个身心健全的完人。

2.2. 缺乏统一的科学范式

荆其诚(1990年)曾对心理学的现状做了概括:心理学形成了两大阵营。从整体来看,心理学被分成了两大阵营,一个是机械主义的阵营,它把人看出被动的整体;另一个是强调人的能动作用的阵营。前一阵营统一在研究心理的生物机能,利用动物实验作为探讨人的心理活动途径,把实验方法作为普遍接受的方法;后一阵营的工作联系到人的社会性,用调查、观察以及实验来建立自己的理论 [5] 。

在冯特开创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范式的同时,布伦塔诺遵循理性主义的传统,主张“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应当强调的是心理的过程,而不是其生理的内容”,他提出每一种心理“意动”都指向一个自身之外的对象,称之为心理过程的“意向性”。在布伦塔诺的众多的学生中,弗洛伊德是后来非常有名的一个。他跟随布伦塔诺选修了他的唯一一门非医学的课程。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和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中的许多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布伦塔诺。斯密斯认为,布伦塔诺对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可以将其称之为“布伦塔诺学派”。斯密斯说:“一群布伦塔诺的学生……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欧洲大陆20世纪所有最重要的哲学运动” [6] 。

但是,由于物理学发展十分成熟并极大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在其巨大而辉煌的光环笼罩之下,不符合自然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布伦塔诺研究范式,只能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那些反对用研究“物”的方法研究“人”的抗议之声被浩荡的学术主流所淹没。而且,能够与自然科学(即研究对象的物质属性的科学,物质科学)相抗衡的信息科学到21世纪初才发展成熟,人们才认识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在社会成员不可须臾地离开智能手机、网络和电脑的时代,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被确立起来,布伦塔诺的研究范式才能够得到信息科学的论证与解释,才能够结束心理学没有统一的科学范式的被动局面。

3.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瓶颈及其产生的根源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 当代心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分裂和破碎;(2) 如果用认知神经科学来统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偏离这门科学的发展轨道,这必然也会走向取消心理学的学科本体性对象的道路,从而使之沦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 [7] ;(3)以实验为主导的心理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应用的目标是援助那些具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或求助者。心理学援助一般包含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自立咨询和心理辅导面临的都是特殊个体的来访者,不能用数理统计的方式将心理问题加以信息化,必须依靠人文心理学的方法论来进行心理辅导。因此,我们提出在心理援助中更加需要人文心理学起作用。从冯特以来,科学心理学一直作为发展的主流,也被打上了自然科学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心理学也怀疑人文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致使人文心理学的发展严重受到阻碍。从当今科学发展来看,多数主流期刊都需要量化的数据,使得质性研究和个案研究较少,人文心理学被边缘化了。

造成心理学分裂和破碎、面临瓶颈问题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是:(1)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尊重人的需求,强调研究人自身的价值,这些与自然科学取向不同的“他者的声音”显然未能引起主流心理学的重视。在自然科学取向占据了优势的地位,成为“强势话语”的条件下,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当然地成为了“边缘群体”。正是因为主流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的科学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导致当代心理学诸多的困境和问题;(2) 刚刚从哲学领域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不能不必然地走上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因为,以物理学为首的自然科学,采用数量化与公式化的研究方法,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对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造福于全社会,所以人们崇拜和迷信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人类的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时就出现了问题 [8] 。(3) 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不可能得到自然科学的认同,而信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哲学的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等,加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之中,虽然丰富了心理学的方法论,但是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科学范式,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有机糅合各学派以及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这样必然会形成多种不同的观念和范式。

4. 心理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途径——学科信息化

4.1. 什么是“学科信息化”

“学科的信息化”术语是苗东升提出来的。他认为,“XX学”与信息学的交叉与结合,产生“XX信息学”和“信息XX学”。其中,“信息XX学”的研究对象还是“XX学”的传统内容,但以信息科学技术为工具手段进行归纳整理;“XX信息学”则改变了研究对象,即以“XX信息” (如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等)为研究对象。

2015年2月,李宗荣为“信息心理学丛书”的第一本《信息心理学:背景、精要及应用》写出丛书的“总序”,《论信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引下的学科信息化》,认为“信息心理学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在该书的“前言”中说:“我们把有别于自然科学的信息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科学观应用于当代心理学的现状、困境、成因和出路的分析,得到了关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前提、理论假设、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的新认识,提出了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新思路。”

4.2. 信息科学以独有的时空观、科学观,世界观、方法论为“武器”,着力矫正科学主义 对心理学数百年的误导和扭曲

我们认为:心理学的“学科信息化”需要两组“三个步骤”。一般地说,第一组中的三个步骤是:(1) 介绍理论信息学概念和原理;(2) 先做“理论心理学”的信息化;(3) 再做“应用心理学”的信息化。具体地说,首先需要掌握理论信息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与科学观,在心理学中学科信息化的过程作为工具和手段,再思考“理论心理学”中的概念、原理与方法问题,最后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应用心理学”学科之中。

心理学的学科信息化,第二组“三个步骤”是:(1) 话语体系的信息化;(2) 学术体系的信息化;(3)学科体系的信息化。即在实施第一组的三个步骤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中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工作顺序:先研究其中的话语问题,再研究学术思想,最后是学科体系。

我们构建信息心理学的第一个步骤是建立它的“话语体系” (即基本概念体系)。首先,我们提出信息心理学自己的基础概念:“信息人”,即“信息人假说”: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人是基因遗传的载体;但是,在心理学、文化学的意义上,人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的、信息的复制与生成的系统。在信息人概念的基础上,按照有别于“生物人” (物质人)研究的“逻辑思路”,在五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对象取向,主体取向,主客关系取向,符号–意义取向,问题取向)上,分别提出关于信息人的组成、结构、功能、机理的基本概念,围绕着“信息人”将基本概念体系展开。

第二个步骤,构建信息心理学的“学术体系” (即核心理论体系)。在信息人概念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信息人的“结构原理”,包含“三大要素”、“结构与动力三角形”,证明它与文化三角形的和电脑三角形的“拓扑学一致性”;我们提出信息人的九大“功能原理”;信息人的“调控原理”;信息人的“人格理论”等。

第三个步骤,构建信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即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信息心理学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从心理物理学、心理生物学走向心理信息学”的历史的逻辑的过程。把全部心理学的“学科”分为四个层次:心理学哲学、理论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哲学是在信息哲学指导下对整个心理科学的抽象与反思;理论心理学是对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综合与提炼,包含哲学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基础心理学主要包含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精英心理学等,它们研究心理过程的信息特征与规律,不大关心理论的实际应用;应用心理学具体研究特定的心理过程,注意解决其实际问题,比如跨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等。

4.3. 将理论信息学信息化的成果普遍化,当代心理学发展瓶颈将不复存在

一旦心理学有了“学科信息化”之后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我们就有了关于心理学的正确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基本概念、主要方法、知识框架,心理学就有了自己的“科学范式”,当代心理学发展遭遇的“瓶颈”问题就不复存在。李宗荣在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的时候,运用理论信息学和信息世界观解决了“理论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的问题,在2018年10月出版了《信息心理学:背景、精要及应用》。然后李宗荣把“信息心理学”的经验推广到“法学”、“伦理学”、“传播学”、“语言学”,都获得预想的成功。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特色哲学社科科学应体现“六性”》中提出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应当有六个基本特性:即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创性、时代性”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如果我们贯彻“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纠正“物理主义”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误导,实践心理学的“学科信息化”,就可以建立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说:“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在心理学的领域中逐步地解决这个“不太相称”的问题。

5. 展望

当代心理学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改造主流心理学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方法论上下工夫,进行一场“范式”的革命,才能完成;因为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 [8] 。心理学应当重视人性研究。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应该以人性为基础,注重人的心理行为以及生活的社会文化研究,从而真正地揭示现阶段中国人的行为以及心理生活规律,将我国心理学的特征突出来 [9] 。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把宇宙分为“自然之物”的世界与人类“制作之物”的世界。宇宙自然生成的事物受到“盲目的”物理学力的驱动,具有可以数量化与公式化的运行轨迹,如同人造地球卫星和太空飞船那样。但是,人类制作之物,特别是“社会文化” (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如宗教、哲学、科学等),以及区域文化塑造的人类“个体心灵”,由“意向性”的信息学力的驱动,特别需要追随个人和人群的“偏好”、“动机”、“强力意志”等价值观的选择,其中存在数不清的利益权衡和方案设计。所以,心理现象只能按照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进行研究,之后自然会产生当代心理学的研究纲领 [10] 。我们相信,当代心理学克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学科信息化”的时间表将会大大地超出我们的预期。

文章引用

夏 琳,李宗荣. 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瓶颈及其学科信息化
On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Its Subject Informatiza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9): 1582-158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9214

参考文献

  1. 1. 贾林祥. 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9(4): 59-64.

  2. 2. 车文博. 西方心理学史[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 3. 彭运石. 人的消解与重构: 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研究[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4. 4. 叶浩生. 心理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 5. 荆其诚. 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6. 6. Fischer, K.R. (1995) The Legacy of Franz Brentano. Open Court, The Foundational Debate, Chicago and La Salle, IL.

  7. 7. 霍涌泉. 认知神经科学难以引领心理学的发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2-22(005).

  8. 8. 叶浩生.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 国外社会科学, 2002(4): 9-15.

  9. 9. 张之强. 对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浅析[J]. 才智, 2015(16): 286.

  10. 10. 李宗荣. 信息心理学: 背景精要及应用[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