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3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728 , 7 pages
10.12677/ASS.2024.131061

广西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张洪阳

南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0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3日

摘要

地方高校是区域发展人才输送的主体,是推动地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影响了地区创新创业进程,因而开发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测评工具和模型,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对广西地方高校特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等多方面解析后,基于CIPP方法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构建模型,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CIPP模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Hongyang Zha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Nov. 28th, 2023; accepted: Jan. 10th, 2024; published: Jan. 23rd, 2024

ABSTRACT

Local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body of talents transportation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in force dri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affects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tools and model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and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valuation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IPP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CIPP Model, Local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6年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上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将创新创业工作作为重点开展相应工作,创新创业数量不断攀升。在此号召下,全国各地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高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思想,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 。但高校在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严格把控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准确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这些已成为当前研究高校创新创业领域的重点问题。

地方性高校是区域发展人才输送主体,其办学理念、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以地区发展为主,相对于部级高校还具有较大的区别性。地方性高校因为自身禀赋略弱,通常定位于教学型高校,多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够迅速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岗位当中。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学生基本能力、综合素质较部级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创业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一般的问题在各方面会逐渐显露,“难创业”和“创业难”现象普遍存在 [2] 。因此,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方性高校服务地方这一宗旨,有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并结合地区高校具体建设情况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2. 广西地方高校总体特征

地方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已密不可分,承担着为区域发展输送多技能、新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应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优势和政策,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提升地区创新创业活跃程度,增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活跃程度,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实现高校“双创”教育效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从生源特征上看,由于广西区内没有部属单独管辖的院校,因而区内高校均由自治区直接管辖,其教育的基本职能多是为广西本地培养人才,基本目标多是为广西区内社会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培育应用型的人才。而且,广西高校绝大多数在区内招生,毕业时又受地域、学历、专业技能等限制,通常选择在区内就业,选择面不宽,这对高校向外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从学校特点上看,广西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高校,更加重视基础性和实用性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选用和设置受条件所限多集中于基础知识的夯实和活学活用上,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科研、创新的要求较低,形成了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多半是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现象,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匮乏。从人才培养上看,广西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科研水平相对较弱,学生水平不是很突出,其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与其他省份部属高校比较中难以取得优势,无法脱颖而出,就业选择局限于区内。而且随着本科生数量增加以及用人单位选择员工标准的提升,地方高校本科生就业压力愈发巨大,同样岗位下,部属高校的本科生,或更高学历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使得广西本地高校的多数本科毕业生面临有限择业的困境。因而,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和选择上都会倾向于发展本地的思想,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与部属高校有些差异,地方性特征明显。

3. 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广西受区位等现实及历史因素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系统性发展局面,始终处于起步阶段。2015年起广西教育局开始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广西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同时在资金和资源上加大了支持力度,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区政府在整体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总体要求和规划,但到目前为止,区内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没有与区内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具体来看,目前区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仍在探索。由于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高校整体水平较低,因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处在摸索改革阶段。目前,区内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项目大多数集中于服务应用层面,水平不够,项目实际应用效果也一般,缺乏可度量标准,“含金量”不足,导致了学生接受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结构不够系统,教育方向比较模糊。比如地方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多注重创业教育,很难有创新教育;理工类专业则偏重于创新教育,但缺乏广泛的创业教育;地方综合类院校对创新和创业教育没有过多差异,但课程体系设置还在摸索,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不能严谨衔接,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不能通过学校教育完全释放,创新创业热情往往受到一定压抑,导致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力不足。

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提升。广西一些高校在思想和观念仍然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对创新创业进行精准的定位,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足,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提升,创新创业作风存在敷衍了事,过后既忘的情况,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发展。

3) 创新创业教师的教育意识能力有待加强。一名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会给学校带来先进的教育意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能力,会让学生及时准确的把握创新创业的方向和路径。然而广西大多数地方高校中,受限于教学条件的不足,教育环境氛围不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念也没有透彻的理解,导致部分创新创业的教师的思想处在理论研究状态,不能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无法有效的传授学生相关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激情。另外,现任教师多属于学术型教师,自身缺乏充足的实践能力,很少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涵养,导致对学生的创业思想把握不准,有效指导性不足。

4) 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发展不健全。受资金、资源、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广西地方高校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一些地方多高校或是并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或是因为资金、人力等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达不到标准,难以进行精准的教育指导。同时,创新平台和创业平台短缺等问题仍然突出,地方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平台建设不够,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不足。

5) 配套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普遍设置较多、较密,专业任务繁重,学生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但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这就影响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地方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跟上,导致学生越发不重视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很难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创业相关人才。

4. 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

一般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指高校在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水平等涉及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满足既定目标要求的水平 [3] 。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1) 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发展的基本条件,分为区域环境、政府支持和技术基础三个方面。区域环境是指高校所在城市创新创业氛围,可用城市创新创业活跃程度、创新创业宣传力度等指标体现;政府支持表示出政策制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可用体制部门完善程度、创新创业政策数来表示;技术基础则体现了学校自身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可用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产学研合作单位数等指标体现。

2) 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配置,指的是在当前社会发展大环境下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投入保障,体现出地方高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力度,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投入配置可分为师资投入、资金投入和平台投入三部分。其中师资投入是创新创业的关键,优秀的师资力量可以高效推动创新创业的成绩,可以用创新创业专业教师数量、有培训经历的教师数量等进行表示;资金投入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资金多少往往决定了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和效率,可用创新创业教育财政专项经费、培训经费、建设经费、实践经费来体现;平台投入则表示出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升的高度,表现出高校创新创业的大规模投入力度,可用孵化基地、双创平台数量等指标体现。

3)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能力。是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实时的监测和反馈,不断提升和改进教育过程,在课堂教学、项目活动、创业实践、“专创融合”等多方面进行协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可分为课程设置、课程表现、课程管理三部分,其中课程设置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高效的推动创新创业思想、能力在学生中的普及和深入,可用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的门数、学分、学生选课占比、学术活动的多指标体现;课题表现则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积极反馈,可用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学生的比例、成绩、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几个方面考量;课程管理则表现了地方高校对课程设置时代性、趋势性的把控,好的管理可以促发高校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用优秀的创新创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可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更新等多方面体现。

4)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绩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创新普及成绩,包括思想素养的提升、双创效果的推动和社会效益的改变。其中素质提升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之后高校学生对创新思想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探索性,可从学生心理、知识、行动等几个方面体现;双创效果的推动则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性改变,可用创新创业人数、新建小微企业数量等表示;社会效益的改变则表现出创新创业教育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社会评价和学生自身创新创业行为来表示。

5. 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型的建构

自2002年我国开始提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评价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最多的是模糊分层法、层次分析法、平衡积分卡等方法 [4] [5] 。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主观片面、单一扁平性问题,或者没有考虑到学校自身特征等问题。基于前文分析,我们在创新创业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特征,充分考虑地域性、局限性、发展性等,要在自身禀赋上结合地方区域社会、经济等条件给出科学评价。本文选择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 D.L.)提出的CIPP评估模型,结合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特征及应用性,从教育活动的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成果(Product)四个方面评估效果,试图解决地方高校教育评价的不足。

根据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内涵,结合CIPP的四个过程模式,确定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4个维度,分别是与背景评价相契合的创新创业基础环境,包括区域环境、政府支持、技术基础3个二级指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前提;与输入评价相契合的创新创业资源,包括师资投入、资金投入、平台投入3个二级指标,体现了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的投入程度;与过程评价相契合的创新创业过程,包括双重课程、双创项目和课程管理3个二级指标,体现了地方高校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程度;与成果评价相契合的创新创业成果,包括素质提升、创业效果、社会效益3个二级指标,评判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在确定四个基本方向后,在每一个方向上合理选择三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部分三级指标可以客观测量,用实际数据分析即可;没有实际数据的三级指标通过专家评价法,给出指标分值高低作为评判标准,见表1所示。

Table 1.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表1. 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续表

在确定各级指标后,指标权重赋值对评价结果至关重要,其中一个因素权重的改变,都会对最终的评判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指标赋权最常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HP),通过把决策元素分解,再将定性指标信息模糊量化,从而给出简洁、明确的数学运算结果,最后形成科学的最终决策。本评价体系中,对于没有明确数值的指标,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专家同级比较数据,采用1~9标度法,邀请校内外专家、专任创新创业教师对对目标、准则、方案等多个指标元素进行两两对比,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层级分析,最终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

6.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广西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也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广西本地人才培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的测量也凸显其重要性。如果仅根据客观数据采取定性法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那么很多无法用数字体现出来的内容,如创新氛围、创新环境等将无法呈现,教育评价陷入冰冷的唯结果论中,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情、教育体系将偏离初衷,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效果也会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作用难以及时体现。因此,本文建议用全过程评价方法,结合地方高校特征,使用CIPP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结合,综合考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在得到各种数据后,根据模型结果可以分析地方高校总体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层次,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在哪些方面可以继续深挖。地方高校也可以在自身条件允许范围内,根据评价模型结果有选择、有方向地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取长补短,提高创新创业的综合效益,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项目基金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基于平陆运河经济发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编号:2022ZJY2835);南宁师范大学2022年度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编号:2022SCKT15)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成果。

文章引用

张洪阳. 广西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Guangxi[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01): 436-44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61

参考文献

  1. 1. 李亚员. 创新创业教育: 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4): 83-87.

  2. 2. 孙勇强.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3(23): 97-99.

  3. 3. 王兴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矛盾困境、体系优化及创新举措[J]. 教育与职业, 2018(4): 68-72.

  4. 4. 李亚东, 朱伟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监测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 48-52.

  5. 5. 黄兆信, 黄扬杰.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来自全国1231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 2019, 40(7): 91-1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