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6628 , 15 pages
10.12677/ML.2023.115309

语料库驱动下的《黄帝内经》中医术语俄译策略研究

张瀚文,丁晓梅,马金凝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31日

摘要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典籍之首,其中包括了丰富的中医术语。作为中医术语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术语的翻译研究对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语料库的方法,研究《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中医术语的俄译方法,探究其翻译策略及原因。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对中医术语的翻译,译者多偏重于异化,翻译方法多样,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究其原因,主要受文本类型、译者主体性、翻译目的以及读者类型的影响。

关键词

语料库,中医病机术语,《黄帝内经》俄译

A Corpus-Driven Study on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erms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Hanwen Zhang, Xiaomei Ding, Jinning M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Apr. 10th, 2023; accepted: May 22nd, 2023; published: May 31st, 2023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firs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exts, includes a wealth of TCM term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of TCM terms, the study of its trans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oreign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This paper adopts a corpus approach to study the Russian translations of the TCM terms contained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and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TCM terms. It is found that the translators of the terminology of disease mechanisms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mostly favor dissimilation, with various translation methods, mainly direct translation, supplemented by paraphrase translation.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type of text, the identity of translator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ype of readers.

Keywords:Corpus, Terms of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ssian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不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它是中国古典医学理论思想基础,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早在汉唐之际就流传至国外,并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上卷《素问》以阴阳五行立论,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灵枢》论述了脏腑、经络、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是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作为中国古典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医术语,对中医术语的正确理解是掌握中医学理论的关键。因此,对《黄帝内经》中医术语的翻译研究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黄帝内经》涉猎甚广,其文体晦涩难懂,同时存在语言隔阂的问题,所以对其翻译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黄帝内经》乃至中医的传播发展。

英国学者Mona Baker在1993年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一文奠定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基础。该文中指出,随着语料库方法论的完善,原语文本和翻译文本语料库的使用方法必将让翻译研究者揭开“翻译文本作为沟通活动媒介的面纱” [1] 。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思想和方法出现的分支学科。王克非提出,其是以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为研究上的指导,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以大规模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历时或共时的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本质的一种翻译学方法 [2] 。相较于其他翻译学理论,语料库翻译学更具科学性,同时兼具跨学科属性。

基于此,本篇文章将建立汉俄平行语料库,研究《黄帝内经》中病机术语的俄译方法及原因。

2. 《黄帝内经》俄译现状

为了解国内研究现状,以“《黄帝内经》俄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有关《黄帝内经》俄译研究仅找到两篇相关文献。郭小云对《黄帝内经》中的文化素进行研究,并以维诺格罗茨基和阿拉诺夫的俄译本为语料,对比了两个译本的翻译形式,提出了《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3] 。孙丽丽以隐喻认知理论为指导,以《黄帝内经》为语料,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中医隐喻性术语翻译的认知观,对比了中医隐喻性术语在两译本中的俄译形式,探索了中医隐喻性术语的翻译策略 [4] 。

经检索可以发现,《黄帝内经》翻译的研究成果中英译研究占绝大部分。总体看来,《黄帝内经》的翻译研究在国内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且相关文献的发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黄帝内经》来说,其英译研究,起步较早,成果较丰硕,同时也更能反映出《黄帝内经》外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大部分成果来自中医院校和医学类相关期刊,语言学界的研究占比较少,体现出研究力量的不平衡;其次,目前虽对《黄帝内经》翻译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将典籍外译和术语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少,且《黄帝内经》外译语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对《黄帝内经》的英译研究,缺乏对《黄帝内经》其他语种译本的相关研究。

目前,《黄帝内经》有已出版的俄译本三版。第一版俄译本译者为杰尔诺夫–佩加列夫,译本名为《Су вэнь, Нэй цзин: трактаты по традицион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медицине на основе древних и современных текстов》,即《素问、内经:古今作品基础之上的中医典籍》。该译本不是由古汉语原文直接翻译,而是根据法语译本翻译而来,且每章有较大删减,以偏概全,多数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述和介绍。第二版俄译本译者为维诺格罗茨基,译本名为《Трактат жёлт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а о внутреннем》。该译本共出版两次,第一次出版时间为1996年,只翻译了《素问》的前四十九篇。第二次出版时间为2007年,该版本包括《素问》(Вопросы о простейшем)和《灵枢》(Ось духа)两部分,其中《素问》这一部分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五行生克关系、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等注释和图示。第三版俄译本译者为阿拉诺夫,译本名为《Внутренний канон жёлтого владыки》,共四卷本,出版时间分别为2007、2008、2012、2019年。作者目前只出版了《素问》(Простые вопросы)部分,且每一篇的末尾都附有对中医术语详尽的解释。

3. 语料库建设及术语提取

本文建立的《黄帝内经》汉俄平行语料库包含汉语原文和维诺格罗茨基版俄译本。构建《黄帝内经》汉俄平行语料库旨在对《黄帝内经》中所包含的中医病机术语俄译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以考察其俄译方法及特点。

3.1. 语料选取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自问世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其中部分内容已亡佚,现在市面上流传的版本均为唐代王冰校注补佚后的版本,因此本文以《黄帝内经》现通行本为汉语语料。

由于杰尔诺夫–佩加列夫译本是由法语译本转译而成,且内容有省略;而阿拉诺夫版本对下卷《灵枢》部分的翻译仍未出版。考虑到译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本文未选取以上两译本为语料,而选取了内容相对较为完整的维诺格罗茨基版本(下文简称维本)。

3.2. 语料库建设

首先,从俄罗斯网站下载维本《黄帝内经》上下卷PDF版本,将其内容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进行预处理(如将单词间“- + 空格”替换为“空格”、将“. + 空格”替换为“.^p”进行分行等问题),对语料进行清洁以及人工校对,将语料转化为UTF-8编码的txt文本格式;运用Déjà vu X3软件进行汉语原文与俄语译文的句级对齐。以Sketch Engine在线语料库为工具,建立《黄帝内经》汉俄小型语料库。Sketch Engine比传统语料库工具功能更为强大,不仅有索引(concordance)、词汇表(word list)、搭配(collocation)等,还能建立类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并且有内置的标注(annotation)、分句(segmentation)和分词(tokenization)功能,几乎不需要添加其他工具作辅 [5] 。

语料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其总词数、总句数、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长等客观数据反映出来,建成后的语料库规模详见表1

Table 1. Basic data of the corpus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表1. 《黄帝内经》语料库基本数据

表1数据可见,俄译本的总词数和总句数远超于原文。原文的总词数为98,928字、总句数为6571条;俄译本的总词数为226,736词、总句数为16,392条;总句数的差异较大,说明《黄帝内经》俄译本在句构上有切分、重组,并未遵循原文句式,在句子切分上有译者自身的理解,未利用俄语本身的语法结构,如副动词、形动词、主从复合句等来达成整句的翻译。平均句长这一数值常被用于衡量文本句子的难易程度,平均句长越短,说明文本的句法结构越简单,越容易理解,反之则句子越难以理解。俄译本平均句长低于原文,语句更为精简,增译相对较少,译者利用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等语法变化能够表达不同含义而又不增加词数。

将清洁好的文本导入WordSmith Tools 8.0,使用WordList功能中的Statistics统计语料库的类符形符信息,统计详情见表2

Table 2. Data of type symbols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表2. 《黄帝内经》类符形符数据

类符指的是语料库中出现的不重复的词数,形符指的是语料库中的词汇总数。类符/形符比反映的是语料库的词汇丰富程度,又称为词汇密度。词汇密度可以反映词汇变化的丰富度以及文本的信息密度。但当语料文本较长时,语料文本中的虚词数目会增多,从而会使类符/形符比的可信度降低,类符/形符比不能全面反映词汇的丰富程度。因此,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是以每1000词位计算单位的类符/形符比进行计算与统计,可以更为准确地体现语料的用词丰富度。由表2可见,原文标准化类符/形符比为40.13,而译文则为43.14,相较于原生文本,俄译本的STTR值略高,说明《黄帝内经》维版俄译本总体上词汇丰富度高于原文,用词更为丰富、词汇变化程度更高,难度较大,译本词汇密度较大,少重复。

3.3. 中医术语界定及中医病机术语翻译

目前,学界对“术语”还尚未有较为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是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从语言学或者是术语学视角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冯志伟将术语定义为“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 [6]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写道“术语是专业领域中概念的语言指称” [7] 。袁劲松等总结道:术语与特定领域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它是随着人类对各个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而逐步形成的,用来记录或标记在此过程中积累沉淀的专业知识概念;术语经常被人们称为“专有名词”,但其并不仅仅是名词以及复合名词,由动词、形容词、介词和名词构成的词或词组(又称短语)也有可能是术语 [8] 。

中医术语是中医的基础和精髓,在中医国际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翻译的核心是中医术语翻译,术语翻译就是在异域异质的语言间寻找“表示同一概念的等价术语” [6] 。本篇文章选取《中医药学名词》 [9] 为中医术语遴选标准,《中医药学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实施的中医药学规范名词标准,分为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18个部分,共计5283条术语。

经检索发现,有关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翻译研究较多,例如:气血津液、脏腑、阴阳五行等分类,而针对于中医临床术语,如中医病机术语、中医药术语、中医妇科术语等研究相对较少。病机术语作为中医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确的内涵,是用以说明疾病病变机理的专用词。

《中医药学名词》中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共有术语804条,病机术语共有305条,本文中基于语料库进行术语提取,术语的词频提取基于中文语料库,而术语的俄译研究是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术语及俄译版本提取:通过《中医药学名词》中标注的病机术语找出《黄帝内经》俄译本中出现的病机术语及相应的俄语翻译,利用WPS Excel软件对建立的语料库进行术语检索,结合人工筛选和数据统计的方式,确定了《黄帝内经》中出现的病机术语57条,详见表3

Table 3. Pathogenesis terms and frequency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表3. 《黄帝内经》中病机术语及其频次

4. 《黄帝内经》病机术语俄译分析

根据《黄帝内经》中病机术语频次表,将结合病机术语的分类对病机术语进行具体译例分析。

4.1. 病机术语的词法结构

现代汉语主要有单纯词和复合词两种基本结构类型。受古汉语的影响,中医术语保留有文言文的特点,其内部成分间的语法关系复杂,其中大部分为复合词。从词性来看,复合词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复合词。体词性复合词可以进一步分为(定 + 中)偏正结构、(体词性)联合结构、“的”字结构等结构类型,谓词性复合词可以分为(状 + 中)偏正结构、主谓(宾)结构、(谓词性)联合结构、连动结构等形式。根据现代汉语词法结构,57个病机术语有3类词法结构。按汉语词法结构将57条病机术语分类结果如下,详见表4

Table 4. Classification of pathogenesis terms

表4. 病机术语分类

对病机术语词法结构的分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握术语的正确含义,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其俄译方式及特点。

4.2. 单纯词病机术语俄译分析

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单位构成的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包含双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在病机术语中,“虚”、“实”就为单纯词。在《黄帝内经》维版译本中,对于单纯词,译者采取直译为主的译法,结合不同语境,辅以意译。例如:

4.2.1. 虚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虚”这一术语对应7种俄语译文,以“пустота”、“опустошения”两词出现的频次最多,译者多选取“пустота”及其同根词来翻译“虚”,对于“虚”这一术语,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同时,在译文中个别处采取意译的方法。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译文:Совершенно мудрые в глубокой древности, передавая учение, говорили, что все это суетная ложность, предательский ветер. Есть специальные дни, когда можно предотвратить данное заболевание. В это время следует пребывать в безмятежности полного покоя, без бытийной пустоте.

上述例子中,译者将“虚”译作“суетный”以及“без бытийной пустоте”,表现了文中深层次的含义,译者准确认识到原文中“虚”所表达的内容要比平常的“虚”更具内涵,“суетный”旨在强调乘虚以伤人的邪风,“без бытийной пустоте”则顺应原文含义,强调“不存在”的虚。

4.2.2. 实

《黄帝内经》俄译本中,对于“实”这一术语的翻译的译文较多,语义内涵较为丰富,其中以“наполнение”、“полнота”出现频次最多,其次较多的为“наполняться”、“полный”及“наполненный”。可见,在翻译该术语时,译者同样更多地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实”译作“наполнение”、“полнота”及其同词根词语,根据译文所传达的不同语义,在翻译时调整词语的具体词性,同时译者辅以意译。例如:

(1) 原文: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译文:Плодами-результатами (действия)чистой субстанции ян являются четыре конечности, а мутная субстанция инь возвращается в шесть органов-фу.

(2) 原文: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译文:Так называемые пять органов-цзан (хранилищ-сокровищниц) сохраняют тончайшее дыхание-ци семени-цзин и не проводят его дальше, потому они постоянно наполняются, но не могут наполниться.

(3) 原文: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疟论篇第三十五)

译文:Происходит опустошение субстанции инь, а субстанция ян 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о усиливается. Потому возникает жар, больного начинает мучить жажда.

(4) 原文: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译文:Когда есть что-то, то это полнота-наличие, когда что-то отсутствует, то это пустота-небытие.

例(1)中,“清阳实四肢”意为“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使得四肢有正常温度”,译者着重强调清阳之气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将其意译为“плод-результат (действия)”。例(2)中,译者并未将其单纯译作“наполняться”,而为突出原文“满而不实”之义,结合俄语动词体的特点,将术语译作“наполниться”。例(3)和例(4)中,译者也结合语句具体含义而将“实”译作“增强”和“真实存在的事物”。

4.3. 体词性病机术语俄译分析

体词性病机术语包括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即修饰语 + 中心词,其中心词多为名词性术语,修饰语作定语,用以限制和修饰中心词,例如:“正气”、“心气虚”等;联合结构,即是由前后结构相似、层次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例如:“上虚下实”。在《黄帝内经》维版译本中,体词性病机术语共有25条,针对于这些术语,译者多选用直译、音译及意译的翻译方式,在翻译时也同样遵循了汉语词法结构,多以修饰词加中心词来翻译术语。例如:

4.3.1. 正气

(1) 原文: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小针解第三法人)

译文:Когда говорится о духе и госте, это значит, что собираешь вместе и здоровую (правильную) силу и больную (искажаю щую) силу. Дух подразумевает правильную энергию дыхания.

(2) 原文: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小针解第三法人)

译文:Когда говорится о вратах, то это значит, что патогенная энергия следует за направляющей энергией в точках входа и выхода.

病机术语“正气”在《黄帝内经》中的译文都以“правильная энергия дыхания”、“правильная сила дыхания”为翻译形式。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尽量贴近了原文的语义,同时选择了同义词“энергия”、“сила”来进行同一术语的相近翻译。但在进行俄语翻译时,由于中医术语本身的特点,统一其译文,保持译文的单一性会更为方便。避免因为译名数量多而导致读者理解混乱,避免“词不达意”或是“译过其意”。

4.3.2. 内热

(1) 原文:每利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寿天刚柔第六法律)

译文:Нужно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этот метод припарок совместно с укалыва нием.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можно полностью вылечить синдром холода и поте ри 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Это метод, в котором с помощью жара разогревается канал и рассеивается холод.

(2) 原文: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寿天刚柔第六法律)

译文:Больной предпочитает спать с согнутыми коленями, половые органы то резко сжимаются, то опухают, внутренние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голеней становятся горячими.

可以看出,针对“内热”这一术语,译者多以直译为主,《黄帝内经》俄译本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翻译方式。词频最多的即为“внутри жар”、“внутренний жар”,当该术语表达其字面意思时,译者对“内热”这一术语采取了直译的方式,意味着身体内部热,热邪入里。而在例(1)中,“内热”被译者译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即利用热量来加热体内经脉,从而达到去除寒气的效果。在译文中,作者进行了意译,既表明了原句的意义,又可以让读者清楚了解“内热”的其他含义。例(2)中,译者选用了增译和直译的方式,通过增加具体身体部位来进一步体现原文所传达的意思。通过“内热”的翻译,以及结合其所在的不同上下文可以得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翻译方法的选择受到语境和术语概念的具体内涵影响,综合考虑下选用最合适的译法。

4.4. 谓词性病机术语俄译分析

主谓(宾)结构,即“主语 + 谓语”结构及“主语 + 谓语 + 宾语”结构,主语和宾语一般为名词,谓语通常为形容词,例如“血脱”、“湿胜濡泻”等。《黄帝内经》中,共有22条谓词性病机术语,译者多采用意译,辅以音译、直译的方式。例如:

4.4.1. 气逆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黄帝内经》维版俄译本中,译者更多地使用同义词的方法来对该术语进行翻译,表达“气逆”之义的“нарушение движения дыхания-ци”出现频次最多。

(1) 原文:故气逆而上行。(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法时)

译文:Тогда дыхание-ци движется против потока и начинаетдвигаться вверх.

(2) 原文: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译文:Если нарушается циркуляция дыхания-ци желудка, то у больного появляется отрыжка. Кроме того, он ощущает страх. При расстройстве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толстой кишки у больного появляется понос.

(3) 原文:气逆则壬癸死。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译文:Если нарушается правильное движение дыхания-ци, тогда в дни под знаками ЖЭНЬ и ГУЙ наступает смерть.

对于这一术语,译者的翻译方法以意译为主,说明译者在翻译该术语时,充分考虑了病机术语所表达的语义,既遵循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原则,同时又采用意译的方法使目的语读者便于理解。总体来看,在译者的认知中,将“气逆”理解为“气”的逆向运动,或是“气”的不正确运动方向。

4.4.2. 胃不和

(1) 原文:《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译文:В трактате «Сян-цзин», или «Нижний канон», говорится: «Если желудок нездоров, тогда и сон Становится беспокойным».

(2) 原文: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厥论篇第四十五)

译文:Если дыхание-ци субстанции инь опустошается, тогда в желудок проникает дыхание-ци субстанции ян, а если в желудок проникает дыхание-ци субстанции ян, то он приходит в расстройство.

以上例子中对“胃不和”的俄译为“желудок нездоров”及“приходить в расстройство”,与原文中病机术语所表达的深层语义对等,同时通过意译法得以体现。可以看出,译者在对病机术语进行翻译时,能够在译文中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准确、深层的意义,以此来得出语义恰当的翻译。

4.5. 其他类病机术语翻译俄译分析

其他类病机术语则包括如下8条: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炅则气泄。

原文: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译文:Ведь когда человек раздражен, дыхание-ци поднимается вверх. Когда доволен, дыхание-ци движется плавно. Печаль приводит к расходу дыхания-ци. Страх движет дыхание-ци вниз. Холод заставляет дыхание-ци собираться. Жар приводит к истечению дыхания-ци. Когда человек пугается, дыхание-ци приходит в беспорядоч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при переутомлении дыхание-ци растрачивается. Когда человек чрезмерно задумчив, дыхание-ци связывается. Эти девять движений дыхания-ци не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какие болезни они порождают?

译者在翻译这一类病机术语,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翻译“思则气结”时,译者使用了“чрезмерно”一词,突出了当过度忧思时,才会影响脾气郁结,而对“气结”译者翻译为“дыхание-ци связывается”,采用直译和音译的方法,该词虽遵从原文含义,但对目的语读者来说理解仍有难度。

5. 《黄帝内经》中病机术语的翻译策略分析

翻译策略是翻译研究,特别是应用翻译研究的重要方面 [10] 。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涉及两种译法策略:“归化法”和“异化法”。归化法即本族中心的做法,把异域文本带向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而异化法是去本族中心的做法,尽可能地保留原作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11] 。熊兵细分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技巧,指出将翻译策略分为“归化”与“异化”两大类,这种二分并不意味这两个概念是绝对的,归化和异化都是相对的概念,体现的是一种译者在选择是向原文作者靠拢,还是向译文读者靠拢的一种倾向性 [12] 。

基于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现总结出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表5所示。

Table 5.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CM terms

表5. 中医术语翻译策略及方法

根据以上翻译策略和方法,对筛选的57个中医术语译文进行归类,统计每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所对应的中医术语在文中出现的频次,并对其进行分析。

维诺格罗茨基在翻译中医病机术语时,会顺应其本族人的语言意识及语言习惯,以意译的方式来解释术语,有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中医病机术语含义。同时,在俄译本中,由于病机术语受古汉语影响,有些术语无法在俄语中找到同义词或对等词,因此维诺格罗茨基在部分术语翻译时,采用了音译的方式,保留了中国文化下对术语的译名。据统计,维诺格罗茨基在进行《黄帝内经》中病机术语的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异化为355次,归化为281次。

可见,维诺格罗茨基在处理中医病机术语时,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且更偏向异化。《黄帝内经》为中医典籍,译者主要意图普及中医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对于一些中医代表性术语,例如“阴”、“阳”、“气”、“卫气”等,维诺格罗茨基采取了直译加音译的方法,使读者可以更直接地感受中国文化。而在晦涩之处,或是目的语中不存在语义对等词时,维诺格罗茨基采用了意译和释译的方法,有助于读者接受。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也使得读者更便于接受。

同时,对建立的语料库进行分析后发现,《黄帝内经》维译本病机术语的俄译具有“一译多”的特点。在《黄帝内经》俄译本中,译者根据语境,在多处采用了“一译多”的方法来进行病机术语的俄语翻译,整理57条病机术语及其对应的俄语译文后,可以看出维诺格罗茨基在翻译术语时,并非只使用了一种译名,由于一部分术语内涵丰富,一种译名无法满足其内涵的传达,因此译者对于部分病机术语都使用了两种或以上的译名。具有两种译名的术语有6个(病机、阴虚、血虚、内风、胃不和、两感);具有三种译名的术语有3个(阳盛、气虚、正气);具有四种译名及以上的术语有4个(气逆、内热、虚、实)。同时,同一术语译文间语义相近,译者通过使用俄语近义词,对不同语境中的病机术语进行了灵活翻译,为病机术语的俄语翻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阳盛”,本意为人体之阳主温煦和兴奋,阳偏盛则机能亢奋或热量过剩,可出现明显的热象等病理表现。在俄译本中具体译例如下:

(1) 原文: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译文:Следует знать, что если наступает расцвет субстанции инь, тогда во сне снится, что идешь по воде, кроме того, ощущается страх. Если наступает расцвет субстанции ян, то во сне снится, что горит сильный огонь.

(2) 原文: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译文:Так как субстанция ян переполняется, человек начинает бредить, ругать всех, кто находится вокруг него, не различая ближних и дальних, у него пропадает аппетит, а так как нет аппетита, он начинает метаться.

(3) 原文: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疟论篇第三十五)

译文:При такой ситуации субстанция инь истощается, а субстанция ян усиливается. При усилении субстанции ян образуется жар.

以上例子中,译者首先都使用了“субстанция ян”来指代人体之阳气。而术语“阳盛”的译文,则是通过搭配不同动词来实现的,译文中“наступать расцвет (即расцвести)”、“переполняться”、“усиливаться”在俄语中都表达“充满、兴盛”之义,属于近义词。

同时,通过分析《黄帝内经》维译本中病机术语的俄译方法,可以看出译者虽主要是用直译方法,直译即在目的语中寻找与原文尽量对等的词汇,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但意译也占很大比重,意译表现为解释性翻译。例如,在翻译病机术语“气脱”时,气脱本意为:由于邪气太盛,正气骤伤;或长期损耗,正气衰竭;或大汗、大吐、大出血致气随液脱、气随血脱等原因,导致气不内收而外逸脱失的危重病理变化。

原文:气脱者,目不明;(决气第三十)

译文:Когда разрушается сила дыхания-ци, то глаза перестают видеть.

翻译时,译者将其译作“разрушаться сила дыхания-ци”,意在强调损害,而并未按原语翻译成“脱离”。因此,翻译中医术语,仅用直译或音译是无法传达其本身的文化含义的。在译本中,涉及到病机术语的翻译时,避免了翻译病机术语时单单运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结合意译方法翻译出符合病机术语含义的译文会使语义更为清晰明确。

6. 影响因素

对于病机术语的翻译,维诺格罗茨基使用归化,异化策略相结合,更偏重于异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辅以音译,翻译方法多样,不拘泥于规范,其影响因素可以归为以下四方面。

6.1. 文本类型

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特点,我们可以确定《黄帝内经》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语言功能主要就是描述物体及其事实,即信息性。翻译信息类语篇的文本,其译文应该传递出原语的指示性或概念性内容。同时,译文的语言特点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信息类文本的焦点应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翻译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直白的语言来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和信息。译者翻译《黄帝内经》介绍中医文化,其功能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同时,中医术语多为古汉语,具有行文凝练的热点,这就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的风格、准确性和可阅读性。维诺格罗茨基所翻译的病机术语,注重其内涵的传达,同时不仅限于固定的翻译方法,采用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法,忠于源语的同时,突出了信息及客观性,准确地将源语的含义传达出来。

6.2. 译者主体性

翻译不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其背后更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交流碰撞。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原文的思想内容能够准确传达到译入语文化环境,而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发挥巨大作用。译者主体性在维诺格罗茨基译本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译者文化身份以及译者能动性。

6.2.1. 译者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是个人、集体、民族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 [13] 。对于个人身份的认定会影响其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 [14] 。因此,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直接影响翻译行为和结果。译者维诺格罗茨基(Б.Б. Виногродский) 1975年出生于远东,1979年毕业于远东国立大学东方系,自1985年起在莫斯科工作和生活。他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作家、翻译家,精通包括古代汉语在内的九种语言。维诺格罗茨基译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中文和中国书籍的翻译,除《黄帝内经》外,他还将《道德经》《易经》等四十多部中国古代典籍翻译成俄语,同时包括一些有关中国历法、风水、兵法等文献的翻译,是中国古籍翻译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在2002~2007年,他曾担任“社会协调机制”基金会主席,致力于在俄罗斯重建健康的社会协调机制,同时借鉴中国的社会管理经验和推广传统中医。他还曾负责编辑发行杂志《气功》,宗旨是在俄罗斯人中形成对健康养生和传统中国气功的正确态度。维诺格罗茨基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都被埃克斯莫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献的翻译,也有对它们的阐释和应用,涉及艺术创作、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维诺格罗茨基在树立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6.2.2. 译者能动性

译者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 [15] ,在翻译活动中,能动性更多以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出来。

一方面,译者能动选择翻译内容。对俄罗斯学界来说,中医典籍外译的作品极少,并且相关研究匮乏。译者在序言中写道:“此书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医和器官学的经典著作,其为传统中医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译者发挥能动性,选择将《黄帝内经》翻译为俄语,以此来将中医理论系统及概念介绍给俄罗斯人民。

另一方面,译者能动选择翻译方式。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能动地贴近原文,对原文本身信息了解深入,明晰中医术语的内在含义,选择译者认为合理且适合的翻译方式来处理译文。同时,译者在翻译《黄帝内经》的过程中,借助参考资料及自身理解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也进行了详细论述,详见表6

Table 6. Details some concepts in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表6. 《黄帝内经》俄译本中详述部分概念内容

译者能动地进行了解释阐述,增加了大量相关补充材料,在丰富其译文内容的同时,也为译文的翻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通过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译文的说服力。

6.3. 翻译目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苏联专家团的回国使得中国的传统医学在苏联开始被广泛传播,随着近年来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和密切,俄罗斯人对中医的兴趣和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译者也认为中国关于人类机体功能的中医理论使得现代人能够以新的眼光看待健康问题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在《黄帝内经》维版译文中,维诺格罗茨基在序言中指出,译本是一本经典文本的翻译,而不是用东方医学方法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指南,因此,译者并没有对疾病做详细解释和判断。译者认识到《黄帝内经》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必要为俄罗斯民众所认识了解。基于此目的,维诺格罗茨基并未将其译文理解为严谨专业的学术思想译本,而是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医知识文化的方式。

通过上文统计数据也可以发现,在汉俄平行语料库中,两文本总句数并非一致或相近,俄语译本中总句数远超原语文本。影响这一结果的因素就是其翻译目的是向俄罗斯读者普及传统中医文化,而并非句子的一对一翻译。在此基础上,译者根据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原语句加以自身的理解来切分重组,以期读者可以在尽量贴近原文的基础上了解认识中医文化。同时,中医理论更关注人体脏器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并不强调其实质或形态,因此在面对相关术语的翻译时,译者选择使用俄语中与其语义相近的词来进行翻译,例如:

原文: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译文:В Основах говорится: Всегда уделяй большое внимание механизмуболезни, хорошо разбирайся в принадлежности различных симптомов.

译者以期读者能够理解原文内容,形成自身对中医文化浅显简单的认知,因此就会形成译文中对部分中医术语的解释性翻译,使得译文更为简洁且更具有连贯性。

6.4. 读者类型

翻译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体验 [16] 。因为维诺格罗茨基在译本序言中明确了该译本的定位,阐述了其翻译目的,从而就限定了译者预期读者人群。该书面向社会大众读者,多面向的是没有专业中医知识和理论基础的普通民众,或是医史专业学者,这就体现出目的语读者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译文需要具有较强的科普性以及准确性,对于译者来说,主要运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根据原语的内涵与语境,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了译者以目的语读者为主,考虑其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接受习惯及民族意识,既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内容,又可以使读者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7. 结语

综上,在《黄帝内经》维译本中,对于中医病机术语的翻译,维诺格罗茨基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策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同时,译者使用了多样的翻译方法,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音译、同义词等,根据术语含义以及具体语境改变译文形式。可以看出,维诺格罗茨基以目的语读者为主,在翻译时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中国中医文化和思想风貌。

目前,《黄帝内经》的中医术语翻译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等皆对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帝内经》的中医术语翻译研究也为日后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研究者也应该进一步开拓视野,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下抓住机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医翻译事业发展,为传播中医文化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基于俄汉平行语料库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研究”(批准号:YB20200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张瀚文,丁晓梅,马金凝. 语料库驱动下的《黄帝内经》中医术语俄译策略研究
A Corpus-Driven Study on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erms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5): 2289-230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5309

参考文献

  1. 1. Baker, M. (2000)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 Target, 12, 241-266. https://doi.org/10.1075/target.12.2.04bak

  2. 2.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3. 3. 郭小云. 《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4. 4. 孙丽丽. 《黄帝内经》中医隐喻性术语俄译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2021.

  5. 5. 王琰. 基于语料库的十九大报告英、俄译本语言特征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8.

  6. 6.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7: 195.

  7. 7. 于欣丽, 全如瑊, 栗武宾, 等. 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8. 8. 袁劲松, 张小明, 李舟军. 术语自动抽取方法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15, 42(8): 7-12.

  9. 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名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0. 10. 方梦之, 傅敬民. 振兴科学翻译史的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有待拓展的领域[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41(3): 67-75.

  11. 11. Ventui, L. (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New York.

  12. 12. 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 2014, 35(3): 82-88.

  13. 13. 张裕禾, 钱林森. 关于文化身份的对话[M]//乐黛云. 跨文化对话.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70-75.

  14. 14. Taylor, C. (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5. 15. 魏月. 外宣翻译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J]. 海外英语, 2017(5): 125-126.

  16. 16. 闵玲. 《黄帝内经》英译语料库建设现状探析[J]. 中医药导报, 2022, 29(7): 209-21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