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9 ( 2022 ), Article ID: 56306 , 4 pages
10.12677/AE.2022.129548

解析泰国如何进行传统礼仪教育

张力文

西那瓦大学,泰国 巴通他尼府

收稿日期:2022年8月21日;录用日期:2022年9月19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27日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对撞导致传统礼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仪式化教育,而是通过对礼仪的规范和实践,将传统文化精神延续下去。通过对泰国礼仪教育的研究分析,总结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方式,从而丰富中国礼仪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

泰国礼仪,教育理念,佛教文化

Analyzing Thailand How to Conduct Traditional Etiquette Education

Liwen Zhang

Shinawatra University, Pathum Thani Thailand

Received: Aug. 21st, 2022; accepted: Sep. 19th, 2022; published: Sep. 27th, 2022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known as the “state of etiquette” since ancient times, but th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as led to the gradual fading of traditional etiquette, especially among young people. Etiquette education is not purely ritualized education, but more to continue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norms and practices of etiquett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in Thailand, the effective and operable methods are summarized, so as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 Chinese etiquette education.

Keywords:Thai Etiquett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uddhist Cultur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礼仪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既反映了社会等级、社会道德标准、社会伦理规范,还体现了同一文化下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所以,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内容,主要指人们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 [1]。泰国文化历史悠久,属于东亚文化圈的泰国传统习俗同样是以家庭为基础单位,要求年轻人要尊重并服从父母、长者、教师和僧人的意愿 [1]。

泰国的礼仪除了受自古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还主要受另外两个因素影响,从而让它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传统。佛教文化和王室的特殊性对泰国的整体国家礼仪规范有着复杂的影响,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共存共荣。但如何做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巩固,重点在于如何对泰国年轻人的礼仪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让传统文化和精神通过日常的、普遍的、约定俗成的礼仪延续下去。

2. 佛教文化对泰国礼仪构成的影响

佛教作为泰国的国教,其教徒占泰国总人口的95%,境内遍布寺庙3万多所,首都曼谷更是有“佛庙之都”的称号 [2]。中国素有“深山藏古寺”的说法,但在泰国却随处可见各种神像、祭台和形式各样的贡品,比如泰国有名的四面佛,就坐落在车水马龙的高架桥旁边。可以说,泰国的佛教是从根本上完全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促使泰国人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巩固,也让佛教与泰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 [3]。

佛教传入泰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在泰国的发展离不开泰国的统治阶层的帮助。泰国王室对佛教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泰国的历史当中,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选择支持佛教来巩固和管理国家政策,第五代的立泰王著有《三界论》,通过详细论述佛教的宇宙观与人生观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基于泰国历代国王对佛教的扶持和肯定,王室仪式、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是将佛教礼仪作为最基本的规范要求。

泰国礼仪大部分沿用佛教礼仪,比如合十礼。泰国人见面或辞别时,需各自在胸前双手合十相互致意,双手合十的位置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见到国王要双手举过头顶;晚辈见长辈要双手举至前额;平辈相见举至鼻子以下。此外,佛教对泰国礼仪的影响还体现在从法律中规定男子结婚前必须要出家,一般为一周至一个月,男性教徒能够全面系统的学习关于佛教的教义、教旨 [4]。再加上东亚文化圈中对“师长”的遵从性,使男性在结束寺庙生活后,仍然会对寺庙的僧人保持更加深刻的敬意,这种敬意不单单是基于宗教的缘故,还是因为师生关系。因此,僧侣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在泰国的地位也倍受普通人民的敬重。

3. 社会制度对泰国礼仪构成的的影响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由于从未沦为殖民地国家,王室作为国家精神和形象的集中体现,获得泰国民众的普遍尊重与支持。这使得王室在泰国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了整个国家的重要记忆,王室纪念日的制定和庆贺也成为了必然。传统的泰国王室纪念日有万寿节、泰皇登基纪念日、皇后华诞纪念日、郑皇节等 [5]。

这些纪念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王室在泰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性,泰国政府多次采取措施通过这些节日强化泰式礼仪规范。比如在泰王拉玛九世驾崩之后,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教育民众在国丧期间如何着装,如何跪拜行礼,并通过这些“正确的礼仪追思先王”。再比如,泰国的王室成员都有代表身份的花和颜色,在他们的诞生纪念日时,全国都会使用相对应的颜色和花朵来装饰公共设施和家庭,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王室形象的特殊性。

泰国宪法规定,“泰国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及佛教的护持者,才可以登基为王”。因此这些与泰国王室相关的纪念日与佛教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节日期间都少不了各种佛教仪式和佛事活动。此外,因为泰国国王被称为泰国人的引领者,因此国王乃至王室都享有至高礼仪规格的殊荣 [6]。当王室成员单独接见某人时,跪拜者往往会采用另一种姿势:下跪时把双腿侧着叠起来,看上去仿佛是匍匐在地,接着双手合十、俯首至地 [7]。在2019年,德国某电视台在节目上模仿这种泰式跪拜礼,并在跪拜者示意图片旁P了一只海豹。节目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剧烈的讨论,不但泰国官方发声,泰国民众也出现了不少抗议的声音,这件事最后以德国电视台道歉结束。由此可见,泰国对王室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自身礼仪文化的强烈自尊感。

4. 泰国教育中的“礼”与“仪”的体现

在古泰国,最初的教师由寺院的僧侣担任,因此泰国全国有超过50%的中小学设在寺院。在教育现代化问题上,泰国为了避免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意识形态的侵袭,主动聘用英国的教育顾问和教师,在统治阶级的可控范围内对教育框架进行重新搭建,同时安排一大批泰国学生到欧洲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理念 [8]。这一系列操作不仅防止本国人民沦为西方思想及先进的技术的奴仆,摆脱西方宗教的束缚的基础,还有效的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

所以在泰国的大学中,西方传播而来的理念只是其办学的基本形式,而教育的指导方针仍然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展开的。在泰国教育部大纲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佛教课作为必修课,比如《佛教常识》、《受戒程序》等。此外,学校每周需要请高僧到校园为学生讲授佛经、打坐冥想等佛教内容 [9]。所以,在泰国的大学除了受西方理性和科学的思想的影响,还可以深切感受到佛教和社会制度所带来的影响。

在泰国的高等学校,合十礼的运用更加广泛,学生不单单要主动先对在学校中的僧人、老师、长辈行礼,低年级的学生在面对高年级的学长时,同样要进行合十礼以示尊敬,那怕他们只是在路上相遇。此外,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拜师节,在拜师节中,仅对王室成员进行的跪拜礼,将由学生对老师进行同样的跪拜礼节,并献上鲜花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恩。这些礼节体现了泰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核,对长者的极致敬意。

此外,泰国是为数不多的在大学期间仍然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的国家。在泰国,除了中小学校,大部大学仍然会对学生的着装有统一要求,甚至严格到对女生发饰颜色的要求。个别的学校还会要求学生在周一要穿着泰国的传统长方裙。这些仪式性的要求,也是对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强力推动。

5. 泰国传统礼仪教育对中国礼仪教育的启示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公民的文明素质。在当代,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交锋,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礼仪实践格外杂乱,中国传统礼仪依然显现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西方礼仪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凸现 [1]。大部分年轻人对传统礼仪的认知不足,最终造成的后果是对其背后相关人文历史知识的缺失。反复如此,传统历史人文知识在社会共同认知中逐渐模糊化,最后消失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

因此,加强青年人对传统礼仪的认知和实践,究其根本是通过普适性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和发展。通过对泰国礼仪教育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方式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1、礼仪内容的具象化

礼仪所代表的精神内容是约定俗成的抽象化概念,但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又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能够产生实际的约束。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礼仪不仅体现在“礼”的观念和思想上,还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将礼仪具象化为行为,能够更好地让礼仪得到落实发展。泰国将对佛教和王室的尊敬,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体现出来,不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要求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如泰国从法律层面规定佛教教义相关内容必须作为必修课,对王室不得发表污蔑的言论等。因此,对于中国的礼仪教育,相关教育部门、学校要主动筛选符合现代价值观、具有传承意义的礼仪规范,从而保证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仪式能够被执行、遵守和流传下去。

2、礼仪内容的规范化

礼仪作为长久流传并被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可以被准确描述和规定的,以便于可以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的操作。这种很强的操作性所反映出来的就是礼仪所表现出来的仪式化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合这些仪式性的内容,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普及礼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操作性和有效性。如泰国在拜师礼期间对各种仪式内容、装饰布置、流程步骤的统一,从侧面加强了泰国学生对“尊师重道”的理解和感悟。因此,要对礼仪教育相关内容有深刻的全面研究,将各种礼仪知识进行整合分类,明确其礼仪内容的具体规范和标准,从而有效地、精确地推进正确礼仪仪式及其背后所带来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3、礼仪内容的深度化

在传统社会里,礼制适用上层社会,礼俗适用下层社会。在现代,对民俗的上升和理性化,再将传统礼制下沉,形成了新的礼仪。现代礼仪因具有长期的群众基础,因此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如泰国自古对寺庙、僧人的推崇和尊敬,让他们在现代仍然将佛学相关内容作为学校必修课程,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在2018年泰国发生的睡美人洞救援行动,被困少年在救援到达前,除了合理分配水源和食物,老师还带领学生集体打坐冥想。18天后学生被安全救出,没有心理身体上的重大损害,期间打坐冥想在减少学生恐惧心理和运动量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礼仪教育不能只通过仪式去进行推广发展,家庭、学校、社会机构都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对青年人进行礼仪教育,进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职业观进行影响。让青年人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由浅入深地进行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容的教育与普及,这样才能达到礼仪最初的目的,即“教化育人”。

文章引用

张力文. 解析泰国如何进行传统礼仪教育
Analyzing Thailand How to Conduct Traditional Etiquette Education[J]. 教育进展, 2022, 12(09): 3587-359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548

参考文献

  1. 1. 马艳. 泰国学校礼仪中的佛教文化[J]. 科教文汇, 2016(25): 128-129.

  2. 2. 张锡镇, 宋清润. 泰国民主政治论[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3. 3. 邓丽娜. 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1): 120-121.

  4. 4. 赵杨. 中、泰交际中的礼仪差异及汉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差异[J]. 传奇: 传记文学选刊, 2012(4): 63-64.

  5. 5. 唐蒋云露. 论泰国传统节日的佛教文化特色[J]. 传承, 2012(8): 87-89.

  6. 6. 蒋璟萍. 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 12(3): 111-115.

  7. 7. 刘瑜. 浅析泰式礼仪规范[J]. 经济生活文摘: 国家发展观察, 2013(3): 83.

  8. 8. 披耶阿努曼拉查东, 马宁. 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7.

  9. 9. 罗汉光. 泰国本土特色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5): 70-71, 7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