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129 , 6 pages
10.12677/AE.2023.13111328

以读育人:指向小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金宛燃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3日

摘要

健全人格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与成长具有积极意义,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在众多学科之中,语文学科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功能,承载着德育的重要责任,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选择与编排上又有利于德育的进行。因此,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责任。以读育人,通过阅读教学推动小学生认识健全人格、理解健全人格、培养健全人格,教师要潜心文本,实现以文育人;关注方法,挖掘德育价值;链接内外,提升德育实效。

关键词

健全人格,语文阅读,德育

Teaching People through Reading: A Study o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arg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Personality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nran Jin

Jing Hengyi School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Oct. 6th, 2023; accepted: Nov. 6th, 2023; published: Nov. 13th, 2023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a sound personality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modern education,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ndividual social adaptation and growth, and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Among numerous disciplines, the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carries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its unique humanistic functio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conten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re also conducive to the progress of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sound personalities is an inevitable responsi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By educating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we aim to promo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cultivation of sound personalities through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ex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students through literature; pay attention to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link inside and outsid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Sound Personality, Chinese Reading, Mor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及人的基本发展要素之一,人格对于个体的成长以及在社会群体中的生存与价值显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格并非与生俱来,是在后天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要手段,在人格形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通过建构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功能,真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育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就意味着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需要将健全人格培养视作必然担当。因此,明确健全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意蕴与具体要义,探究指向健全人格形成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小学阶段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2. 小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价值意蕴

人格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1] ,是多种成分共同组成的结构统一体,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能力、气质等。而当今世界,科技与物质生产发展迅猛,在为个体创造更多有利机会的同时,也对个人的素养提出了挑战。作为社会人,个体必须经受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考验,并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发展素养,这些与人格密切相关。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在压力与内部心理的共同作用,构成人格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形成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亦或是走向极端。这不仅影响个体自身的生存与生活,甚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健康、良好、完善的人格形成是个体与社会的必然追求,健全人格这一命题的提出正契合此需求。

而小学作为个体素质形成打基础的阶段,是人格雏形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道德水平、行为习惯等正处于萌芽时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如若不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良好人格意识的形成,则容易造成人格特征和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出现心理障碍与人格缺陷,影响此后的人生与发展。因此,关注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领悟健全人格的内在要义与迫切性,挖掘人格培养的有效路径,抓住小学这一基础关键期实施并加强人格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教育需要将健全人格的养成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各类学科教学中予以落实。

3. 健全人格的内涵剖析

那么健全人格究竟有怎么样的表现呢?心理学家建构了“成熟者”“自我实现者”“功能充分发挥者”等健全人格模式,提出高心理健康拥有者在内在心理与外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尽管这些模式的具体要义各有不同,且各有侧重,但无一例外的强调健全人格者在内部心理与外部言行的协调统一、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和谐一致,以及对待学习与工作时的积极态度有有效行动这三方面。A·H·Maslow则提出了关于自我实现的十四条标准,被视为健全人格的重要指标,其涉及了处世态度、社会人际关系、自我认识、遇事心态等方面 [2] 。可以发现,健全人格并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要素的圆满与完善,而是构成人格的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完善、平衡与统一状态,强调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关注自身成长与社会化生存。《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健全人格也作出过具体表述,报告指出健全人格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个体成长的前提与基础,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 。综合来看,健全人格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概念,有着明确、具体、固定的要义,它更是一种观念或思想,是关于个体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学说 [4] 。健全人格以人格的正常发展为基础,是人格发展更为健康、理想的状态。教育学视域下,这一理想人格可以被解读为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 [5] 。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一个懵懂的自然人向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社会人转变。

4. 语文阅读的德育价值呈现

在众多科目之中,语文作为富含人文性的学科,承担着涵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健康品格的重要责任。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建构的中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发展品格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为个体提供内涵丰富的文字作品,覆盖健全人格应具有的方方面面,帮助个体认识与理解健全人格,为其塑造奠定基础。同时,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与阅读本身不具有时空限制的特征相契合。持续的、不间断的阅读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另外,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学生文化沉淀与发展的过程,即语文德育的开展以语言为本,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这一过程既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又为健全人格的转化与塑造服务 [6]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德育悄然发生的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以阅读为途径培育健全人格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在选文编排上采取双线组织的策略,兼顾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强调语文技能训练的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全十二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健全人格以各要素的形式蕴含与各选文之中,每一选文又各有侧重点。有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材在对人格塑造极为重视,且在主题分布上颇为强调学生人格的培养。尽管在以往版本的教材中,在微观层面,教材选文更倾向于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诚信尽责和自信自强三方面的发展,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教材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与发展 [7] 。在具体编排上,部编教材遵循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人格发展规律,以横、纵双向的形式安排课文顺序: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健全人格各要素之下的具体内涵,拓宽、延伸对于健全人格各要素的理解;以每一年段为节点,健全人格的各要素分布于各册教材之中,切实地体现了人格培养的持续性与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经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就自我”,帮助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超越,完善自我人格 [8] 。

5. 指向健全人格培育的阅读教学策略

5.1. 潜心文本,实现以文育人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文体多样,记叙文、散文、诗歌等都包含其中,文质兼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鉴赏不同文体的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指引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对话,感受文本的思想与情感,领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逐步构建学生自身对于文字背后道德情感的理解,树立个体的思想、行为的准则,进而推动性情的陶冶,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情趣与追求。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类文本教学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主要作用。与其他文本相比,论述类文章文字清晰、简洁,表达通俗易懂,对于锻炼学生的分析、提取、概括等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学生通常能够以独立的形式读懂、读通、读明白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对文本所传递的健全人格要素进行分析与讨论,在不同意见与思想的碰撞中深化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树立人格标准、养成明辨是非、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学类文本与文言类文本较为类似,主要包括散文、诗歌、文言文等,这两类文本通常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塑造的形象动人、鲜明,所传递的情感较为隐晦。因此,针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利用图片或音频等资料为学生提供感觉刺激,推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丰富学生的审美体会。针对于文本中流传千古或具有积极,亦或是学生特别有感触的语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在后续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会不自觉地受到文章的启迪,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与生命的主动思考,获得情感熏陶。除了上述两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实用类文本通常设计新闻稿、演讲稿、书信、日记等形式,这类文本的文字组织较为科学、严谨,富有一定的逻辑,在内容上通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多包涵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涉及与个体成长相关的责任感、自豪感、实事求是等品质。另外,新课标也明确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整合课内外学习内容、情景、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因此,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会运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习语文,积累经验,从文字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之中体会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主人翁责任感等精神,培养学生运用实用性文本进行沟通交流的科学精神,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建立雏形,为健全人格的丰满助力。

5.2. 关注方法,挖掘德育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具有较强模仿性,很多时候,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与感悟,以及他们在人格层面上的成长,不仅源于书本所传递的知识,也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言行举止。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地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以达成道德浸润的目的。

在班级授课制的大环境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时间内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学生,通常会采用讲授法。实际上,讲授法的使用是合理且有必要的。但是满堂灌的、单向的传输从根源上来讲就是“霸道人格”的显现,这一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是权威,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无法输出自身的意见与想法,这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无任何积极意义,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就学生胆小、懦弱、自卑等负面的人格倾向。与之相比,对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尊重,学生能够更为自主地抒发阅读感受、探讨阅读体会、表达阅读心得。在这类教学方式之下,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语文知识与情感体会是自发的,是在自我阅读、自我反思之下形成的。通过小组合作等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思想经过碰撞又能获得进一步地深化,这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与情感所不能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阅读空间、足够的表达机会、十足的反思环境,展现了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在群体中进行适当的表达,如何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如何与他人进行和谐相处等等,在深化语文阅读的同时,也为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因此,除了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也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深入挖掘与展现方式与方法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与取向。

5.3. 链接内外,提升德育实效

语文因其独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沉淀丰富的人文底蕴,蕴含着深厚且广泛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走进生活、认识世界密切相关。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容易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文课堂中更自然也更为必要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链接,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整合下感知人文修养,提升道德水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学习,但也不能止步于此,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辅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深刻体会文章蕴藏的道德要素与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熏陶,为日后的道德实践与人格塑造提供指引。对于小学生而言,从阅读中感知人格、体会健全人格的具体形象并不难,但是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并不是了解之后就能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指引学生勾连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之中反思和检讨自身的言行,以文本所传递的道德素养相比对,为人格逐渐趋于完善与健全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资料,教材所能提供的文本以及其所蕴含的道德要素与健全人格形象是有限的,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语文教学就是要凭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拓展,除了勾连学生的生活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与素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整体的、持续的、动态的阅读过程中深化对于道德的认识,丰富对人格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前瞻意识,在进行阅读教学规划的时候就应该将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对此进行统一、整体性的设计,以课内教学为主导,课外阅读为辅助,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更为深层的道德价值与意蕴,引导学生串联已有知识、整合经验,在整合性的阅读之中找到属于自身的道德榜样,从整体的层面来思考道德、反思自身言行,为形成健全人格提供必需的精神滋养。

6. 结语

本研究从既有成果出发,将理论剖析与策略提出相结合:从理论方面对健全人格的内涵进行了剖析,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以及教材在选文编排上的德育价值呈现,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与语文阅读教学搭建了一座桥梁,强化了两者的内在关联。同时,又从现实出发提出了三条可操作的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了相对实用的策略。然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课程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表现,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组成,是现代教育重点关注的命题,后续相关的研究应继续开展并深入。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课程,致力于为学生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教学中占主体部分的阅读教学更是需要发挥关键作用。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将语言文字知识与语文技能传递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并体悟文字所塑造的人格形象、所凝练的思想与情感。这些饱含灵感、激情与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感受、表达与思考,使其精神与人格获得熏陶,最终沉淀下来,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

文章引用

金宛燃. 以读育人:指向小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Teaching People through Reading: A Study o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arg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Personality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J]. 教育进展, 2023, 13(11): 8599-860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11328

参考文献

  1. 1. 高玉祥.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

  2. 2. 黄希庭, 郑涌, 李宏翰.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90-94.

  3. 3.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1-3.

  4. 4. 申思. 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J]. 洛阳师专学报, 1998(4): 92-94.

  5. 5. 赵向红, 唐加俊, 黄昱.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J]. 学术交流, 2011(1): 203-205.

  6. 6. 李鹣, 戴兆坤.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与德育工作的融合[J]. 人民教育, 2022(9): 77.

  7. 7. 夏惠贤, 李国栋. 从立德树人看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改进——基于苏教版与人教版的比较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5(4): 94-105.

  8. 8. 李婷梅, 杨成兰, 李金枝. 涵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整合性阅读教学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S2): 9-1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