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024 , 6 pages
10.12677/AE.2023.13121521

课程思政赋能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提升

——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李璐

昆明文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摘要

社会情绪能力是个体重要的成长智能,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及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且影响其学业表现及心理健康状况。然而,当前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依旧缺乏对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积极自我实现的引导,也缺乏对如何通过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学来培育社会情绪能力的考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从不同的模块设计助力于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案例。以期在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对其社会情绪能力进行培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社会情绪能力,课程思政,教育心理学,大学生

The Empower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s an Example

Lu Li

Faculty of Basic Educatio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Kunming,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Nov. 7th, 2023; accepted: Dec. 5th, 2023; published: Dec. 13th, 2023

ABSTRACT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intelligence for individuals to develop,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affecting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way in which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urrently u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lacks guidance on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well-being and the positive self-realiz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consideration for how to cultivate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design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rocesses and teaching cases from different module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in order to establish beneficial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to cultivate their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educating individuals for their own benefit and the good of society as a whole.

Keywords: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十年以来,教育以及心理学界对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兴趣大大增加 [1] 。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也影响其建立和保持积极关系的能力,并且支持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1] 。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变量可以作为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的预测因子,从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2] 。可以说,培养和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积极情绪情感所关联的学习技能,将提高其学业成绩和幸福感。社会情感学习或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聚焦助力学生在学校、事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心态、技能、态度和感受。教育类本科课程应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同时,还应在高等教育类核心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除了侧重于特定的社会技能或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将与社会情绪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嵌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供高质量的高校课程体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其中,《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关乎到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教学终极目标与价值的规定”。一方面,培养有情怀、懂感恩且温暖善良的预备储备教师,肩负着让下一代受教育者健康融入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引导和助力学生走向幸福才是教育的终极价值。然而,当前在教育学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依旧缺乏对学生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积极自我实现的引导,也缺乏对如何通过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学来培育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考量。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创造更加科学且更加适合每一位学生蓬勃发展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教育,是必要且任重道远的。本文选取张红梅和朱丹的《小学教育心理学》以及陈琦和刘儒德的《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为样例教材,节选教材中的章节内容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等进行课例设计。文章进一步深入挖掘教育类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能对其社会情绪能力进行培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 《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过程中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活动和教育过程,课程思政是价值的选择,是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心理资源整合的样态,是育人的创造实践 [3] 。社会情绪能力与认知能力、学业成绩和幸福感之间存在着积极且显著的关联 [4] 。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校教师更需要理解影响大学生行为和思维方式背后的需求因素,转变不合时宜的教育观念,并且去深刻的理解人类社会中的依恋与爱,这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得更友善和融洽,也更能促成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1. 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将知识理论、实践能力和教育素养紧密结合的课程,关乎教育类专业大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国家预备储备合格师资力量的培养。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任课教师,不仅需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更要在传授知识、塑造教学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教学观。要努力做到深挖《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梳理提炼出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使学生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治学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特别地,应该将教育类和心理类课程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合作奉献”等,有机融入《教育心理学》课程中。

2.2. 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也是挖掘思政元素、注入德育的最佳契机。一方面,很多教育类专业大学生对于心理学的很多领域如交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抱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在课程初始或者课中学生感到疲惫时,适时适量结合课程内容穿插或嵌入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学知识点以及心理课堂游戏,如穿插“催眠及释梦”、“异常心理案例分析”、“爱情心理学”等内容,侧面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动机。另一方面,在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前沿动态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需增加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特别是增加了针对社会认知、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等相关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2.3.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需要以教学方法为依托。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讲”——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案例分享;“查”——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情境讨论;“做”——社会实践、调研、课件、微视频、数字故事等;“演”——学生课堂教学活动模拟、演讲、辩论、心理情景剧自编自导自演等;“论”——课堂讨论、现场辩论、期中小论文等。要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达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其实践能力和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要深化课堂思政主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成长自我。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释放、学会表达,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的精髓和德育内涵的同时,也能提升他/她们的社会情绪能力。例如在讲解“品德心理”的部分,可以让同学们角色扮演皮亚杰对偶故事法中的两个儿童的不同行为模式并带领同学们进行讨论,从而在交互学习中习得儿童道德发展经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也可以提前让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交互、理解沟通的过程,是真正实现知识共鸣、关注共鸣和情感共鸣的过程。

2.4.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学过程,基础在于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侧重于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通过看、听、行动、体验、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以及与应用相结合的“立体式”的课程训练,以小组讨论、角色模仿、团体互动、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体会和领悟。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活动中展现出领导、自我管理及团体互助合作,从而锻炼学生面对环境改变的积极适应能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还包括移情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不仅了解课堂规则和学习内容,也能成为良好的表达者和听众。学习如何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便获得更加成功的社会学习经验。创新专业课思政的教学过程,应创设条件尽其可能使学生运用各种社会情绪能力。比如在课程中穿插切合内容的心理游戏或活动,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亲身参与或展示各种游戏和活动,体验参与合作或竞争游戏的战略意义,增强参与性、体验性以及积极情绪情感的获得。

3. 助力社会情绪能力提升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心理学专业知识传授外,更应该注重价值引导,以及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课程除收集整理心理学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外,还需特别梳理提炼出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将心理学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和治学精神,塑造思维品质和责任担当意识,达到“潜移默化”和“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3.1. “学习心理”

在“学习心理”部分,学生除了掌握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各心理流派理论,以及诸如学习迁移、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以及思维逻辑形成过程等的知识点外,还应使其深刻把握各个学习心理环节,能够将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辩证的创新思维。以张红梅和朱丹的《小学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第二章节“学习心理”进行阐述:以知识点1)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模仿行为)为例,明晰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认知表象并以之指导自己后续的行为,从而培养教育专业大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职业榜样;培育其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再以知识点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例,使学生掌握满足需要是推动人类各类行为动力的基本源泉的同时,教会他/她们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进教学过程中。在对教育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己及他人的关爱,“有爱才能有教育”,包容将来学生的百态万象,才能真正理解因材施教的内涵。

通过对学习理论流派的认知,教会学生不同学习知识的分类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如何学以及此后如何教之外;还需通过不同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的知识逻辑演绎过程,教学生学会提问、探索和解答的能力。除了深化《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前沿动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特别增加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特别是增加了针对社会认知、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等相关知识内容,使同学们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核心目的之一是,使得高等师范类院校或师范类专业所培养的预备储备教师,成为具备较强社会情绪能力、温暖且善良的个体。

3.2. “教学心理”

以“教学心理”模块中的“学习动机”为例,在教学初始部分的动机分类教学中,可以将内外部动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有益于社会和集体的学习动机,倡导大学生向那些用知识武装自己并立志报效祖国和奉献社会的同学和榜样学习,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并以此作为动力努力学习。在进行动机理论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来引导学生对于成就动机理论以及自我价值理论的学习:比如采用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案例,讲述她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依旧带领团队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造福人类的事迹。引导教育类专业大学生学习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学习她/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习动机课程后段,尤其是在韦纳归因理论的学习部分,可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或辩论学习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和应对失败,学会肯定自己以及同伴的优点。如采用心理游戏“优点大公开”,即1分钟以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同伴的优点,说得越多的同学胜出。课堂即时反馈表明,接受对方公开表达优点的同学,课堂的愉悦度与自信心都得到大大提升。

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对同伴的同理心,即指懂得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动机和行为,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作出适度反应的心理过程 [4] ,也是提升其社会情绪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社会化过程中,同理心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间融洽且亲密的同伴关系,坦诚地与他人交流,真正地关心他人的困难和处境,接受并欣赏别人的观点,具有宽容心且不记仇等心理品质,同时也是课程思政赋能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意义。

3.3. “教师心理”

在“教师心理”这一模块,一方面要让教育类大学生掌握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职责,明确需要具备的优质素养和良好品质。因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以及价值观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或者优质榜样的示范作用,不仅能够真实且直观地展示教师的职业品质,而且对于教育及社会延续的发展也起着纽带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优质的个人魅力、良好的教学风格以及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形式等,也会形成“隐性课程”的一部分,是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体现,会对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这一“榜样”的示范作用,高等学校要把教育心理学任课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建设也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可行的方式方法包括:第一,领导及决策层要把任课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至于同师德素养与教学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创建具有高信效度且易于操作和考核的社会情绪能力考查机制,而不仅仅是期中教学评教或无学生投诉这一类单一的考评模式;第三,积极创建多渠道的教育类授课师生的社会情绪能力提升课堂,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业讲座,再如开展感恩教育交流活动等。

3.4. “心理健康”

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较高的情绪智力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且表现出更少的焦虑和抑郁倾向 [5] 。因而,“心理健康”模块的教学设计,可以从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培养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为自己负责,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如除了让教育类大学生理解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及注意事项以外,可以提前申请相应的配套教室及设施,进行班级团体辅导,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进行感知与运用。再比如,可以提前布置任务,邀请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进行心理情景剧的即时课堂演出。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心理辅导活动主体的作用,运用同感技术加深对接受辅导学生的理解与共情。针对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内容,尝试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调试自己的合理情绪和状态;尝试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准确认识同伴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寓教于实践,最终提高自己成长别人。

此外,教育心理学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有益于自我心理调适的课外读物或者电子咨询平台信息等:比如,推荐适用于大学生且能借助手机或者计算机使用的在线正念冥想APP或电子平台。尝试将正念训练运用在积极教育领域,也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情绪能力提升策略探索。许多研究已经表明 [6] [7] :通过正念训练,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表现的提升;可以减少学生否认自我和回避自我的行为;提高其积极情绪和社会参与水平;还能够提升青少年对压力和创伤情境的心理弹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和从压力和创伤情境中恢复心理状态。

4. 小结

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是促进其适应未来社会变革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助力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其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人。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将社会情绪能力适时且巧妙地融入课程设计及实施的环节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可行的社会情绪能力教育工作模式,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做有温度的教育,真正发挥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2023年度昆明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KCSZYB10)。

文章引用

李 璐. 课程思政赋能大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提升——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The Empower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Tak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3, 13(12): 9841-984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521

参考文献

  1. 1. MacCann, C., Jiang, Y., Brown, L.E.R., et al. (202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redic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6, 150-186. https://doi.org/10.1037/bul0000219

  2. 2. Hachem, M., Gorgun, G., Chu, M.W., et al. (2022) Social and Emotional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Students’ Perceived Cognitive Competenc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7, 362-384. https://doi.org/10.1177/08295735221118474

  3. 3. 倪邦文.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 36(2): 1-8.

  4. 4. Taylor, R.D., Oberle, E., Durlak, J.A., et al. (2017) Promot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Based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sis of Follow-Up Effects. Child Development, 88, 1156-1171. https://doi.org/10.1111/cdev.12864

  5. 5. Krifa, I., van Zyl, L.E., Braham, A., et al. (2022) Mental Health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The Role of Optimism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 1413.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9031413

  6. 6. Gu, J., Strauss, C., Bond, R., et al. (2015) How Do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and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mprov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ediation Studi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7, 1-12. https://doi.org/10.1016/j.cpr.2015.01.006

  7. 7. Luthans, F., Avolio, B.J., Avey, J.B., et al.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 541-572. https://doi.org/10.1111/j.1744-6570.2007.00083.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