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796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2769

从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陈欣,段国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摘要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典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因年少时沉迷于幻想和写作对姐姐的情人罗比做出了错误的指控,致使其蒙冤入狱,而后死于战场,从而造成一双有情人不能眷属的悲剧故事。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为关照,解读布里奥妮从青少年时期到成年之后这一成长过程中,是如何从犯罪到赎罪,从遵循本我、找到自我、突破自我到最终寻求超我的救赎的心理变化过程,以期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赎罪》,人格结构,心理变化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Briony’s Psychological Change in Atonement

Xin Chen, Guozhong Dua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Received: Oct. 23rd, 2023; accepted: Dec. 11th, 2023; published: Dec. 22nd, 2023

ABSTRACT

Atonement, a classic masterpiece by British author Ian McEwan, tells the story of Briony, the heroine, who, because of her youthful indulgence in fantasy and writing, makes a false accusation against her sister’s lover, Robbie, which leads to his unjustified imprisonment and death on the battlefield, resulting in the tragic tale of a pair of lovers not being able to be united. Through Freudian psychoanalytic theories of the unconscious and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Briony’s psychological changes from crime to atonement, from following the id, then finding the ego, then breaking through the ego and finally seeking the redemption of the superego during her growth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inspiration into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ts.

Keywords:Psychoanalytic Theory, Atonement, Personality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Chang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颇负盛名的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踏入文坛以来,他就凭借其细腻的文笔和独特的风格赢得无数好评,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赎罪》是他最有成就的作品之一,小说中大量的乡村田园风光的描写和战争纪实场面的刻画让许多人对《赎罪》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洗礼后的现实主义回潮作品”(陈榕,2008:p. 91)。《赎罪》因其元小说式结局引发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许多学者认为布里奥妮的成功赎罪只是她一个人的幻想。本文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深厚的心理描写功底,他十分擅长刻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以及产生的各种细腻情绪。“总结麦克尤恩的小说故事,可以看出他非常关注非理性在人物生活中的作用”(Malcolm, 2002: p. 14)。而《赎罪》这部作品正是基于十三岁的青少年布里奥妮的成长过程中的非理性心理,书写了一个因谎言毁坏美好而引发悲剧的故事。这部作品因其丰富的主题、巧妙的叙事结构和元小说技巧受到许多评论家的关注,但关于该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论文比较匮乏,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由犯罪到赎罪的成长历程,解读布里奥妮在故事中的矛盾心理及其变化过程,以期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现实启示。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2.1.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无意识及其活动的第一位探索者。弗洛伊德在其1990年出版的巨著《释梦》中提出人的精神是一分为二的,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其中意识部分是人类可以感知并记录现实的精神的理智部分,而潜意识部分又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本身,前者是表层的、潜伏的无意识,是可以在活动中不经过化装就转化为意识的心理材料。而后者是被压抑的,不为人知的心理过程,只能活动于人的内心深处。弗洛伊德打破了传统心理学只注重意识现象和意识内容的研究范式,主张精神分析的研究核心在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无意识部分。无意识部分埋藏于意识运转之下,它在决定我们行为、思维以及感觉方式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无意识掌握了被压抑的渴望、影像、思想与人性的欲望”(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5)。无意识就像一间储藏室,储藏着人的两种本能冲动:力比多和性本能,这两种本能相互抗衡制约,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早期概念,经过修改完善之后,他推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即一种关于人格发展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

2.2.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视阈探索人的心理活动机制,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关于精神分析的人格系统理论。弗洛伊德发现人的心理意识变化和人格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84:p. 90)。这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人格结构理论的三重模型,模型将人的精神一分为三,其中非理性的、本能的、无意识的部分是人的本我,“它收纳了最隐秘的欲望、最黑暗的愿求、最深浓的恐惧,只听命于快乐原则的满足”(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5)。本我中储存着力比多,受制于冲动的满足而非理性的控制。“人格的第二个部分是自我,心灵之中理性的、逻辑的、清醒的一部分”(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5)。本我遵循着快乐原则,自我则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一方面要协调本我的欲望,适当地满足本我,另一方面也要衡量现实的标准,依照客观环境行事。本我在自我的约束下,以一种改头换面即符合客观现实标准的方式释放出本能的欲望和原始的冲动。“人格的第三个部分是超我,类似一个内部测量器,促使我们在社会规约之下做出道德判断”(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5)。超我遵循着道德原则,代表社会道德和良心,它与本我互相冲突,通过压抑本我的本能和欲望来维护社会要求和规则,使人类主体因此产生道德上的焦虑感,从而让本我回到无意识状态。“超我以惩罚示人。如果本我随心所欲自行其道,超我便会造出一种无意识的罪恶感和恐惧感。”(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5)超我有时也会通过内在奖赏来奖励表现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例如自尊,骄傲,自豪等。总之,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中,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了人类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

3. 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

小说《赎罪》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塔利斯·布里奥妮从青少年时期犯罪到成年后赎罪的成长历程。故事开始于1935年的英国,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十三岁的布里奥妮见到她的姐姐塞西莉娅和家里佣人的儿子罗比发生了暧昧行为,年幼无知的布里奥妮因此对罗比心生芥蒂,当晚她的表姐罗拉遭到了玷污,布里奥妮凭借自己之前的所见所闻加以幻想的脑补,于是将强奸表姐的罪名安到了罗比头上,她向警察做下伪证并致使罗比蒙冤入狱,使其受尽屈辱。为了洗刷耻辱,罗比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料却在大撤退前夕死于败血症。罗比入狱后,塞西莉娅也与塔利斯家族断绝了关系,离家出走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最终死于地铁爆炸事故。布里奥妮的谎言让这对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长大成人后的布里奥妮逐渐意识到自己年幼时期的无知,感到懊悔不已,想要赎罪。她放弃去剑桥读书的机会,投身到姐姐工作过的战地医院做了一名护士。可是姐姐和罗比已经命丧黄泉,她做再多的忏悔和赎罪都已没有意义。所以晚年的她将一生的赎罪寄托在了写作上,并在生命行将落幕之际,创作并公开了小说《赎罪》,把自己的罪行公之于众。

3.1. 无意识的操控与本我的支配

在《赎罪》的第一部分,布里奥妮要求两个表弟和表姐一起排演她的新剧本《阿拉贝拉的磨难》,当她面对表姐罗拉想要担任女主角和导演的请求时,内心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情绪,由此可以看出她处于一种无意识下追求自身的快乐而不顾他人感受的心理阶段。在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这一方面,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从根本上是遵循快乐原则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除了一己快乐,其余什么都不管不顾,由此可见,13岁的布里奥妮正处在一个儿童自我中心阶段。不仅如此,布里奥妮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处在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懵懂无知阶段,她对于异性的情感过于稚嫩,全然遵循着快乐原则,站在本我的角度根据自身单一的感受和幻想形成本能的观念以满足本我中最隐秘的欲望和最黑暗的渴求,这种满足与事情本身的意义无关,它的意义在于本我层面的价值体验。

《赎罪》的第三部分内聚焦于罗比的叙事视角,其中有一段关于罗比教幼时的布里奥妮游泳的回忆片段描写,布里奥妮故意跳入水中来试探罗比是否会救她:

“谢谢,”她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

“你这样做简直太愚蠢了。”

“我想让你救我。”

“你知道为什么我要你救我吗?”

“因为我爱你。”

“谢谢你救了我,我一辈子都会感激你的。”(伊恩·麦克尤恩,2007:p. 193-195)

这段参杂在故事主线中的回忆片段尽管突兀,却是对布里奥妮青少年时期心理状态最真实的刻画。青少年时期的布里奥妮内心怀有最原始最黑暗的本能欲望就是对姐姐的情人罗比的爱慕之情,而由于儿童的本我状态无法受到自我的良好控制,因此采取了不为社会道德所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让罗比觉得她不可理喻。“弗洛伊德在他的巨著《释梦》中指出‘无意识会表达被压抑的欲望和心愿’”(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p. 156)。年幼的布里奥妮本我的欲望先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在难以控制的情况下来到自我世界,渴望得到自我世界中他人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不经过改头换面的原始欲望会受到自我社会中规则的制约和束缚,不为人所接受。“即便意识已经将这些欲望压抑成功,并强迫它们停留在无意识领域,但如果不产生一定的自我憎恨感或暴怒感,这些欲望还是太难控制”(Freud, 1920: p. 72)。而青少年时期的布里奥妮尚处于被无意识操控的阶段,总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常常处理不好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她对于自己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经过幻想转化而来的事物始终存在着真相上的偏差,这也成为她最终酿下大祸的心理根源。

年幼的少女布里奥妮尚不能理解塞西莉娅和罗比之间的纠缠复杂的情感,她只看到了她以为的表象:泳池边的脱衣场景、信件上的污秽字眼、藏书室内的缠绵画面……由此她坚定了罗比是“大色狼”的形象,而姐姐需要她的帮助。“通过这封信,某种本质、残酷,甚至可能是犯罪的东西已被引入,那是某个黑暗的原则,而且即使是当她对可能发生的事感到激动不已时,她毫不怀疑她的姐姐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威胁,并且会需要她的帮助”(伊恩·麦克尤恩,2007:p. 97)。经过了无数次的幻想和转化,布里奥妮的本我力量不断增强,这种力量既包含着对姐姐的嫉妒,又包含着对罗比的复杂情感,最终在表姐罗拉失踪后冲破束缚,直指内心最深的欲望与冲动。在布里奥妮并没有清晰地看见罪犯的脸时,她仅凭模糊的身形和本我的想象便笃定强奸犯就是罗比。当警察和审讯官进行调查时,她撒下了谎言:“我看见他了,我亲眼看见是他”(伊恩·麦克尤恩,2007:p. 195)。当她做下伪证时,处在阶级弱势的罗比百口莫辩,只能承受这五年屈辱的牢狱之灾。这一切都是由于少年布里奥妮在无意识和本我的驱使下做出的错误判断而酿成的悲剧。布里奥妮在错误指控罗比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反映了她在青少年时期内心不成熟,麻木和神经质的一面。弗洛伊德认为,与正常人的无意识行为不同,精神病患者往往通过折磨自我和他人产生一些无意识的发疯行为,而一些正常人的无意识行为是由于缺乏道德观念和逻辑推理的本我造成的。那么处于13岁的布里奥妮做出这样的罪恶的指证,完全可以归因于她不成熟的心智以及贫乏的道德观念。

3.2. 自我的突破与超我的救赎

《赎罪》的第三部分描写了罗比含冤入狱后的生活,罗比为了摆脱屈辱,经过五年牢狱生活后踏上了二战的战场,试图通过战争来洗雪自身的冤屈。这一时期,长大后的布里奥妮随着心智的成熟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尤其当她得知表姐罗拉结婚的消息,发现罗拉的丈夫正是当年强奸案发时在家中做客的巧克力大亨马歇尔时,才明白自己当年的愚昧无知,错把罪犯马歇尔误认成了罗比,她懊悔不已,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赎罪之路。布里奥妮放弃了剑桥的求学机会,去了姐姐工作过的战时医院实习,她每日在心底为罗比和姐姐祈祷,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了暗无天日的阴影里。“出于愧疚,她不时地自我折磨,将一个个细节串成一个无休无止的圈环,一串需要一生去拨弄的念珠”(伊恩·麦克尤恩,2007:p. 149),而这一转变正是布里奥妮成年之后自我的觉醒时刻。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中,自我依据现实原则,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伊底(本我)’欲念,给予其适当的满足,同时又依照现实环境的客观要求从事”(郝敬习,2009:p. 61)。布里奥妮的自我不断地压抑和折磨着本我的欲望,在医院实习时,她每天面对血肉模糊的伤残士兵,给他们清洗,换绷带,注射药物……她把青春和生命贡献给忙碌的工作,虽然军事化管理的医院每天都有重复和疲惫的工作,但肉体上的劳累和疲惫不会让她感到痛苦,她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精神上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让她的心灵无时无刻不感到煎熬。她又开始幻想自己治疗的士兵中有一个是罗比,这样当她精心照料他时,他会握着她的手说谢谢,就好像罗比真的原谅了她一样。布里奥妮本我中最隐秘的罪恶感不断积累,到了现实世界中形成幻想,依据弗洛伊德的自我人格理论,这是她的精神为她开启的一扇窗,让本我通过幻想或者创作的方式得以改头换面,从而得到社会认可,渗入到意识领域。

后来,罗比死于战争的消息将布里奥妮企图赎罪的火苗浇灭。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夕,罗比死于败血症,同年,塞西莉娅也死于一场地下通道的爆炸事故,至死两人都未曾再相见。布里奥妮从此失去了可以赎罪的对象,她的灵魂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到这时布里奥妮的自我意识已逐渐成熟,她能够感受到罗比和姐姐的痛苦,也能明白自己的赎罪的重要性,光是医院的工作不能让她的负罪感减少,于是她又拿起笔,写下自己的罪过和愿望——她写下一部自传体小说《赎罪》。“只有在日记和写作中,她才可以得到一丝慰藉”(伊恩·麦克尤恩,2007:p. 319)。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在满足本能需要和服从超我的强制性规则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要接受快乐至上的本我观念,而另一方面行为、思想又要受制于内心的价值观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84:p. 97)。这正符合人格理论中,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者。所以布里奥妮只有通过写作这种为现实所接受的形式去表达本我,追求超我的价值。在她的小说中,战后归来的罗比带着战争的创伤记忆回到塞西莉娅的身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小说中的布里奥妮也鼓起勇气去找他们,向罗比道歉和忏悔。她还在在小说中揭露了事情的真相,将表姐罗拉强奸案中真正的罪犯公之于众。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无疑是布里奥妮对超我价值的追求,这部文学作品正是作者无意识精神的外部表达。“我深深觉得,让我小说中的有情人最终团团圆圆,生生不息,绝不是怯弱或逃避,而是最后的一大善行,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伊恩·麦克尤恩,2007:p. 333)。老年之后的布里奥妮将这本小说公之于众,将自己的罪行生生揭示给世人审判,这是她最忠诚于内心道德感和现实真实性的救赎,到这时,她对真实的求解和对自我的深刻认知——“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种实体或更高的形式是她能吁求的,是可以与之和解的,或者是会宽恕她的”(伊恩·麦克尤恩,2007:p. 432)——源于“超我”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她无需在意外界世俗的眼光,只需要求得自我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4. 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小说《赎罪》通过多个人物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叙述声音,书写了从青少年到成年后这一成长过程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发展历程,依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可以窥见布里奥妮是如何在青少年时期受到无意识的操控和本我的支配,撒下弥天大谎从而酿成悲剧,又是如何找到自我、突破自我,最终通过写作来实现超我的救赎的,这一人格发展变化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是现实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人格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在解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三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本我、自我、超我。如果不能平衡这三种人格之间的关系,则很有可能酿成大祸。而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类由儿童向成人身份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呈现出了独立性和性的需要,而这两方面的需求与他们自身的心理成熟程度和思想认知水平产生矛盾,本我的欲望无法在自我的协调下以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加之家庭环境中亲情的缺失,更容易造成青少年不能良好地处理本我的需求与社会的规约之间的冲突,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小说中布里奥妮便是从小生活在父亲缺场状态下的家庭环境中,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引导,最终导致她在青少年时期犯下终生之罪。因此,在认知和判断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时期,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压抑、否认、扭曲、幻想的消极心理预防机制转化为坦诚、接受、正直、自信的积极心理预防机制,让青少年能摆脱幻想,在与环境的交往中分清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不断转向理性思考,发展人格中超我的道德价值观。

5. 结语

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和人格结构为理论关照,通过分析小说《赎罪》中布里奥妮由青少年时期到成年之后这一成长历程,梳理其从犯罪到赎罪这一故事主线,发现布里奥妮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心理机制的不成熟和认知的匮乏,在无意识操控下受制于本我的支配,遵循快乐原则最终撒下了需要一生去赎罪的谎言。布里奥妮长大成人后,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她开始依据现实原则进行赎罪。老年后的布里奥妮书写并公开自传体小说《赎罪》,开启了追求真实、寻求超我救赎的道德之旅。同时,本文对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分析也为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意义,青少年时期由于本我的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因此青少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和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完善其心理预防机制,从而更好地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关系,促进人格结构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3SJYB2070):美国文艺复兴经典小说中的视觉文化诗学研究。

文章引用

陈 欣,段国重. 从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赎罪》中布里奥妮的心理变化过程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Briony’s Psychological Change in Atonement[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2): 6061-606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69

参考文献

  1. 1.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84). 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 译). 商务印书馆.

  2. 2. [美]查理斯•E.布莱斯勒(2014). 文学批评: 理论与实践导论(第5版, 赵勇, 等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3. [英]伊恩•麦克尤恩(2007). 赎罪(郭国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4. 4. 陈榕(2008). 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 外国文学, (1), 91-98+128.

  5. 5. 郝敬习(200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31(3), 59-62.

  6. 6. Malcolm, D. (2002).Understanding Ian McEwa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7. 7. Freud, S. (1920).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Horace Live right, Inc. https://doi.org/10.1037/10667-00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