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5 ( 2021 ), Article ID: 42294 , 11 pages
10.12677/ASS.2021.105158

日韩高教政策对大学世界排名的影响

张叶娇1,郑志华2,马冀3*

1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宁波

2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浙江 宁波

3宁波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 宁波

收稿日期:2021年3月18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7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14日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亚洲各国家高校教育现状及相关政策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其高校排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次研究旨在通过量化数据和和质化内容对日韩高教政策和重点高校排名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探究日韩世界排名和高教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探讨日韩高教政策对世界排名的影响和世界排名各项指标因素对日韩高校的不同影响,在其之间构筑一定的反思体系,为后续的亚洲高校进行高教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教政策,大学排名

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Japan and Korea on University World Rankings

Yejiao Zhang1, Zhihua Zheng2, Ji Ma3*

1International Exchange College,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2Humanities and Art College,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Received: Mar. 18th, 2021; accepted: May 7th, 2021; published: May 14th, 202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level,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polic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n countries show obvious differences, and the ranking of their universities has changed great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and the ranking trend of key universities in Japan and Korea through quant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content, and explor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ld rank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at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Japan and Korea on the world ranking an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various index factors in the world ranking on Japan and Korea universities, so as to build a certain reflection body between them. It will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ollow-up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of Asian universities.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University Ranking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由于新管理主义的兴起和受到高等教育全球化以及大众化及其所带来的学术资本主义扩张的影响,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重视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四大排名,QS世界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ARWU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每一年都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对世界上700~1000所高校进行排名,它以其可视化的数据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教育部门和大学教育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衡量标准,也相应的促进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世界排名以及教育全球化大趋势影响下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种世界排名的国际性评价体系不断发展成为了留学、学术交流、经费、学生就业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高等教育下的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再单一的依靠政府,而是转为了市场竞争,因此政府往往会以世界大学排名为依据引入评估和竞争机制,世界各国争夺大学排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并且产生了以此为依据、以世界百大排行为目的的部分促进高教发展的政策,大学纷纷投入大量经费,以期打造出世界一流大学 [1]。除了ARWU,其他三大排名均为西方国家制定和操作,不管是在世界排名还是教育系统实力的排名上,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始终走在前沿,始终是全球化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作为世界排名后进地区的亚洲,其教育改革和世界大学排名都属于一个新进的阶段,在竞争上属于后进力量,在教育上正处于由新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因此在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和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发展下,亚洲各地区为了不断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教育竞争力、综合实力以及世界大学排名,也开始争相出台政策,进行国内高教改革。例如中国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都相继为本地区大学提供政策,批拨经费,进行体制改革,制定相关计划,以期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提高自己的世界大学排名。然而各地区在制定政策并且落实和实施之后,尽管初衷都是为了提高本地区大学的国际排名,其效果并不相同。

亚洲地区是多种文化的汇合地,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浸染,文化思维方面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了解亚洲其它国家,尤其是传统儒家国家,会发现高教政策体现出一定的相似性,通过了解他国的政策及其效果,对中国未来的高教改革也会有所帮助。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量化数据和和质化内容的结合对日韩高教政策和重点高校排名趋势进行分析总结,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开展定性定量的研究等,结合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排名来分析国家高教政策对世界大学排名的影响,探究世界排名和高教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探讨日韩高教政策对世界排名的影响和世界排名各项指标因素对亚洲高校的不同影响,在其之间构筑一定的反思体系,为后续的亚洲地区进行高教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

1) 在高教政策的运作下,日韩重点高校的排名是如何变化的?

2) 世界排名的各因素对日韩高校的影响如何?

3) 日韩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排名上需要做哪些反思?

2. 研究综述

2.1. 世界大学排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世界大学排名缘于上世纪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大潮,在此之后,世界大学排名日益变得体系化和正规化。200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和QS (Quacquaerlli Symonds)联合推出THE-QS世界大学排名,这项合作持续几年之后,到了2009年,双方便分别推出自己的世界大学排名 [2]。2013年沙特阿拉伯推出世界大学排名CWUR,在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也具有一些独特性。紧接着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基于Webof Science数据和Clarivate Analytics提供的In Cites指标首次发布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以便为全世界的学生择校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3]。在本研究重点使用QS和THE两项排名体系。QS排名总体上偏主观,轻客观,主观数据比例达到50%,排名体系较为简单,THE排名较为均衡全面,主客观数据分布合理。

QS排名的具体指标(见表1),分为五个一级指标和六个二级指标,包括教学类“师生比”(权重20%),研究类“学术声誉”(权重40%),科研质量类“篇均引用次数(师均引用率)”(权重20%),国际化类“国际教师比例”(权重5%)和“国际学生比例”(权重5%),毕业生质量类“雇主声誉”(权重10%)。

THE排名体系将教学与科研放在同样的地位(见表2),各占30%,对一级指标的评定内容都十分细化,分成若干个二级指标。如教学方面:1) 教学声誉调查,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培养水平;2) 博士学位授予数,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培育水准与规模大小;3) 师生比,师生比是个重要指标,是大学在校学生数与全体教师标准数的数量之比,反映的是对社会资源占用和利用水平,反映的是教育质量。一般来说,生师比越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就越高,较低的生师比通常意味着较高的社会资源占用 [6];4) 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比,是指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数与应毕业人数的比例,这能客观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培养能力与管理水平;5) 师均收入,即学校总收入与教师数量的比例,该指标越高,表示该校对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越强,可提供的科研环境越佳。相比较而言两个排名体系都引用了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程度这些指标,内容大致相同,只有权重多少,以及指标是否细化的差异,此外两个指标都有自己的特色指标,如QS注重雇主声誉,THE注重科研转化产业能力。总的来说,两个指标都各有优势。

Table 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index system [4]

表1.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4]

数据来源: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

Table 2.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ranking [5]

表2. THE排名的指标体系 [5]

数据来源: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rankingmethodology-2016.

2.2. 作用与缺陷

自大学排名问世以来,学界有关大学排名的讨论就一直在继续,总体而言可以分为认可大学排名的作用及讨论大学排名的缺陷。

1) 大学排名的作用

大学排名的作用首先在于将大学办学水平的信息公布于众,让社会对各个大学有正确的认知,方便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判断。同时大学排名也是评价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的世界大学排名本身常常由第三方机构发起,因此相对而言较为公平。

著名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提出“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挑战,具体包括资金、研究、商业化和市场、自治和责任、科学和学术的全球化、公立和私立、学术自由、师资队伍等。” [7] 作为其中重要的指标,学术全球化、研究和资金等,均会被世界大学排名总结,并作为重要的依据反映在排名的结果中。

美国大学联合会前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意味着教育质量应该是世界级水平,而且要得到世界上多数国家及高校认可的 [8]。浙江师范大学眭依凡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备“学术实力雄厚、做出世界贡献以及享有国际声誉”三个方面的特征 [9]。这种世界级的认可,基本可以等同于所谓的国际声誉,通常可以由世界大学排名反映出来。

2) 大学排名的缺陷

有关大学排名缺陷的论述主要来自片面性、公平性、价值判断等方面。

首先,大学排名被认为是片面的,这种片面主要因为其目的导向的预设,对数字指标的过度重视。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认为,任何大学排名评价系统都是以目的为导向,其结果取决于比较和计算方法中的假设和价值 [10]。因此,所有的大学排名评价系统都是对高等教育现实的不完整描述。莱顿大学校长Carel Stolker指出,世界大学排行榜比较重视自然学科,忽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因为这些排名大部分是参考了大学在自然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表现 [11]。所以通常来看,一所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法学的研究成果是无法通过世界大学排名表现出来的。

其次,大学排名的公平性值得质疑。大学排名的片面性明显地影响了它的公平性,偏重自然科学,对于社会科学出色的学校而言与之同台竞技并不公平。同时,东西方也成为大学排名有失公允的重要方面,石川真由美认为对排行榜的应用无法在追求知识国际化的同时达到提升学者个人学术表现的真正需要,也无法保证不同年龄阶层的学者之间的公平,反而造成了英、美学术圈主导世界知识话语的趋势 [12]。

由于大学排名天生是一种价值判断,但根据批判理论的哲学方法论上的观点,这种基于逻辑实证论的数字展示和量化判断,会伴随科学主义的宰制 [13],因此这种价值判断会对学者和学术界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虽然大学排名带有第三方机构这一属性,它缺无法摆脱其作为学术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带有商业化的特征。

3. 日韩国家和地区高教政策与大学排名

3.1. 日本高教政策与分析

1) 国立大学法人化和“COE计划”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于1971年提出,目的是“提高大学办学自主权,建立富有弹性、灵活的大学管理体制,提升大学的学术地位与国家的竞争力,建立世界一流大学”。2004年4月,87所国立大学被赋予法人资格,至此,法人制度被正式确立 [14]。有关国立大学法人化的政策主要有:1)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2) 大学的管理组织须有校外人士;3) 构建能力和业绩并举的人事机制;4) 建立目标管理与外部评价制度;5) 构建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结构 [15]。

根据《远山计划》“将竞争机制引入大学,对大学实行第三者评估制度”,日本政府提出“21世纪COE计划”,旨在建设具有特点鲜明同时兼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 [16]。为实施该项计划,日本专门设立“研究基地建设费补助金”制度,同时成立“21世纪COE计划委员会”,补助金额为一个基地每年一至五亿日元并且连续补助五年 [17]。

2) 大学排名变化

整体来看,日本一流高校在QS上的数量持续增加(见图1)。从2011年开始,日本高校跻身TOP200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在2012年达到了顶峰(11所)。近几年,日本高校的数量虽曾减少,但总体还是呈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日本THE排名数据的处理可以发现(见图2),日本一流高校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如图3所示,从2010年到2013年,日本高校跻身TOP200的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在5所,但在2013年数量开始减少,到2015年进入前200的高校只有两所,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1. QS ranking of key universities in Japan in the past ten years [18]

图1. 日本重点高校近十年QS排名 [18]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2. The ranking of key universities in Japan in the past ten years [18]

图2. 日本重点高校近十年THE排名 [18]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3. The number of Japa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TOP200 [18]

图3. 日本高校数量世界TOP200 [18]

QS排名情况: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为例,QS近十年排名显示,东京大学在2010至2016年间排名一度下降,但从2017年开始排名有所上升;京都大学排名趋势虽有下滑,但是起伏不大,且近几年一直保持平稳;东京工业大学近十年排名不是很稳定,但总体呈向上发展的趋势;东北大学从2010年的102名降至2011年的70名,之后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走向。总体来说,四所大学近十年来QS排名呈上升趋势。

THE排名: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为例,根据THE近十年排名的数据,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排名趋势相似,排名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同样,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排名趋势相似,但排名都在下降,并且于2018年排名开始重合。总体来说,四所大学近十年来THE排名呈下降趋势。

3) 分析

虽然日本的法人化改革放宽了国立大学的资金来源,有效监控了大学的质量,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改革的范围仅局限于公立大学,而私立大学却没有包含在内,这直接导致了公、私之间差距的加大。其次在内部管理方面,改革强化校长的领导权却没有明确规定监督机制如何发挥,致使行政权力过分膨胀,压缩科研空间。此外,国立大学在经历法人化改革后,其论文数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大大后退 [14]。由于THE在大学排名中所采取的指标中,引用量(研究影响力)和研究(数量、收益和声誉)占比总和为60%,因此,日本国立大学论文数的倒退直接作用于其排名的位次。

“21世纪COE计划”不仅促进了一些整体实力稍微差的院校的迅猛发展,也缩小了大学之间的发展差距。同时它引入的“成果评价机制”激励了各大学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队伍的优化,并由此形成了内部竞争机制。总体来说,此项政策促进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与成长,有利于日本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国立竞争力的提高,而Q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中学术声誉占了30%,这也解释为何其排名在QS上的上升。

3.2. 韩国高教政策与分析

1) WCU计划

WCU计划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师资力量和高水平大学,其主要路径是通过聘请接触国际学者来开发世界一流学术项目,建设一流学科院系,从而提升韩国的科研水平 [19]。同时,通过发展新成长领域,在资金和制度上支持相关研究,促进推动国家未来发展的新成长动力领域,提高下一代人力资源的总和质量 [20]。

WCU的政策包括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专职教授,让他们成为专任教师,特聘教师等,进行授课,承担科研任务,促进现有学科快速发展,并借此开设高质量新专业,新学科。同时,邀请国际学术专家来韩进行科研活动,参加学术论坛,开展学术讲座 [21]。

韩国政时在2008~2012年五年间为WCU计划共投入8250亿韩元。其中,国家大学及研究所占120亿韩元,地方大学及研究所为400亿韩元。项目经费由相应的执行标准,具体而言,项目经费由三部分构成:用于海外学者与其支援人力、研究助理的人事经费;包括科研设备与器材,科研活动,科研奖励,科室建设的直接经费;以及人力资源支持、科研支持、科研技术应用和其它经费 [22]。

截至2014年为止,最终WCU计划实现的总事业费为7720亿韩元,每年度具体投入经费为:2008年1650亿韩元,2009年1600亿韩元,2010年1591亿韩元2011年1552亿韩元,2012年667.48亿韩元,2013年659.44亿韩元,其中,爱该计划资助的学校多为国家大学及研究所,首尔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油填工科大学、成均馆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学校所获研究经费名列前茅 [23]。

2) 大学排名变化

QS排名情况(见图4):以首尔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浦项科技大学为例,在韩国实行WCU计划后,三校2010~2012的QS世界大学排名均稳定上升2010~2014首尔大学由50名上升到31名,2014~2020排名较为稳定,排名变化不超过10名,保持在36~37名左右。韩国科学技术学院,2011~2020年排名不断上升,由90上升到39。浦项科技大学2010~2012由112上升到97,2013有回落但之后4年稳定上升至71名,2018年到2020年有回落,最后排名77名。总体来看,三所大学QS排名最终结果都是上升的。由此可见WCU计划实施初期对韩国大学QS世界排名具有积极影响,但在实施后期失去了作用,不能将排名进一步提升。

THE排名情况(见图5)则呈现出总体下降的态势,三校的THE排名,浦项科技大学2010年到2020年不断地在下降且幅度较大,由2010年28名下降到151名,首尔大学和韩国科技学院在2011年~2014年排名有较大幅度上升分别从109~50,79~52,两所大学在2015年大幅度下降后2016~2020稳定上升,首尔大学下降到85以后回升到60,韩国科学技术院下降到148后回升到96。由此可见WCU计划对浦项科技大学和韩国科技学院的THE排名起到负面作用,对于首尔大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总体进入前200数量(见图6):在QS排名上,实施WCU计划后,进入前200高校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2012~2014年数量呈递减趋势由原来的5所变为了3所,在2014年后逐年提升至7所。在THE排名上也呈递增趋势,在2010年~2012年由2所提升到4所,2013~2016年维持在3所,2017年后,逐年增加1所。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4. QS ranking of key universities in South Korea in the past ten years [18]

图4. 韩国重点高校近十年QS排名 [18]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5. The ranking of key universities in South Korea in the past ten years [22]

图5. 韩国重点高校近十年THE排名 [22]

数据来源: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Figure 6. Number of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 top 200 in the world [18]

图6. 韩国高校数量世界TOP200 [18]

3) 分析

从QS和THE排名标准来看,QS更关注学术声誉,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对平均,教学、论文引用、研究各占30%。而韩国三所大学在QS排名上均有上升和WCU计划资助高校引入国际知名学者教授密切相关,WCU计划的核心就是以引入代替培养,通过引入学者教授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学科深度继而吸引求学者的加入,而大量的知名学者教授的加入势必会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论文、课题数量质量和大学教员的论文引用率,而QS正是对该方面较为重视,所以三校的排名和国家高校入围数量能不断提升。

相对于QS,THE更注重均衡的指标,削减了学术声誉的占比。而WCU着重的科研质量领域占比大大降低,导致该计划无法很好应对THE排名,在对科研质量等领域过多投入后忽视其他指标评比,导致排名上升幅度小,甚至是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4. 总结与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进程,带来的新管理主义与学术殖民主义在高校管理与运营上的反应,各个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出台高教政策,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求实现本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跨上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更高阶梯。

本研究首先阐述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发展历程,之后介绍了两种排名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其中的指标大多重视量化指标,体现了新管理主义中强调最大产出在大学排名中的反映。日韩作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后进者,采取尊重规则而不排斥的方式,积极融入西方学术评定体系。通过回顾日、韩这两个东亚国家出台的高教政策,结合近十来年各个地区高校排名与数量的升降情况,分别做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

综合研究,可以看出在高教政策的运转下,日韩重点大学排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进入世界前一百的高校数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得益于高教政策的正确与拨款经费的稳定增长。不过也有部分高校在部分排名中出现停滞或倒退的情况,如日本进入前一百的高校长期停留在四五所的水平,甚至有些时候跌至三所,在亚洲范围内失去高教龙头的地位,但该结果换来的是进入榜单的高校数量增多,国内高教资源分配均等化。

亚洲各国发展高等教育,颁布高教政策的结果,都能直观地从世界大学排名的四个体系里得知的,所以这四个排名体系所用于排名的依据就必须被政策制定者了解,大学排名的因素深刻地影响亚洲大学排名的变化。在本研究展示的QS和THE排名体系中,教学类指标分别占到20%和30%,这要求高校加大教学建设与人才引进,并供给足够的科研经费,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能力,东亚地区的高教政策都重视学科建设,尤其是韩国,制定了人才引进的政策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对于学术能力及影响板块,即研究类和论文引用量,两个排名体系中都占有高达60%的比重,其中QS学术声誉占比40%,论文引用量占比20%,THE排名中研究占比30%,论文引用占比30%,在量化方面,直接反映在论文的产出量上,论文的发表效率则更多与高校学科相关,比如前沿学科因为研究人员多,现有成果丰富,更易产出,所以各国高教政策直接关注学科的建设,如日本COE计划评定具有研究潜力的学科,并给予一定量的资金补助。

但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依然试图以其文化的渗透实现其霸权统治,如表现在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建设中,传递着自己的学术思维与科学体系。在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在国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亚洲若想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以及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高教改革以及发展自己独立的知识文化体系尤为重要。

世界大学排名的评定标准较为单一,通过几种简单的量化指标去裁量一所大学的水平高低,而这种价值观则来自于西方世界的输出。近代学术知识的中心,长期以来位于欧美国家之中。西方世界长期处于文化输出的优势地位,是现代知识规则体系的制定者,依仗学术优势,对新兴国家实行学术殖民主义,向学术边缘国家输出学术思维和规则,建立高等教育的依附关系,掌控了被学术殖民国家地区的知识和文化的思维和运作方式。

作为后进者的中国,也经历了985、211工程建设,双一流建设等阶段,以谋求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在一味地追求大学排名的提升中,学术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渐显,表现在国内的科学体系和价值观念一味西化,出现学术崇洋媚外,忽视国内学术,以及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还有国内浮躁的学术氛围,追求速度,对基础科学发展的忽视,学科发展的失衡。面对这些现象,并不是要中国脱离西方文化体系,重拾孔孟之道,而是要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现代科学体系本土化发展。在学科建设上要坚持科学原则,遵从多元化发展,要有长远眼光,不一味地追求功利性,谋取学科建设的合理布局,同时还应坚持高校学术精神的培育,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国内科研质量。

基金项目

宁波工程学院2021年高教研究立项课题“亚洲各国高教政策对世界大学排名的影响”,项目编号:2021NGGJA20。

文章引用

张叶娇,郑志华,马 冀. 日韩高教政策对大学世界排名的影响
The Impact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n Japan and Korea on University World Ranking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5): 1160-117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5158

参考文献

  1. 1. 周祝瑛, 马冀. 学术不端治理的国际经验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8, 40(9): 87-94.

  2. 2. 郭丛斌, 王亮, 傅翰文. 世界大学排名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7): 42-51.

  3. 3. 曹志峰, 滕静. 世界大学排名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与协调机制[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5): 66-72.

  4. 4. Qs World Ranking (2020).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

  5. 5. THE (2016).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6. 6. 林岚涛. 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研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17, 9(2): 1-15, 32.

  7. 7. 孟欣. 阿特巴赫的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20.

  8. 8. 王晓阳, 刘宝存, 李婧. 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 评价与研究——美国大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约翰•冯(John Vaugh)访谈录[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1): 13-19.

  9. 9. 李鹏虎.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排名, 学科及挑战[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3): 24-28.

  10. 10. 黎军, 张帆. 美国高校服务导向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探析——以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为例[J]. 教育与考试, 2016(2): 80-86.

  11. 11. 王蕊, 余小波. 四大世界大学排行的特征与发展建议[Z].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2018-04-02.

  12. 12. 李军, 田小红, 张升芸. 全球大学排名, 科研评估与高等教育重构、中国内地, 香港和日本的案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6): 1-11.

  13. 13. 马冀. 中国大陆学术不端个案研究: 批判理论与后殖民理论视角[D]: [博士学位论文]. 台北: 台湾政治大学, 2019.

  14. 14. 田凤.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 2018, 39(8): 150-154, 161.

  15. 15. 杨彬.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05.

  16. 16. 龚兴英, 陈时见. 日本“21世纪COE计划”: 背景, 内容及意义[J]. 比较教育研究, 2007(7): 52-57.

  17. 17. 杨栋梁. 日本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21世纪COE计划》评述[J]. 日本学刊, 2003(5): 120-129.

  18. 18. Rankings (2020). http://rankings.betteredu.net/

  19. 19. 闫俊, 钱多. 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36(4): 87-91.

  20. 20. 周慧文. “WCU计划”与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4): 16-18.

  21. 21. 裴志穗. 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WCU)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8.

  22. 22. 赵俊芳, 安泽会. 韩国“WCU计划”实施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 2016(9): 101-109.

  23. 23. 张青. 韩国世界级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WCU计划)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