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Vol. 10  No. 01 ( 2022 ), Article ID: 48973 , 7 pages
10.12677/APS.2022.101007

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与教学设计创新研究

时保平,王锋斌*,喻林

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

收稿日期:2022年1月15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17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24日

摘要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中国化,是新时代高校课程育人的显著标志。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诸多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大学体育教学设计,是推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落实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与教学设计创新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大胆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做好“三环三段”式课程教学,将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有机融合,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设计创新。

关键词

大学体育,思政元素,教学设计,融入

On Inno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Baoping Shi, Fengbin Wang*, Lin Yu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Hubei

Received: Jan. 15th, 2022; accepted: Feb. 17th, 2022; published: Feb. 24th, 2022

ABSTRACT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sinol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curriculum-based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and moral awareness in colleg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 wealth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lements is encompassed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uch as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unity and cooperation, tenacity and relentless pursuit of excellence.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se elements into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ing students’ health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t is a major initiativ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lements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instructional design require teachers to update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 specify teaching objectives,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s systematically, pursu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thods courageously, improve the assessment system constantly, and further explore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ree loops and three stages” mode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where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lements are organically integrated with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inno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Instructional Design, Integr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的鲜明特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育人的显著标志,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和应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党最高领导人的系列讲话和党中央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课程育人过程和结果的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从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高度审视了课程与培养人才的关系,揭示了课程育人和育才的规律,它是党和国家对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语境下的深度认识和精确揭示。大学体育是课程思政育人育才重要的载体,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体育课程育人的时代应然和必然。

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科意义及概念诠释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是一种学科育人和育才的思维方式。它是体育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和学科反思。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规则、法律意识、科学精神、优秀品质、人文素养、健康三观等诸多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大学体育教学,并以改变体育教育观念为教育起点,树立体育科学精神与体育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融合体育教育对人的身体发展、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育结果的追求,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和功能明确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资源,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拓宽体育教育的渠道,发挥所有体育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并将理论与实践、教师与教材配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高度集成与融合的体育思政教学观。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德育教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体育课程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和中国价值,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无声”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只要是对学生人生成长有积极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理想、正义、道德等正能量的元素都应当是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都可以做好设计融入课程之中。

3. 思政元素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机衔接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要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为逻辑起点,以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核为中心点和落脚点,以体育课程内容为框架,以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为素材,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创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时代的要求,对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的理念遵循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之不存,则四育尽失。”大学体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大学体育的教育理念亦应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予以更新服务于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故此,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健康第一”、“学生中心”、“以人为本”、“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大学体育教学训练,遵循“教–练–赛–健”的原则,落实“一心一意四融合”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思政育人为主线;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互联网+)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体育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而以运动项目为基础,技能教学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健全人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加强对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理论、保健方法等知识的传授,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价值、体育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突显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要以体育学科教学为目标靶心

1) 知识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培养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两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能自我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并能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有一定的体育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会欣赏体育比赛。3) 素质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和谐发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通过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高尚的体育道德和互相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自信,改善气质;形成团结、协作、互助的意识。

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要以体育学科内容为载体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突出以“体”育人的功能,落实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提高身体素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依据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可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理论性课程内容、术科实践性课程内容、综合性课程内容。其中,理论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运动项目的相关理论、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体育文化、营养保健、相关项目素质文化知识拓展等;术科实践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运动项目专项技能、基础与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运动健身与防护等;综合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处方、运动营养与康复、科学健身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根据教学内容的分类,合理设计安排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学练,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实现全方位以“体”育人。

3.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要以体育学科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依托

围绕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目标,革新大学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以线下课堂面授为主,线上学习、课外体育锻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为辅,把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媒体在线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的分类、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案例,形成教学案例库,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解示范法、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形成性评价、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采用(O2O)混合式教学,理论性知识采用线上教学,技术程序性知识采用线下教学,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并将体育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并根据学校“一体四翼”的体育教学模式(“一体”指以体育教学与教科研为主体,“四翼”指体育竞赛训练、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网络课程(“金课”)建设、体育社团活动),推进学校体育的多维度建设。

3.5.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要以体育学科评价方式为着力点

根据大学体育的教学形式,完善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施形式,明确各个时段节点任务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达到体育知识与技能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果。制定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量表,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适时评价每次课及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优化学生成绩评价机制,采取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从考勤、学习活动参与度、课程思政、课堂交往、基础身体素质、专项素质、技术技能、竞赛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关注发展学生特长,激励弥补不足,使考核评价的目的上升到促进个体发展层面。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学校、学院、同行、学生四级教学督导评价机制,通过多元评教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为人师表的责任心。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亦是体育课程思政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建立常态化的体育竞赛机制,开展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将体育思政元素与课外体育竞赛紧密结合起来。

4. 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与教学设计创新

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与教学设计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进行“三环三段”式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重要环节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阶段的实施。以体育课程为主渠道,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锻造人格意志、提升综合素质;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不断深化“五育并举”;以体育内涵和体育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观念和进取精神。体育是一种过程教育,更是一种行为教育。基于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理论性与术科实践性,结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以“体”育人的实施层面更应突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立德树人,将体育人物、体育事件、体育精神、体育政策、体育道德、体育伦理、体育文化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政案例情境化、故事化、通俗化、生动化、情感化、生活化。以讲故事的形式融入思政元素能拉近讲述着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距离,产生思想共鸣,有时“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在体育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思政融入都“如盐化水”,学生接受“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师亦做好“守渠种田”。以大学体育武术课为例,来呈现术科实践性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三环三段”式教学设计。

4.1. 体育课程思政的课前准备

学习的本质是要触发学生的思考 [4]。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与讨论,自学与思维。在课前,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或班级QQ群、微信群等布置课前预学任务,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本次课的内容“是什么?”、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是什么?、结果会怎么样?”。坚持以此推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律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武术技术中的逻辑、规律关系,养成会思考、善总结的习惯。

4.2. 体育课程思政的课中实施

1) 准备部分。整队集合,学生闻令而动,接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的教育;师生问好(行抱拳礼),培养学生注重礼仪、礼节,尊师重道,懂得尊重别人。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更是成为交流、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武术讲究“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课堂更注重尊师重道,谦让有礼。武术抱拳礼更是贯穿学武全程,如个人礼仪、上课礼仪、下课礼仪、致意礼仪等,能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文明举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安排见习生,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热身准备活动,教育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养成行事有备而行,关注细节的习惯。

2) 基本部分。分层分组教学,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武术技术学习、练习,千百次重复练习、磨练,使学生具备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意志;武术基本功学习、练习,引导学生领悟:要进步,打好坚实的基础很重要;初步掌握武术技术的阶段,要克服急躁,不急于求成,把握技术细节;各项身体素质练习,让学生理解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安排技术较好的学生担任教师助手(或小组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乐于助人;在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用手机互拍,把自己的动作视频和老师示范动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找出问题,加以纠正。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武术的攻防讲授,让学生理解要有争取先机的主动性,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防守要心理平稳、不疾不徐、领悟后发制人;武术技术动作提升阶段和身体素质练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工匠精神;在讲授规则和教学比赛中,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培养学生讲规矩、胜不骄、败不馁、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与优良品质;让学生们组织班内比赛,拓展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纠错阶段,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学生技术停止不前的阶段,培养学生不言败,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3) 结束部分。整队集合,学生闻令而动,接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的教育;放松整理活动,动后拉伸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可以避免运动损伤和增强肌肉弹性。静态拉伸是指运动后,对肌肉、肌腱施加一定的力使其拉伸,以达到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减缓肌肉僵硬等目的。武术运动对身体的柔韧素质、协调性等要求相对较高,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使学生对运动后静态牵拉理念有深刻认知,并能够自觉地在运动实践中运用,防止运动损伤;通过对预设问题的回答、学生参与行为的观察、学习成果的展示、技术与体能的检测等进行综合点评,让学生知不足,而自省,然后进。

4.3. 体育课程思政的课后深化

布置课后练习内容,让学生达到进阶目标,学生自觉地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布置观赏经典赛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参与组织班级赛、院系赛、学校赛,以赛促教,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优秀体育品质;鼓励学生在班级QQ群、微信群或超星学习通进行沟通交流、相互研讨、相互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集思广益、见贤思齐的思维模式,善于沟通表达的能力、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

5. 结语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中国化,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高校课程育人的显著标志。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种以显性和隐形方式存在于各门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课程体系,是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实现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运动实践,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体育运动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工程,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落实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要做好教学设计,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具体做好“三环三段”式课程教学融入,将体育课程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师也要不断的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较之以往大学生的变化,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手段做出调整。

基金项目

2020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561、2020794、2020795);湖北医药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立项课程(体育专项——武术)。

文章引用

时保平,王锋斌,喻 林. 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与教学设计创新研究
On Inno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into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 10(01): 49-55.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2.101007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2. 2.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3.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07-18.

  4. 4. 安德烈•焦尔当, 著, 杭零, 译. 学习的本质[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5.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