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4586 , 7 pages
10.12677/ML.2023.1110641

汉语网络流行语“我X了”构式研究

张怡微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31日

摘要

网络语言是以网络为平台出现的新兴语言,它包括汉字、拼音、图片、英文字母、网络符号及特定意义的数字等。网络流行语因其更加突出的诙谐性、创新性、时代性和简洁性被广泛使用,能够体现网民们最新的语言喜好和思维转变。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诸如“我酸了”、“我太难了”和“我也是醉了”等流行语,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可以看作是“我X了”这一构式的具体表达形式。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选取了各大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出现频率较高的流行语“我X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展开构式研究。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我X了”,构式,认知语法

A Study of Chinese Network Buzzword “Wo X Le” Construction

Yiwei Zhang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Sep. 10th, 2023; accepted: Oct. 19th, 2023; published: Oct. 31st, 2023

ABSTRACT

Network language is a language that appears on the platform of Internet, including Chinese characters, pinyin, pictures, English letters, network symbols and numbers with specific meanings, etc. Network buzzwords are widely used because of more prominent humor, innovation, epochal and simplicity, which can reflect the latest language preferences and thinking changes of netizens.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terms such as “Wo suan le (I’m jealous)”, “Wo tai nan le (I’m so hard)” and “Wo zui le (I’m speechless)” have become popular on the Internet, showing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in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express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Wo X l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se construction grammar to analyze the network buzzword “Wo X le”, which has a high frequency in major network media and social platforms. The construction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Keywords:Network Buzzwords, “Wo X Le”, Construction, Cognitive Grammar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图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而出现并广泛应用在网络平台的语言就是网络流行语,更具典型性,展现了新时代网民语言、思维的变化。近几年来,网络上开始流行一些诸如“我酸了”、“我太难了”等一系列网络用语,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特征 [1] 。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来看,它们可以被看成是“我X了”这一构式的具体表达形式 [2] 。本文选取了BBC语料库和网络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我X了”流行语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展开构式语法研究。

2. 句法层面分析

在“我X了”构式中,“我”和“了”是不变量,而“X”是变量。下面将分别分析不变量“我”和“了”、变量“X”以及整个构式“我X了”的句法特征。

(一) 不变量“我”和“了”的句法特征

“我”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甲骨文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战国时代,“我”字本义所代表的凶器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以后便被普遍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施身自谓也”,此意沿用至今,且字音不变,在构式“我X了”中作主语。

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了”的分类和语义量而言,目前有“一元说、二元说、三元说、四元说”甚至“多元说” [3]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吕叔湘(1980)根据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和句法功能,将助词“了”分为“了1”和“了2”。石毓智(2000)则认为,两个“了”本质上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句法位置的语法变体,两者的使用条件是一致的,是同一个成分。马锡文(1983)是三元论支持者,认为“了”具有补语性质。夏延庆(2017)认为,三个“了”主要包括动词补语“了”(读作“liao”)、“了1”、“了2”。

虽然国内对“了”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也有很多有争议的讨论,但“我X了”构式的研究主要涉及两类“了”,其中“了1”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了2”用在句末,后面有语音停顿,表示事情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

1. “了”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完成。

1) 浪漫不死,致我甜了整整一年的猪猪。(百度资讯)

2) 剑网三:即使A了游戏,记忆也是挥不掉的。(网易新闻)

在这些例子中,“了”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已经做了某事的状态。

2. “了”用在句末,表示新变化或新情况。

3) 为什么还要再虐玛琪一次,我哭了!(新浪网)

在汉语中,有些句型必须加上“了2”才能组成句子。例如,当单个动词或形容词被用作谓语,或者动词前面加“已经、快”等词时,且动词后面没有附加成分或结果补语时,必须加上“了2”才能组成句子。“了2”可以指认识、思维、命题、行动等方面的变化。这里的“我哭了”是因被虐而感到伤心,即一件事随着另一件事发生了变化。

3. “了”是情态助词,表示感叹。

4) NFL球员和NBA球员对比,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看到结果我醉了。(网易新闻)

5) 拉扯60多年,印尼终于宣布要迁都了!雅加达:我太难了(搜狐网)

6) P图大神“文艺复兴”,女孩的发型666,最后一张“我方了”!(百度资讯)

在“我X了”构式中,第三类“了”使用得最多,但这三类“了”在使用上有交叉重叠的情况,即“了”在同一个网络流行语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 变量“X”的句法特征

“我X了”属于传统的SV句型:“我”为主语,“了”为助词,“X”为谓语,这个谓语的成分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构式,“X”的成分是多样的。以下是详细描述。

1. X是形容词

“X”是形容词最常见的,包括“我酸了”、“我甜了”、“我太南了”、“我飘了”等。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进一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通常,大多数状态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词,而性质形容词通常要带有程度副词或程度补语使用。

在这个构式中,一些网络流行语如“我醉了”“我飘了”“我稳了”,都符合上面的语法规则。然而,性质形容词“酸”、“甜”做谓语时,可以不带程度副词或程度补语。这是因为当结构框架与填充词发生冲突时,人们会通过语义转换等认知手段,根据词项的需要对整个构式进行协调,以使其合理化,符合句法规范,这一现象称之为构式压制 [4] 。

2. X是动词

在传统的SV句型中,谓语是动词最为常见,比如“我吃了”“我喝了”“我睡了”等。但在这个构式中,“X”为动词的情况并不多,比如“我快挂了”“我跪了”“我笑了”。由于构式压制,一些及物动词省略了它们带的宾语。例如,在构式“我可了”中,“可”是“可以”或“认可”的意思,“可”后面本应该带有宾语,但因构式压制,宾语被省略了。

3. X是名词

在汉语中,名词性谓词不多,常见于口语。名词性谓词主要起到解释或判断的作用。比如,“我自闭了”中的“自闭”,“我柠檬了”中的“柠檬”,“我2G了”中的“2G”,它们都是名词,在构式中都充当谓语。这种网络表达可能对于不怎么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会一头雾水,因为它们在语法、语义上都不是那么正确规范。

除了以上三类情况,“X”还可以是叹词、英文单词和SV结构,相对来说它们比较少见,比如:“X是叹词”的有“我嗨了”(我兴奋了);“X是英文单词”的有“我A了”(我不打游戏了)、“我i了”(我喜欢)、“我lay了”(我累了)、“我out了”(我出局了);“X是SV结构”的有“我人设崩了”“我三观塌了”。

(三) 整个构式的句法特征

1. 充当谓语

7) 这波背景图我i了。(微博)

8) 大A的涨停逻辑我跪了。(百度贴吧)

2. 充当宾语

9) 我承认“我酸了”。(百度资讯)

3. 充当补语

10) 这个身材看得我慕了。(微博)

4. 充当独立从句

11) 本科生铁饭碗“满意度”排名,教师垫底很意外,看到榜首,我酸了!(网易新闻)

12) 我嗨了!双12省钱攻略!(百度资讯)

通过收集的例子可以发现,“我X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非常灵活,可以作为谓语、宾语、补语和独立从句。“我i了”(我喜欢)、“我跪了”(我尊重)用在主语之后,作为一个整体充当谓语。“我酸了”是在动词“承认”之后使用的,因此它们充当宾语从句。例(10)显示了“我X了”构式作补语的情况。“我X了”构式虽然可以作谓语和宾语,但本质上是一种主谓结构,所以它作独立从句的情况更为常见,如例(11)例(12)。

总而言之,“我”是主语,“了”用来加强感叹语气的叹词。一般来说,它们是不变量。“X”的成分主要是形容词和动词,也有少量的名词、叹词、英文单词和SV结构。“我X了”构式常常是以三个汉字的形式出现,精简而富有活力。它可以作谓语、宾语、补语、独立从句,其中独立从句的出现频率最高。

3. 语义层面分析

(一) “X”的语义特征

1. X表示它本身的情感意义

大部分“X”本身具有情感意义。例如,“酸”有一个含义是“嫉妒”,而在“我酸了”中,它代表的就是羡慕、嫉妒的情感。“甜”的本意是像糖或蜂蜜的味道,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愉悦、美满、舒服的感觉,而在“我甜了”中,它代表快乐、幸福的情感。“我飘了”中的“飘”,是用触觉来表达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所有的这些“X”都是从味觉、视觉、触觉、情感等方面去表示不同的感官和感受。

2. X表示情绪水平

有些“X”可以表示情感程度。例如“我死了”表示我太喜欢某样东西了,以至于我都快死了,而“我瞎了”意味着我宁愿失明也不愿看到如此丑陋不堪的事情或东西。“我晕了”表示我感到太无语而几乎要晕倒了。“死”、“瞎”、“晕”都是一些非常夸张的词,用来夸大人们的情感,表达一种极端情绪。

3. X表示专有名词的扩展含义

有些“X”是专有名词,它们往往与互联网新闻有关。比如,专有名词“自闭”是指合并有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人际社会沟通等方面之特殊病症,“我自闭了”用来表示人们因受某些社会问题的打击而震惊沉默了。

(二) “我X了”的语义特征

在这个构式中,“X”主要表示情感方面的意义。此外,“我”是的主语,“了”可以表示完成、变化或感叹。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整个构式的语义,即“我被某人或某事影响产生了X情绪,甚至有可能是极端到X的情绪”。该构式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无语

表示无语的构式有“我瞎了”、“我醉了”等。“我瞎了”表达无助、无语。“我醉了”中的“醉”与醉酒这一含义关系不大,它代表无语、暴躁。“我服了”表示我无言以对。

2. 嫉妒

表示嫉妒的构式有“我酸了”、“我柠檬了”和“我慕了”。其中,“我酸了”是最常见的。

3. 抑郁

表示抑郁的构式有“我自闭了”、“我太南了”、“我酸了”、“我lay了”、“我枯了”(我憔悴了)等。

4. 幸福

表示幸福的构式有“我甜了”、“我稳了”、“我浪了”(我放纵)等。这些构式都是表达和平、美好以及平静的情感。

5. 兴奋

表示兴奋的构式有“我死了”、“我可了”、“我快挂了”、“我i了”、“我high了”等。

总而言之,“我X了”构式的语义多偏向消极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我X了”构式是用来表达一些负面情绪的,如嫉妒、愤怒、悲伤、恐慌、沮丧。这些构式关注自我的情感建构,它构式意义是“我被某人或某事影响产生了X情绪,甚至有可能是极端到X的情绪”。“X”的所表示的情绪多为消极。

4. 语用层面分析

(一) “我X了”出现的语境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具体语境的使用,它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我X了”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语用特征 [5] 。

1. 网络直播

“我X了”构式的使用人群主要是游戏主播和追星粉丝,常见于:短视频转发、弹幕互动、微博评论、明星发帖和自媒体传播。这种构式与其他网络流行语不同是它主要来源于网络直播,主播们使用这些新奇的网络用语来引起网友们的注意。网络流行语“我太难了”、“我稳了”、“我开挂了”、“我服了”均来自网络直播,而其中不少至今仍被游戏主播使用。

2. 新闻标题

“我X了”构式在新闻中经常被用作标题,而在这种背景下,“我”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例如:

13) “要个生活费,我太难了”,大学生晒和父母聊天走红:堪比宫斗戏

在上面的标题中,“我”不是指新闻的编辑或作者,而是指阅读这段文字的读者。“我太难了”准确地表现了向父母要生活费的大学生的艰难心情。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编辑以新颖的视角呈现社会事件,吸引目标读者。“我X了”构式在头条新闻中屡见不鲜。

3. 社交媒体

这些网络流行语首先被一些网红推广,然后在社交媒体中发酵,之后又从网络平台传播到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我X了”构式在微博帖子和微信朋友圈中很常见。在这样的语境下,“我X了”构式不仅表达说话者的状态和情绪,而且试图吸引追随者或听众的注意力。

语用层面上,“我X了”构式主要在网络直播、新闻标题、网络推文及人际交往等语境中使用。它在标题中使用时,主语“我”所指发生了变化,不再指文章编辑者,而是代入读者身份;在直播、网络推文和人际交往中出现时,常有寻求安慰,开展讨论之意。

(二) “我X了”的语用功能

1. 情感表达

“我X了”构式的含义,即“我被某人或某事影响产生了X情绪,甚至有可能是极端到X的情绪”。因此它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除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外,“我X了”构式还用于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欲望,寻求听众的认可,这在网络语境中比较常见。

2. 突出焦点

“我X了”经常用于新闻的标题。在话题功能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带出话题和突出焦点。“我X了”结构简单,意义突出,能有效引导话题。同时,“我X了”构式有助于突出重点。它作为头条新闻中的关键词来展示新闻的主要态度和观点。

3. 开启话题

“我X了”构式在沟通中具有鲜明的对话功能,主要体现在双方的轮流对话过程中。在对话分析中,话轮指人们在谈话中轮流发言。“我X了”构式可以在对话中起到一定的连接功能,用在对话中的过渡相关性位置。它是对话开始转变的信号,也是对前一个发言者的回应。

(三) “我X了”的语用价值及其局限性

“我X了”构式不仅可以用于网络直播、头条新闻,还可以用于网络帖子和自我独白。它在吸引注意力、表达情感和话轮转换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与其他语言相比,网络流行语可以使复杂的表达变得简单,粗俗的词语变得模糊,敌对的话语变得诙谐。

Leech (1983)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并且认为它和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交际中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我X了”结构主要遵循同情原则,即尽量减少对话双方的反感或者尽量增加双方的移情。“我X了”构式常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负面情绪,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是移情的一种表现。虽然它以“我”开头,但它不是用来吹嘘演讲者的成就,而是一种分享的标志,以缩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礼貌的策略。此外,人类认知的一大特点就是总是试图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达到最大的认知效果。“我X了”结构就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追求简洁明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然而,它在语用方面也存在不足。第一,由于它以“我”开头,所以只能用第一人称。第二,由于许多表达来自英语单词、方言和缩略语,这种结构容易造成歧义。比如“我lay了”。“lay”和“累”虽然发音相似,但它们的意思却大相径庭,从语言意义的角度上来说,这种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不够正式,也反映出了网络语言的弊端。

5. 结论

网络流行语不断丰富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促进着语言的发展。本文以构式理论为基础,对网络上的一系列流行语“我X了”进行了研究,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6] 。

句法层面上,“我X了”属于SV句型,其中“我”是主语,“了”用于加强感叹语气和表示完句,这两者一般不可省略。变量“X”以单音节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为主,但是与传统的SV句型不同的是,由于构式压制的作用,某些名词、副词、叹词在该构式中具有了动词的性质。语义层面上,“我X了”表达说话者产生了X样的情绪或极致到X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包括无奈、嫉妒、伤心、激动和快乐,以消极为主。语用层面上,“我X了”构式主要在网络直播、新闻标题、社交媒体等语境中使用。它在标题中使用时,主语“我”所指发生了变化,不再指文章编辑者,而是代入读者身份;在网络直播和社交媒体中出现时,常有寻求安慰,展开讨论之意。该构式具有情感表达、开启话题、突出焦点等语用功能。具有礼貌性、经济性等语用特性。

本文进一步拓展了构式语法研究的内容,是对构式理论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有益补充。实际上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对网络语言的形成及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解释和支撑,把握语言变化的规律。

文章引用

张怡微. 汉语网络流行语“我X了”构式研究
A Study of Chinese Network Buzzword“Wo X Le” Construc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781-478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641

参考文献

  1. 1. 王寅.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2. 2. 方士英, 周启强. 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框架诠释[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9(5): 120-123.

  3. 3. 许国璋. 论语言和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4. 禹乐. 网络语“我也是醉了”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 2017.

  5. 5. 陈文博. 现代汉语新型构式的语义认知研究[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6.

  6. 6. 陈忠, 范晓. 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互参互动关系[J]. 山东师范大学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 71-7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