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4303 , 5 pages
10.12677/ACPP.2022.11408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域下当代科技异化探赜

季燕,朱逸渲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7月11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22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3日

摘要

历来学者分析当代科技异化问题都是从马克思异化观视角出发,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视角对当代科技异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丰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首先简要的阐明了科技异化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科技。随着科学技术的作用益强大,科技异化问题也日趋严重,深刻地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生态环境、社会和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提高,使得人类已变得极度依赖科技,并逐歩习惯于生活在科技所创造的环境中。因此,我们应当提高人类自身价值观念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科技异化,影响,策略

Exploration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 Ji, Yixuan Zh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l. 11th, 2022; accepted: Jul. 22nd, 2022; published: Aug. 3rd, 2022

ABSTRACT

Scholars have always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ly,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and Marxist technology are briefly explained. With the increasing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blem of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profoundly affects and even threate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Rely on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get used to 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echnology.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s own values, imple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Keywords:Marxist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Influence, Strateg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同时也处处存在着技术异化的威胁。由科技异化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感到困惑与迷茫,尤其是生态危机、社会紊乱、人的异化等问题已使人身心俱疲,人们对科技能否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因此重新审视科技的价值和影响势在必行。在我国,关于科技异化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论,一部分科技乐观主义者夸大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陷入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泥淖。而科技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科技是引发社会问题导致社会难题的根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科技异化的思考与解读,探寻科技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性提出当代科技异化问题的解决策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科技异化的种种困扰。

2. 科技异化的概念

2.1. 异化

谈到科技异化,应该明确科技异化是哪种意义上的异化,异化的含义当然也就自然成了理解科技异化的前提条件。学界对异化的理解和规定各不相同。黑格尔认为,异化是主体否认自身,并转化为压迫和限制自身的过程。其中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主体直接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另一个是主体通过自身的活动形成与自身对抗的对立物。黑格尔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主要分析的是自我意识转化而成的对立物——自然界、社会历史等。但更多学者通过第二个层面去理解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本质即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受到异己力量的压迫与奴役,并指出,异化在特定的条件下,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创造出来的客体与主体间呈现的一种异己关系,客体渐渐疏远主体并反过来反对主体,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和控制主体。总之,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异化也将会被适时地赋予新的含义,但始终不变的是人一定贯穿于异化过程的始终,特别是在今天,科技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都将赋予异化理论以新的内容。

2.2. 科技异化

一段时间以来,“科技异化”并没有严格的哲学概念和系统的理论体系,随着对科技异化研究的学者,人们对科技异化的了解也愈加的广泛。在对科技异化概念的理解上,国内外思想家和学者也是不尽相同的。有学者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异化是科技与其正面功能的背离,显现的是负面性,科技异化即“按照人的愿望形成的技术的体系,一旦存在,也就开始具有自主性。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始违背人的意志,变成反对人的力量” [1]。还有学者认为科技异化是是人的异化的结果 [2]。本文阐述的“科技异化”是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理解科技异化的基本内涵 [3]。科技本应是为人类服务的,但是现在人类却被科技所统治和奴役,人与科技的关系颠倒过来,人的主导地位已被科技占据。

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容探究

3.1. 马克思论科技

马克思虽然并未明确对其科技观进行系统的论述,但他在对科技的本质、发展的规律以及著作中对其进行了大量的阐释。这些论述散落于文稿各处,需要后人不断的进行挖掘与整理,以满足研究的需求。首先,马克思认为科学是技术的根基,技术是科学的发展途径。技术只有同科学一起,才能形成更强大的社会生产效应。其次,马克思认为科技是潜在的生产力 [4]。换句话说,科技首先表现为知识形态,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就将为资本家创造丰厚的利润,同时使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方式发生质的飞跃 [5]。最后,马克思认为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思想解放。近代以来每当人类社会面对历史重大转折的关键节点,人们都不得不感叹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马克思的科技异化思想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慢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马克思对此有着清醒认识的。1856年4月14日在伦敦出版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另一方面也确认了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对此,他对科技异化的根源进行了讨论和探索。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被异化是科技异化问题的最主要表现 [6]。其次,马克思探究出科技异化根源于主要体现在:一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二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最后,马克思认为要消除科技异化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高认识水平,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第二,变革社会制度。马克思的科技异化思想非常丰富,尽管这些思想散见于他的各个时期各类著作中,但是他提出了很多科学观点,尤其是对科技异化根源、实质及其解决途径的分析与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科技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当代科技异化问题的影响

4.1. 科技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渗透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科学也受到科技异化的影响。人们的诸多僭越行为打破了自然的安宁与和谐,使大自然对人类展开了无情的报复,人类不当的发展观与价值观也间接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随着这些问题不断的蔓延,它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天,人类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遭遇瓶颈、环境容量有限等难题,如果以目前科技开发和破坏速度计算,我们的资源总量、能源储备和环境容量都不够支撑和承载这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4.2. 科技异化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异化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短时的积极影响,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科技异化所带来的恶果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竭力避免的。科技的发展解放和拓展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和生活的便利,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科技将一切都转换成了产业化,便于批量生产制造,以获取经济价值。由此,科技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控制力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的对立力量,人类牢牢地被物质欲望和机器管理体制所束缚,被电视、网络、广播上的虚假宣传所迷惑住,从而逐渐迷失自身能力。另外,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给自然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且现在的人们利用高科技从事一些非道德的研究。如果任其发展不加制止,必将带来毁灭性的威胁。只有将科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人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才能实现科技的巨大价值,否则,科技只能成为奴役人的工具。

4.3. 科技异化对人的影响

由于技术的异化,导致人渐渐变为被压迫、被奴役,由技术的主体变为技术的附庸品,科技逐渐替代甚至取代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主导地位,人们变得身心俱疲,人的全面异化命运也无法避免。一般来说,科技异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科技异化对人心理的影响,科技异化对人身体的影响。但是,人们并没因为科技的作用而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是更加不自由和被动。虽然社会生产和生活变得标准规范,但是人的劳动却丧失了原有的灵性,变得越发机械而生硬,人的自然肌体机能逐渐地衰退,对科技产生强烈的依赖。反而使生活质量降低,人体退化。这种科技发达的背景下人不再是纯粹的人,不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逐渐变成一种工具,丧失人的本质。

5. 当代科技异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5.1. 提高人类自身价值观念认识

人类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对自然规律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人类在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自然本身内在的规律和条件,否则人类社会要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同时,科技异化程度与人们对科技的认识水平呈负相关性,人们认识水平越高,科技异化就会越少。因此,公众要充分了解科学技术的实质,提高其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只有真正认识到人应该处于对科技的支配地位,服务于全人类的崇高事业。但是,现在社会上仍存在一部分坚持科技工具理性的人,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警示我们要理性、慎重、合理运用科技,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5.2. 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技异化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与长期以来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莫大关系,这也告诫人们:在面对现代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时,要注意科技与资源、环境、人类关系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指引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人们的实践方式,为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科学发展观不仅呼应了西方科技异化批判理论,也是针对现今科技异化现象提出的有效措施,作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将有助于减少科技的异化现象。

5.3. 建立合理的评价和约束机制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威胁,科技异化的解决真正要考虑人类运用科技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否认科技。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客观地评价,我们需要多一点辩证的思维,不仅要看到科技的正面效应,也要警惕科技的负面影响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当然也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而全面否定科技的价值。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人之所想、人之所做、人之最高目标都是为了人,人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们不仅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也要关注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办法合理引导科技自身的科学发展。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范围的有限性和掌握经验的局限性,我们只能循序渐进的研究并逐步加深对科技的认识。因此,加强科技立法,制定正确政策,优化监督机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支配科学技术,减少和消除科技的破坏性运用,这将成为科技人化的关键所在。

文章引用

季 燕,朱逸渲.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域下当代科技异化探赜
Exploration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哲学进展, 2022, 11(04): 461-46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082

参考文献

  1. 1. 贾星客, 李极光, 刘汉杰. 作为时代主题的技术哲学[J]. 科技哲学, 2004(6): 37.

  2. 2. 李桂花. 科技异化和科技人化[J]. 哲学研究, 2004(1): 84.

  3. 3. 陈翠芳. 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3.

  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88.

  5. 5. 曾静.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南开大学, 2014.

  6.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4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