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9(2017), Article ID:22086,8 pages
10.12677/ASS.2017.69169

The Confusion of “Public/General Art Education” in Current Stud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NKI Data

Zongxiu Dua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Aug. 29th, 2017; accepted: Sep. 12th, 2017; published: Sep. 18th, 2017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fiel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ublic/General art education” whose connotatio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but whose Chinese name is highly approximate. Using such a noun to describe the two definitely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a great confusion. Through the database CNKI and taking “public art education” as retrieval keywords, and carrying on the retrieval by aiming at the theme,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obtained 74 relevant literature is carried on.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explored, so as to help two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healthily and smoothly develop,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Public Art Education, General Art Education, Confusion, Quantization

当前研究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 混淆现象

—基于CNKI数据的分析

段宗秀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收稿日期:2017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12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18日

摘 要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界,存在两种内涵截然不同,名称却高度近似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这样一个名词用来形容两个差别极大的研究领域,由此不可避免地产生极大的混淆。本篇文章通过数据库CNKI以“公共艺术教学”为检索关键词,针对主题进行检索,得到的74篇相关文献展开数据分析。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助于两方面的教育与教学活动健康顺利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做贡献。

关键词 :公共艺术教学,公共艺术教育,混淆,量化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善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1] 。在此背景下人文素质得到各大高校的纷纷重视,更加注重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但在另一个专业艺术学科领域,“公共艺术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2012年开始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教育/教学,对应一样的中文名称,已经引起在文献检索、项目申报、成果评优甚至具体教学活动中的严重混淆,造成不良后果 [2] 。

通过在CNKI数据库选取的有关“公共艺术教学”为主题的74篇文献中,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献仍存在名称与内容混淆问题,持续对研究者带来负面影响。何种方式才能有效分辨两者,最大化避免名称混淆?必须要在文献本身出发去研究可行有效的方法。本文尝试采用学术研究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CNKI数据文献计量的方式,运用数量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与系统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入手,严谨判断这种混淆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积极探索这一现象的解决方式,对以后如何分辨“公共艺术教学/教育”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在文献领域的混淆

在数据库CNKI检索得到的74篇相关文献中,最早一篇文献收录时间为2005年12月30日,目前数据更新截止至2017年5月15日。在74篇关于“公共艺术教学”的文献中,经统计得到2005年至2017年间,各年的收录情况以及名称与内容混淆的数据分布表(见表1)。

表1显示,10年中2005年和2010年发表以“公共艺术教学”为主题的文章较少仅1篇,2015年收录数量最多为13篇。除了2005、2008、2010年外,其他年份的文献直接分辨率基本在50%左右。虽同为混淆率为一半,但在文献数量也存在差异,如一年发表2篇文献与13篇文献相比较,出现错误文章的数量显然后者更为严重。由此,直接分辨率仍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对两个学科的研究都造成了不良后果。仅通过文献名称无法直接辨别两者时,检索者可能会采取何种措施?下文中将分辨方式分为四大类进行定量分析,积极探索解决这一混淆现象的方式方法(见图1)。

Table 1. Literatur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subject of “public art teaching” in 2005-2006 CNKI

表1. 2005~2006年CNKI收录以“公共艺术教学”主题文献分布

Figure 1. Figure of percentage of confusion between the two

图1. 两者混淆百分比图

3. “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混淆现象量化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较为直观的发现“公共艺术教学/教育”的混淆情况仍较为严重,下文将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副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全文以及作者单位和文献名称。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逐一研究分析各部分造成两者混淆的原因。

3.1. 对照副标题分辨结果

副标题是对全文主旨的补充,对主题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在副标题分辨过程中,将74篇文献中10篇带有副标题的文章作为一类,按照其副标题性质分成了举例类、补充说明类。在举例类的6篇文献中,多数是以某高校为例用来缩小文章范围,透过副标题检索者无法直接分辨其内容。

在补充说明类的4篇文献中,其中2篇采用直接说明的方式,明确提到“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公共艺术教学的个性与共性”。主标题为“实验性的公共艺术”,那么作者必然是在论述“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另外2篇则是间接表明文章的主旨,以“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为研究方向,作者一开始把文章高度放在了各大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上而非专业教学方向。由此可见,副标题在分辨文章的属性时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见图2)。

3.2. 需要结合关键词、摘要分辨结果

在题目、副标题都无法直接辨别两者时,查询者就需要通过查看关键词、摘要的方式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在本次以“公共艺术教学”为主题调查的74篇文献中,又加以“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教学”作为关键词的高级检索方式,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见表2)。

表2得出结论:大部分作者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这一概念理解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比例较高。在综合调查的74篇文献中,通过关键词、摘要方法可以直接分辨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文章比例大约占30%。其中13篇文献题目中明确提到了“公共艺术教学”,但在阅读摘要后发现作者将“公共艺术教学/教育”的概念完全混淆使用,标题与内容相去甚远。如文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多元化方法探讨”,题目中出现了“高职院校”作为前缀,其着重点一般在“公共”艺术教育上,但名称中的“公共艺术教学”使检索者容易产生异议,导致两者名称出现混淆。这种情况下查看文章的关键词与摘要至关重要。文献的摘要中明确提到了“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可以准确定位其内容一定是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而非其他。

Figure 2. Subtitle resolution results

图2. 副标题分辨结果

Table 2. Keyword confusion document statistics

表2. 关键词混淆文献统计表

在未直接出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文献中,名称基本以课程探索、展览名称作为题目,检索者则需要通过关键词与摘要进行区别。比如某一文献的摘要部分明显标示着至关重要的一句话,即:“公共艺术在我国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从而确定整个文章的研究方向是面向“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研究。类似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检索者相对容易地分辨出两者的区别,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讯息。

3.3. 必须通读全文分辨结果

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必须要通读全文的方式去分辨文章,这是最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方法。而此类文献约占总调查文献的12%,单从数据上分析已经是占据高位,对今后的科研文献检索、项目申报甚至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造成必须通读全文分辨结果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类,即:名称的无标志性、名称与内容相反、注重课程分析与学院简介(见图3)。

其中1篇标题为“关于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文章,关键词部分有“公共艺术;公共性”,假设检索者未通读全文必然会认为这篇文章是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广义范畴。通读文章后发现此篇文献是在论述各大艺术院校纷纷创办或建立公共艺术专业为总基调,调查对象是“公共艺术”教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检索过程中,当文献题目适用于两者无法直接判断且无标志性的语言,同时关键词、摘要中也未有任何明确或委婉地提示性词汇时,只能通读全文去了解研究者的思想。

3.4. 只能通过作者单位和文献名称分辨

基于对上述方法的讨论,检索者还可采用一种较为方便、简单的方式分辨结果,但这仅限于小部分文献,即浏览作者单位及其文献名称辨别文章。这类方式分辨结果的比例为55%。这个数据占据分辨方式最高位。

作者单位对检索文献的判断举足轻重。如作者来自某艺术高校或高校艺术专业,那么其研究方向必然会以本专业为根基展开研究,大多数是关于“公共艺术”教学/教育的发展。这其中8篇文献的作者来自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美院雕塑系等,研究方向基本以建筑类居多,他们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概念了解较为透彻,所以在文献命名、关键词部分都能够鲜明表达出文章的内容。而其他的作者多数来自各大综合类院校并非艺术专业的老师或学生,研究重点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由此,检索者可以通过作者单位为主名称为辅的方式分辨文章。

在调查的文献中有63篇标题出现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但仅38篇与文章表述内容相符,其中11篇文献名称中间接出现了标志性的词汇,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美育教学若干思考”等,由此这类文章多数是将研究目标集中于包括全体学生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有7篇关于民族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文献,如标题为“实施本土教育”、“民族审美意识培养”等,将民族文化与公共艺术教

Figure 3. Read through the full text to identify the cause distribution diagram

图3. 通读全文分辨结果原因分布图

育更好的相互融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素养,这是在一个通识教育的角度展开阐述,因此论述的方向为“公共”艺术教育。

从研究主题来看,75%以上的文章不得不通读全文或借助作者单位才能分清文章内容。解决或降低这一混淆现象,提高分辨比例成为两者发展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见图4)。

4. 解决两者名称混淆问题的路径探索

基于上述量化分析,样本数量虽然有限,但仍明显看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来自于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与作为专业艺术教育一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两者中文名称混淆在研究中造成的具体困难。下文通过总结分析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1. 规范“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学科名称

在此次调查文献中,35%左右的文章内容与名称截然不同,这对于检索文献、查询资料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规范使用名称刻不容缓。

作者本人、出版单位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共同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作者本人在撰写文章前应事先对这一定义有深入了解,并有能力产生判断的依据。作者在文章名称、关键词与摘要等部分应注重突出文献主旨,在加强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关注的同时,更加注重现阶段新兴学科的发展,了解前沿学科知识,更好的将两者名称进行区别。出版单位在审稿过程中需要制定规范名称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监管程度严格规范文章名称,对于其名称与内容不符者应反馈并告知投稿者两者的区别性,让作者加以重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错误。教育主管部门应广泛普及两学科知识,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加强两者的学习、宣传及培训等各项工作,不断推进两者名称规范的深入实施,促进两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

用规范名称的对策去解决“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混淆情况,需以上三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实践。借助这一契机深化对教育、教学区别的认识,又可以尝试打破科学的壁垒让艺术教育与公共教育更好的融合,使两者产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学科进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两学科研究者的学科交流

名称混淆追本溯源是使用者缺乏对两者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造成。无论是从事“公共”艺术教育还是“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者,都需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学习。

Figure 4. Literature statistics of “public/General art education” in the name

图4. 名称中出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文献统计图

Figure 5. A comparison of documents and general documents that cannot be directly identified

图5. 无法直接辨别文献与总文献对比图

“公共艺术”作为艺术大众化的前沿学科,正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深化,公共艺术景观规划与设计所涉及的主体牵扯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作为“公共艺术”专业学科教学者,更应注重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相互交流与融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 [3] 。

“公共”艺术教育者,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艺术素养如何加强与提高?首先作为教育者要注重加强学科交流,了解各个专业学科的研究方向、目标,在专业知识中找到适合于提高全体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点,是此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设计领域需要更多具备全面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及具备开发多重文化并具有整合能力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团队和个人。同时在综合领域中又需要以专业知识作为根基,共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加强学科交流也是有效避免两者名称混淆的有效途径之一 [4] 。

5. 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艺术教学/教育”的混淆做出了多方面的分析。从表1看,分辨比例虽然一直波动不大,但文献数量变动较大。通过折线图观察,无法直接分辨的文章数量与文献发表的总数量成正比例,如2017年发表此类文献共2篇无法直接分辨的文章为1篇,2013年发表的13篇文献中有6篇文献无法直接分辨。由此看来,近几年来两者混淆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的管理(见图5)。

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近几年刚兴起的学科,像任何成长中的学科一样,面临着诸多理论与现实的问题。在理论方面,资料较少资源匮乏,对这一领域缺乏深入的认知。在现实方面,最重要的挑战是逐渐趋于规范化、合理化。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强调了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具体实践方面给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旧暴露出许多问题。通过上文对两者概念、混淆程度、分辨方式、解决途径的详细论述,帮助更多研究者意识到这一问题,以助两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5] 。

文章引用

段宗秀. 当前研究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混淆现象—基于CNKI数据的分析
The Confusion of “Public/General Art Education” in Current Study—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NKI Dat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9): 1183-1190.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916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章昌平. 国内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的分析[J]. 高教论坛, 2017(3): 45-50.

  2. 2. 王鹤. 解决当前两种“公共艺术教育”严重混淆现象的路径探索[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1): 49-53.

  3. 3. 黄珊. 让设计艺术走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 装饰, 2008(1): 120-121.

  4. 4. 李惠东. 公共艺术教学中关于基础教育的若干问题[J]. 艺术教育, 2011(10): 18-19.

  5. 5. 刘颖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7): 195-19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