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9  No. 01 ( 2020 ), Article ID: 33924 , 4 pages
10.12677/ASS.2020.91008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New Ideas of Targeted Fun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Jiaxing University Nanhu College as an Example

Shuai Zhang, Fengping Dai, Qin Qian, Xiaoyu Guo

Student Affairs Office, Jiaxing University Nanhu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Received: Dec. 24th, 2019; accepted: Jan. 6th, 2020; published: Jan. 13th, 2020

ABSTRACT

Through the review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funding work of Jiaxing University Nanhu Colleg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unding from aspect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the funded obj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unding system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 the targeted funding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Targeted Funding of Universities, Ideas, Funding System

高校精准资助新思路探索及研究

——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为例

张帅,戴锋平,钱沁,郭小雨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浙江 嘉兴

收稿日期:2019年12月24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13日

摘 要

通过便利抽样法对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资助工作进行复核和调研,从资助对象的认定、资助对象的后续管理等方面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高校精准资助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健全资助体系,实现精准资助的目的。

关键词 :高校精准资助,思路,资助体系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1]。而高校精准资助是“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在高校的实践与发展,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 [2]。

结合精准扶贫的理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也应从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笔者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便利抽样法,对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资助进行调研,指出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2],并对如何实现精准资助提出路径对策。

2.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现有的资助模式仍然以人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班级民主评议的方法来确定资助名额,方式落后,信息不全面,导致效率低下,距离精准资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1]。

2.1. 资助对象精确识别难度大

当前,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为例,在认定时班级、院系及学校认定审核的依据是学生本人申请书、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及其他佐证材料如低保证、残疾证等。此认定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 当地民政部门在开具证明材料时并不能如实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因此会出现把关不严,困难说成不难、不难说成困难的情况 [2]。其次,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中取消了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一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大了认定的难度。2) 认定时间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一般是在入学后一个月内进行,一是学生之间熟悉程度有限,二是因为所带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等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个申请学生的家庭情况,因此,班级、院系及学校认定过程中会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认定的情况。3) 认定程序问题。除了提供证明材料外,还需要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但有些学生因为自尊心过强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申请。而且,在确定资助对象后都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因此,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尊重保护学生隐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

2.2. 帮扶措施不够精准

在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各异性,他们来自不同地区,贫困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帮扶措施的具体需求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帮扶措施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将学生大致分为特别贫困和一般贫困两类进行资助。这样的资助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地域差别,资助缺乏创新思路。另外,在资助名额的分配上,一般是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按比例进行分配,但这种分配方式并不能立足于学生个体需求,资助模式单一,会导致资助资源分配不均衡。

2.3. 资助对象的后续管理不到位

目前,国家的资助政策从经济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但是,在扶智扶志方面的教育帮扶还不够,对他们的关注度还不够,很多学生缺少感恩意识,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且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原因不愿参加班级等集体活动,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有些学生为了骗取助学金谎报或夸大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出现不诚信现象,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些学生因为自尊心过强担心其他同学会歧视自己,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不仅如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情感处理、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问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3]。

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新思路探索

3.1. 创新资助认定模式,利用大数据做好认定工作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阶段,在传统认定模式的基础上,可加入大数据的使用,用来收集分析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消费信息,从而进行综合研判,以更加客观的数据反应真实情况,创新资助模式和认定方式 [2]。例如:自2015年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使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在餐厅刷卡消费的人数和频次、平均消费水平、每餐消费金额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情况及入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情况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隐形资助”,一方面实现资金的精准发放,另一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隐私 [4]。

“精准”的前提是“真实”,所以首先必须应从学生的申请理由、民政部门提供的佐证材料、学生家庭地址所在地、民主评议、平时消费习惯等方面多维度描述一个经济困难学生,坚持“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建立科学、全面、快速的评价体系 [2],从而能够快速的评价其真实生活水平,再依据贫困程度分类入库,从而确保了资助对象的精准识别,为下一步开展发放资助金,实现精准资助打下基础。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思想活跃,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追求自我,注重自身利益,因此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加强思想引导,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在思想上的需求,帮助引导学生成长为自立自强的独立人,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统一。

首先,在新生入学始业教育阶段,学校应将国家的资助政策给予详细讲解,让新生充分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学校应积极利用第二课堂的功效,借助各种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养成感恩、吃苦耐劳、诚信的优良品质,这样会降低非困难学生申请资助的比例,达到精准资助的目的 [5]。再次,学校应积极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鼓励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而不是“坐等”国家的资助,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削弱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 [6]。同时,作为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思想政治课老师,应多用一些榜样的力量来鼓励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正视自身面临的困难,学会积极乐观面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真正做到“天助自助者”,实现自我帮扶。

3.3. 规范资助体系,提升高校资助队伍水平

当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很多学校的资助仅停留在“助学金发放”的阶段,忽略了后续的资助管理工作。且高校资助队伍的主要力量是辅导员,但由于辅导员事务工作多,精力有限,使得高校资助工作停留在“完成任务”的阶段。因此,要实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资助体系和一个高水平的高校资助队伍。

建设先进的资助工作队伍。首先,建立负责本校学生资助育人的专门机构(如育人资助办公室,简称“育资办”),负责统筹学院的资助工作 [7]。其次,加强资助队伍专业性建设,培训建立一支由“育资办”为主,学院辅导员、班主任为辅的专业资助队伍,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力量 [7],动态了解并反馈受助学生的家庭情况变化,为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提供客观的及时的信息资料。

建设动态的资助制度。首先,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为例,对于一些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家境变故的学生,都能及时给予一定的临时资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其次,如受资助学生在申报时弄虚作假,或将资助金用于购买奢侈品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不符的行为,经核实后应立即取消或停止资助。最后,对情况好转主动申请不再受资助的学生停止资助,并给予表扬或其他奖励。

建设合理的监督制度。一方面需要优化评价体系,另一方面需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 [2],综合上级检查、平级互查、下级举报等多方位机制,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与公平,有利于资助学生的后期管理。

4. 小结

高校精准资助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工作,要做到把资助金切实用到需要的人身上,实现以资助促育人,必须加强对资助对象的精准认定,健全资助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精准资助相结合。

文章引用

张 帅,戴锋平,钱 沁,郭小雨. 高校精准资助新思路探索及研究——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为例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New Ideas of Targeted Fun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Jiaxing University Nanhu College as an Exampl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09(01): 48-5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1008

参考文献

  1. 1. 罗丽琳.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模式构建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4(2): 197-204.

  2. 2. 吴海燕. 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路径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3): 69-70.

  3. 3. 黎娜.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高职学生管理个性特长发挥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3): 337, 344.

  4. 4. 高娜. 把好过程监控关,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J]. 山西青年(上半月), 2015(21): 129, 132.

  5. 5. 王岚. 精准扶贫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工程大学, 2017.

  6. 6. 罗志高.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4): 141-142.

  7. 7. 徐君莉.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探索[J]. 高校后勤研究, 2017(10): 67-7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