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6 No.02(2018), Article ID:24875,7 pages
10.12677/ML.2018.62022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Gao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Received: Apr. 23rd, 2018; accepted: May 8th, 2018; published: May 15th, 2018

ABSTRACT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language means we use, influenced by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f the user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uch as geography, situation, time and other factors, have different linguistic forms and semantic norms. It forms a variety of language variants. Among them,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behavior. The domestic study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starts late and it is mostly around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lacking of basic theory system. This paper puts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as a tops, analyzing its connotation under different dimensions mainly from the functional style, language variation, sublanguage and collective discours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omestic studies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Keywords: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nceptual Analysis,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专门用途语言概念的多维解析

高莉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15日

摘 要

言语交际中,我们所运用的语言手段要受到语用者交际意图和客观外界如地域、场合、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语义规范,形成各种语言变体。其中,专门用途语言因其对社会发展以及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能力发展等的重要作用而尤其值得关注。国内专用语研究起步尚晚,且大多围绕专用语教学与翻译等应用领域,缺乏基础理论体系。本文以专用语概念为论题,主要从功能文体、语言变体、子语言和群体语言四个维度出发,解析专用语在这些不同维度下的概念内涵,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专用语的各项研究。

关键词 :专门用途语言,概念解析,多维视角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重在探索语言结构的规律,语言被界定为抽象的、自主的系统,由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在当时的语言研究状况和社会历史背景下,这种排除任何社会的、物理的、个人意志等的非语言因素,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方法为语言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语言内部复杂的结构形态,各个层级的组合及运作规则。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并非存在于真空,而是与人和世界构成一个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我们所运用的语言手段会因地域、场合、时间的不同以及语用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社会阶层、职业背景等而在形式或语义层面上有所不同。比如相同的语义可由不同的语言形式得以表达;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用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某些专门领域内的语言表达无论从形式还是语义上都带有强烈的专业性特征,因而不具备可通用的潜力等等。这些语言现象被统称为语言变体,是语言复杂性的表现。

在各种语言变体中,专门用途语言(简称“专用语”或“专业语言”)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疑具有最为显著的作用。作为人们专门活动领域内的言语交际手段,专用语协助人们记录观察,思考论证,提出假设,确立概念,制定理论体系,提出与解决专业问题等,推进人类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知识体系的专门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两类社会群体的对立:拥有专业知识,谙熟专业语言运用的专业人士及其相对的外行人士。无论是进行职业活动,还是传播专业知识,专家与外行经常会面临因“语言冲突”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专业语言被认为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语言衰退” [1]。德国专用语研究学者Fluck指出,专业语言的存在与数量的不断递增已成为人们言语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同市民阶层,专家与外行人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从而导致信息流通障碍、交际障碍以及语言和行为障碍,这不仅限制了个人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有可能使专业语言为某些动机不良的专业人士所用,以掩盖事实,骗取信任,从而成为操控群众的工具 [2]。因此,提高人们对于专业语言的理解与认知度在许多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德国的专用语研究始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当时领先于欧洲许多国家,至今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值得我们借鉴。专用语概念内涵是专用语理论中的基础问题,决定着相关研究内容和理论发展路径。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功能文体、语言变体、子语言和群体语言视角考察和分析专门用途语言概念在不同维度下的内涵,揭示这一语言现象多面性的特征。

2. 专用语概念的多维解析

2.1. 专用语作为一种功能文体

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描写的依据是交际目的和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即某一言语交际的目标是什么,为达此目标,语言使用者在运用语言手段时形成了何种文体风格,该文体是否有效地促进了交际目标的达成。因此,功能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特定交际情景中语言使用的不同方式。文体学研究的代表当属布拉格学派的功能文体学。该学派的研究人员将语言的功能分为四大类:交际功能、实践功能、理论功能和美学功能,认为这四种功能分别对应日常语言、科普语言、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继布拉格学派之后,莫斯科学派重新对功能文体进行了分类:公共交际语体、科学语体、传播语体、日常交际语体、文学语体 [3]。

按照功能文体学的分类,专业语言属于科学语言语体。这种看法将专业语言限定在了专业交际的某一个特定层面,即科学领域内的专业交际,不包括那些社会分工背景下产生的非科学类的专业交际。文体学真正被引入到专业语言研究中是在专业篇章研究兴起之后。专业语言现象被视为是由专业交际目的所决定的篇章层面上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布拉格功能文体学派的代表人物E. Benes首次将功能文体学引入到专业篇章的分析中,他将专业语体定义为利用专业语言组织专业篇章的语言组织原则,主张依据交际领域、篇章的专业性程度、交际的媒介、语言材料处理的方式对专业篇章进行分类 [4]。

德国从文体学角度研究专业语言的代表人物是Gläser,他提出专业篇章的综合分析模式,即将语内层面的具体语言手段分析和语外层面的语境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Gläser认为,专业语体是“篇章生产者为了生产专业篇章所运用的特殊语言手段,该语言手段与生产者的意图、篇章具体内容、形式和交际效果相关联” [5]。当时的科学篇章几乎都是在文体学范畴内进行描写。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德国专用语研究者Ickler将专业篇章的文体大体分为两类:某一专业领域内专用语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文体特征以及某位专业人士在运用专用语时所表现出的个人文体特征 [1]。两者之间是相互决定与影响的关系,个人语体虽然可以突出于其所属专业领域内的专业语体,但也需限定在某一范围内;某一专业领域内专用语语体的形成也与该领域内各专业人士个人语言运用风格具有很大的关系。

有学者同时指出,功能文体分类带有假设的特征,是语言使用者和文体学研究者日常知识经验的总结,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基础 [6]。Gläser在其Fachsprachen und Funktionalstile(《专业语言与功能文体》)一文中对专业语言与功能文体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并指出:“只要未进行大范围的基于篇章语料库的对专业语言进行语言内特征和语言外条件相结合的实际分析,语体概念就只不过是一个理论设想 [7]。”

2.2. 专业语言作为语言变体

语言变体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它是某一种语言内部多样性的体现;从“语言中的语言”意义出发,每一种变体都相对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语言运用特征而能够相互区分开来 [8]。一般情况下,人们按照语言运用的地域特征、语言使用者的社会阶层特征、语言承担的社会功能特征以及语言发展历史阶段的不同将语言变体分为区域变体(方言)、社会方言(某一社会阶层的特殊语言形式)、功能及情景语言变体(语域)和历史变体 [3] [8]。

专业语言在这一分类中与两个维度相关,即社会方言与功能变体,可以综合表述为专业人士在专业活动中为达某一目标而实施的带有专业特色的言语行为 [3]。基于语言变体概念对专业语言进行定义的又如:“我们将专业语言视为民族共同语的变体,它服务于专业人士对特定专业对象的认知与理论构建以及专业人士之间相互理解的手段,从而满足了特定专业交际领域内的特殊交际需求 [9]。”专业语言的这一定义表明,语言使用过程中特殊变体的形成往往与语言使用者本身的身份认同、语言交际的特定场景以及语言在这一场景中所要具备的功能密切相关,即语言特征、特殊人群和专业领域内语言的功能三者存在着共现关系。

语言变体研究为描写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但其分析维度过于宽泛,缺乏更为细致的语言描写参数,以致各种变体之间并不能够严格区分开来,而且每种变体内部也不十分统一,存在继续分化的需求。尽管有学者提出在划分语言变体时应当将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也没有将问题彻底改善。与功能文体学看待专业语言的方式类似,在语言变体研究中,专业语言亦等同于“科学语言”([德]Wissenschaftssprache),这与当代专用语研究致力于更为细致的专业语言分类显然不同。科学语言在专用语研究中属于抽象等级较高的类别,并不能涵盖那些抽象等级较低或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用语如车间用语、科普读物语言、使用说明等。从事专用语研究的人员希望在语言变体的维度中增加专业性/主题/内容等更能够体现专业语言交际独特性的因素 [8]。比如,Klein就认为,对专业语言变体现象进行描述务必要考虑专业性的问题,并且专业性不是一个“具备”还是“不具备”的问题,而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连续性问题。相较于严格区分语言变体的界限,考虑连续性或各变体之间的关联更为科学 [10]。

2.3. 专业语言作为子语言([德]Subsprachen)

要理解专用语作为子语言的内涵,首先要从“标准语”的概念说起。专用语与标准语([德]Gemeinsprache)的关系问题是专用语研究中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之一。这里的“标准语”概念并非指某一种语言的高级形式,而是指某一语言社团所有成员都掌握的语言手段,运用这些语言手段大家在交际中可以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的目的 [6]。专用语则是相对封闭的群体中流通的语言,流通的前提是交际者特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语言技能。标准语与专用语二分法看上去简洁明了,实际上人们很难将两类语言手段严格区分开来,我们也几乎不可能完整地罗列标准语的所有语言手段。以词汇为例,尽管同一语言社团的语用者很可能拥有一个词汇共核体,但个体的词汇体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很大差异,甚至不同点要大于相同点。因此,我们很难确定某一标准语的确切范围,或者明确地将某一个词汇划分为标准语还是将其排除在标准语范围之外 [11]。

在这种情形下,有学者建议将“标准语”这一说法替换成“共同语”,意指所有潜在的语言符号和语言行为的结构规则,人们从中不断地选择部分语言手段来实施相应的语言行为,即生产所有可能的篇章类型 [9] [12] [13]。为了能够系统地厘清这些部分语言手段,研究者引入了“子语言”概念。“子语言”是共同语言系统的子系统,主要体现为特定交际领域内的语言运用。在共同语中划分子语言的依据并非如功能文体分析那样重视交际意图和交际目的,而是交际对象本身 [14] [15]。依照这个标准,每个篇章都可划归为某一专业范围或交际领域从而归属于某种子语言。

一种语言到底有多少种子语言是个很难确定的问题,因为缺乏一个十分清晰的分类标准,除了交际对象和交际主题之外没有其它的分类标准。因此,早期的子语言概念只运用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以及物质生产领域,这些领域内流通的语言既是子语言也是专业语言,两个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相互重叠的。大部分的子语言就是专业语言,从子语言的角度定义专业语言的比如:“专业语言是某一特定专业交际领域内所运用的所有语言手段,其目的在于保障这一领域内从事活动的人们的相互理解 [13] ”。这些语言手段无论在词汇、句子结构还是篇章组织等层面都具有某种特殊性,并且具有量化的特征,即频繁使用或避免使用某些语言手段。除了专业语言的语用规范,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是进行专业交际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

有关专业语言的分类及与其他子语言的区分问题在专用语的讨论中体现为横向分布与纵向分层模式 [2] [12] [13] ,即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应不同的子语言,通俗地讲,有多少种专业领域就有多少种专业语言,而这个数字在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定是开放且不断变化的,不仅是因为总会有新的专业领域及专业语言的加入,而且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导致其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人们可以将同一个对象分别置于不同的交际领域内或同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其进行考察,从而将问题复杂化。纵向分层指的是在同一种专用语的内部,依照抽象等级,外在语言形式,交际语境及交际伙伴的不同而区分出不同的语言层面,比如在同一专业领域内,即有理论专家之间使用的抽象等级较高的理论语言,也有理论专家与生产部门技术专家使用的次高等级的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用语,还有销售部门与顾客使用的通俗化的专用语,目的在于促进理解与沟通。

2.4. 专业语言作为群体语言([德]Gruppensprachen)

在专用语的多面性特征中,有一种特征可谓是主导性的,即专业语言与专业群体的相关性。Wichter曾称:“专业就人的角度来看是专家群体……专业语言是专家的语言系统 [16]。”Luckmann指出,对于社会感知来讲,人们尤其强调语言的指示功能。在诸多指示项中,语言首先指示的是说者或听者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此而推测出的交际场景特点及社会行为特征 [17]。Nabrings也认为:“一种语言内多种语言变体的存在指示了语言运用的不同社会场景,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不同社会团体的身份信息 [18]。”因此,人们对专用语特点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其是否凸显了语用者属于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和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事实 [19]。换句话说,将专业语言视为群体语言,重点就是要考察经由语言特征所塑造的群体特征 [20]。

组织社会学([德]Gruppensoziologie)将群体特征确定为:拥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 [21]。专业群体通常被视为专家群体,他们因为具备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而与外行人士相区分。这种排他性使群体内成员具有紧密的归属感,但同时也使得专家与外行的界限难以逾越。前者有可能会利用专业语言为自身创造权威、社会威望与支配性地位,二者的反差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语言障碍,交际冲突或理解与交流的困难 [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分工与阶层的分化往往伴随着语言的专门化。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总结的经验与对现实的思考都要借助语言得以表达,并最终形成一套各自专业领域内表达现实的概念体系。这些专业概念具有客观性,是专业群体成员看待现实,与外界互动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对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 [17] [22]。这些概念对于新进入群体的成员来说都是预先设定的,他们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成员身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专业语言所有的语言手段中,专业术语是典型的承载专业概念体系的语言要素。专业人士通过概念定义的方式使原本模糊的语义变得单一和精确化。对于各专业领域内的成员来说,准确地确定专业术语的所指是参加领域内交际的前提。专业语言运用的方式,包括各种符号的组合方式、构词、常用词类和句式结构以及专业篇章类型特点等等以及专业交际的过程与规则等等最终都转化成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共有知识。在此基础上,高效的专业交际中一定具备语言经济性特征,重复的解释与释义都是有违专业交际习俗的表现 [20]。另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大,拥有众多成员数量的专业群体来说,专业内的语言规划与规范,比如制定术语规范、编撰专业用语词典对于保持专业语言的稳定性、提高专业交际的效率、维系成员间的联系、记载与传承专业知识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3. 小结

本文中,我们重点从功能语体、语言变体、子语言和群体语言四个维度出发辨析了专门用途语言的内涵。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观察视角。比如英美语言学界在专业语言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专业语言作为一种语域([英]Register),专业语言是专业交际领域内语言使用的功能变体,主要由专业情景决定。这种看法介于功能语体和语言变体之间。以上这些维度特征因观察的视角和立场不同对专业语言进行定位时各有侧重,但都揭示了其某一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综合起来,各种维度都以人、语言、世界三个基本参数为考察要素,只不过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功能语体强调语言改变外在世界状态的效果;子语言强调语言本身各个层面上反映出的与共同语不同的特征;群体语言侧重语言对于塑造人的功能;而语言变体在其划分变体类型时可谓综合考量了语言、语用者和语用环境因素。相应地,专用语研究至少应当包括语法导向的专用语研究(词汇、句法、篇章组织等)、语用导向的专用语研究(专业交际特征,专用语功能特征等)、认知导向的专用语研究(专业人士运用专用语的内在认知条件、专业知识传播的途径与方法等),这三个导向同时也代表了目前专用语研究的发展轨迹。

基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德汉立法语篇研究”(项目编号:16YYC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高 莉. 专门用途语言概念的多维解析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J]. 现代语言学, 2018, 06(02): 183-189.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2022

参考文献

  1. 1. Ickler, T. (1997) Die Disziplinierung der Sprache: Fachsprachen in unserer Zeit. Gunter Narr Verlag, Tübingen.

  2. 2. Rüdiger-Fluck, H. (1996) Fachsprache. Einführung und Bibliographie. Fünfte, überarbeite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A. Francke Verlag, Tübingen und Basel.

  3. 3. Hoffmann, L. (1998b) Fachsprache. Language of Specific Purposes. In: Halbband. Hrsg. v. Hoffmann, L., Kalverkämper, H. and Ernst Wiegand, H., Eds., Fachsprachen.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Fachsprachenforschung und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232-238.

  4. 4. Benes, E. (1969) Zur Typologie der Stilgattungen der wissenschaftlichen Prosa.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6, 225-233.

  5. 5. Gläser, R. (1979) Fachstile des Englischen. Leipzig.

  6. 6. Hoffmann, L. (1998) Fachsprachen als Subsprachen. In: Halbband. Hrsg. v. Hoffmann, L., Kalverkämper, H. and Ernst Wiegand, H., Eds., Fachsprachen.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Fachsprachenforschung und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189-199.

  7. 7. Gläser, R. (1998) Fachsprachen und Funktionalstile. In: Halbband. Hrsg. v. Hoffmann, L., Kalverkämper, H. and Ernst Wiegand, H., Eds., Fachsprachen.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Fachsprachenforschung und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199-208.

  8. 8. Adamzik, K. (1998) Fachsprachen als Varietäten. In: Halbband. Hrsg. v. Hoffmann, L., Kalverkämper, H. and Ernst Wiegand, H., Eds., Fachsprachen.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Fachsprachenforschung und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181-189.

  9. 9. Möhn, D., Pelka, R. (1984) Fachsprachen. Eine Einführung. Tübingen.

  10. 10. Klein, W. (1974) Variation in der Sprache. Ein Verfahren zu ihrer Beschreibung. Kronberg Ts.

  11. 11. Hoffmann, L. (1975) Fachsprachen und Sprachstatistik. Berlin (Sammlung Akademie—Verlag 41 Sprache).

  12. 12. Von Hahn, W. (1983) Fachkommunikation. Entwicklung—Linguistische Konzepte—Betriebliche Beispiele. Berlin, New York.

  13. 13. Hoffmann, L. (1987) Kommunikationsmittel Fachsprache. Eine Einfürhung. 3. Aufl. Berlin.

  14. 14. Andreev, N.D. (1967) Statistikokombinatornyemetody v teoreticeskom I prikladnomjazykovedenii. Leningrad.

  15. 15. Hoffmann, L. and Piotrowski, R.G.(1979) Beiträge zur Sprachstatistik. Leipzig.

  16. 16. Wichter, S. (1994) Experten—und Laienwortschätze. Umriß einer Lexikologie der Vertikalität. Tübingen.

  17. 17. Luckmann, Th. (1979) Soziologie der Sprache. In: Handbuch der empirischen Sozialforschung. Hrsg. v. König, R. Band 13.: Sprache. Künste. 2., völlig neubearb. Aufl. Stuttgart, 1-116.

  18. 18. Nabrings, K. (1981) Sprachliche Varietäten. Tübingen.

  19. 19. Kubczak, H. (1987) Soziolekt. In: Hrsg. v. Ammon, U., Dittmar, N. and Mattheier, K.J., Eds., Sociolinguistic. Soziolinguistik, Berlin, New York, 268-273.

  20. 20. Möhn, D. (1998) Fachsprache als Gruppensprache. In: Halbband. Hrsg. v. Hoffmann, L., Kalverkämper, H. and Ernst Wiegand, H., Eds., Fachsprachen.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Fachsprachenforschung und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New York, 150-157.

  21. 21. Schäfers, B. (1980) Entwicklung der Gruppensoziologie und Eigenständigkeit der Gruppe als Sozialgebilde. In: Hrsg. v. Schäfers, B., Ed., Einführung in die Gruppensoziologie. Geschichte, Theorien, Analysen, Heidelberg.

  22. 22. Ickler, Th. (1987) Objektivierung der Sprache im Fach—Möglichkeiten und Grenzen. In: Hrsg. v. Sprissler, M., Ed., Standpunkte der Fachsprachenforschung, Tübingen, 9-38.

  23. 23. Felber, H. and Budin, G. (1989) Terminologie in Theorie und Praxis. Tübingen.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