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5 ( 2022 ), Article ID: 57204 , 7 pages
10.12677/ACPP.2022.115232

历史发展的惯性

邹庆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2年9月24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6日

摘要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且有迹可循的过程。历史的发展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感性活动下进行的,这种物质生产的感性活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创造了适应一定物质生产水平的社会形式。它是一定的社会形式,也就表明是暂时的、历史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式。同时,新旧社会的更替也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前一社会取代旧社会后,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有着旧社会的痕迹。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毕竟新生社会不是空中的楼阁,凭空而来。它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律,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那么历史的发展过程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惯性的力量。

关键词

历史的惯性,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更替

Inertia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Qingkai Zou

School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Received: Sep. 24th, 2022; accepted: Oct. 19th, 2022; published: Oct. 26th, 202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al history is not achieved overnight, but a long and traceable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perceptual activity of man in real life, and this perceptual activity of material production creates not only man himself, but also creates social forms adapted to a certain material production. It is a definite form of society, which indicates a temporary, historical process, a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is not subject to the will of ma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old and new societies is also inextricably linked. After the former society replaced the old society, it had more or less traces of the old society in terms of economy, morality and spirit. These are all inevitable phenomena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fter all, the nascent society is not a castle in the air, it comes out of thin air. It i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at follows certain social laws and develops step by step. The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istory inevitably has the force of inertia.

Keywords:Historical Inertia, Social Organism, Social Form Chang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志而转移,虽说个别英雄人物能够改变一时,可却不能够让它持续下去。究其原因,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先进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方式终将会取代落后的生产方式,可是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并存的,新生的社会形态是脱胎于旧社会的母体,那就会不可避免地在许多地方带上旧社会丑恶的影子,影子们存在于新生社会的任何可存在之处。旧社会已经被新生社会消灭,是因为旧社会所能容纳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已经被充分发挥出来了,除此之外,代表着新生社会的高级生产关系也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起来。虽说历史的发展纵然有规律可寻,但也存在一些未知数。存在于新社会的影子们会一直遮蔽新生事物直到新生的社会形态的光照足够强大,并不再被影子们遮蔽。那么存在于旧社会的事物终将全部不剩地变成新生事物的养料。这就是旧社会主体停止运行而新生的社会开始运行的过渡,这一过渡期还存在着前一社会各方面不好的痕迹,或者说是能够代表前一社会标志性的产物,这类产物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性的实体形式,它们都是历史发展惯性的遗留物。对于历史的惯性力量我们不可避免,了解历史发展的惯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历史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合力,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创造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可以任意地更改历史,仅仅将历史理解为史料的堆砌这就是造成一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和思想史的片面认识。最终,这种认识就会导致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它会按着既定的轨道前进,或许偶尔会倒退,但是历史的发展最终指向是向上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不同的表现,旧社会被新社会替代是必然的,可如果新生社会的物质力量还不足以消灭旧社会的痕迹,那么历史会沿着现存的轨道发展,直至旧式的关系被完全打破,人类就进入到真正的新生社会。所以,任何绝对化、永恒化的东西在历史辩证法面前终会消失。在《资本论》第2版“跋”中,马克思是这样强调辩证法的运动:“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

2. 历史的惯性表现在新旧社会更替中,脱胎于旧社会的新社会不可避免的“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有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2]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从野蛮到文明,从地域逐渐走向世界,人类分散的居住生活,逐渐被打破,世界逐渐被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历史过程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的历史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3]。这种自然的存在物为能够活下去,就需要生产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之物,这一条件构成人类历史最坚实的基础。但这一条件并不能说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全部,人因有需要而生产,生产又产生新的需要,人类除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同时又生产着自身以及自身的社会关系。人并不生来就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人是在社会的大染缸中逐渐社会化了,而社会的形成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类创造了社会,而社会又塑造了人,两者相互影响,辩证统一在人类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因此,这一种塑造需要随着时代的更替而更替。除此之外,人类本身也同时进行着其他方面的生产。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这四种生产始终贯穿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社会有机体理论同时也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主线,正如列宁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4]。这种有机体不是“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 [3],而是自身拥有“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并且在此基础上,它们之间“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以此来构成内部的一切关系。

社会有机体随时处在变化之中,从某一段时间来看,似乎是处于静止的。但是这一种静止只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形态而言,它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在人类历史的文明阶段,社会经济形态构成了发达社会机体的骨架,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本质上就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内部矛盾运动” [5]。而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和它们的生产关系之间的运动矛盾,也可以说是它们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中的四种生产理论出发,社会形态的变迁中,经济的下层建筑和国家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关系之间并不具备完全一致性。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下层,是把握其的内在深层结构,就像国家和法的关系的寻找只能从市民社会中寻找,而对市民社会的剖析是从政治经济学中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三种生产的作用。

这四种生产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中,世界各个民族既有作为共同体本质的东西、又有其特色的东西。社会科学的理论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照着公式原理套用。人类的社会发展经历宗法血亲为主导的古代社会到资本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人们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地域中,物质生产和交换最初只是简单的满足自身的需求,而随着航海时代的开启,资产阶级的致富欲和资产阶级的法权的扩大,同时工业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生产的庞大商品堆积成为冲击一切世界民族的有力武器,落后的自然经济体在这一冲击下不堪一击。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们要求自己的利益,社会的生产力空前发展,社会的文学艺术作品空前繁荣,资产阶级的理性向一切扩张。社会形态的更替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中来。但是并不意味着前一社会形态的内容完全消失。维持封建贵族的人和思想还存在着,他们只是迫于时代发展而做出妥协,代表着封建贵族利益的思想文化仍存在的,部分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封建贵族,遵循市场的原则,转身变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那些生于旧社会的土地贵族成为新生资产阶级代言人,或多或少地带有封建思想的色彩。正如过渡到最后一个社会形态的过程中,商品主导的社会形态最终会到达以产品为主导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从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有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2]。

这一过渡期是必然存在的,物质的生产同精神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物质生产方式落后的国家,也有着先进的文化思想,同理,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有时与生产关系并不同步。不同国家的发展对比如此,国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样,新生的物质生产能力的诞生并不会马上带来国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过程中,正如马克思所表述那样,“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是平均来说才存在,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2]。“虽然有这种进步,但这个平等的权利总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 [2]。

这些弊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历史发展的惯性。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受人控制的,人从来都不是任意地去创造历史,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人们所处社会形态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力水平的框架下进行创造活动的。历史发展的每一步都向我们证明了,每一种社会形态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的出现都是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前提就是在前一社会自然消解的基础上完成的。毕竟任何新生社会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它需要经历在旧社会母体中孕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人主观上能够控制的,而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它会有着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个过程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它才会转为特定人群共同体的自觉创造。

3. 历史的惯性根源于物质的生产,有其必然存在的历史原因

历史发展的现象向我们证明,社会形态的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变迁的过程是在旧社会消解的基础上过渡的,是在人们直接面对的、既有的、从过去传承下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水平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新生社会取代旧社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它们自身的更新换代有着必然存在的惯性力量,而这种根源于物质生产惯性力量在每一次社会更替时总会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发展过程是连续的,任何的生产创造都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6]。

新生社会打破旧社会的生产形式限制的种种框架,人们突破了原来的种种局限,这个时候,旧式的社会交往手段和生产方式开始腐朽,越发的不能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起先的社会组织形式成为了一种束缚。“起初本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3]。因此,每一个社会阶段的历史都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3]。历史发展是对旧社会的继承和发展,新生社会取代旧社会并没有完全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就像是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存着奴隶制的残余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会保留着封建的剥削形式等等。虽说生产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冲破了现有的生产关系,新生的社会在旧社会的基础上建立,新生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但是它仍然要以传统权利的形式(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形式)长期保存其影响。

其次,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有其相对独立性的发展形式。在某一社会发展形式下,作为下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发生质变,那就不可避免的带来其上层建筑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19世纪的西欧社会,英、法等国的机器大工业发展超过同时期的德国,但德国哲学的发展远超英法。每个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和地理生存环境,加之新社会取代旧社会,历史发展的继承,所以造就了不同发展方式。虽说不同国家的发展有着各自的民族和区域特性,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艺术和国家政治组织形式等的发展的相对独立确是共通的。

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发展绝不会脱离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它们存在的基础来自社会分工。恩格斯认为:“社会产生着他所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也获得了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同这些人相对立而独立起来……新的独立的力量总的说来固然应当尾随生产的运动,然而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即它一经获得便逐渐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 [7]。除去物质基础形成的原因外,他们的历史继承性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独立出来的历史思想家们,分布于各个学科领域中,他们“在每一个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 [7]。这也就表明上层建筑不是完全从属于经济基础,它服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内容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但是他们又同时具有按照自己内在的特殊规律独立发展。

最后,历史发展是一个前进与曲折并存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有进步的时期也有倒退的时期。新生社会要想全面取代旧社会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正如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从15世纪航海大发现开始,一系列的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大发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兴起,这漫长的几百年时间,资本主义的制度逐渐完善并取代了封建社会。那么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也同样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第一,共产主义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基础上,这是一种“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的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3]。没有坚定的物质基础,那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种纯粹美好而又不切实际的怪想。第二,社会生产关系的改造,和私有制的消灭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3]。只有废除了私有制之后,属于共产主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产品经济才会取代商品经济。因此,作为人类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消解就“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 [2]。

马克思认为,劳动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它也会存在。在这个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原因,旧式分工的差别还没完全消除。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关系,精神产品等逐渐丰富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消除旧社会痕迹的过程。

4. 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旧社会基础上建立的新生社会,会逐渐消解前一社会的痕迹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有机体内部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结构)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有机体内在的基本矛盾分析,得出整个社会国家上下层建筑之间相互制约的科学社会结构学说。因此,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历史唯心主义从最后一个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而本文所要论述的历史发展的惯性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这一规律是真正的社会科学。他不像先前那样,将人类历史划分成为非理性时期和理性时期,而是依据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提出了科学的历史分期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系统完备的科学的历史分期理论。这种科学的历史分期理论无论是从物质生产方式划分的四种经济形态,还是按照主体活动的性质和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演变和个性发展划分的两大历史时期和三大社会形态,都是从不同角度说明历史的发展,它们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既不是相互并列也不能相互代替,而是从经济基础通过人的活动到主体内部关系这样依次上升的三个层次,内在统一地构成了历史发展过程理论的完备体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社会终究会解体,新生的社会在旧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来都不是人的意志能够控制了的。旧社会会诞生使自己解体的那个东西,而新社会正是在这基础上诞生。到目前为止,人类进入到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商品经济时代,资本主义的制度在全球占据着统治地位,人类目前的生产力发展就决定了生产关系是在这个框架之中,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第二大社会形态是人类目前能发展到的状态。在当今世界上,与资本主义对立的则是社会主义,虽然两者都是在到达共产主义前的社会形态,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的主义的政治制度优于资本主义,以资本的无序扩张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就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但是并不就是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完美的,这是吸收资本主义中优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而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这一过渡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惯性存在,前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文明成果继承到新社会,不可避免的在各个方面都带有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惯性。那么,我们将如何打破这种惯性的力量呢?我想,随着发展社会生产力,并随之创造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从而为向新的更高历史类型的社会形态的过渡提供必要条件,就是消解历史发展惯性的最好答案。

当今世界格局仍是一超多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仍旧存在,但是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我国坚守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千年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农耕社会,新中国是成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即使是有着苏联156个工业项目的援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可还是不能完全改变我国大而不强的现状,农耕文明的自然经济观念毕竟根深蒂固。在此基础上,即使我国进入到新时代,但是这个新时代还是局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经济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巨大,而且人们的观念有相当一部分还是落后于现今经济的发展。这些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还是新生社会继承前一社会的基础或多或少带有前一社会的痕迹,这些不好的痕迹在生产力逐渐发展下终究会被打破,历史的发展就会冲破前一社会的惯性,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5.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是思辨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也不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而是现实的、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进行物质生产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运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来看,“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定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1]。这是对社会生活内部过程和关系的形象表述,而社会形态只是社会有机体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生活过程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人们才能生活。这种新生的社会形式取代旧社会形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前一社会存在的历史痕迹或多或少会存在于新生社会中。那是因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了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7]。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前后联系的过程,前一社会存在的痕迹最终会“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 [7]。最终,这一往日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会走进人类历史博物馆,成为向世人展览的物品,向我们叙说着往日的辉煌。

文章引用

邹庆楷. 历史发展的惯性
Inertia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1353-135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32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0, 22.

  2.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9, 434, 435, 601.

  3.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19, 538, 576, 603, 685.

  4. 4. 列宁. 列宁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2.

  5. 5. 孙承叔, 王东. 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8: 136.

  6. 6.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J]. 中共党史研究, 2011(10): 5-10.

  7.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3, 596, 65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