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08 No.02(2018), Article ID:24551,6 pages
10.12677/MM.2018.82021

A Research on Teacher Support of Undergraduates Supported by a Small and Micro Plan—A Case Study of Yixing Hand-Holding Project

Qian Liu, Yuqi Zhang, Muriga Na, Xushan Tian

School of Arts and Law,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Apr. 4th, 2018; accepted: Apr. 19th, 2018; published: Apr. 26th, 2018

ABSTRACT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scale of volunteer service growing, the Beijing Municipal Volunteer Service Federation continued to carry out the Beijing small and micro volunteer service support plan. The pla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declaration projects by means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is project takes the hand-holding college student supporting small and micro project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investig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so on. After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reading documen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ie in and hand in hand project is explored. Under the policy support of Beijing small and micro volunteer service support pla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Yixing hand-holding project,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Keywords:Small and Micro Plan, Hand-Holding Projec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Teacher

探索小微计划支持下的大学生支教——以益行手牵手项目为例

刘倩,张彧琦,那木日嘎,田旭杉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4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6日

摘 要

为鼓励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规模不断壮大,团北京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2017年继续开展《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该计划通过资金支持、专业培训等方式促进申报项目的发展和完善。本研究以益行志愿服务队申报的手牵手大学生支教小微项目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深入访谈法等多种科学调查方法,在获取相关资料和阅读相关阅读文献以后,结和益行手牵手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探究在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的政策支持下,该项目发展的优势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 :小微计划,“手牵手”项目,大学生支教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如今,大学生志愿者在青年志愿者当中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的文化活动和农村扫盲活动。而在2005年,“三支一扶”政策的提出标志着大学生支教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大学生支教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社会经验,给受援地区和学生带来先进的思想,而且缓解了师资力量紧缺的形式,甚至有利于社会思想道德价值的正确导向。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支教活动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公益项目之一。这些支教活动主要依托于学校社团和社会组织,而其中大部分的常态运行支教项目都是由小微型志愿服务组织发起的,但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知名度低等问题,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为了扶持基层志愿组织,北京市推出了“小微项目”,“小微项目”全称“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是为了推动北京市志愿服务项目创新、支持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自2014年起,团北京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启动的。通过资金支持、培训指导、督导评估、推荐申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等方式全方位扶持入选项目。

在北京市,小微型大学生支教组织为了进一步发展,参加“小微项目”是一个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志愿专业度以及提高知名度的方式,但是由于这个项目比较新,相关的研究很少,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不足。因此,以一个实例为出发点,详细探讨“小微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缺失是非常必要的。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大学生支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假期的短期支教,就志愿行为本身探讨支教的动机、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支教的动机方面,王瑞等认为大学生支教的动机分为“利他”和“利己”两个部分,并且认为“利他”的动机成分要高于“利己”性动机成分 [1] 。而邓清华提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支教的动机一方面是道德理想,就是明知道志愿服务是一种没有收益但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奉献性活动,仍然选择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是组织的推动,是为了传播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公共信号,在外部施加压力促使支教的发展 [2] 。在组织方面,大学生参与支教活动主要依赖于三种组织:各级团组织、高校社团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 [3] 。我们应该意识到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显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的组织方式,所以政府应该将志愿服务逐步向社会团体转移,使其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而政府也确实正在扶持社会组织方面努力 [4] 。

对于现在大学生支教的现状,学者们普遍认为支教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且支教呈规模化、组织化的趋势,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廖文东认为存在教育制度不合理和支教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5] ,孙山指出目前大学生支教活动现状上呈现出普遍十分盲目的特性,缺乏必要的科学计划和理论指导 [6] 。王薛元认为支教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7] 。林丽以一个学校社团为例,探讨了基层组织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包括支教次数少并且缺乏持续性、支教活动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支教人员选拔机制不健全,缺少带支教人员的系统培训、教授过程存在问题以及缺少课程的后续联系等 [8] 。支教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支教项目是否能够长效发展 [9] 。罗婧就支教项目的长效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即资金支持、需求联系、培训投入以及社会资本,她认为具有稳定的专项经费支持与长期合作的受援学校,对于支教项目提升其在潜在志愿者群体中的影响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打造“品牌”志愿项目对项目的持续性也非常重要 [10] 。

国内对于大学生长期支教活动研究较少,多为短期支教 [11] [12] 。朱佳卉认为短期支教具有时间短、灵活性和自由度大的优点,但同时存在支教活动对原有教学体系产生冲击等问题 [11] ,张健认为短期支教存在效果不明显、支教行为缺乏目的性、志愿者难以适应当地环境、志愿者期待过高等问题 [13] 。本文的目的是弥补在长期支教研究中的不足,挑选“小微项目”作为依据,一方面由于“小微项目”是支持小微型大学生支教组织,使其运行常态的项目,并促使支教活动长期有效发展。另一方面“小微项目”要想成为一个有效过程,必须基于对长期支教的具体性研究,掌握大学生支教现实的状况和影响其长效发展的因素等关键性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帮扶效果。

3.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由小组成员组织,于2017年11月4日周六进行,调查的对象为益行志愿服务队“手牵手”公益项目,调查的项目点是大兴区清源街道社会组织发展服务基地。该支教点是组织在大兴区团区委的支持下建立的,受到小微计划的扶持。由于这是一个小微项目,整体规模较小,参与的志愿者老师及学生数量较少,在进行访谈时我们覆盖了所有参与者。表1是我们为了解该项目而访谈的对象。

3.1.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益行志愿服务队“手牵手”项目的整体状况,访谈的主体有三类,包括益行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兼负责人、大学生支教志愿者以及接受支教的学生。针对这三类主体,制定了不同的访谈提纲。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组织及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Table 1. Interview object table

表1. 访谈对象表

益行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12月,是由个人发起并成立的一个志愿团体。团队包含15个管理人员和1000多个注册成员,截止到2017年9月已有800余志愿者参加过我们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包括北京市的小学生(家庭)、大学生(含学校社团)和社会爱心人士(含公司)。

“手牵手”项目截止到申请小微项目之前已经在开展,但由于在长期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困难,于是申报了2017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希望能够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从而使项目更好地开展下去。目前的志愿者主要来自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益行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开设了3个支教地点,分别是位于长子营镇、青云店镇、大兴区清源街道社会组织发展服务基地(以下简称黄村)。其中黄村支教点的建立受到了大兴团区委和小微计划的扶持,支教点每周六周日开课,给孩子们温习课内知识,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带孩子们做游戏,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益行志愿服务队还找到以为心理专家免费为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

为了做好支教项目,益行团队特地成立了支教项目部,选拔出固定的4个支教小领队,轮流负责,做到互相接洽后统一调配志愿者老师资源,统一管理学生成绩和学习计划,并将每次支教的课程讲义,学生作业存档,以便于将爱的火炬传给后人。

2) 服务对象的筛选

政府提供了大兴区388户困难家庭的信息,以这个为标准,益行志愿服务队加入到大兴区生活困难家庭青少年帮扶工作行列中,将帮扶对象的教育辅导需求与大学生志愿支教的需求相融合,以困境青少年帮扶为主线,以各镇、街道团(工)委、爱心组织的活动中心为基点,多点一线,创新大兴区青少年精准帮扶工作新模式。

3.3. 小微计划支持的成效

1) 组织管理更加高效

小微计划致力于支持民间基层公益组织的发展,引导组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组织管理方面给予一系列指导。在组织沟通方面,由于益行志愿服务队的所有成员均有正式工作,在益行的工作是兼职,所以就存在很多沟通不到位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单独建立了一个参与支教项目人员的群,益行志愿服务队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职位高低之分的,所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在群内发表意见和看法。各个组织申报小微计划的项目,需要有正式的申报书和策划书。为了申报成功,他们需要按照小微计划的要求来完成申请书和策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组织撰写申请书和策划书的能力,也提升了其规范性。为了提升项目负责人的领导力,小微计划聘请了各个方面的专家开办讲座,讲座的内容包含如何提升组织的专业化、提升自身的领导力,还囊括了对于当前相关法律和政策解读,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2) 财务运营更加规范

小微计划为组织所申报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但对于如何报账以及组织的财务运营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些都是非常细节但很重要的东西,但是一些基层志愿组织并不注意,导致财务状况并不明晰,若因此种原因产生了经济纠纷,那么对于基层志愿组织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益行志愿服务队加入小微计划以后,对于开发票的格式及标准、报销程序和流程以及组织账本的记录能力方面相比之前都有较大改善。

3) 提升知名度

参加小微计划的项目必须在全北京市进行评选,这对基层志愿组织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平台,在评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组织及项目自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对组织是能力一种认可,提升其知名度,获得更多关注的同时,组织可以获取更多相关的资源,如来自社会人士或企业的资金捐助、物资支持等,为组织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4) 志愿者管理的改善

志愿者普遍认为在小微计划的扶持下,志愿者的权益更有所保障,项目运行得更加规范,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在大兴区团区委的支持与帮助下,益行志愿服务队的支教项目有了固定的教学和用餐地点。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之前,需要向益行志愿服务队上报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志愿北京会为参与的项目的志愿者购买保险,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

5) 支教专业化程度提高

对于支教的讲义质量,项目领队也会有严格的把控,需要提前发给领队审核,不合格的需要修改,如果修改后仍不合格是不允许在课堂中使用的。在开展支教活动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需要针对自己负责的孩子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学习帮扶计划,上课的节奏也需要按照这个计划来进行。领队会观察每个大学生支教老师在支教过程中的表现,根据其负责与否来决定下一次是否让其继续参与支教,结束以后,领队还会和支教老师进行谈话,询问今天教的是谁,教授的内容、授课的效果等,再根据孩子们对于支教老师的反馈决定是否还有机会继续参加该项目的支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大学生支教老师提高责任意识,改善支教活动的质量。

6) 学生的满意度提升

学生对整个项目及支教老师的好感度逐渐上升。学生们可以通过大学生支教老师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了解新鲜的事物,更新自己陈旧的认知,而不是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同时,学生们也更喜欢大学生新颖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样自己学习知识能够更加快速和更易于接受。再者,因为支教老师为自己量身打造了学习计划,自己学习有困难的科目或者知识点能够查缺补漏,提升成绩。

3.4. 项目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志愿者数量不足

目前“手牵手”项目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志愿者老师的数量不足。益行“手牵手”项目希望能够做到一对一针对性、持续性的支教,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更有帮助,孩子不用频繁适应更换老师,而支教老师对于自己负责孩子的学习状况及需要采用的授课或辅导方法也十分清楚,不需要再一次耗费时间去重复做。但因为支教的地点过于偏远,又没有交通补贴,只提供一顿午饭,很多大学生就无法坚持做下去,所以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要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手牵手”项目。

2) 资金支持不够充分

尽管益行手牵手项目成功入选北京市小微项目支持计划,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从项目整体运作的情况来看,目前小微计划给予的资金支持仍然不够充分。项目的主要开支包括志愿者的保险、管理成本等,也正是因为资金较少,无法给予志愿者补贴,不利于吸引更多志愿者前来参与本项目。

4. 总结

此次调查借助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深入了解了益行支教“手牵手”项目从其前期申报小微项目到长期运营的组织情况,为大学生支教项目的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益行支教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借助小微项目的扶持,提升了其知名度,并得到组织管理上的指导和改进,使得“手牵手”项目的开展更为顺利。项目申报过程又促使该项目在组织结构和规划上更为完备,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志愿活动的开展虽然伴随着公益,但也需要一些必要的资金投入。小微项目为益行支教活动提供了一份资金支持,还带去了财务运营方面的程序和标准。这是一个支教活动在政策引导下的外在改进。

在“手牵手”项目实施中,支教活动的对象和志愿者均感受得到项目的内在提升。系统规范的运行结构,专业用心的志愿服务,让学生们感受到项目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帮助和益处。一对一的学习体验,量身打造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此次支教活动中有所收获。而项目的规范给参与其中、奉献和努力的志愿者们带来了值得称道的活动体验。对参与支教活动的老师们的人身安全保障,支教活动开展的财物支持,活动程序的规范严谨,让志愿者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项目规范化带来的良好的支教授课体验。而针对志愿者授课内容的审核和改进意见,无疑是对志愿者支教能力专业化的进一步提升。这些小微项目带来的内在改变,对支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小微项目给益行支教活动带来的内在和外在的全面变化将为大学生支教活动开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模式探索,为小而优的支教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的组织形式。

组织上的完善不能完全掩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小微支教项目,参与支教活动的老师人数少,限制了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完善。教师资源缺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其中原因也是值得深入探究,从而发掘支教活动进一步开展的主观动力。

支教活动的开展绝不仅仅凭借一颗热忱的心奋然的投入。它需要对组织活动形式的不断探索,寻求真正对学生有利,开展顺畅,持续有效的组织方式。希望此小微项目的调查研究能为大学生支教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文章引用

刘 倩,张彧琦,那木日嘎,田旭杉. 探索小微计划支持下的大学生支教——以益行手牵手项目为例
A Research on Teacher Support of Undergraduates Supported by a Small and Micro Plan—A Case Study of Yixing Hand-Holding Project[J]. 现代管理, 2018, 08(02): 172-177. https://doi.org/10.12677/MM.2018.82021

参考文献

  1. 1. 王瑞.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2. 2. 邓清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9): 81-83.

  3. 3. 王芳, 张乐天.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主体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青年学报, 2000(3): 18-21.

  4. 4. 闪茜菁, 戴卫义. 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13(5): 28-29.

  5. 5. 廖文东. 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 18(7): 130-131.

  6. 6. 孙山. 浅析大学生支教状况[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4): 192-193.

  7. 7. 王薛元. 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支教问题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7(1): 124-125.

  8. 8. 林丽. 大学社团支教活动调查研究——以H学校为例[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2): 71-76.

  9. 9. 孙婧. 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 成人教育, 2011(6): 83-84.

  10. 10. 罗婧, 王天夫. 何以肩负使命: 志愿行为的持续性研究——以大学生支教项目为例[J]. 社会学研究, 2012(5): 94-118.

  11. 11. 朱佳卉. 大学生志愿者短期支教活动的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12. 12. 王梦奇, 柯文娣.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问题和对策——以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对口支教温江区镇子试验学校为例[J]. 大众商务月刊, 2010(16): 226-226.

  13. 13. 张健. 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14(7): 41-4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