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7(2014), Article ID:14587,8 pages
DOI:10.12677/AP.2014.47121

The Adaptation of Urban Migrant Workers from Country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Junjun Wen1, Guoguang Cao2

1Center for Studi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Ethnic Minorit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Center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Email: wenjunjun666@126.com, cherishccg@126.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Nov. 20th, 2014; revised: Dec. 2nd, 2014; accepted: Dec. 12th, 2014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China migrant workers, in terms of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in managing daily life. The participants were 143 migrant workers. They were request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on the above variab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utcome variables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F(12,130) = 8.64, p < .001). Implications for service provision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Migrant Workers, Acculturation, Adaptation

中国进城农民工适应现状的
实证研究

文俊俊1,曹国光2

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2长江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荆州

Email: wenjunjun666@126.com, cherishccg@126.com

收稿日期:2014年11月20日;修回日期:2014年12月2日;录用日期:2014年12月12日

摘  要

本研究就文化适应态度、觉知歧视与自尊、生活满意度等行为问题,探讨了中国农民工在进城务工中觉知到的歧视与文化适应的关系。被试由143名进城农民工组成。他们按要求完成了一个包括以上各个变量的问卷。结果显示,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与觉知歧视和分开适应策略呈消极相关,F(12,130) = 8.64,p < .001。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待讨论。

关键词

进城农民工,文化适应,适应

1. 引言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乡镇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离开自己的家乡,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 (NBSC, 2013)。而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从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从年龄段来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3.4%,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在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 (NBSC, 2012)

进城农民工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巨大改变。朱力(2002)指出,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不只是空间上的移动,还包括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一个人从农村人变成城市人的过程,涉及到农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转变。而迫使农民工做出这些转变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城市中的外来者,他们感受着来自城市的文化冲击;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群体,他们又面临着在新社会中生存的挑战。这两方面的挑战同时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等适应结果变量(赵书超,刘秀娥,2012)

Berry (1997)提出的移民适应理论是研究移民适应问题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指出:移民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会以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态度来生存,对待这四种态度的方式和表现出来的行为一起组成了一个人的文化适应策略。同化意味着个体不愿意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却寻求和其他文化的日常互动。相反,分开是移民很看重自身的原始文化,却不愿意和其他群体互动。整合就是既愿意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又寻求和其他群体的互动。最后,边缘化是既对自身的文化保持没兴趣,又不愿与其他群体接触。

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是根据文化适应的不同定义来区别的。此处,我们沿用的是由Berry (1997)提出的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一种随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发生的文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而且,像Berry (1997)Ward & Rana-Deuba (1999)这样的研究者都把适应定义为两个方面,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前者的结果通常是由精神健康和心理压力来衡量,后者的结果是由处理日常事务(包括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来衡量。两方面适应之间的区别主要依据的是文化适应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也就是说,压力和应对以及对文化的了解(Ward, Bochner, & Furnham, 2001)。目前关于国外移民研究的案例中,心理适应结果的相关测量指标包括在移入的社会群体中感受到的歧视、自尊、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压力。社会文化适应则通过社会文化生活适应能力量表来测量。

对于觉知歧视则被定义为“某人感受到的被区别对待、侮辱或不平等”(Mossakowski, 2003)。觉知歧视被发现和移民的生活满意度有消极相关。国外对于移民社会关系的探讨中,社会交流的频率和范围被认为是心理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Berry, 1997)。有文献研究显示,外来农民工群体与城市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前者更好地适应,前者会出现较少的心理问题(李蓉,2011)。对于人口统计学变量来说,在最初的定居阶段压力最高(吴霜,2012)。语言流利程度和生活满意度积极相关(邹显林,2011)。低经济地位和高生活压力和高觉知歧视有关(黄志强,容溶,2011)

农民工适应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导致城乡二级分化明显,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现代中国农民谋生的普遍出路,他们从乡村进入城市生工作和生活,伴随着变化而来的就是他们离乡离土后的适应问题。而这种大批的远距离的人口转移,在很多适应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也跟国际移民有很多相似之处(余伟,郑刚,2005)。第二,国内有很多关于农民工和移民青少年适应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会学角度、人口学角度、民族学角度来讨论(吴霜,2012;邹显林,2011),却很少有从心理学角度,即使有少部分研究,也多是质性研究为主(余伟,郑刚,2005;孙丽璐,2011),缺乏有效的测评工具(李静,2011;孙丽璐,郑涌,2011)来衡量农民工具体的适应状况。国外的许多研究显示,移民的心理状况和适应结果是密切相关的(Mirchandani, 2010),觉知到的社会支持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预测更高水平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Leung, Leung, & Chan, 2007)。第三,尽管Berry (1997)的移民适应理论框架已被广泛用于不同国家的不同移民群体,但是它却从未被应用于国内农民工的研究中:此处农民工被认为是国内移民,其从中国各地农村移到各地大中城市。

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来自全国的143名农民工的数据样本,应用移民适应的理论框架Berry (1997),来了解和检验中国进城农民工的适应状况。所以,假设如下:1) 心理适应与觉知歧视、社会经济地位、在城市中的居住年限、语言流利程度、整合策略相关。2) 社会文化适应与觉知歧视、社会经济地位、语言流利程度、同化及分开策略相关。

2. 方法

2.1. 被试

总样本由143名农民工被试组成:88名男性(61.5%),55名女性(38.5%);年龄范围从16~60不等(M = 30.57, SD = 9.34)。农民工被试的教育程度有各种水平:没上过学的占5.6%,小学教育程度的19.6%,中学教育程度的占51.7%,高中文化水平的占17.5%,中专教育水平的占5.6%。农民工来到所在城市的工作年限平均1.44年。

2.2. 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工具是Berry等人曾经编制的ISATIS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问卷(Berry, Bourhis, & Kalin, 1999; adapted to Australia by Pe-Pua, 2001)的一部分,被试完成的问卷包括以下部分。

文化适应策略量表——这个量表(Berry, Phinney, Sam & Vedder, 2006)是依据Berry等人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型编制的,主要测量了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态度,由四个维度构成:同化,整合,分开,边缘化。本量表由16道题目组成,包括了生活中的五个主要方面:文化传统、语言、婚姻、社会活动参与和朋友。被试根据自身状况使用五点评分评估他们对每一道题目的认同程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是.73。

觉知歧视量表——此量表引用自ICSEY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thno-culture Youth; Berry, Phinney, Sam, & Vedder, 2006);用5个题目来评估对象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侮辱等。高分代表受到的歧视更多。我们统计的是此量表的总分。其内部一致性系数是.81。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此量表由十个题目组成(Rosenberg, 1965),测量了人们对自己总体价值感的评价。样例题目是“总体上,我对自己很满意。”题目总分的范围是10~50。其一致性系数是.75。

生活满意度量表——此量表测量的是生活满意度(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样例题目是“我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接近完美。”高分表示高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范围是5~25分。其一致性系数是.73。

心理问题量表——此量表测量的是焦虑与抑郁程度(Berry, Phinney, Sam, & Vedder, 2006)。样例题目是“我觉得胃部不舒服”,“我觉得生活灰暗无光”。高分代表更高的心理问题。总分范围是15~60。其一致性系数是.92。

社会文化适应能力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Berry, Phinney, Sam, & Vedder, 2006)。要求被试评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比如适应快节奏的城市步调,购物方面的困难等)。高分代表在新的文化中有更高的适应能力,遇到更少的困难。总分范围是20~100。其一致性系数是.90。

问卷还包括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测量,如被试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来城市工作居住的年限等。

2.3. 施测程序

整个问卷用两种方式发放。我们的目标群体是进城农民工,根据我们给研究对象所下的操作性定义:户口在农村,未接受高等教育(即中专以下文化程度),每年在城市工作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第一组被试的施测是通过招募调查员来完成的。在网络上招募各大高校的大学生25名,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具备了发放问卷和讲解问卷的能力。然后,由招募来的调查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于调查员基本覆盖了全国不同的省份,这样保证了样本的随机性。每名调查员分到10份问卷,他们利用假期把问卷带回家,或者去实习所在城市(主要是中国各大一二线城市)寻找工厂、餐厅或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被试来完成。根据最后收上来的问卷质量和数量,我们给予每名调查员一定的小礼品奖励。第二组43名被试是通过网络调查公司问卷星在线完成的。每份问卷平均花费每人20分钟。

2.4. 数据分析

收集的来的数据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143份。数据分析用的是SPSS16.0。首先是各量表的描述性统计的呈现,正如以上工具部分所报告的,各量表的一致性符合要求。相关分析是为了检验假设中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与觉知歧视、文化适应策略之间的关系。聚类分析是为了探索进城农民工适应模式的种类。回归分析是为了检验能否用最少的自变量预测出适应结果变量。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根据收集到的143份农民工问卷的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信度检验,其中本问卷所包括的各个子量表的平均数、标准差和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结果呈现见表1。可以看出,各个子量表中除“分开策略”以外,其他的量表的一致性系数都大于0.7,表明此量表稳定性良好。

3.2. 相关分析结果

为了探究问卷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以下十个变量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如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居住年限和语言流利程度)一并纳入SPSS中进行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呈现在表2中。数据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变量均无显著相关,此处就不再一一列出。而从下表中列出的看来,整合策略与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持整合策略的被试有着更高的自尊(r(143) = .40, p < .01),更高的生活满意度(r(143) = .14, p < .001),更低的焦虑(r(143) = −.20,p < .05)和抑郁(r(143) = −.32,p < .01)水平,更好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r(143) = .25, p < .01)。持同化(r(143) = .31, p < .01)和分开(r(143) = .39, p < .01)策略的被试有着更高的社会文化适应能力。

Table 1.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of each scale (N = 143)

表1. 各量表的平均数,标准差,信度估计(N = 143)

Table 2. Correlations among sub-scales

表2. 各子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

注:***p ≤ .001,**p < .01,*p < .05,下同。

3.3. 回归分析结果

我们做了5次回归分析。因变量是上面提到的适应结果变量,也就是说,有自尊、生活满意度、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社会文化适应能力。

对于自尊量表的回归分析结果是显著的,F(12, 130) = 9.66, p < .001,调整R2 = .30。自尊与觉知歧视消极相关(β = −.35,t = −4.86, p < .001),与整合策略积极相关(β = .24, t = 2.74, p < .01)。

对于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12, 130) = 1.74,p < .001,调整R2 = .35。生活满意度与觉知歧视消极相关(β = −.26, t = −3.03, p < .001),与整合策略积极相关(β = .40, t = 3.34, p < .001)。对于焦虑量表的回归分析显示,F(12, 130) = 6.62,p < .001,调整R2 = .22。焦虑与觉知歧视积极相关(β = .29, t = 3.84, p < .001),与同化策略消极相关(β = −.22, t = −2.40, p < .05)。

对于抑郁量表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12, 130) = 8.03,p < .001,调整R2 = .26。抑郁与觉知歧视(β = .20,t = 2.70, p < .05)和分开策略(β = .21, t = 2.72, p < .001)积极相关。对于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显示,F(12, 130) = 8.64,p < .001,调整R2 = .27。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与觉知歧视(β = −.35, t = −4.78, p < .001)和分开策略消极相关(β = −.24, t = −2.28, p < .001)。

3.4. 聚类分析结果

表2所示,文化适应策略的四个维度、心理压力、觉知歧视、自尊、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能力都彼此相关。先将所有的变量都标准化,然后使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分成两个聚类是最有效的和理论上最有意义的分组。

二聚类中心的分法在农民工的自尊、心理压力、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上产生了一组低分,而在自尊量表上(更好适应组)比其他组(更差适应组)得分更高。86名被试在更好适应组,57名被试在更差适应组。被试在适应变量上的分数如表3所示。

独立T检验和卡方检验用来检验社会人口学变量在觉知歧视、文化适应策略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上存在的可能差异,如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普通话熟练度。把α水平严格设定在0.001。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二个聚类组在觉知歧视(t(140) = .24, p < .001),分开策略(t(140) = .18, p < .001)和生活满意度(t(140) = .37, p < .001)上都有显著差异。良好适应组(M = 1.85, SD = .65)在觉知歧视上得分低于较差适应组(M = 2.38, SD = .79)。良好适应组(M = 3.48, SD = .97)在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上得分高于较差适应组(M = 3.18, SD = .70)。良好适应组(M = 2.58, SD = .31)比较差适应组(M = 2.80, SD = .26)报告更低的分开策略得分。

4. 讨论

两种假设都部分得到支持。我们把人口统计学变量也一起纳入到相关分析中来。包括农民工的社会

Table 3.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of adaptation variables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participants

表3. 依据被试的聚类分析结果产生的适应变量的平均数和方差

经济地位,在城市的工作居住年限和普通话流利程度。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人口学变量并不与我们所要研究的两大适应结果变量(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有显著关系,所以在后面的回归分析中也就没有纳入。而觉知歧视与文化适应策略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却和适应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显著,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

根据Tabachnick and Fidell (2001)所说的“回归分析的目标是用最少的自变量有效预测因变量”。当所要检查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高度相关,而和其他的自变量不相关时,回归分析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自尊量表的回归分析结果是显著的。也就是说,采取整合策略来适应城市生活的被试有更高的自尊,感受到更多歧视的被试倾向表现更低的自尊。同样,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感受到更多歧视的农民工其生活满意度大为降低,采取整合策略的适应态度的农民工倾向于体验更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对于焦虑量表的回归分析显示,农民工觉知到的歧视水平越高,其焦虑症状越明显,采取同化的适应态度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对于抑郁量表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说明,农民工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觉知到的歧视越多,其抑郁倾向越高;采取分开策略的个体感受到更高的抑郁。对于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显示,说明,感受到更多的歧视的农民工其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越差,采取边缘化适应策略者有着更低的社会文化适应水平。

聚类分析的目的就是“从一堆复杂的数据里找出类似的某几个共同因素”,用来探索进城农民工适应模式的种类。纳入聚类分析中的变量都是适应结果变量,也就是说,农民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社会文化适应能力,自尊,生活满意度。

聚类分析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一致。两种分析都显示:适应与觉知歧视、文化适应策略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相关。从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一致性结果中显示:整合策略和低觉知歧视都与更好的适应结果相联系。这与文献中整合策略和较低的觉知歧视对于移民适应的积极影响结果是一致的(Leung, 2002)。也有相关暗示,分开策略和心理压力、低自尊相关。这个结果模式与文献中对于分开策略与消极适应相关一致(Berry, 2005)。很可能分开策略与移民觉知到的歧视相关。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文化适应策略子量表的信度估计小于.7。

聚类分析揭示了移民群体中的两个区分,一组有着更好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另一组有着更差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这和Ward (1999)年对于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内部相关的假设结果一致。与假设和适应结果变量相反的是,没有人口学变量和适应结果变量是相关的,除了低收入和高自尊相关。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目前的样本很均匀,在社会人口学特点上限制了变化和可能的差异。

数据一致表明,农民工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的结果彼此相关,都与觉知歧视和文化适应策略相关。也就是说,如果觉知到的歧视更少,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更积极,农民工的心理和社会文化适应结果有望得到积极改变。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样本没涉及到所有的职业,分层抽样不太可能。目前的样本可能对于目标群体不太具有代表性。与2013年的普查数据对比显示,目前的样本比起所有离开自己土地出来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不太具有社会优势。这些方面在解释结果时应该考虑到。第二,此为一个跨区域研究,不太可能调查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农民工个体水平变量和各种各样的适应结果变量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很可能存在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某种条件下,关系可能更间接。第三,目前的样本主要由那些社会背景不占优势的被试(例如一些教育程度太低,或者是居住年限太少)组成。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变化相当小,比如家庭收入或在城市的居住年限。这些就限制了社会人口学差异在结果变量上的效应的调查研究。第四,本研究只是调查了农民工的觉知歧视和经历,而不包括他们的对立面城里人对农民工的看法。城里人对农民工的涌入也许在解释那些影响农民工适应结果的因素上能提供更多信息。

5. 结论

目前的研究说明Berry (1997)年制定的一般框架能够运用到这群国内移民的研究上,我们的界定是国内移民。本研究也强调了文化适应策略和觉知到的歧视在移民适应中的重要性。本结果与其他显示个人能力感和社会联系感对移民适应同样重要的研究结果一致(Berry, 2005)

对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则是:觉知歧视的易感性和社会文化适应能力的增强是今后最富有成效的努力方向。比如,语言和职业培训能够提升就业就会,这个就可能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另一个可能性就是制定相关的入职培训计划来支持农民工的就业和融入。这可能会加强农民工的自尊,扩大他们的交际网,使他们有机会见到与自己有相同处境的其他同伴,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适应进程。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黄志强, 容溶(2011). 城市农民工文化适应问题探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期, 122-127.

  2. [2]   李静(2011). 农民工城乡观及代际差异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3. [3]   李蓉(2011). 移民青少年涵化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4. [4]   孙丽璐(2011). 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5. [5]   孙丽璐, 郑涌(2011). 回族农民工文化适应的投射测验研究. In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 (CPSH2011).

  6. [6]   吴霜(2012). 农民工的文化适应. 黑龙江大学, 4期, 4-5.

  7. [7]   余伟, 郑刚(2005).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6期, 836-846.

  8. [8]   赵书超, 刘秀娥, 张春花(2012). 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的价值澄清——多元文化主义视角. 石家庄学院学报, 1期, 29-33.

  9. [9]   邹显林(2011).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 6期, 18-19.

  10. [10]   朱力(2002).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江海学刊, 6期, 82-88.

  11. [11]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46, 5-34.

  12. [12]   Berry, J. W. (2005).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 697-712.

  13. [13]   Berry, J. W., Bourhis, R., & Kalin, R. (1999). Questionnaire for ISATIS Canadian National Pilot. Unpublished Questionnaire, Kingston, ON: Queens University.

  14. [14]   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2006).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55, 303-332.

  15. [15]   Diener, E. D.,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16. [16]   Leung, C. (2002). Factors related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elde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ralia. Austral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8, 48-53.

  17. [17]   Leung, C., Leung, S. S., & Chan, R. (2007). The adaptation of mainland Chinese immigrant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 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3, 43-54.

  18. [18]   Mirchandani, R. (2010). Multiculturalism and social cohesion: 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 of diversit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A Journal of Reviews, 39, 476-477.

  19. [19]   Mossakowski, K. N. (2003). Coping with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Does ethnic identity protec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4, 318-331.

  20. [20]   Pe-Pua, R. (2001). Questionnaire for ISATIS Australian National Pilot. Unpublished Questionnaire, Kensington, NSW: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1. [21]   Rosenberg, M. (1965).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Measures Package, 61.

  22. [22]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1).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23. [23]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NBSC) (2012). In 2011, rural migrant workers survey monitoring report.
    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fxbg/201204/t20120427_16154.html

  24. [24]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NBSC) (2013). In 2013, rural migrant workers survey monitoring report.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25. [25]   Ward, C. A., Bochner, S., & Furnham, A. (2001).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 Psychology Press.

  26. [26]   Ward, C., & Rana-Deuba, A. (1999).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0, 422-44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