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11 ( 2019 ), Article ID: 32926 , 8 pages
10.12677/AP.2019.911224

Personality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21st Century

Chao Gao1,2, Danwen Chen1, Qiang Wei1, Mingxiao Zheng1

1School of Education,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School of Psych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Oct. 11th, 2019; accepted: Nov. 5th, 2019; published: Nov. 12th, 2019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development, the personality research has been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domain. A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other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nd behavior research, personality should get all psychologists’ atten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stud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profound.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rain science, biological gene technology, basic research of personal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eply;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personality of applied research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We collected personality researches literature of the nearly 15 years, attempt to take some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f the personality research in the new century.

Keywords:Personality Research, Cognitive Neuroscience, Gene Technology,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二十一世纪人格研究新进展

高超1,2,陈丹文1,魏强1,郑敏晓1

1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1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5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2日

摘 要

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格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且独特的领域,人格作为其他心理现象与行为研究的重要基础,应该得到所有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随着人格研究的不断发展,人格心理学也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和博大精深,一方面随着脑科学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的发展,人格的基础研究变得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格的应用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全面。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十多年人格研究的相关文献,试图对新世纪的人格研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人格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基因技术,人格培养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们对人格关注与研究的热度依然不减,人格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比如传统的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特质论在当前的很多研究中仍有应用,行为主义的范式中发展出了新的社会认知理论,人本主义为现在的跨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物学和进化论也孕育出了人格研究的新范式。

我们认为人格研究的核心在于个体差异,即回答“我们是谁”、“为什么我们与别人既相似又不同”和“我们如何变得更好”等问题,结合这三个问题,我们对近十多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对人格研究新进展进行探讨:人格的类型与评估、人格的生物因素与基因研究以及人格的应用研究。

2. 中外文献分析

2.1. 国内文献分析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系统中,以“人格”为文献标题关键词,只选取来源为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时间为2000年至今,结果共检索到文献7884篇。为更准确的把握人格领域中,高水平研究的特征和趋势,我们仅对《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中的文献(共计376篇)作进一步的分析及参考。

以文献的发表年代、关键词、及研究者作频次分析,结果如下:

年代分布的情况见图1,虽然每年发表的文章数有所起伏,但彼此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人格研究在心理学中是一个较成熟和完善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的频次统计情况见图2,文献中出现比较多的是“人格特质”、“人格特征”等传统的研究热点,同时大部分的研究的对象也都集中在“大学生”、“青少年”等群体。

最后研究者的频次统计情况见图3,发表文献较多的研究者,基本也是各大心理学研究机构的学科带头人和旗帜性人物,同时也再次说明进入新世纪后,人格研究仍然是心理学领域的重点和热点。

2.2. 国外文献分析

对于国外的研究,使用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期刊文献检索工具,选取SCI和SSCI数据库,以“personality”为文献标题关键词,检索2000年以来的文献,共得到28,176篇,进一步选取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得到文献13,245篇,仅占到总文献的一半,这表明在西方,人格是一个被各学科广泛关注的研究点。

Figure 1. The year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Chinese literature

图1. 人格研究中文文献年代分布

Figure 2. The frequency of key words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Chinese literature

图2. 人格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频次分布

Figure 3. The frequency of author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Chinese literature

图3. 人格研究中文文献研究者频次分布

为准确细致了解和把握西方心理学界近些年来对人格的研究动态,从一万余篇文献中,仅选取综述类的文献(443)篇作进一步的分析。以文献的发表年代、主题词及所其发表所在的期刊做简单的频次分析,结果如下:

文献年代分布的情况见图4,西方的情况和国内类似,彼此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在西方人格的心理研究也是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域。

Figure 4. The year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English literature

图4. 人格研究外文文献年代频分布

从文献的关键词频次统计见图5,西方的人格研究主要关注是人格理论模型、个体差异、工作表现和病态人格等,表明西方的研究在注重理论的基础上,也在关注人格的实际应用。

Figure 5. The frequency of key words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English literature

图5. 人格研究外文文献关键词频次分布

最后,文献所在的期刊频次统计见图6,主要有临床心理学、发展与精神病理学、人格与个体差异等学术杂志,这也再次表明了西方人格研究对应用的强调和关注。

通过这些文献,我们发现:近十来年的人格研究中,人格的类型与评估仍然是研究的主流和重点。但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格研究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生物学研究、基因研究,研究者们想从生物学的角度对人格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研究的价值在于走向应用,研究者们也结合理论和实践,对人格进行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因此本文拟从“人格的类型与评估”、“人格的生物因素与基因研究”和“人格的应用研究”等三个方面对人格研究进行阐述。

Figure 6. The frequency o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tudy in English literature

图6. 人格研究外文文献期刊来源频次分布

3. 人格的类型与评估

3.1. 人格类型的中国化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学者(Yang & Bond, 1990)等就开始进行中国人的人格类型研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了4~5个独立的人格维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对人格类型与测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精细化、研究方法深入化等特点。王登峰在杨国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研究,确定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个维度,同时编制出了中国人人格量表(王登峰,崔红,2003)。

另外,还有很多研究者针对特定的群体进行研究,比如大学生人格类型的研究、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的研究、中国领导干部人格类型的研究、戒毒者的人格类型等等。这些研究或采用自编量表或采用成熟的人格评定量表,对某一特点的人群进行人格类型的研究,得出很多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研究结论。

3.2.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应用

纵观十五年的中文文献发现大量的人格研究中使用了MBTI人格类型量表,该量表从最开始的“类型间差异评估”,发展到“类型内差异评估”,到现在的“个体差异评估”(顾雪英,胡湜,2012)。未来MBTI的中国化研究应该进一步的深入拓展MBTI的应用,建立起基础人群的MBTI人格类型数据库,同时开展跟踪研究及跨文化研究。

3.3. 一般人格因素

一般人格因素由研究者Musek提出(Musek, 2007),是指人格中处于最高层次结构的因素。一般人格因素被认为是非认知的,在一般人格因素中得分较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进化适应性。2010年一项元分析对一般人格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该研究选取了212个样本,144,177名被试的不同形式大五人格量表数据,元分析的结果显示了一般人格因素的存在,从结果上看一般人格因素可以解释大五人格中大概50%的变异。该元分析中的样本类型众多,其中的大五人格量表类型也非常全面,因此足以说明一般人格因素的跨样本的普遍性和跨测量的一致性。

但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对一般人格因素提出了质疑,认为一般人格因素是认为制造出来的,反映的是个体的社会赞许性倾向。另外按照进化的思想,一般人格因素与一般智力因素之间应该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事实上测得的一般人格因素与一般智力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低(Dunkel, De Baca, Woodley et al., 2014)。

3.4. 其他国外人格类型及评估的研究

根据文献分析,国外近些年来对人格类型和测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人格特质的表现过程及人格评估的信效度。

人格过程是指人格特质反映到外在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特质对行为结果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已有的特质研究揭示了该过程主要由人格中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我控制决定,这些研究对解释人格结构模型、提高人格测量方法、明确人格干预对象等问题,都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Hampson, 2012)。

大部分的人格测量中用到的方法都是自我评价,2011年的一项元分析研究将关于五因素模型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之间的研究收集起来进行整体研究,结果发现进行五因素人格测量时,他人评价比自我评价的效度更高。同时元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出与自我评价相比,使用他人评价时,五因素人格特质能更好的预测个体的行为表现。元分析的整体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特质预测个体表现的效度,比先前研究的结果要高,同时该研究也强调了人格特质测量的效度非常大的依赖评估的方式(Ohis, Wang, & Mount, 2011)。

4. 人格的生物因素与基因研究

4.1. 人格的生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化学技术、认知神经技术及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格的生物学研究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核磁共振和基因研究成为新世纪人格领域的热点。

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差异有其一定的生物性基础,其根源与大脑结构及功能连结有关,但这些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受限于以下两点:1) 被试的小样本化抽样导致的误差;2) 通过组间平均比较,忽视了被试在大脑结构和功能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往往导致较低的统计检验力以及结果的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

2010年,DeYoung等人利用体素形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大五人格的大脑生物基础,结果发现各个维度与灰质体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内侧眶额叶皮层与内外向性相关;内侧颞叶、基底神经节、内侧额叶和中部扣带与神经质相关;颞顶联合脑区与宜人性相关;外侧额叶与宜人性相关;但开放性则没有发现与其相关的大脑灰质体积区域。该研究探讨了各个人格维度与大脑形态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人格各个子维度的大脑特定区域的生物学基础(Deyoung, Hirsh, Shane et al., 2010)。

4.2. 人格的基因研究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对于人格中那些基本的且与身体或生理有关的特质,受遗传的影响较大,如动机和情绪;而较为复杂的特质,诸如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人格的遗传学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研究深度也从主张运用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等设计数量遗传取向,发展到主张在DNA水平上用基因测定的分子遗传取向。分子遗传学取向的研究从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三种神经递质路径考察了基因与人格的关系。后续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的整合其它学科的范式,探索基因对人格深层作用机制,并从分子医学的层面探索人格干预。

国外对于人格的基因研究新进展主要表现在研究假设和研究手段的更新上。过去,在对于人格基因的高质量研究中,使用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已经很明确的证明了人格的遗传性。当代研究者关注的更多的是人格遗传性在不同的特质、样本和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在研究假设上,有研究者认为行为基因学的原假设并不是“基因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为零”,而是“在人格的个体差异中,基因变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机制”。

一项元分析(Vukasović & Bratko, 2015)对现有的人格遗传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图找出实验设计、人格类型以及性别在遗传中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进入元分析的标准为:人格类型、行为基因实验设计、自我报告数据、基础统计指标和独立样本。在134项研究中,共有190个潜在的独立效应量,按标准进行筛选后还剩余62个独立效应量,这其中有超过十万被试参与其中。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R分析。平均效应量为0.4,即人格的个体差异中有40%来自于基因的影响,60%是由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经过发表偏见矫正后,结果仍然如此。附加分析表明,在人格–基因估计中,人格类型和性别都不是显著的调节变量,而实验设计则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双生子设计0.47,领养设计0.22)。

5. 人格的应用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科技与社会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关于“人”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人格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基础教育领域,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社会层面,构建健全人格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1. 人格与创造力

心理学者们往往采用人格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创造性,诸如独立的判断性、自信心、对复杂问题的兴趣等人格特质可以作为个体创造力的衡量。一项元分析表明(Feist, 1998),创造力高的人,往往具有“对新的体验更加开放”、“具有敌意”、“冲动”、“进取心”、“求知欲强”、“不循规蹈矩”等标签,对高创造力的人进行大五人格测量,其结果也验证了这些标签。

5.2. 人格与人力资源管理

在人力资源领域,人格测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本世纪初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除了带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也推动了人格测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大量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人格测验在中国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并探索和开发适用于中国文化的人格测验。大量的研究者基于工作特性建立了相应的人格胜任特征模型,这些研究为人事决策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参考,提升了人事管理的效率(时勘,王继承,李超平,2002)。另外,一些研究者也进行了人格与职业的实验研究,比如,徐建平等人使用眼动研究,对个体在职业人格测验中假反应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解释,这些人格相关的研究都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徐建平,陈基越,张伟等,2015)。

5.3.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壮大,主观幸福感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对幸福感的一种自我报告,一般是通过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衡量的。

大量的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一些人格特质有着较强的相关。在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中,神经质得分较高能预测较低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的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和宜人性则预测着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一项元分析表明,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都与主观幸福感各个方面(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快乐,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其中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各个方面的预测力最强。积极情绪与外倾性相关最强;快乐与外倾性和神经质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性相关;生活质量与神经质,外倾性和责任性相关(Steel, Schmidt, & Shultz, 2008)。另外,还有研究者(张瑞平,李庆安,2017)考察了人格特质、儒家心理资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五种人格特质与儒家心理资产的八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儒家心理资产维度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格研究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我们是谁”和“我们与别人的异同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人格的类型理论和人格评估方法已经能给出较合理的回答;同时人格心理学与生物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又正在解答“为什么我们与别人既相似又不同”的问题;而近几年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和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研究,也在回答着“我们如何变得更好”。当然,现有的研究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还远远不是最终的答案,人格的研究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这四个问题上,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人格研究还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心理学专业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究,课题号:2013069,项目级别:武汉市教育局教研项目。

文章引用

高 超,陈丹文,魏 强,郑敏晓. 二十一世纪人格研究新进展
Personality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21st Century[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11): 1859-1866.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11224

参考文献

  1. 1. 顾雪英, 胡湜(2012). MBTI人格类型量表: 新近发展及应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700-1708.

  2. 2. 时勘, 王继承, 李超平(2002).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 心理学报, 34(3), 306-311.

  3. 3. 王登峰, 崔红(2003).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心理学报, 35(1), 127-136.

  4. 4. 徐建平, 陈基越, 张伟, 李文雅, 盛毓(2015). 应聘者在人格测验中作假的反应过程: 基于工作赞许性的眼动证据. 心理学报, 47(11), 1395-1404.

  5. 5. 张瑞平, 李庆安(2017).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儒家心理资产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0(3), 657-663.

  6. 6. DeYoung, C. G., Hirsh, J. B., Shane, M. S., Papademetris, X., Rajeevan, N., & Gray, J. R. (2010). Testing Predictions from Personality Neuroscience: Brain Structure and the Big Fiv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820-828.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0370159

  7. 7. Dunkel, C. S., De Baca, T. C., Woodley, M. A., & Fernandes, H. B. (2014). The General Factor of Personality and General Intelligence: Testing Hypotheses from Differential-K, Life History Theory, and Strategic 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 Effor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1, 13-1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3.12.017

  8. 8. Feist, G. J. (1998).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 290-309.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0204_5

  9. 9. Hampson, S. E. (2012). Personality Processes: Mechanisms by Which Personality Traits “Get outside the Sk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315-339.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120710-100419

  10. 10. Musek, J. (2007). A General Factor of Personality: Evidence for the Big One in the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1213-1233. https://doi.org/10.1016/j.jrp.2007.02.003

  11. 11. Oh, I. S., Wang, G., & Mount, M. K. (2011). Validity of Observer Ratings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Trai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6, 762. https://doi.org/10.1037/a0021832

  12. 12. Steel, P., Schmidt, J., & Shultz, J. (2008). R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 138.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34.1.138

  13. 13. Vukasović, T., & Bratko, D. (2015). Heritability of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Behavior Genetic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 769. https://doi.org/10.1037/bul0000017

  14. 14. Yang, K. S., & Bond, M. H. (1990). Exploring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 with Indigenous or Imported Constructs: The Chinese Ca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108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8.6.108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