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ol.08 No.03(2018), Article ID:25927,8 pages
10.12677/SD.2018.83024

The Exploration of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Scenic Spot

Xiongyi Zhang, Huifang Sun, Ting Hu, Xing Mao, Xuwei Tan, Rudong Zhu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Received: Jun. 15th, 2018; accepted: Jul. 5th, 2018; published: Jul. 17th, 20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on the concept of relying on rural areas, and sums up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rends to clarify its research deficiencies.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requent problems in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many rural area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Taking Zhangjiajie Village in Wulingyuan District of Zhangjiajie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type of scenic spot is defined as the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This type of village and other scenic spots rely on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the countrysi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ying on eco-type scenic spots, strict ecological control, and spontaneous commercial behavior, and propose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seek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to expand the three maj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participating par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is type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rural development.

Keywords:Relying on Scenic Spots,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Rur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ontrol

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张家界村模式” 探究

张雄一,孙惠芳,胡婷,毛兴,谭旭威,卓儒洞*

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南 张家界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5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7日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景区依托型乡村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明确其研究的不足。基于当前不少景区依托型乡村缺乏科学规划管理,经济环境问题频出,本文从实际出发,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村为例,定义此类型景区依托型乡村为“张家界村模式”,归纳出此类型乡村与其它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共性,并针对“张家界村模式”的乡村具备依托生态型景区、受严格的生态控制、有自发商业行为的特性,提出了贯彻生态要求、寻求适度发展、扩充参与主体的三大发展策略,以期解决此类型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它类似的乡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景区依托型,“张家界村模式”,乡村发展,生态控制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我国正在进入全民旅游、全域旅游的新时代,旅游需求旺盛,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成熟景区周边的乡村受其景区经济外溢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然而,此类乡村与风景区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二者在土地利用、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经济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目前,还没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来指引此类乡村的良性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此类乡村的定义,列举国内外关于此类乡村的研究动态,分析此类乡村的特点,结合典型案例——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村,提出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模式的探索——“张家界村模式”,并就此发展模式的优点及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并以期为其他此类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景区依托型乡村概念

我国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概念最早由杨世河,邹统钎提出:景区依托型乡村是临近著名景区或镶嵌在景区内,可借助景区的知名度、吸引力及旅游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景区游客作为主要市场的一类乡村。位于景区内部或周边的旅游村,他们对景区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共享景区客源、在资源与产品进行互补,该类村落也对景区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1] 。杨世河认为,其开发有利于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增强景区吸引力,延长停留时间,增加旅游地收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景区品位 [2] 。随后,不同学者依据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对景区依托型乡村概念进行了阐述。施国铃提出景区依托型乡村是与景区存在文脉,社会,地理上的联系,具备旅游发展的文化土壤和旅游服务条件,该种类型乡村的客源主要来源于景区 [3] 。刘彩玲认为景区依托型乡村主要是依托周边大型旅游景区的知名度,来开展一系列有益于乡村发展的活动的乡村,并与一些乡村与大型景点产业形成互补,与景区实现共同发展 [4] 。杨效忠认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是对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各个村落进行整合,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开发,使得区域内的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区域内部协调一致发展 [5] 。

目前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资源利用型、服务紧密型和生态保护型 [6] 。资源利用型是指将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深度开发自身民俗文化,并借助景区客源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及其旅游产品 [7] 。服务紧密型发展模式指自身缺乏较强吸引力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 [8] ,但具有空间优势的景区依托型乡村通过旅游服务设施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借助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从而实现乡村发展 [9] 。生态保护型是指乡村的发展不能破坏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并对其生态进行严格的控制,营造环境友善型乡村的一种发展模式。本文认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是在区位上邻近著名景区,以景区对游客的巨大吸引力作为旅游市场发展契机的一类乡村。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研究动态

有关景区依托型乡村研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核心–边缘理论”的发展与演化。Hills、Lundgren等人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对于旅游者也存在这种依赖关系。为了促进景区边缘地区旅游业的发展,1997年9月在丹麦的博恩霍尔岛举行了欧洲边缘地区旅游研讨会,重点探讨了边缘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发展 [10] 。

Walford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风景区边缘5千米范围内的居民有很强的经营乡村旅馆意愿,风景区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客源,同时也弥补了风景区旅游设施不足的现状,满足游客在风景区游览时的住宿、餐饮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11] 。MohdSalleh等通过对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研究发现,大多数居民认为他们的社区的发展依赖于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希望能获取更多的权利,扩大收益,并参与到公园管理和经营中 [12] 。

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早在1999 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要严格控制风景区内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将景区内的居民点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四类。章锦河从景区对周边地区影响的视角出发,认为风景名胜区缺乏与周边居民利益协调的相应机制与政策,形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的“孤岛”效应,影响风景名胜区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杨世河等将乡村旅游总结为城市依托型、风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资源依托型等四种形式,并提出风景区依托型为乡村临近著名景区或在景区内,可借助景区的知名度 [13] 、吸引力及旅游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景区游客作为主要市场。龙茂兴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生机理,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策略 [14] 。韩卢敏并以黄山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为例,提出景区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乡村资源与景区形成互补等策略以实现景区周边乡村的快速发展 [15] 。盘瑶丽通过对永州市桐子坳村旅游开发的分析,探索乡村旅游开发与景区建设的良性互补与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借鉴 [16] 。

3.3. 小结

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都注重研究乡村对景区的依赖和景区对乡村的经济带动作用,国外对其他影响村庄和景区关系的复杂因素并没有做出具体的阐述;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乡村发展的基本类型和景区与乡村之间的互补关系,对类似与张家界村这一类具有生态控制要求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因而这一类乡村也没有具体发展模式可供参考。

4. 张家界村概况

4.1. “张家界地貌”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是张家界地貌的最典型代表。2010年,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确立以张家界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地貌类型为“张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统称“张家界地貌”。自此,“张家界地貌”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定。张家界村处在森林公园保护区的缓冲区,是张家界市靠近张家界地貌核心区最近的村庄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庄的发展不可复制。

4.2. 张家界村区位条件

张家界村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南部入口处,地理位置优越,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植被茂密,山高林深。同时地形复杂崎岖,道路曲折,人口以土家族为主。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条件,张家界村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发展建设空间受到限制。经济上,农业比例逐年下降,虽然食宿型客栈不断兴起,但经济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自身的民俗文化特色消失殆尽。

4.3. 张家界村的发展特征

4.3.1. 共性

张家界村发展的现状,符合一般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基本特征。资源条件上,具有优越的环境及特色的乡村面貌,保留有一定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毗邻景区,在客源市场方面有巨大的优势。设施服务方面,张家界村是转移旺季景区游客的重要集散地,村内建有污水处理和停车休憩场所,是森林公园重要的缓冲地带。乡村对景区的依托关系,这也是所有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共同特点,景区依托型乡村处于景区边缘,乡村发展依靠景区客源,其旅游资源、特色产品和服务对象为景区游客。

4.3.2. 特殊性

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未涉及到此类乡村,目前张家界村缺乏正确的规划指引,在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中艰难前行,现阶段出现了环境污染加剧、商业无序竞争、客源与景区关系日益紧张、民俗文化特色消弭、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和就业结构严重畸形等问题。

1) 依托生态型景区

张家界村所依托的景区为自然生态型景区,生态承载能力有限,生态资源也较为脆弱,因而在资源条件环境承受负荷方面明显低于其它类型景区。同时这类景区的发展对生态效益的关注高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因而此类的发展受到限制。

2) 严格的生态控制

因景区的生态保护要求,此类乡村无法开展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张家界村模式下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处于严格的生态控制下,这类乡村需具备生态核心景区与外界区域过渡的生态缓冲功能,其自身植被、水域、山体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破坏,应尽量保持原有自然风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因而属于这类模式的乡村多因生态管控,开发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大多只能在原有建筑物上进行改造扩充。

3) 自发的商业行为

由于欠缺直接的经济发展规划,张家界村模式下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无法形成规模的商业投资和建设,但处于景区边缘、面临巨大客流的村民不愿放弃发展机会。除部分村民从事景区内服务工作外,还在乡村内自发开展民宿接待、售卖特色旅游产品(如服饰、食品)等活动,此类商业行为管理不规范,呈现出无序、混乱的市场特征,相关部门,部分民间集体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力度相对较弱。

5. “张家界村模式”

5.1. “张家界村模式”的提出

基于以上关于张家界村发展的特点,提出即具有张家界地域特色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模式,又普遍适用于大多数景区依托型村庄,即“张家界村模式”。本文所指的“张家界村模式”,并不仅局限于张家界村的发展模式,而是推广至所有类似于张家界村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即“张家界村模式”作为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其中一类模式,此类乡村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依托的景区不仅为自然风景区,更对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为严格的景区,依托生态型景区的乡村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生态方面的管控与限制,此外,乡村内农户自发开展面向景区客源的商业活动、寻求经济发展的需求,具备以上特征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即属于张家界村模式。

“张家界村模式”的内涵涉及三个区域要素:一是自然生态景区,这类景区有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主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旅游活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类景区因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受重点保护,在核心景区外还存在生态缓冲区,这也是“张家界村模式”主要区别于其他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区域要素,第三个区域要素即位于生态缓冲区内的乡村,因距离核心景区近,还处在生态缓冲区内,故该乡村虽主要依托景区实现发展、获取福利,但却无法进行商业开发,反而处于限制的境地,“张家界村模式”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具备前文所指的张家界村发展特征(见图1)。

“张家界村模式”的景区依托型乡村突出生态保护要求,之前景区依托型乡村研究所选取的案例地对于商业建设和开发管理上要求较为松弛,而“张家界村模式”下的乡村则更为严格,它与其他景区依托型乡村的主要异同点如表1所示:

Table 1.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and the general type scenic area dependent villages

表1. “张家界村模式”与一般类型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异同点

Figure 1. The connotation map of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relying on scenic spots village

图1. “张家界村模式”景区依托型乡村内涵示意图

5.2. 发展策略

5.2.1. 贯彻生态要求

确保生态是发展的前提,任何发展建设都不能越过生态红线,要切实依据上位规划的指引进行生产和发展建设。坚持以国家出台的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相关政策为指导,地区具体风景区域规划为核心,只能的原有的经济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美观与优化,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开发 [17] 。

5.2.2. 促进适度发展

1) 实施风貌改造

应当大力推行乡村风貌改造工程,依靠现有建筑群落积极集中改造。依据民俗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精致客栈文化。可以将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到客栈里,让游客在住宿时充分感受到当地的民俗和文化。同时要利用优越的生态资源,重塑美丽乡村景观。细节上,注重小空间的布景,布设休闲绿化游步道,打造具有休闲度假气氛和土家族特色的街巷商业区域中心。

2) 重拾民俗文化

重拾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现有遗存的文化建筑,注重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名片。让节日吸引人、氛围感染人、文化熏陶人、美食留住人。要全方位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精神体验,注重地域特色、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等,满足游客的对陌生事物的好奇。

3) 转变传统农业

由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型,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奉行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政策。大规模改种植园林苗木,营造美丽乡村园林景观,注重景观的季节性色相变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花海”“花带”形成以自然景观为主,人工园林景观为辅的美丽乡村,这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还能兼顾到生态保护,并且能够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重视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农产品。实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化,并且制定严格的质量评定标准,打造出响亮的品牌。

4) 推行生态活动

随着消费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开始迈进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数量与日俱增,养生保健需求逐日增加,疗养产业日益增长,消费市场愈加庞大。植被丰厚的风景观光景区周边的乡村一般都具有类似于景区的自然条件。相对来说自然条件优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发展生态休闲的理想场所。同时可以利用当前闲置空间,改建休闲、避暑、露营等进行生态活动的场所。在环境极其优越的地区,还可以开展生态疗养。用景区的名片,在采用酒店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商业运作,实现生态疗养的商业化。

5.2.3. 扩充参与主体

坚持在多方参与的指导下,以政府引导,民、企结合的方式为主。在此类乡村的发展中,首先应当重视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一方面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食宿服务,适当增加其他类型;另一方面可以规范经营管理,提升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第三方面可以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复扩宽主要交通干道,优化食宿环境,美化乡村面貌等。而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企业是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剂,因此要坚持民、企为主。村民是提供服务的基本单位,也是餐饮住宿的提供者。而企业则能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规模化经营,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5.3. 模式应用

该模式既具有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性,可用于类似于张家界村这样的处于生态严格保护的特色景区依托型乡村。

同时该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处在风景名胜区(非严格保护),出现与张家界村相同的发展困境/问题的景区依托型乡村。

6. 结语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形式逐渐丰富,乡村振兴全面普及,全域旅游全面铺开,景区依托型乡村的发展充满活力。而张家界村模式乡村的发展有别于一般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在现有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寻求张家界村良性、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张家界村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村为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及对农户和相关专家的深度访谈,对张家界村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张家界村模式”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从贯彻生态要求、实施风貌改造、重拾民俗文化、转变传统农业、推行生态活动、扩充参与主体等方面详细探究张家界村的发展策略。本模式的研究从村民,游客,管理者三个主体因素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张家界村发展相关的众多相关因素尚未提及。鉴于目前还没有此类成熟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生态保护评价体系,本文提出张家界村模式,借助此模式,为诸如张家界村这特殊类型的景区依托型村庄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大多数的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高司函(2015) 13号(201510531008));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15]269号(296))。

文章引用

张雄一,孙惠芳,胡 婷,毛 兴,谭旭威,卓儒洞. 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张家界村模式”探究
The Exploration of “Zhangjiajie Village Model”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Scenic Spot[J]. 可持续发展, 2018, 08(03): 216-223. https://doi.org/10.12677/SD.2018.83024

参考文献

  1. 1. 邹统钎, 马欣, 张昕玲.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规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2): 64-67.

  2. 2. 杨世河, 章锦河, 戴听. 基于类型的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24(4): 361-364.

  3. 3. 施国铃. 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规划设计研究——以宝山风景区上湖旅游村为例[J]. 福建建筑, 2014(6): 48-51.

  4. 4. 刘彩玲.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重点与思路——以河南省南召县大石窑村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 29(4): 134-137.

  5. 5. 杨效忠, 叶舒娟, 冯立新, 等. 景区依托型旅游村与核心景区耦合发展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23(2): 1-8.

  6. 6. 刘辛妍.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乡村旅游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4): 105-106.

  7. 7. 李冠英, 汤全明, 张建新, 等. 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溧阳乡村旅游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8): 185-187.

  8. 8. 姚治国. 目的地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南黟县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07.

  9. 9. 吴杨梅. 城镇化视角下景郊型乡村旅游地发展模式研究[D]: [学位论文]. 泉州: 华侨大学, 2014.

  10. 10. Mac Kenzie, C.A. (2012) Trenches Like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urs: Revenue Sharing around Kibale National Park, Uganda.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20, 92-100. https://doi.org/10.1016/j.jnc.2011.08.006

  11. 11. Walford, N. (2001)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in Tourist Accom-modation Enterprises on Farms in England and Wales. Applied Geography, 21, 331-345. https://doi.org/10.1016/S0143-6228(01)00010-8

  12. 12. Rescia, A., et al. (2010) Changes in Land Uses and Man-agement in Two Nature Reserves in Spain: Evaluating the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of Cultural Landscap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98, 26-35.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0.07.007

  13. 13. 杨蜜蜜, 龙茂兴, 刘建平.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 生态经济, 2009(1): 142-144.

  14. 14. 龙茂兴, 罗进.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理论探究[J]. 商业研究, 2008(7): 198-201.

  15. 15. 韩卢敏, 焦华富, 李俊峰.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兼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4(2): 186-190.

  16. 16. 盘瑶丽. 景区依托型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17. 17.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王鹏.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11): 1353-1360.

  18.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