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0  No. 03 ( 2021 ), Article ID: 44972 , 6 pages
10.12677/ACPP.2021.103044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社会”概念

邵立玲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收稿日期:2021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26日;发布日期:2021年9月2日

摘要

“社会”概念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概念,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前奏,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社会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结果和共产主义的解答方式而出场,它包含关系性的存在、人的本质的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结果和产物、一种共同体概念这四个基本层面。“社会”这一概念揭示人的本质及其自由自在的活动,作为消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并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作为应对异化现象后的理想社会形态,对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指导。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会,共产主义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bout “Society” Contains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Liling Shao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Aug. 3rd, 2021; accepted: Aug. 26th, 2021; published: Sep. 2nd, 2021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ociety” keep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Marx’s thought, a prelude to the formation of Marx’s thought of commun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Marx’s new materialist outlook of world. The thought of society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s rich in connotation and profound in significance. It appears as the result of subtracting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olution to communism. It includes the existence of relation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nature, the result and product of certain relationship of produ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community. The concept of “society” reveals the ess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free activity, as the way to eliminate of private ownership, realize the target of communism, and harness the essence of human return; as the ideal social form after eliminating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of the practice about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and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Society, Communism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社会”概念的出场

1.1. “社会”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出现

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用,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1]。”从私有财产的角度看,如果要摆脱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那么扬弃私有财产则成为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由于私有财产关系对人的统治或者说奴役使得人与真正的人发生背离,违背了人的本质和人对本质的掌握,这也使得人的财产与真正的人和社会的财产发生背离。在现实的资本原则的统治之下,人的自主的活动被贬低为被迫谋生的手段,人成为商品可以被自由买卖,沦为资本的附庸,不断为实现资本的自我增值服务。马克思曾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资本的魔爪可以延伸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异化劳动充当资本逐利的工具。没有工人劳动的异化,就不会有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更没有属于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就不存在。社会要从富有奴役性和侵略性的私有财产制度中解放出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摆脱这种“统治”和“剥削”关系,通过扬弃对私有财产、实现劳动者的解放来完成。

在论述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内涵与关系时,私有财产意味着对物纯粹的享受和占有,并且人们将其看作一种生活手段。在此种情况下,“社会”这一概念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出现,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2] ”,这一条件下的人不仅仅局限于对物的占有欲,而是全面地把握自己的本质,实现人对自身感觉与特性的把握,也就是人自身的享受,人在这种享受中把外在对象的物与自身融为一体,在思维和感性活动中肯定自己,找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过程同样是扬弃异化、人向自身还原和复归的过程。

1.2. “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解答方式而出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解释了共产主义,即“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 [3] ”,在这里马克思用社会性定义人性,同时也潜在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以社会为主义,而社会代表人对自己本质的掌握,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以社会为主义,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并未开始真正的人的社会,也就是人类社会。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也就是说人的真正的本质有且只有在自由自觉意识驱动下的劳动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人在自由的并且能够真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劳动当中才能够确证自身的力量从而生成和发展人的本质,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概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钥匙,这一概念包含对人的本质的确认和揭示,它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社会”可作为共产主义的解答和表达方式。

马克思还提到,“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同样,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2]。”马克思特别强调,这种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占有、拥有”,人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理解共产主义,不应该在占有物、享受物的感觉的意义上谈按需分配。马克思的本意不是按需分配,而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实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积极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物才能满足人的需要、确证人的本质,而不是相反,不是将人降到“种”的属性,让物支配人的活动,不是人为了物而出现的那种片面的占有。私有制是使人变成片面、狭隘的“异己存在物”的根源所在,而共产主义的运动则是以全面的方式把人从这种片面的本质占有中解放出来。私有制和共产主义实质上对立而存在,实际上,马克思通过扬弃私有制来间接表达共产主义概念——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和自觉自在的劳动,此时的社会作为扬弃私有制后的社会形态而存在。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社会”概念的含义

《手稿》中的“社会”概念作为扬弃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出现,作为共产主义的解答方式而出场,本质上是马克思对人的自由而让全面发展这一本质的追求,作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前夜,“社会”这一概念蕴含着对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的重视和探讨。

2.1. 社会是关系性的存在

马克思一方面从人的对象性的存在引出社会性的存在,这种对象性首先体现在关系性的存在中——个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我”的存在是他人的存在,他人的存在也是“我”的存在,人们共处在一种相互性的关系中,个人的存在依赖于与他人的关系而存在,每个人都形成一种与他人互为参照的关系。这里扬弃了自然主义意义上的人,即个人,一个个人,这种个人的存在切断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看待人,没有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在社会关系中,“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这里强调的是生产关系,人通过劳动生产自己、发展自己,人生产别人指的是我们对他人的意义,如资产阶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产阶级,而工人最终却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出场。无产阶级是对于资产阶级而言的,抛开任何一方,这种概念就不存在了。由此,通过对象性的存在体现和折射出人的社会性,体现出人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由人生产,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构成了社会,人的活动和享受成为社会性的活动和享受,社会性成为人的特质和主要区分标准,人的存在也主要是一种社会性的而在,除此之外,处在社会关系当中的人的感官也具有了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影响。因此,“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了这社会关系,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

2.2. 社会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5]。”“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指的是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自然主义为何需要完善?因为人的自然特性,人有延续自己生命的本性,首先需要满足物质资料的生产,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物质基础,如人的吃、喝、生殖等自然属性。同时,人和人的关系首先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或场所下建立,即自然界——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即感性的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自然界意义上的人,即感性的人,同时自然界的人的本性又受到社会性的制约。

社会性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存在:每个人的存在首先是自然的存在,但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的存在。社会是作为对无自然界的人和无人的自然界双重扬弃的结果,自然界浸润着人的实践和作品,无生命的事物常常表现着人的意识和意志。因此,无自然界的人和无人的自然界同样都是抽象的。马克思揭示了社会这个概念,即新的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需要被重新定义。社会概念中,人不应该是异化的,现实中的异化在哲学上表现为黑格尔(无自然的人)和费尔巴哈(无人的自然)的双重抽象,抽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异化。这就超越了市民社会基于物质利益而结成的经济活动关系,也超越了对物的直接占有和片面享受。因为在这种关系下,每个人都是利益主体,人人都遵循利益最大化,也就形成了“原子式”的个人。“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 [6]。”马克思通过对对象的把握找到了人的本质,人和对象之间不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合为一体。当对象适应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人在与对象的接触中有感性的、享受的感觉,在思维和感性活动中肯定自己,那此时社会就成为人的本质的体现。

2.3. 社会是一定生产关系的结果和产物

马克思所述的社会概念具有历史性,这也是其唯物史观萌芽的前奏。社会是所处生产关系的结果。不论是劳动资料或生产资料还是劳动者,这些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即二者都是一定生产关系的结果和产物,也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同造就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和特点。“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7] ”,在这里马克思论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重要性,个人只有以现有的生产条件为基础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物质发展水平造就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外化为不同层次的物质发展水平。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物质条件”,这也就是后来的《德意志意志形态》“生产力”一词的同义转换。“活动或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活动受社会影响,人的活动和享受并非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相反,它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条件发展的基础上。物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空间和享受的程度。因此,马克思同样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不仅仅是人的活动和享受,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同样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生产条件决定了人的五官的不同形成过程,这是物质条件个人最直接的影响。

2.4. 社会是一种共同体概念

社会作为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这一社会概念蕴含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人关系和联合——这蕴含了一种共同体概念。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个体活动也就是社会的活动。共同体由多个个体组成,个体生活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或普遍的方式,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类生活产生类意识,类意识作为类存在的确证。由此看出,马克思认为的社会概念是一个共同体,人和自然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和人之间构成命运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个体生活和类生活直接对立,只有在社会中,二者才统一,此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共同体产生,每个个人和整个共同体之间,个人和国家之间是统一的。这有别于传统形而上学中的主客二元分立,自然界表现为人的客体,人表现为自然界的主体,这会导致人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人通过认识自然界获取知识,并获得开发利用自然的权力。

因此,马克思认为应该以社会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意识,一种类生活,社会主义开启了人的真正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人们基于物质利益而结成经济活动关系,每个人作为利益主体,遵循单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原子式”的个人是市民社会的必然产物。这是基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纯粹利益关系的哲学理论和实践。以社会为主义,遵循单个人的需求,遵循人的本质及其自由自觉的劳动,此时,每个个人即整体,人成为社会中的人,社会由确证自己本质的个人组成,此时,类生活会产生类意识,即共同体意识,这种共同体概念与马克思后来提到的“自由人联合体”观点不谋而合。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社会”概念的现实意义

3.1. 坚持人本思想,践行人民为中心理念

《手稿》中的“社会”概念扬弃了私有财产与异化,是人的价值与需要的真正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劳动,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方式,并且人通过实践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确证自己的存在,通过实践活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及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劳动是人的本性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 [8]。关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是人本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只有“对症下药”,以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和人民答不答应为判断标准才能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劳有所获,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切实需要才能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进。

3.2.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语境下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人和人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中,自然是联系人和社会的纽带,是体现人的社会性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自然在此也被赋予了社会性、人性,自然就是社会,就是人 [9]。”社会作为对无自然界的人和无人的自然界双重扬弃的结果,自然界浸润着人的实践和作品,无生命的事物常常表现着人的意识和意志,因此,《手稿》中的社会概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自然界,自然界的事物又浸润着人的实践,人与社会、自然是和谐运作的整体。人的生存应以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3.3. 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的社会概念是一个共同体,人和自然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和人之间构成命运共同体,无数个共同体相结合,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我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不谋而合。进入新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任何一个个体、一个国家都是全球利益链上的一环,而每个人即是个体,又是总体,当世界性、全球化正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时,每个个体共享机遇也共担责任。纵观人类社会的战争与历史,要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0]。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合作才能共赢,共同努力才能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社会”概念的扩充与升华,让我们坚信在这一理念倡导下每个人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美好人类社会。

4. 结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钥匙。《手稿》中的“社会”概念揭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突破口,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研究,即人的价值和需要的研究和探索;这也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文章引用

邵立玲.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社会”概念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bout “Society” Contains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J]. 哲学进展, 2021, 10(03): 246-25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1.103044

参考文献

  1.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6.

  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9.

  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5.

  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5.

  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7.

  6.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90.

  7.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20.

  8. 8. 徐明霞.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价值和自由思想探析——基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读[J]. 现代交际, 2020(14): 206.

  9. 9. 杨金洲, 赵冰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社会”概念的解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20(4): 166.

  10. 10.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46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