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128 , 7 pages
10.12677/ACPP.2023.122064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消解

张媛媛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3年1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月27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8日

摘要

“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迎合了历史虚无主义社会化的需要。依托认知情绪化、舆论群体极化、信息泛娱乐化的时代特质,历史虚无主义给个人、社会、国家带来了严重威胁。要有力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关键在于把握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必须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认知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进而科学把握历史真相,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害。

关键词

后真相,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本质,批判

The Critique and Dissolut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n the Post-Truth Era

Yuanyuan Zhang

School of Marxism,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an. 7th, 2023; accepted: Jan. 27th, 2023; published: Feb. 8th, 2023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post-truth” era has catered to the need to socialize historical nihilism. Relying on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cognition, the polarization of opinion groups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to entertainment, historical nihilism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individuals, society and the state. The key to a strong critiqu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lies in grasping its idealistic nature. We must firmly establish our position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gnize history with the logic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nalyze history with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o that we can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truth of history and resist the aggress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Keywords:Post-Truth, Historical Nihi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ssence, Critiqu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后真相”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合谋

“后真相”一词源起于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一篇名为《后真相及其后果》(Post-truth and Its Consequences)的文章 [1],后因“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和“2017年特朗普上任”两大事件而迅速成为热议词汇。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其危害性、虚伪性、荒谬性昭然若揭。“后真相”是信息爆炸时代背景下难以避免的产物,与之相比,历史虚无主义具备更加鲜明的社会思潮特征。二者虽然存在根本性质的差别,却拥有相似的表现形式,均是对“客观存在”的否认,呈现“真相无关紧要”“真相衰退”或“真相滞后”等病象。

1.1. “后真相”产生的现实根源

1.1.1. 认知偏差是“后真相”产生的潜在驱动

受自身经历和外界情境影响,民众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人难以摆脱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等的影响,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实真相;又或者陷入狭隘个人经验主义的陷阱,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过度依赖于个人既往的知识和经验;再或者秉持自我中心主义,排斥与其主观意识或思维模式相悖的客观存在。认知偏差因此产生,即在知觉、判断、分析现实事件或人物时出现失误,从而导致自己接收的信息失真,因而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偏见、刻板印象或错误观点。

1.1.2. 社会分化是“后真相”产生的外部诱因

社会分化使民众经济水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断增大。拥有相似观点的民众逐渐聚合,最终形成了主张各异的社会群体。这类群体的聚集通常受民众情感驱动,群体内部依靠民众相同的情感倾向或价值观念而产生联结。而正如莫斯科维奇所言:“一旦人们被聚集在一起,并融为一个群体,他们就失去了各自的鉴别力。” [2] 不同社会群体的形成使信息流动更加情绪化且更有趋向性,从而产生“回音室效应”。相似的观点或信息在同质化的群体中被不断重复,令处于该群体中的人们片面地将其当作事实真相。人们倾向于在群体中得到情感归属而非事实本身,“真相”进一步被边缘化。

1.1.3. 互联网技术发展是“后真相”产生的关键推力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发展促进了移动终端的普及,并催生了多样化、大众化的社交平台和新闻媒体;另一方面,时代的进步推动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民众不再只关注眼前的物质生活,而是更加注重从多渠道、多维度实现自己精神世界的满足。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成为民众交流互动以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最便捷渠道,网络声音不再由精英阶级主导而是日益大众化 [3]。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通过互联网得以表达并放大,媒体叙事也因此倾向于迎合民众情感需求以获得更多关注度。民众私人情感与媒体情绪化叙事交织,通过互联网的高速运转实现感性信息的迅速膨胀和传播。碎片化、情绪化、表象化的互联网信息遮蔽了客观事实,“真相”变得更加滞后。

1.2. “后真相”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耦合

认知偏差、社会分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了“后真相”时代,并使其呈现出认知情绪化、舆论群体极化、信息泛娱乐化的特征,即:个体认知世界侧重于满足情绪需求而非事实求证;舆论被多数人的情绪裹挟而走向极端;信息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实现浅显的娱乐需要。这无疑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及泛滥提供了便利。而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真相的亵渎和解构,进一步下旋了“真相”在舆论中的地位。

1.2.1. “后真相”是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温床

“后真相”时代使“真”与“假”的界限变得模糊。从民众角度来说,部分人看待社会事件的态度不再是寻求客观真相本身,而是借事件以诉诸个人观点或寻求情感归属。究其根本,是部分个体在“后真相”舆论环境的浸染下,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浮于表面,失去了深入探讨事实真相的耐心。从权威机构角度来说,舆论的群体极化使社会声音的表达更加情绪化,权威机构的公信力被削弱。历史虚无主义以民众高涨的感性情绪为基础,以充斥着虚假信息的无良媒体为渠道,以权威机构公信力的削弱为助力,采取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加工”史料。历史虚无主义美其名曰“艺术再创造”或“学术研究创新”,实则将真实的史料与主观的阐释杂糅在一起,编造散播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进程的谣言。

1.2.2. 历史虚无主义助长“后真相”的发展态势

“历史虚无”归属于“真相虚无”的范畴,历史虚无主义是“后真相”在历史研究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特定表现。为了全面解构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历史虚无主义向全社会投放了大量错误言论,意在混淆民众视听、引发社会舆论冲突。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锚定心智不成熟、思考极端化的群体,通过刻意放大历史进程中的曲折、恶意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方式,煽动群体情绪,引导其对社会现实产生怀疑,并逐步教化其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说辞的拥护者。例如,原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某教师,在课堂上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可能存在夸大”,认为“不应该怨恨过去而应该反思战争”。与该逻辑一致,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不仅仅在于通过言论输出而单纯遮蔽或否定真实历史,更在于通过意识渗透的方式将更多的人拉入历史虚无主义阵营,并催化其抛弃原有的认知体系。历史虚无主义以瓦解民众对历史真相的正确把握为基础,逐渐上升为磨灭民众对现实世界的理性考量。对历史的解构就是对真相的解构,对民众理性认知的摧毁就是对真相认知的摧毁,历史虚无主义无疑在为“后真相”推波助澜。

2.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后真相”时代不仅是一个感性超越理性而导致“真相滞后”的情绪时代,更是一个由冗杂数据堆砌并强依托于虚拟媒介而存在的网络时代。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历史真相的解构。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以“后真相”时代情绪化、群体极化、泛娱乐化的时代特征为遮蔽,使自己入侵社会各领域时更加悄无声息,并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与多元的互联网媒介相融合,借助网络信息的虚拟性、公共性和广泛性而更加全面地渗透进民众生活。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由显性的观点灌输转变为隐性的意识渗透;范围由局限的学术场域扩大至广阔的政治和生活场域;形式由单一的戏说或篡改历史事实发展为舆论炒作、价值诱导等多样形式。但不管历史虚无主义的以何种形式、何种特征表现出来,其历史唯心和社会负面思潮的本质都是没有改变的。

2.1.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

2.1.1. 以主观意志代替历史评价的客观原则

严谨的历史评价必然会将历史人物及事件放置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重在以联系实际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历史虚无主义却斩断了历史人物及事件与历史发展进程的联系,使历史人物及事件成为孤立于时代背景而存在的单一体,进而以主观意志将其塑造成符合自己需要的模样。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背离历史研究的实事求是原则,以主观意志预设起一套历史评价体系,符合其主观意志的加以颂扬,违背其主观意志需要的予以批驳。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引用碎片化的史料或未经考证的野史,以片面遮蔽全面,以细节代替整体,以传闻掩盖真相。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来说,只要能够用来满足自己解构历史真相的主观需要,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是可以戏说和利用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4] 显然,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人物或事件抽离于社会现实条件,因此陷入了以主观意志进行历史评价的泥淖之中。

2.1.2. 以抽象概念湮灭历史事件的客观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动因在于“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紧密相关。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将客观存在与精神意识的地位颠倒过来,否认世界以“物质第一性”存在,将事件发生以及历史发展的源泉归结于人类精神、思想或理性。与此相适应,历史虚无主义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和认知历史,主观地构建抽象概念与历史事件的匹配关系,因此只能将历史事件还原为抽象文字,而无法理解历史事件真实的、具体的意义。比如,历史虚无主义以“自由”“正义”“人权”等概念曲解社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虚无主义忽略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5],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到达难以调和的地步,就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将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及旧的上层建筑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社会有序向前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事件的抽象化理解,暴露了其“意识决定物质”的本末倒置。

2.1.3. 以臆造逻辑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内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历史的运动和发展,得出了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历史虚无主义尚未意识到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仍旧为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此,历史虚无主义以自己臆造的逻辑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以“有用与否”或“经济发展效率”来孤立地衡量历史各发展阶段的性质及意义,尤其否认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历史虚无主义缺失了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难以克服,不仅会导致经济危机,更将引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性冲突,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方向。“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 [6] 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史观为源泉,所构造的历史发展逻辑脱离社会现实基础,就必然失去对历史发展前景的正确判断,从而滑向辩护资本主义的深渊。

不管历史虚无主义采取何种手段,其基本逻辑都是:在否认历史真相及历史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扭曲民众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认同。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从来不是简单的“反思历史”或者“学术探讨”,其要害在于摧毁历史真相,并在此基础上摧毁民众的历史认知和价值体系,从而适应西化或资本主义化的逻辑需要。

2.2.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属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以假掩真,否定历史及其发展进程,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以意识或精神因素掩盖历史真相”的唯心主义;从现实层面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以“历史研究与解读”为遮掩,实则处处显露着扰乱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诉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负面思潮。

2.2.1. 打着“重叙历史”旗号的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打着“重叙历史”的旗号,宣称自己是在还原、揭秘和重构历史真相,实则是在通过编造、扭曲或遮蔽等方式,将历史“任意装扮”。历史虚无主义所谓的“重叙历史”,不是基于史料考证的真实历史再现,而是以其意图及需求实现为原则的史实裁剪;不是从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史学研究视角出发,而是预先设立起一套自己独有的观点立场。对于历史,只要是符合自己意图和立场的,历史虚无主义就加以保留,反之则予以篡改或抛弃。在历史虚无主义这里,历史成了可以依照自身目的和需要而随意更改编写的文字材料。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碎片化史料代替整体历史,或将历史事件或人物孤立在时代之外来考察,或通过放大历史微观细节来攻击宏观历史叙事或逻辑。历史虚无主义这些全凭主观臆想的“重叙历史”,已放弃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也脱离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由此,历史虚无主义将人的精神和思想奉为圭臬,将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历史唯心主义的变种,终将造成了受众历史观的迷失。

2.2.2. 披着“学术探讨”外衣的社会负面思潮

表面看来,历史虚无主义归属于史学研究领域,尚且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但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所进行的“历史重叙”或“历史探讨”,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所预设逻辑进行的,所产出的结果不具备任何学术价值,不属于学术研究的任何一个范畴。历史虚无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标靶,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当代价值。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绝不是所谓的“学术探讨”,而是在于阻碍民众对真实历史的认知与解读。

3.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消解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尤为重要,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无疑是一项紧迫且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 [7] 既然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变种与映射,那么要从根本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必须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

3.1.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驳斥

在“后真相”时代,情绪化认知不断助力历史虚无主义,使主观情绪超越客观事实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导,其本质上就是“意识决定存在”的唯心主义。与强调主观意志的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维度出发,将历史置于辩证唯物的分析框架之中。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承认“现实的人”在历史创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现实的人”不是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人,更不是由主观意志或精神臆想出来的虚幻的人。“现实的人”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并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此,在考究历史时,历史唯物主义不会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而是回归于一定的生产活动、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来考察历史及其发展进程,从而得出科学客观的历史结论。反观历史虚无主义,以虚幻的自我意识或某些形而上学的精神为基础,站在“现实的人”的对立面,凭借片面的、孤立的、主观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人道”“平等”“自由”“先验理性”等抽象的概念来评价社会历史及其价值 [8],这就必然造成历史客观性的丧失,从而导致历史真相的遮蔽。

3.2. 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把握历史真相

3.2.1.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认知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主体逻辑规定,明确了创造及发展历史的基础前提与主体力量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概念上的人”;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为经济逻辑规定,明确了历史发展演进的决定因素及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激化便导致了社会革命的产生;以“社会形态的演进及发展规律”为历史逻辑规定,明确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大致走向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将是历史必然 [9]。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逻辑是客观正确认识历史的理论基础。基于此,对历史的考证、研究及评价理应置于逻辑规定之内:第一,不能脱离“现实的人”而谈历史,这便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凭借主观意志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错误评价;第二,不能脱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而谈历史,这便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以抽象概念对历史事件意义的盲目否定;第三,不能脱离“社会形态的演进及发展规律”而谈历史,这便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质疑。

3.2.2.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

如前所述,历史虚无主义背离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而是以一种“客观实在需要服从于主观意图”的唯心逻辑和方法来考察历史。与历史虚无主义不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历史时始终贯彻逻辑严谨的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步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10] 阶级分析法依据生产关系中地位的不同而将人分成不同的阶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阶级之间的关系、矛盾、斗争及相关社会现象,从而把握历史发展演进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动力。运用阶级分析法考察历史,能够把握阶级社会的基本规律与整体脉络,准确探寻历史人物或事件背后的社会根源,并充分揭示复杂历史现象后的本质要素。这就克服了历史虚无主义以零碎、片面的史料来概括全部历史的弊病。而历史分析法则克服了历史虚无主义以割裂、静止的眼光来考察历史进程的舛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1]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其中的各个环节与前后环节具有不可分割的连续性。运用历史分析法,回归历史发展进程本身,才能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揭示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把握历史的整体趋势和过程。

4. 结语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12] 对于历史虚无主义企图毁灭党和国家的行为,必须严加防范并加以遏制。从开展净网行动到加强媒体监管;从完善历史教科书到实施英烈保护法;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到全民“普史”教育……党和国家在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道路上大刀阔斧。即使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后真相”时代的乱象大行其道,但它的本质始终不变。只要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深入研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演进路径,准确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能从根本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维护好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文章引用

张媛媛.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消解
The Critique and Dissolution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n the Post-Truth Era[J]. 哲学进展, 2023, 12(02): 363-36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2064

参考文献

  1. 1. 郭小安. 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 国际新闻界, 2019, 41(1): 115-132.

  2. 2. 塞奇·莫斯科维奇. 群氓的时代[M]. 许列民, 薛丹云, 李继红,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41.

  3. 3. 李腾凯. “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变化及其应对[J]. 理论导刊, 2020(12): 57-63.

  4. 4. 习近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 党的文献, 2014(1): 3-10.

  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56.

  6. 6. 习近平.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EB/OL].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4/01/c_1124307480.htm, 2019-04-01.

  7. 7. 习近平.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N]. 人民日报, 2015-08-01(001).

  8. 8. 马振江. 对历史虚无主义“虚无”的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2): 148-154.

  9. 9. 王维平, 陈雅. 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与建党百年中国道路的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 48-53.

  10.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1.

  11.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70-471.

  12. 12. 习近平.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7-08(00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