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5 ( 2022 ), Article ID: 57274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5243

试论康德联结概念的逻辑演进层次

王月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2年9月25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8日

摘要

康德对认识论体系重新建构,是建立在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来源从外在的客观性转到内在的主体性之上的,这种颠倒了传统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的思维方式,就是康德在认识论领域中完成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然而,不管是传统认识论中的主观符合客观,还是康德认识论体系中客观符合主观的思维路径,都要面临如何调节主客体之间的分裂问题,传统认识论据此划分为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阵营,而康德则致力于调节二者间的矛盾,建立起由想象力的先验图形架构起的桥梁,来联结这些表象为分裂的领域。

关键词

感性直观,想象力的联结,知性概念的综合

On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Kant’s Concept of Connection

Yue W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Sep. 25th, 2022; accepted: Oct. 21st, 2022; published: Oct. 28th, 2022

ABSTRACT

Kant’s reconstruction of the epistemologica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ransfer of the universal necessity of knowledge from the external objectivity to the internal subjectivity. This way of thinking, which rever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n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is Kant’s “Copernican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epistemology. However, whether the subjective thinking is in line with the objective objects in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or the path of thinking that objective objects conform to the subjective thinking in Kant’s epistemology system, both sides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adjust the split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ccording to this,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is divided into two camps: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while Kant is committed to adjust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nd establishing a bridge constructed by the transendental schema of imagination to connect the two areas which appear to be split.

Keywords:Sensible Intuition, The Connection of Imagination, Synthesis of the Concept of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康德构建的认识论体系,划分了人类知识来源的三大要素: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提供质料,经由知性范畴的规范统一,最后上升到理性,三者是不断递进的关系。在康德的理论中,理性代表着完满性,处于人类终极关怀的维度,它并不直接面对经验事物,只面对知性的一般运用产生的结果,即:理性是针对概念和判断的(由知性提供)。所以,要讨论主体和客观之间关系,知性的一般运用才是最核心的关涉,而知性的一般运用就是主观能力与感性存在之间如何产生联结的问题。

2. 主观演绎中的联结

联结即知性范畴的一般运用,联结运用的一端是感性直观形式产生的杂多表象质料,而另一端则是各种基本的概念范畴。直观的经验形式是知识的普遍性来源,但同时感性直观产生的杂多质料又仅仅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表象,因此,利用知性运动从直观上升到理性就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联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动,这一概念在康德的“先验演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先验演绎,就是要说明一般规则之所以能够运用到感性对象上的根据是什么,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说明这二者何以能够得到联结、二者之间的联结是否具有先天的合法性。这一段中讲到了一组概念:先天的和先验的,在日常语境中这二者常常被混用,但是康德是对这一组概念进行了严格划分的:首先,“先天的”就是天生所固有的,是“逻辑上在先的。就是说,逻辑上,它是不以经验为转移的”( [1], P. 42);“先验的”的东西必然是“先天的”,后者真包含前者,凡是讲到“先验的”都与认识论相关,“讲它是如何使得某种对象的知识成为可能的”( [1], P. 71)。

关于联结问题的思维路径,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个版本中有所不同,在第一版中,康德循着的是“自下而上”的逻辑路径,也即是一种“主观演绎”的思路:从知识的来源——经验出发,逐步揭示出经验概念中存在的先验要素,即对经验事物的进行规范的先天规则。这一工作,从时间上看是经验在先,然而实际上却是先天规则的逻辑在先;而在第二版中,侧重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是一种“客观演绎”的思路:从知性的最高统一性出发(主观演绎的结论),用纯粹知性范畴对感性对象进行规范,用“自我意识”的统一性赋予了知性范畴运用以先天的合法性,并由此赋予知识以普遍必然性。

概念的联结逻辑,实际上就是知性遵循“主观演绎”的路径的展开。主观演绎将知识整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想象中再现的综合和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2]。

3. 在直观中领会的综合

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是联结的第一个层次,是最初级的联结。感性直观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初发用点,在这一阶段,人尚处在被动接受的处境当中,而一旦接收到一定的感性质料之后,人先天的规范能力便开始生效,这里需要注意,这种能力还不是知性的反思能力,而是先天直观形式的内在规范作用,是因为直观形式先天就处于我们表象能力中,而这里说的直观形式是指时间和空间。

3.1. 时间和空间作为一种直观形式

概括而言,先天直观形式中的“空间”,并不是从后天的经验性事物中总结出的概念,而是先天的。康德肯定的空间对于无限数量的表象的包含性,这是在概念中无法被设想的,因而空间不是推论出的概念,而只能是直观形式。空间之所以是先天的,是由于,“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空间中没有任何事物,但是我们不可能设想任何外部事物不在空间中,这就证明了空间先于一切外部事物”( [1], P. 17)。

时间也是先天直观形式,因为有时间的先天表象作为基础,才能使得事物的相继性和同时性得以成立,而不至于落入经验论者所谓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被人的主观性的、习惯性的联想建构起来的思维困境当中。康德对时间的一维性和无限性的论证,表明时间的概念不是由经验推论而得的,相反还是现象得以被表象的先天基础:现象只有在无限的时间中被加以限制——每一个现象在无限的时间中都有一个惟一与之相对应的时间——现象才能具有实在性,这种实在性就是时间在经验中对对象的相继变化的一种规定形式,是现象能够确定的被表象的基础。

3.2. 对时间和空间的先验阐明

康德将时间和空间概念解释为一条先验原则,从而使得几何学的知识作为一门先天综合知识成为可能。要使有关这个概念或者本身就是依据这个概念而形成的知识成为可能,这个概念“必须从本源上就是直观的”( [3], P. 30),并且要求是先天的直观形式:“即先于对一个对象的一切知觉”( [3], P. 30),并“能于自身中先天地规定客体概念的外部直观”( [3], P. 30),才使得主体受客体刺激所产生的表象,在主体内部能够找到自己的直观形式,从而以“被规定”、“被限制”的方式在主体内找到的自己的位置。“被限制”、“被规定”对于一堆杂乱的质料而言,同样是一种联结作用,正是由于在先天直观形式在接受直观形式阶段就用“原型先蕴” [4] ——超越了质料层面的纯形式层面——对质料进行甄选,使其成为知性的对象。

直观形式的先天性表明,即便人尚处在认识活动最初级的阶段——接受阶段时,也并不是全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联结作用参与其中——即时间和空间对杂多质料的统一:时间在内心中对“诸现象的一个接一个的次序中对时间加以区分”( [3], P. 115);空间则为杂多质料提供了加以区分的广延形式。此时,在直观统一性的初步筛选过后,尽管我们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经验性的质料,但这个这些经验质料已经是时间和空间对其先天形式方面进行了表象的结果,不再是一推杂乱无序的不可被表象的感性质料。

综上,在直观中被领会的综合,就是通过先天直观形式的接受性接纳感性质料,这样一个看似被动的过程,康德通过对“直观统一性”是表象产生的前提的论证,使得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表象,因为在接受的同时,已经有了先天的成分在其中,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的那样:“虽然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予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部在内心中先天的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因此可以将它与一切感觉分离开来加以考察”( [3], P. 26)。在心中先天的为对象准备好的东西,就是那抽掉一切经验性的条件后留下来的由内直观和外直观提供的纯粹综合。

4. 在想象中再生的综合

“直观中领会的综合”以时间和空间的“直观统一性”提供了“包含在一个表象中的杂多”( [3], P. 140),但要使单个的表象相互结合为整体,便就要求想象力作为一种联结能力在此产生作用:即想象力的“再生”功能,即将不在场的对象表象出来的能力,如果没有想象力的再生功能,我们便不能“纵观任何两个时间中的表象” [5]。想象力对经验对象具有“接受性”,是“再生性的想象力”;同时“想象力是自发性的”( [3], P. 101),也就是有“主动性”的一面,康德称之为“生产性的想象力”。

4.1. 想象力的联结作用

想象力对经验对象的综合,是基于其具备的两种能力进行的:首先是想象力捕捉对象的能力——亦即生产性;其次是回溯对象的能力——亦即再生性,这两个能力搭建起知识综合过程的先验性和经验性两端,成为抽象和具体之间过渡的中介和桥梁。

先验想象力的生产性功能产生先验图型,即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这种“图型”是不可通约的感性和知性之间得以关联的中介,其在任何时候都是想象力的产物。先验图型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中介作用,是由于其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对时间进行先天规定的结果,所以尽管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不能与感性形象直接相关,但是却可以借助包含有时空表象的先验图型,将具有先天地具有统觉统一性的表象联结到一个概念中。这一方面,是想象力的先验综合统一性,这一功能之来源,有赖于知性。

先验想象力的再生性功能产生经验图型,各种经验事物凭借着这一图型才成为可能。正如康德所言:“经验性的概念总是按照某个一定的普遍概念而直接与想象力的图型、即与规定我们直观的一条规则相关联”( [3], P. 140),康德利用“狗”的例子来说明这条论证:“狗这个概念意味着一条规则,我们的想象力可以根据它来普遍地描画出一个四足动物的形状,而不局限于经验向我们呈现出来的任何一个唯一特殊的形状”( [3], P. 140),想象力的经验图型提供了可以囊括个别现象的经验概念的图型。这一方面,体现的是想象力对杂多质料把握,这一功能之来源,有赖于感性。

集知性与感性之属性于一身的想象力,由此联结着知性和感性。想象力的“生产性”和“再生性”功能,一方面再现了在思维中消失了的直观,另一方面为这些经验表象提供概念图形,使得知性范畴得以运用到感性对象上。就是说,先天感性直观形式提供纯粹直观,纯粹知性则给出纯粹知性概念,但这两种要素若要构成先天知识,还必须凭借纯粹想象力的联结才能完成。

4.2. 想象力建构认识的两条路径

想象力在先验演绎中建构认识的两条路径分别是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演绎”这个概念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必要论证。前面我们阐述了想象力的作用,即先验想象力作为一种能为知性提供感性对象的能力,联结着知性和感性,从而形成了知识。为了进一步论证普遍必然性知识的产生中的想象力的作用,康德对想象力作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

主观演绎是从具体的经验事物出发,一步步地进行抽象,最终达到先验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从经验表象中抽取出共同的东西,上升到概念,“概念就是描述经验中我们感官材料的特定秩序的规则” [4],从而逐步实现理性的复归。正如康德所认为的,知识的普遍性来源并不在于经验,但是知识的起始环节在于经验,“主观演绎的考察过程就是从经验开始,逐步揭示出先验规则的存在,经验虽然在时间上在先,然而理性却是在逻辑上在先的” [4]。

而客观演绎是以纯粹知性范畴为出发点,以先验想象力图型为中介,将纯粹知性概念具体到经验对象之中去。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康德认为,如果没有作为先天规则的纯粹知性范畴对经验事物加以规定,我们是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知识的,得到的只能是一堆混乱的表象,而纯粹知性概念隶属于知性范畴,经验事物属于感性范畴,不同质的两者,只有在想象力这个第三者的作用下才能联结,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可以说客观演绎和主观演绎相互弥补了各自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例如,主观演绎从感性杂多出发,最后上升到概念,容易使人认为知识是偶然性的经验的集合,知识的必然性无法保证;而客观演绎从先天规则出发,去限定感性杂多,由此形成知识,也容易让人将其误解为“独断论”。对想象力的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的论证之必要性就在于此: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经验,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来自于先天规则的统一性。

5. 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知识的最终形成,有赖于“概念”作为一种先天规则对概念对感性对象加以“限制”。某一类对象因其具有统一性的地方被概念统摄到一个表象中,形成关于这一类对象的知识,即所谓在“概念中认定”。概念无直观则空,也就是说在前两个环节中提供出来的表象是在概念中的完成综合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使诸直观最终形成规则。

5.1. 作为主观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

“概念中认定的综合”是主观演绎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中所谓的认定,就是利用先天规则去寻找经验事物的同质性。“康德想要表明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能够产生对象,并且适用于感性直观以致形成经验知识,因此,在‘先验演绎’中,康德揭示了范畴将应用什么样的条件、并且以怎样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任务” [6]。

概念的三重联结实际上就是“先天综合判断”的逻辑过程。“先天综合判断”中三个逻辑层次的综合作用,是形成知识并且保证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本前提。较之于分析判断在概念范畴的反复论证,综合判断能够走出概念本身的限制,利用想象力图型的中介作用,联结抽象和具体以形成一个新的命题,这就是为什么在先验演绎中,康德论证的起点并非先验统觉本神,而是将心灵中最初级的“直观中把握的综合”作为起点的原因。而先天规则作为贯穿知识形成始终的统一性,在直观形式的进行认知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显用——即,首先是空间和时间作为先天直观形式直面纷杂的表象,进行一种类似“筛选”作用,直观质料由此才能够被主体加以表象;之后,继续进行综合作用的是“想象中再生的综合”,相比之前“直观的把握”,想象力一方面作为先验图型,另一方面接收、复现直观表象,联结起经验和先验的两端,这是形成知识“普遍性”的必要环节;最后,是“概念中认知的综合”,这一层次的综合是纯粹的先验统觉在起作用,康德十分强调这以层次的综合作为“先天规则”的必要性,这是形成知识的必然性根本要求,康德指出:“一切必然性在任何时候都以一种先验的条件为基础。因此,在我们一切直观的杂多的综合中,从而也在一般客体的概念的综合中,以及也在经验的一切对象的综合中,都必然发现意识的统一性的一个先验根据,没有这个根据,就不可能为我们的设想任何一个对象”( [3], P. 119)。

作为主观演绎之最后一环节的“概念中认定的综合”,是逻辑层次上的最终,是对前两个逻辑层次的补足,更是形成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最终根据。

5.2. 统觉是意识的统一性机能

概念作为一种综合统一的意识,其意识的形式的统一性就是统觉。统觉作为意识统一性的机能,有“经验性的统觉”和“先验性的统觉”之分。在康德看来,统觉作为一种认知主体的内在感官,必然具有先天认知形式,但同时认知主体作为一种经验性的存在,也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经验性的对象,但是经验性的统觉往往只能呈现出偶然性、特殊性的意识,不能成为知识本身,而只能成为经验的前提。只有先验性的统觉才能运用同一性的联结,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先验统觉,才能从偶然的、零散的经验上升到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先验统觉”是促成意识的同一性的根本保证,它以经验性意识为出发点,利用先天规则使得经验性的意识不再是零散无序的客观对象,进而完成意识的同一。并且,康德在这里明确地指出,“先验统觉”是一种知性能力,一切能够被意识到的要素都必须在它的统摄之下。统觉的统一性即自我意识的先验的统一性,其决定了意识必然能够产生一个根据概念而形成的对象,它是判断具有客观有效性的依据:“意识的统一就是惟一构成表象与一个对象的关系、从而构成它们的客观有效性”( [3], P. 119)。

6. 总结

联结概念的三重演进,是形成知识的一个综合的三个环节,是一个逻辑之中的不断递进的三个层次的联结活动。康德将认识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逻辑层次是直接面对经验对象的活动,先天直观形式在这一层次中收集、刻画客观对象,并形成初步的表象;在第二逻辑层次中,被直观形式初步刻画的表象以回忆和保留的方式,联结成相互关联的表象;第三逻辑层次则用概念的同一性“吸附”具有相应同一性的各表象,将它们综合统一后形成知识。这三个层次中,每一层向下一层递进都说明了形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一个问题:从直观到想象中再生,说明了知识所必备的经验性来源,保证了知识的客观性;又利用想象力将感性和知性联结起来,同时充当着一个“存储器”的作用,召回那些不在场的经验性表象,为先验统觉提供对象,统觉的统一性得以产生效用,由此产生判断,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追求最高的统一性是必然倾向,但为了使人在进行认识活动时不至于陷入逻辑的迷雾中,康德为理性划分出其合理运用的界限,所以在其理论中存在着许多分裂的领域。但为了能够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又不得不设立起“第三者”来联结起相互分离的领域,因而“联结”这一概念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文章引用

王 月. 试论康德联结概念的逻辑演进层次
On the Logical Evolution of Kant’s Concept of Connection[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1426-143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43

参考文献

  1. 1. 邓晓芒.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17-71.

  2. 2. 潘卫红. 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3. 3. 康德,著.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 译, 杨祖陶, 校.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26-140.

  4. 4. 车辕. 论想象力在康德批判体系中的贯通作用[J]. 哲学研究, 2006(9): 6.

  5. 5. 邵长春, 周育学. 先验想象力在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中的作用[J]. 理论学习, 2009(2): 60-61.

  6. 6. 董滨宇. 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统觉”[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 27-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