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04 No.02(2015), Article ID:15292,9 pages
10.12677/GSER.2015.42007

Lushan Brighter (East Valley Villas) Liv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Min He1, Yaping Chen1*, Yuxuan Li2, Xin Mao1

1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School of Cities and Tourism,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通讯作者。

Email: *526495299@qq.com

Received: May 4th, 2015; accepted: May 25th, 2015; published: May 27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Lushan Guling villas not only have a favorable geographical and vertical elevation significantly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also in the design of Lide Li’s eco-city concept, which has been formed the world’s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and the East prosperously idylic towns with the complete infrastructure, which are made in the East Vale villas increasingly vitality and value.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d Lushan villas’s natural and humani-ties factors, and the early villas’ combining natural design with the concept of residential, then combined with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production Lushan Guling villas’ layout,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illas of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Lushan Mountain, Kuling, Villas, Liv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庐山牯岭(东谷)别墅群人居环境分析

贺珉1,陈亚颦1*,李玉轩2,毛昕1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2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 太原

Email: *526495299@qq.com

收稿日期:2015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5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7日

摘 要

庐山牯岭别墅群,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垂直高差十分显著的独有自然环境,而且在李德立等人生态城市理念的科学设计开发下,不仅形成了世界建筑园林,而且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备日渐繁荣的东方田园城镇,这些都使得庐山东谷别墅群越来越具有生机和价值。本文首先对庐山牯岭别墅群进行自然人文因素分析,对早期的牯岭别墅群进行结合自然设计的人居理念分析,然后结合其规划开发历史及现状制作庐山牯岭别墅群布局图,具体分析牯岭别墅群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 :庐山,牯岭,别墅群,人居环境,分析

1. 引言

庐山把古人的隐逸理想和现代历史风云悄然归于那山间秀丽的景色与那牯岭上宁静的老别墅中。朦胧中庐山在向世人传递着生活的真谛。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而今的庐山牯岭历经风雨和历次规划,现已成为一座兼容古今中外人文自然风情的祥和城镇。本文旨在以理想人居环境的角度分析庐山牯岭别墅群存在价值,通过在庐山实习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对庐山牯岭别墅群的空间设计布局进行了初步分析整理,并展现一张庐山牯岭别墅群布局图(见附录4)以便于对庐山感兴趣的游客学者提供参考。

2. 别墅群自然背景条件分析

庐山牯岭别墅群之所以出现在庐山而不是在长江中下游的其他地方,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有这些方面:

2.1. 地理位置分析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08' (约45千米),北纬29˚26'~29˚41' (约35千米),总面积约302平方公里;位于江西省北部,北倚长江,东临鄱阳湖,山高谷深,屹立在长江鄱阳湖大平原上,属于副热带湖盆地区山地。庐山牯岭正位于庐山牯岭方圆五百里,海拔千米上下的山峰间。

庐山地处长江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的交叉点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1] 。

2.2. 气候条件分析

庐山地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基带气候受大范围气候制约,滨江临湖,山体又具有山地气候特点 [1] 。庐山的四季分配状况是:夏短、冬长、春长于秋。由于庐山海拔较高,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多。春夏季多雾雨,天气阴霾,秋季雨水较少,且天气晴朗;冬季由于山地气温较低,经常出现雾淞和雨雪的混合冻结现象。

2.3. 地质地貌条件分析

庐山位于江南台背斜与下扬子陷的交接地带地壳运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性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地层较齐全,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地貌形体典型多样,一般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山体分为南北两部分 [2] 。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次在庐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虽然目前在地理学界存在争议,但庐山也因此成为科学研究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名山。

今日的庐山,主要是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形成的。庐山坐落在湖盆、平地之间,牯岭东西十分平坦,面积较大,还有许多小型盆地,为别墅群的兴建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此外,牯岭的岩石质坚纹美,地质基础坚硬,为别墅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和好的地基承载力。

2.4. 水文条件分析

庐山地势较高,地形特殊,因而与邻近平原相比,雨量充沛,并以庐山中部海拔1347 m的仰天坪为分水界 [1] 。位于庐山上的长冲河,河流冲积谷底为别墅群的建设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2.5. 植被条件分析

庐山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

由于较高的地势和森林覆盖率,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1] 。

综上所述,庐山别墅群选址上因山就势,依山傍水,藏而不露。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庐山牯岭别墅群的形成提供了非常好的地理环境基础。

3. 别墅群人文背景条件分析

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南京、汉口、九江等九城市开放为通商口岸。条约规定:“耶稣教、天主教士得自由传教,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1861年,江西布政使与英国领事订立《九江租地约》,开辟九江英租界。自此大批西方人来九江传教、游历、通商,李德立就是其中之一。1886年,英国基督教士李德立来到九江,时“当夏暑之日,九江的炎威实在可怕”[3] 。近一个世纪以来,因为炎热和卫生条件的不佳导致有人中暑患病的事件常有发生,遍数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汉、九江等各城市,气候成为妨碍那些水土不服的西方人来此定居的最大阻力,然而长江之畔还有一座清凉的庐山。因此李德立坚持了庐山之行。当李德立终于登上“牯牛”和“屋脊”两座山岭之间的女儿城,俯瞰岭下开阔平坦的长冲谷时,他决定拥有这片广博土地,不仅是建造几片房屋,而是可以容纳更多人的天堂乐园。李德立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交涉,终于在1895年11月16日,获得了牯岭土地的租借权,合约期限999年。就这样,一次小范围的私人购地计划渐渐变成了影响庐山历史的土地变革。特别是开辟了莲花洞直上牯岭的莲牯路的开通,使这片土地有了新的意义。他请来英国工程师甘约翰与德国籍工程师李博德与他共同开发牯岭。他们先是成立了牯岭开发公司,通过公司来管理和运作,接着,他们将牯岭地皮按地皮按三万一千平方尺划成片,又编成号,然后将规划好的土地划号出售,每号地出价300元,他们充分利用传媒大做广告,极力称赞庐山的美丽纯净以及夏日的凉爽,向全世界叫卖清凉。

李德立为长冲谷更名为“cooling”音译为汉语“牯岭”,几年的功夫牯岭的土地销售一空。李德立等人斥资打通了庐山至九江的第一条正规公路,闭塞的庐山从此敞开了一扇大门,他们顺着山势以石径铺就社区内的各条通道,形成道路网格,他们沿着长冲河成轴线展开英国式自然园林,开辟步行的游览路线;他们在平坦的河滩上种植大量的草坪和树林,让人们居住在风景之中;他们有章有法地修建了路灯,让山上的夜晚灯火通明;最重要的是他们编号出售的土地,每号3.7亩的面积上只准盖一幢别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所有别墅不必统一式样,完全由个人自行发挥。庐山的整体规划思想尽可能的利用了当时的自然地形,与自然有机结合,例如,中间的冲沟后来就形成了林赛公园,景色迷人,基本保留了它的自然状态,没有过多的人工化,非常符合现在我们的生态思想 [3] 。带着强烈的民间自然姿态,别墅出现在庐山之巅,他们赋予生气的尖顶,敞开或封闭的回廊,精致的老虎窗和烟囱,粗犷而厚重的石头墙面,高耸的驳坎和低矮的短墙,庐山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异域情调,使用着与中国建筑全然不同的语言符号,以一种几乎全盘西化的派头展现,这个地方就成了近代中国最美丽的田园城市。到了1927年,山上已有了别墅560栋,居民好几千人,分别来自世界15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德国、瑞典、芬兰、挪威、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奥地利、丹麦、比利时。到1931年,又增加了荷兰、捷克和希腊人。多国家的人如此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像一个微缩的小而又小的自成体系的世界。1935年12月31日,民国政府正式从李德立手中收回,并且此时庐山成为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领袖及军事将领的活动要地—即国民政府的“夏都”,这个时期又掀起了一股修建别墅等建筑的高潮,如庐山图书馆、庐山传习学舍和庐山大礼堂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解放后人民政府建成庐山北山公路,并修葺了大批旧别墅,还建成以芦林一号为代表的一批小型别墅。 现在庐山仍保留有16个国家的山间别墅636栋。

从庐山的历史及资料来看,庐山牯岭共历经的6次规划开发。其中,李德立等人的早期开发奠定了牯岭别墅群社区结合自然设计的基本框架,使其总体设计布局具有科学系统性(见附录1~3)。如果我们从社区设计结合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也会发现,牯岭的存在是当代的桃花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家园。通过在庐山实习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GIS软件对庐山牯岭东谷别墅群的自然设计进行了初步整理,并展现一张的庐山牯岭别墅群地理布局图(见附录4)。

4. 庐山牯岭别墅群人居地理空间环境分析

我们从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着大自然的变化和力量,思考着自己的生存方法,并努力去改变不利的生存状态,创造理想的生活居住环境。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愈发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城市和乡村成了人们生活的场所,然而乡村停滞落后,城市生活过度两极分化、过度浪费资源并越来越脱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 。工业繁荣的代价带来全球环境的恶化,也仅是在半个世纪以来,人们才系统地做出了努力,去探求构建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生活居住环境。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有目的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设计的最原始的动力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发展到今天,对自然界中的一些形态和形式启示了创造,加上人们自己的感受和意识,但并非脱离自然环境,成为一种被赋予新的意义的生活居住环境。理想中的人居环境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居住规划、要有亲近自然的建筑设计和生态园林般的自然生活环境。那它到底是怎样的呢?庐山牯岭给了我们对居住生活新的启迪。

4.1. 最早的“田园城市”

庐山牯岭别墅群的早期设计恰巧与后来十九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霍华德出版的一部探讨人类理想生活空间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关于“田园城市”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霍华德认为人们的生活空间应该融入自然生态,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生活要素,这正与牯岭的设计有着历史的巧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中要体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的城乡结合;要有完整而严格的土地规划;要有一条三英里长的带形绿地;要安排较低的建筑密度并且建筑设计丰富而有变化;城市型组合虽具乡村特色,但住宅和公共建筑组织紧凑,秩序紧密,联系方便,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城市要有自治式的城市管理和统一的规划管理。这些与李德立最初对庐山牯岭别墅群的早期规划有惊人的一致 [4] 。庐山早期规划组织了完整的城市功能与结构,形成了系统的市政交通,有丰富的社区生活和发达的城镇文化,同时保存了山林特色,环境优美,树林草地,流水高山,形成了完美的城乡结合体;1898年规划中将牯岭的土地化为方块出售;牯岭沿河带形绿地长约2400米,同时与中央公园结合在一起,是牯岭规划的华彩地段;牯岭别墅群的建筑密度控制在15%左右;牯岭的教堂、住宅立面富有变化,色彩丰富,建筑材料自然质朴,建筑设计自由而浪漫,建筑用地宽敞,既有严格的规划控制,又富有人情味,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神奇世界;李德立成立托市部和市政议会,居民选出代表组成市政议会进行自制管理,售地收入用于公共事业建设,将牯岭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公用和娱乐设施的市镇;牯岭从1898年就制定有紧密的规划,有专人负责执行和管理,有严格的政策来保证规划的贯彻,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了公园、道路 [5] 。

由于牯岭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使得庐山牯岭别墅群的兴旺发达和走向现代化,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侧影,牯岭是世界上最早的田园城市的典型。

4.2. 体现巧借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理设计理念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环境规划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运用生态学原理处理人类的生存环境,扩展了传统的“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范围,以生态原理去规划人类生活环境,独特自然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他第一次提出“借自然设计环境”或称为“设计结合自然”的绝妙理念 [6] 。后来,ESRI环境系统研究院创始人杰克·丹哲芒(Jack Dangermond)及其地理设计(Geo Design)研发组又提出了的“地理设计”的概念,这就引发了对城镇环境设计新的研究热潮 [7] 。进入21世纪,人们居住的场所愈发面临两极分化、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近年来大自然的危险信号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生态。而体现了地理设计理念的庐山牯岭别墅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具体从以下方面分析:

1) 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因山就势、结合自然的田园别墅式城镇布局。

1894年夏,李德立组织英国汉口教会传教士及有关专家对庐山进行全面详细考察。考察范围以牯岭为中心,包括庐山整个山体,旁及九江市、星子县,对其社会、历史、宗教、古建筑、民俗、动植物、景点名胜以及地理地质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为庐山牯岭的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经过李德立组织的对庐山的缜密调查,又有英国工程师甘约翰与德国籍工程师李博德共同开发牯岭,并成立了牯岭开发公司,通过公司来管理和运作这块宝地;然后,他们将牯岭地皮按三万一千平方尺划片编号,将规划土地划号出售,并规定每号3.7亩的面积上只盖一幢别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所有别墅不必统一式样,完全由个人自行发挥;接着,他们斥资打通了庐山至九江的第一条正规公路;在牯岭顺山势以石径铺就区内各条通道,形成道路网格;他们沿着长冲河成轴线展开英国式自然园林,并开辟步行的游览路线;他们在平坦的河滩上种植大量的草坪和林木,使人们生活在风景之中;他们有章有法地修建路灯,使山上的夜晚灯火通明……如前所述,庐山的整体规划思想尽可能借当时当地的自然地形,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6] 。

牯岭整体布局围着中部的中央公园,顺应地势,结合自然,依山循河而建。东谷延长冲河谷地作为公园和主要交通用地。长冲河从汉口峡开始,河道弯弯曲曲,平缓的山间谷底生长着树林和草地。城镇设计从一开始就抓住这一特点,将河流与山谷予以保留,将山间谷地形成英国自然式园林,开辟为林赛公园。并将林赛公园作为中央公园,也就是城镇中心 [6] 。沿河布置带状绿地,形成完美而自然的环境。自河流两岸沿坡而上,坡度在25˚以下的地段作为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以协和教堂为界,东谷划分为上区和下区。房屋分布在河谷两侧山坡上,以山地地形、阳光、景观为背景,朝向和位置带有随机性,朝向没有规律,房屋离道路的距离远近也不尽相同。建于山坡上的别墅因山就势,随高就低。房屋被林木掩映,从汉口峡到芦林没有连续的街景,建筑不形成连续画面,总是时隐时现,只有进入庭院,很多别墅才豁然开朗更显丰富。别墅建筑高低错落,纵使在一个院落内,房屋也不在一个高程上。没有大量的地方开挖,没有地形的改造。房屋周围保持着自然的斜坡和天然树木,很多别墅旁是斜坡草地。人与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富有变化而又不失自然情趣。建筑在平面分布上的离散性与大自然的随机状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自然的绝美画面。

2) 齐全的公共设施与社会功能体现牯岭丰富的社会生活。牯岭内有较多的公共建筑与设施。在牯岭公司、牯岭议会附近,分布了各种公共与服务设施。庐山的近代开发,将庐山从文人的行吟之地和群众烧香拜佛的地方引向近代社会的积极生活。使牯岭具有避暑、疗养与度假、游览、完整的城市功能。牯岭已有系统的市政道路、自来水、路灯和发电等。当时牯岭已有商店七十余家,有邮局、银行、医院、学校、俱乐部、教堂、影剧院、旅社、图书馆和网球场等,具有较为系统的城市功能 [6] 。

3) 集聚浪漫西方建筑与其融入自然的强烈自由形态。建筑是人与自然间的互动中找寻的生活方式,而牯岭的老别墅建筑可谓是巧夺天工,与自然浑然一体。庐山牯岭地区的建筑在统一的规划下,有英、美、德、法、俄、日、意大利、奥地利、瑞典、瑞士等二十几个国家建造的各式别墅,还有教堂、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也造型别致。这些建筑带着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因山就势,高低错落,小巧别致,自然庭院各具奇态。它们富有生气的尖顶与敞开或封闭的回廊留露出异国情调,红色的铁皮瓦与灰色的石墙、雨淋板相映成趣,精致的老虎窗与高耸的壁烟囱与粗犷的驳坎、低矮的围墙犹如琴箫合奏般自然地回荡在大山之间。牯岭别墅群采用当地的石材,使用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建筑语言,与庐山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欧美民间建筑风格的别墅与这座有着深厚悠长的中国传统名山巧妙结合,使这里的风景和建筑相互融合[6] 。

5. 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依然呈现飞速的扩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居住的环境面临与自然脱节的状态。人类是大自然孕育的智慧生灵,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那我们的生存环境、居住环境理应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相统一。在这个充满着喧嚣而又浮躁的世界里,庐山牯岭给了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居住生活体验。所以,庐山牯岭别墅群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不止是作为旅游景区或是避暑疗养胜地这些表面的东西,更深层次的是庐山牯岭别墅群给了人们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居住环境,一种纯粹归于自然而又不失现代的生活状态。所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该去追求这样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生活。把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人居环境设计中去。庐山牯岭东谷老别墅群的规划与建设对当前的居住环境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它们依山就势,在幽谷之侧,溪涧之畔,峭岩之旁,建造和谐的人居环境。这些精巧的别墅隐藏于绿树之中,没有与大自然喧宾夺主之嫌,保持庐山之巅原有的古朴的诗意。它们朴素、节制,最大限度的尊重了自然环境,使得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得以并存。这种朴素而又深刻的设计理念应当被当代的景观设计师充分的吸收和借鉴。只有借用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才能够使人类有未来深远发展的生存空间。

致谢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云南旅游小镇民族文化再现及其效应研究”(JD2014YB11)基金资助。

文章引用

贺 珉,陈亚颦,李玉轩,毛 昕, (2015) 庐山牯岭(东谷)别墅群人居环境分析
Lushan Brighter (East Valley Villas) Living Environment Analysis. 地理科学研究,02,51-60. doi: 10.12677/GSER.2015.4200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张根寿, 林爱文等 (2004) 庐山地理调查. 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 1-8.

  2. 2. 孙冬英, 冯安峰, 龚双双 (2010)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 55-56.

  3. 3. 庐山博物馆编著 (2006) 牯岭上的石头屋——庐山别墅. 文物出版社, 12-16.

  4. 4. 埃比尼泽•霍德华 (2000) 明日的田园城市. 商务印书馆, 10-25.

  5. 5. 欧阳怀龙 (2012) 从桃花源到夏都——庐山近代建筑文化景观. 同济大学出版社, 79-82.

  6. 6.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2005) 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天津大学出版社, 2-11.

  7. 7. 李莉, 袁超 (2011) 地理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 地理空间信息, 9.

附录1

The plans’ map of East Valley Villa Deli Li Period

李德立时期的东谷别墅规划图

附录2

The tour map of East Valley Villa

东谷别墅游览图

附录3

The area map of East Lushan villa former British concession

原庐山英租界地别墅区域图

附录4

Lushan East Valley villa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庐山东谷别墅群地理分布图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