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500,4 pages
10.12677/CES.2017.52018

An Analysis of Sinology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Guifang Li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Received: Apr. 24th, 2017; accepted: May 8th, 2017; published: May 12th, 2017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universities as the forefro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ried out a lo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s a unique audience, the active, independent and innovativ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ity has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 Sin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weaken utilitarianism and dispel mysticism,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sinology. In teaching methods, sinology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reading reduplicatively and thinking deeply. We should interconnect the whole subject,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but not rely on the comments only. At the same time, sinolog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expand the practice space,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hinking. In this way, we can truly achieve the goal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Universities, Sinology Education, Subjectivity

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高校国学教育浅析

梁桂芳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福建 福州

收稿日期:2017年4月24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2日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高校作为教研前沿阵地开展了诸多国学教育活动。但思想活跃、独立而又勇于创新的大学生作为独特的受众群,其主体性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国学教育,在功用上应淡化功利主义、祛除神秘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学观;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熟读精思,破除依注讲经,融会贯通,注重联系现实;同时,国学学习不能埋头故纸堆,应拓展实践空间,培养创新性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国学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国学教育,主体性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如果以专业性及受众群体来看,国学教育可分为“幼儿国学、大众国学、大学国学,以及学者国学等” [1] 。所谓大学国学,是以大中专学生为受众施行的国学教育活动。一般来说,高校国学教育的目标,“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 [2] ,国学教育对青年学子形成人生观、社会价值观,提升爱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鉴于此,各高校在国学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包括成立专业的国学研究机构、尝试设立国学专业、开设国学类通识课程、组织各类国学类推广及普及活动等,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颇有裨益。然而,整体看来,高校的国学教育依然处于试验、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可行的体系。当前高校的国学教育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乃至国学专业身份的确立等方面,却往往忽视了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的重要性。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育活动必须以人为本。教师的教导为了学生的学,国学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将国学所蕴含的知识和理论传达给学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 树立正确的国学观,激发学生自主自觉意识

高校国学教育,即便学习环境再好,教师教的再努力,如果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没能发动起来,学生自身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那学生本人还是学不好的。要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是观念上的接受与理解,要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国学,树立正确的国学观。

首先要淡化功利主义,回归教育本质。高校本应该是帮助学生“读书明理”,帮助提升修养、品质、智慧的场所,但人们经常忘记大学的这一本质,而把“拿文凭”当成目的。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渗透到校园,导致大学生从高考结束选填志愿开始,就非常务实,一切围绕就业打算,国学教育则被学校和学生双方边缘化了。重专业学习、轻通识教育的现象在诸多高校都存在,学生不断奔波于各类证书、各类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和能力测试,是当前高校的普遍现象。在这种形势下,重在素养提升的国学教育能否被学生真正纳入视野便值得商榷了。人的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主体性越鲜明,对自己的行为指向、目的、方式就越明确,就越能发挥自主自觉意识。因此,高校若想做好国学教育,务必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明白国学的内涵和作用,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国学、崇敬国学,主动地学习国学,而不是成为形式主义的、混学分的行为。

其次要破除神秘主义,回归经典本身。国学经典大多距离现代生活较远,内容较为古奥、陌生。而随着“国学热”的发展,商业发展推波助澜,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人为夸大国学用途的现象,国学日渐神秘化,甚至人为其“放之四海皆准”,可以应用到各个层面并发挥神奇的“点铁成金”效用。实质上国学要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积累,它更多的是通过修养、认识等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而国学的被夸大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国学存在过高期许,而一旦发现国学并非“万能”时,会产生失望、迷惘乃至“受骗”感,从而挫伤学习热情。实质上,国学经典最初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和经验、道理,并非无所不能的东西。准确阐释国学内涵,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国学的功用和价值,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化和认同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

3. 凸显时代特色,推动国学经典与现代化结合

综观目前各高校的国学教育情况,除去少部分开设专业国学班、建设了较为深入的国学课程体系外,多数高校以设置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而受到师资限制,基本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课堂讲授形式。然而,国学经典因其时代的久远和语言的隔膜,如果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容易产生厌弃情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高校国学教育要注意熟读精思,回归经典。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国学经典的熟读、记诵多是中小学的事,然而,所谓“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 [3] 。大凡经典,其意多聚讼纷纭,令人莫衷一是。然在诵读中,可屏气静心,静思细想,则自有心得。如果没有熟读、静思,理解、阐释往往失去根基,甚至沦为义气论辩。因此,经典记诵是国学学习的根基,教师不要急于分析、评判,引导学生默诵于心是重要的一步。

高校国学教育要与时俱进,润物无声。国学虽然是传承文化经典,但在新媒体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的今天,如果脱离了这一平台,国学教育就失去了一个极为有利的阵地。国学与新媒体就好比一个千年学府与年轻人的结合,学生爱玩新媒体,国学就要想办法渗透进去,不能一直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受新媒体影响,当代大学生经常以娱乐化、碎片化形式接受各类知识,国学也应学会化整为零,或者编入娱乐程序、寓教于乐。如引领学生对电视剧《甄嬛传》古诗词总结、分析、对传统节日来历做微剧本创作、对经典的“二次元”形象化解读等,学生对此可谓兴味盎然。当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是源,而新媒体就是有效的传播途径,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教师务必保持“源头”的清洁健康。

高校国学教育应不傍经义,创新发展。所谓“不傍经义”,表面上是针对教师而言,而实质依然是要引导学生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千年的经典固然重要,但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教人做人,是尊德性、安身立命的学问,特别是儒家经典。而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不仅限于读典,还有更多书外功夫。而且,“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4] ,故教师更重要的任务,不是依经讲注,半步不失,而是能够举一反三,深入浅出,将经典义理贯穿进去,让学生真正领会其精义,拓展视野,修身养性,容纳世界,成健全人格。而创新发展则是应更好地指引学生将国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新思维,不使其僵化,这方面各高校已经有一些专案研究。以流行歌坛为例,“古风”创作横扫歌坛,受到很多人推崇。国学教育者可利用这一潮流,或者全面深入分析,或者集中于一点解读一理、一诗、一词,让经典走入当代。像王力宏演唱的歌曲《在梅边》,可由其上溯至《红楼梦》薛宝琴“梅花观怀古”、《牡丹亭》杜丽娘“写真”,而由《牡丹亭》“闺塾”“游园”可上溯至《诗经》之《关雎》等,作为一个小小的专题,既可引发学生浓厚兴趣,亦可对相关经典作品进行讲析,这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体现之一。

4. 拓展实践空间,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

很多人对国学的理解有一种误区,就是把国学当成精雅奥博的知识体系,动辄开列一长串书单让学生去学习,而这种做法一方面可能使得学生望而生畏,达不到目的;另方面即便认真去学习了,也只能引导学生步入国学的知识层次,而忽略了应掌握的应用能力。国学是知识的、学术的,但也是技艺的、实践的,不是仅靠读书就能实现的。如对传统武术、医术、茶道的掌握,对中国哲学中阴阳、对称、天人合一观点的理解,对书法、绘画、戏曲的学习等,都不是纸上谈兵可以获取的。

高校学生是最具活力、充满好奇心的群体,他们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外,还应运用多维立体的组织形式,采取多元化的途径营造国学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学习国学、丰富自我。在这方面,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出台相关文件,拨付一定资金,为学生国学社团活动、团队建设等提供支持和奖励。学校还可以引领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媒体支持平台,由学生为主体出版国学类刊物、推送国学微信公众号等。学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不再作为单纯的接受者、学习者,而是作为传授者一方,成为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一环,而这种角色的转换,对于促进学生理解、研究国学经典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国学实践是多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所包含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主旨无非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避免国学学习的刻板僵化。

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全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优良结晶,是五千年长河中历史文明史的积淀。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明确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国家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将国学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只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做”,才能使其爱上国学,学好国学,实现文化传承和人格培养的目标。

基金项目

福州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项目(50000881);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3SKQ14)。

文章引用

梁桂芳. 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高校国学教育浅析
An Analysis of Sinology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J]. 创新教育研究, 2017, 05(02): 113-116.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7.5201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刘成荣. 论高校传统国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0(6): 180-182.

  2. 2. 李迎春. 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7(1): 58-61, 65.

  3. 3. (宋)朱熹. 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第四[M]. 《朱子全书》. 第13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374.

  4. 4. (明)王艮. 语录上[M]. 万历本《王心斋先生全集》卷二.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