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07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9724 , 10 pages
10.12677/CnC.2019.71001

On the Image of Liu Yong in Liu Yong’s Ci Poem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

Aihua Luo1,2, Yanyun Zhang2

1Library of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2Hubei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Center, Wuhan Hubei

Received: Mar. 26th, 2019; accepted: Apr. 9th, 2019; published: Apr. 16th, 2019

ABSTRACT

Liu Yong, a big Ci famil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the first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i, and is a key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Ci. Reading Liu Yong’s Book of Music,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he is a confident and talented scholar, but he is rejected by the ruling class, and he is a city prodigal. But he did not give up his dream, he always worked for his dream, in order to be able to name the title, into the officialdom, he had to go around the world, visit the right officials, tasted the bitter. This may be a bitter and helpless genius.

Keywords:Liu Yong, Talented, Prodigal Son, Abandoned Literati, Enterprising Literati

论北宋词人柳永词中的柳永形象

罗爱华1,2,章燕云2

1武汉商学院图书馆,湖北 武汉

2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3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16日

摘 要

柳永是北宋的一大词家,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个关键的人物。品读柳永的《乐章集》,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信心十足才华横溢的饱学才子,却因遭受统治阶层的排斥而流连于青楼,成为一个市井浪子。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始终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为了能够金榜题名,走进官场,他不得不浪迹天涯,四处拜谒权臣,饱尝羁旅之苦。这也许是一个风流才子的辛酸与无奈。

关键词 :柳永,才子,浪子,弃子,士子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宋代著名的词人,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自宋、元、明、清迄今,世人对柳永的评价和研究呈现出歧义纷呈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使柳永这一人物形象笼罩上丰富的传奇色彩。只要细细品读柳词,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我们就会发现风流才子柳永有着独特的文学形象。

2. 饱学才子

柳永少年时生活在风光秀丽的武夷山。他自小就聪慧有诗才,曾作咏崇安名胜的《题建宁中峰寺》诗,还有五首游武夷山的词作——《巫山一段云》。

柳永“风流才调”(《传花枝·平生自负》),热衷功名,于是他满怀信心地来到汴京,准备考取功名。来到京都的他很快地融入市井生活中,并且充分发挥作词曲的才华,受到广大市民和下层歌妓的欢迎,他的词也风靡全城。众多名妓们纷纷表示“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明·冯梦龙。喻世明言)。是柳永的才华征服了她们,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柳词中看出:“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如鱼水》)“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人娇》)“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玉女摇仙佩》)“美人才子,合是相知。”《玉蝴蝶》)正因柳永才华横溢,因此“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价自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由此可见“创作新词在柳永是对自我才华、才性的张扬、表露”。 [1]

柳永才华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音律,有深厚广博的文艺修养,可谓“艺足才高”(《如鱼水》)。他的词富有音乐性,节奏感很强,其实他是一个具有音乐天才的词人,因此他的词大多是能歌唱的,这也是柳词流行于世的原因之一。“整部《乐章集》即由多种宫调(共有正宫、中吕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小石调等十七种)多首作品(三卷共194首)编次而成”。 [2] 叶梦得《避暑录话》日:“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世。”其实柳永自己也创造了不少新腔,繁荣了宋词。其次,柳永在词作中巧用去声,便于歌唱。例如《夜半乐》“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竞何据。”每句都有去声,响亮悦耳,便于歌唱。《凤栖梧》“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到肠先断。”此四句,每句也都有去声,词虽简洁,却余音袅袅。另外,纵观柳词,可以发现,词中多是单句和双句交叉运用,这样使得全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流利婉转,更为动听。

柳永在创作词曲时,往往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使得意境更为深远,内涵更加深厚。“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凤栖梧》)典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击梧桐》“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用的就是《高唐赋》的典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以此表达对对方的疏离表示怨望之情。《临江仙》“泪烛空烧”,化用李商隐《无题》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古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是由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化用而来的。如若不是柳永饱读诗书,是一个饱学的才子,怎会在创作中如此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与典故。由此可见,柳永是一个文学底蕴深厚、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才子。

此外,柳永在其慢词的创作中以铺叙闻名,层层推进,着意渲染,情景交融,物我谐和,浑然一体。最典型的经典之作,当属《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词的前三句写景,点明了深秋的季节和离别的地点,给人一种凄然欲绝的离别气氛。接下来由景及情,层层推进。“执手”二句深深地揭示了离别的悲伤之情。“这种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意态,真可谓传神之笔。” [3] 下片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承上启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而成为千古名句。末句以情收结,可谓余恨无穷。

再如《塞孤》一词:

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乌,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免鸳衾、两恁虚设。

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深秋景致,以寥寥数语,即见肃杀氛围,然景中又有情;下片以抒情为主,但也是情从景出。在铺叙上一波三折,轮回反复。上下两片结句都是由想象回到现实,层层递进,渲染了气氛也加强了词人情感的表露。

而《安公子》《雪梅香》《玉蝴蝶》等词也都是由景及情,情景交融,铺排有序,自然流转,曲折尽致,血脉流通。

总之,柳永是一个饱学的才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当时的人皆以看柳词、懂柳词为荣,就连宋仁宗也是一个“柳词迷”。他的才华与写词的高超之处不得不让人敬佩,不愧为“北宋巨手”。

3. 市井浪子

自从一首《鹤冲天》之后,柳永被上层官僚社会抛弃了,于是他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混迹于市井,流连于风月,俨然是一个奉旨填词的“白衣卿相”,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井浪子。

柳永自从来到汴京后,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都市生活,而且沉溺于歌楼舞榭之中。在他的词中,有一种浓郁的市井色彩。他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面,折射出了耀眼的市民文化色彩;他还创作了大量的俗词艳语,直露的写出了青楼女子的思想感情,并对她们寄以同情;而且在创作中多用口语,具有通俗化的色彩。

3.1. 对繁华的都市生活的描写

柳永的词涉及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官僚贵族、市井俗民、节日时令、人情风俗等,“这类词总计36首,占其现存词作的17%”。 [4] 柳永是都市生活的表现者,他的词作反映了宋仁宗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歌舞升平、车水马龙、弦管新声、君臣同乐的景象。

柳永笔下的都市异常繁华,体现了他对都市的向往之情。汴京是当时的首都,这座东方古城不仅壮丽而且繁华。 “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鼎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长寿乐·繁红嫩翠》);“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霄幸,是处层城阂苑”(《倾杯乐·禁漏花深》)。此外还有“凤箫依旧月中闻”(《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的扬州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写杭州的《望海潮》,且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开头三句,词人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接下来便写城中繁华的景色,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珠光宝气,斑驳陆离。下片着重写西湖的美丽,可谓“成平气象,形容曲尽”(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对都市繁华风貌的极力赞美,毫无隐晦地反映了柳永对都市繁华富庶的向往和陶醉。

其次,柳永对都市生活表现出一种迷恋和兴奋。有宋一代经济不断发展,市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市民就要求有适合自己的都市文化生活。于是“是处小街斜巷,烂游花馆,连醉瑶卮”(《玉蝴蝶·是处小街斜巷》),“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洞仙歌·佳景留心惯》)。听歌观舞也是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长寿乐·繁红嫩翠》)。再看他的《传花枝·平生自负》: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兵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着到。

这首词是柳永浪子自我形象的生动完整的刻画。柳永多才多艺,风流自负,混迹于市井歌筵舞席,虽生活失意,却表示出一种顽强乐观及时行乐的精神状态。“这里的他把‘追欢买笑’看作是人生美好的事,他的理想是希望能够长期颠倒于声色酒乐之中,尽情享受精神上的刺激和快感。” [5]

柳永是及时行乐的。他认为想快乐地消受人生,惟有美酒和歌舞,这在《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透碧霄·月华边》等词中都有所体现。

再次,节日时令也是柳词中常见的题材,柳永写了上元节、清明节和七夕节等。《抛球乐》《木兰花慢》描绘了清明节的节日风光,《二郎神》描绘了七夕的节日景象,《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写了元宵佳节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欢乐情绪。《破阵乐·露花倒影》描写了宋仁宗君臣游赏汴京金明池的盛况。在这些节序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节日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

柳永的都市词,为后人勾勒出了一幅幅大宋时代的市井文化的风情画和风俗画。

3.2. 对歌妓的描写

柳词中有70%是恋情词,其中多数是描写市民阶层中最下等的歌妓。柳永对她们坦诚相待,在词中表现温柔、善良、悲伤以及多才多艺等,并且对她们寄予深切的同情。柳永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烟花柳巷就成为他温暖的精神家园,他和那些比他地位更低并经常饱受屈辱的妓女们,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文人对歌妓、甚至对所有女子的看法,历来是以文人自己为本位的。” [6] 他们希望的是从美丽、温柔、多情的妓女们那儿得到享受,把她们当作玩物。而柳永却不同,他以平等的眼光去描绘赞颂她们。如《柳腰轻》一词: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全词用“腰肢软”“逞盈盈”“佩环微颤”“慢垂霞袖”“急趋莲步”“千金争选”“万人肠断”的演出效果,描绘“英英”的才艺,令人叹为观止。它流露的是柳永对歌妓才艺的赞赏,她们是多才多艺的艺人,是值得尊重的艺术家。

柳永以平等的身份对待歌妓,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赞美她们“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的才艺。

柳永深入歌妓们的内心世界,为她们鸣不平,诉说她们的愁苦烦闷。“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浪淘沙令·有个人人》),“眉黛双颦”暗示了歌妓的疲惫和伤感之情。“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满江红·万恨千愁》),“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少年游》),这些都是妓女们的怅惘之情。因此,柳永也常常替她们表达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从良的愿望。如《迷仙引·万里丹霄》“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这位歌妓从小便沦为娼籍,但他轻视千金而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她在赏识者中找到了一位可以托付终身的男子,便恳求他救其脱离火坑,她含着泪水一再恳求发誓,希望这位男子可以替她作主,改变自己的命运。此外,“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自春来》),这是中国古代妇女最朴素的愿望,她希望管着丈夫,守着他过平静和谐的生活,然而在一些封建士大夫看来,这是不合封建礼教的。而柳永却真实地表达了她们的生活情趣和进步的爱情观,这说明了柳词具有强烈的与封建传统不相容的市井情趣。而《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与《凤街杯·有美瑶卿能染瀚》等表现了“才子”与“佳人”平等,他们彼此相爱,惺惺相惜。柳永用他的词更用他的心细致地体察青楼女子的心理,表达她们的人格追求,向读者展示了市井生活中最真实的一角。

正是因为这种坦诚相待,以及对青楼女子的关心与同情,使得柳永与歌妓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柳永最落魄的时候是她们倾囊相助,而且常常给他寄来书简,而柳永也把她们寄来的书简藏于怀中,时时拿出来拜读。柳永对待歌妓“完全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摒弃财钱,摒弃私欲的真情实感。” [7]

3.3. 口语化色彩

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自己所创作的词中,大胆采用口语化的市井语言,甚至完全口语化。

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与市民广泛接触,猎取了大量的市井俗语,在词中灵活运用。例如《传花枝·平生自负》中的“口儿里”“人人尽道”“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待情个”等,还有“又争似”(《轮台子》)、“甚时向”(《尾犯》)、“便只合”(《昼夜乐》)、“好生地’(《长寿乐》),以及《定风波》“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个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两同心》)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但丰富了词的语汇,而且显得亲切、通俗易懂,如话家常。“柳永的作品之所以令‘俗子易悦’,‘不知书者尤好之’,并且能‘散布四方’,‘天下咏之’,就在于他不仅真实地抒写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心态,愉悦与悲辛,并且为之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更在于他所采用的都是天下人——无论是驷马高轩之辈,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能听懂、看懂、译懂的通用语和大白话。” [8]

据统计,柳永词中的口语俯拾即是,副词“恁”出现了58次,“争”出现了36次,“处”出现了20多次,“怎”字出现了10多次,语尾“得”字共出现49次,“成”字出现了20多次,“了”字出现了10多次。这些都符合不同人物的口吻,体现出下层民众的意趣,皆是俗语,浅显易懂。总之,这些地道的民间口语,使柳词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这些市井口语,也更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而从现在来看,这些口语也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再现。

4. 天涯游子

柳永屡次失意于会考,处境十分不好,为了志向,也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流落他乡,转徙不定。他曾漂泊于淮、楚、江、浙一带,也可能到过成都西北一带。在这一段游子生活中,他尝尽了羁旅之苦,相思离别之痛。这段遭遇,也给柳永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以大量的词作,表达了羁旅途中的风霜辛苦、孤独寂寞、痛苦忧伤,以及对漂泊不定的厌倦。“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共有七十首,这也是他在词坛上自宋玉以来的羁旅行役词这一传统题材的新发扬,以致成了柳永的专利。” [9]

作为天涯游子的柳永,最割舍不下的其实是在京城里所结实的异性知音,虫娘、酥娘、英英、心娘等都让他魂牵梦萦,于是在他的羁旅词创作中,主题由传统的“怀才不遇”转为“怀人”,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彩云归》),“秦楼凤吹,楚台云约,空怅望,在何处”(《西平乐·尽日凭高寓目》),“又怎似、却反瑶京,重买千金笑”(《轮台子·一枕清霄好梦》),“念对酒当歌,低帷并枕,翻恁轻孤”(《木兰花慢·倚危楼伫立》),“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幺令》)。他所追求的是“应念念,旧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免鸳衾,两恁虚设”(《塞孤·一声鸡》)。可见,柳永在词作中,把伤感写在了怀人中,写进了秦楼楚馆。

柳永浪迹天涯,饱尝羁旅之苦。且看他的羁旅名篇《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词中流露的凄凉感受,反映了柳永内心漂泊无依的真实体会,含有一种秋士易感的幽微感发。写出了人生如逆旅、似匆匆过客的悲哀感慨。” [10] 气势磅礴的语句也真切深挚地写出了游子的心绪和情感,让人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而孤独、忧伤和奈。萦牵的离情,旅途的寂寞只有柳永自己知晓。

他为了功名,为了生存,“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鹊桥仙·届途征》),“念荡子,终日驱驱,觉乡关转迢递”(《定风波·伫立长堤》),“游宦成羁旅”(《安公子·远岸收残雨》)。他宁肯让“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也不轻易放弃宦游。由此可见,他对梦想多么执着,但他却仕途不畅,惟有无限的哀伤、无尽的绝望和失落。“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凤归云·向深秋》),“奈泛泛旅迹,厌厌病绪,迩来谙尽,宦游滋味”(《定风波·伫立长堤》),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绝望与伤痛。他努力过,反抗过,但都无济于事,想想怎不叫人痛心疾首。

再看一首《戚氏·晚秋天》: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听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这也是柳永的一首写羁情旅绪与感叹身世的名篇。词作集中写了独宿旅寓的所见、所思、所感,深刻地写出了游子的苦闷和天涯沦落之感,让所有的天涯游子都感同身受。这首词在当时备受赞赏,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就曾引“前辈”的两句诗说:“《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其实,天下所有离家的游子,念念于怀的终究是回归,柳永当然也不例外,“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安公子·远岸收残雨》),“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

柳永——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有着坎坷的人生。他笔下的羁旅行役之词,展现了他一生的追求、挫折、苦闷、辛酸、失落与无奈。

5. 官场弃子

柳永是一位饱学的才子,才华横溢,甚至连皇帝也成为柳永的歌迷。可柳永却仕途坎坷,自第一次进士科考开始,连续四次落榜。到登第时,已51岁,而且历任地方小官,直到退休前一年才转官屯田员外郎。“柳永在《宋史》中无传:那么多无名之辈都可以在《文苑》中有一席之地,而鼎鼎大名的柳永却只字不见,则主流社会对柳永的深恶痛绝可见一斑。” [11]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成为官场的弃子呢?我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

5.1. 柳永是俗艳文化的代表者,与上层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

柳永是以一个浪荡游子的面目出现在社会上的,而且他所作的词,更加让他成为宋代俗艳文化的代表人物,即一名“白衣卿相”。上层阶层虽然也喜欢柳永的俚俗之曲,可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正统形象,需要的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儒雅诗词,而不是柳永那些写风花雪月的俗词艳语。统治官僚虽然也出入青楼,但都是暗中进行的,谁也不敢大肆宣扬,他们也在秦楼楚馆里花天酒地,但他们把歌妓当作玩物,歧视青楼女子。作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正统身份,他们要用儒雅的诗词来装饰自己,他们欣赏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优雅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的含蓄。“而柳永似乎又是一个例外,所有的空灵、寂静、安宁、含蓄都与他不沾边儿,他有的是直白诉说世俗的热烈。” [12] 如《殢人娇》:

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歌筵罢、偶同鸳被。别来光景,看看经岁。昨夜里、方把旧欢重继。晓月将沉,征骖已备鞴。愁肠乱、又还分袂。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你恣情浓睡。

此词写与一名妓女两度相逢,共度良宵,只可惜有功名牵绊,不能纵情与其欢睡。大胆直白,毫不掩饰,流露出的尽是世俗的热烈。

在柳永的一生中他爱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他并不是对一个女人始终不渝,他对女性是一种泛爱,这就更加不被那个时代所接受。此外,如“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征部乐·雅芳幽会》);“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自春来》);“愿迩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玉女摇仙佩·飞琼伴侣》)。正是因为这种俗词艳语的大胆表现,成就柳永现实人生的坎坷。况且统治阶级担心作为俗艳文化的代表者柳永,一旦进入统治阶级就会破坏原有的生活秩序、伦理观念和社会形象,因此统治者就排斥了柳永。

5.2. 柳永狂放不羁,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与统治者的理念格格不入,以致潦倒终生

纵观柳永的词,他在许多场合喜欢用“狂”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人嘉景。”(《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未更阑,已尽狂醉。其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金蕉叶·厌厌夜引平阳地》)“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集贤宾》)“昔观光得意,狂游风景,再睹更精妍。”(《透碧霄》)“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倾杯》)这个“狂“字表现了柳永的一种处世态度,它代表着独立特行,不和群流,“用狂字表现自己在狂歌醉舞中的放纵情怀。” [13] 这也反映出了柳永精神的一个侧面。但柳永的狂傲堵塞了自己的仕途之道,让自己的梦想破灭。他落第后就作了一首《鹤冲天》表示自己的不满和对士大夫的轻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态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敢于破坏传统,以“才子词人”自居,公开流连于青楼,还要“浅斟低唱”,这在宋仁宗看来简直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大逆不道。因此,柳永名落孙山,长期被统治阶级排斥于官场之外。

还有《西江月》一词:

腹内始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疋绡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我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据说这首词是宰相吕夷简六十大寿的时候,柳永赠送给他的。当他念到“纵教疋绡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时笑道:当初裴度修福光寺,求皇甫湜写文章,每字索绢三匹,看来柳永是嫌我的酬仪大薄了。等他又念到“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时,吕宰相就生气了,大怒道:“小子轻薄,我何求汝耶?”(《柳七》),从此怀恨在心。是柳永轻狂的性格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当然也断送了他的仕途之路。

“他反感那种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词风,创作的大量歌妓词,笔触大胆自由无羁,感情真挚奔放。” [14] 柳永率真自然,追求个性解放,这与封建礼教是水火不容的。看他那“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菊花新·欲掩香帏论缱绻》)这显然是一种狂放不羁,放浪形骸的态度,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统治阶级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人走上仕途,走进官场,因此柳永的性格也是导致他郁郁不得志的重要原因。

5.3. 柳永虽然被官场排斥,落第之后却从没有放弃过科考,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士子

柳永虽然被官场排斥,但他落第之后却从没有放弃过科考。从26岁应考到51岁考中进士,这期间经过了25年之久。而在这25年之中,他的内心从未放弃过对的功名追求,在他的骨子里,在他的灵魂深处,他没有忘记过功名利禄,他时刻在期盼着金榜题名的那一天,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士子。

“宋代科举制度完备,“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成为上层社会最普遍的意识,开科取士之风大盛。” [15] 中举之后能够做官,而官员的待遇优厚舒适,因此每个士子都希望能够中举,柳永当然也不例外,他一辈子都不能摆脱自己的科考情结。柳永出生于世代儒学官宦家庭,祖上皆是科举出身,在这样一个儒学传统如此浓厚的环境中,柳永也很重视功名,他从小就努力读书,十分上进。他在《劝学文》中说:“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变庶人。”这显然是柳永在父亲的教诲下的感悟之作。其实,“宋代士子的出路远比唐代广阔,社会待遇亦远比唐代丰厚,因此他们都努力走上科举入仕的唯一的进取之路。” [16] 在《劝学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柳永对仕途之路的向往和追求,也流露出了他积极用世的态度。他信心十足,意气昂扬地进京赴考,为歌妓所作的《长寿乐》云:“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着回来贺喜”。由此可见,他对自己能够高中充满了喜悦和期盼。

可是事与愿违,柳永屡试不第,“作品中尽管有对功名的鄙薄,但更多的是缘于科场多次失意之故,它是平衡心理的一种表现,是慰藉情绪、排解愁情的一种宣泄方式,具有‘士’典型的悲剧内涵。” [17] 事实上他并没有放弃过科考。相反,他却另辟蹊径,狠心割舍在青楼里的享乐,与温柔多情的知己天各一方,他毅然离开了京都,漫游江南,四处拜谒权臣,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都是强烈的进仕之心,和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驱使着他,让他不得不积极进取。

在《乐章集》中,拜谒权贵和歌功颂德的作品就有二十多首,如《早梅芳·海霞红》: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这首词是用来投献给杭州知府孙沔的。此词上阙写杭州的繁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下阙颂扬孙沔的事功人品,全词雍容雅致。据薛瑞生先生推算,此时柳永已是将近六十五岁,如此高龄,还执着于功名,他这种对梦想追求的执着,证明了他一生都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士子。

又如《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瑞》:

凤楼郁郁呈嘉瑞。降圣覃恩延四裔。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几行鹓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亲临金殿设坛,这首词就是写祭祀的盛况的。柳永以此进献,是想博取功名,是为仕途之路所做的努力。

此外,《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干谒杭州地方官吏,歌咏太平盛世的;《永遇乐·薰风解愠》《送征衣·过韶阳》《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是为帝王祝寿而作的;《一寸金·井络天开》是写给成都地方官吏的投献之作,极力称赞属地地方官员的文治武功;(《木兰花慢·古繁花茂苑》)为赠苏州太守作所作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仕途之梦,柳永虽然浪迹天涯,但始终不忘京都,时刻盼望着重返京城。“柳永的词作共有213首,其中直接提到‘帝里’、‘帝城’、等的有20余首。” [18] 如《引驾行·虹收残雨》“背都门、动消黯”;《满朝欢·花隔铜壶》里有“帝里风光灿漫”;《迎新春·嶰管变青律》中有“帝里和阳新布”等。这些都说明了柳永心系朝廷,不忘京城,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的情怀,也说明了他积极进取的政治理想。

柳永在投献之词和歌功颂德之词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收敛自己的浪子之心,可见他渴望被统治阶级接纳和急切进取的心情。

6. 结语

生活在北宋的柳永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柳词中去解读柳永,探索柳永的文学形象。柳永——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识渊博,尤擅长音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但他狂放不羁,追求自由的个性,又是俗艳文化的代表者,他与统治阶级格格不入,一直受到官场的排挤。落第之后柳永流连于市井,迷恋繁华的都市生活,寄情于青楼,对歌妓坦诚相待,为她们作曲作词,俨然是一个白衣卿相。可是在柳永的内心深处,他有远大的报复,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于是他为了金榜题名,离开了汴京,游走于天涯,拜谒权贵,尽管尝尽了辛酸、孤独与相思之痛,他也依然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文章引用

罗爱华,章燕云. 论北宋词人柳永词中的柳永形象
On the Image of Liu Yong in Liu Yong’s Ci Poems of Northern Song Dynast[J]. 国学, 2019, 07(01): 1-10. https://doi.org/10.12677/CnC.2019.71001

参考文献

  1. 1. 曾大兴. 柳永和他的词[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0: 101.

  2. 2. 王蕾. 浅谈柳永的羁旅行役词[J]. 学术论坛前沿, 2010(5): 273.

  3. 3. 孙光贵, 徐静. 柳永集[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3: 7.

  4. 4. 木斋. 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64.

  5. 5. 许芳红. 柳永为何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 2002(4): 528-530.

  6. 6. 宇野直人. 柳永论稿[M]. 张海鸥, 羊昭红, 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8: 57.

  7. 7. 任映红. 柳永人格新论[J]. 上饶师专学报, 1996(1): 57-62.

  8. 8. 霍建波, 呼格吉乐图. 从柳词看柳永的浪子行迹和科第情结[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5(2): 59-60.

  9. 9. 谢桃坊. 柳永词选评[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4.

  10. 10. 杜若鸿. 柳永及其词之论衡[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6.

  11. 11. 宓瑞新. 论柳永的文化人格[J]. 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2(2): 116-120.

  12. 12. 张涤云. 论柳永现象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1): 10-16.

  13. 13. 温永峰, 薛巨珍. 浅谈柳永的政治理想[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 5(4): 395-398.

  14. 14. 谢桃坊. 柳永词赏析集(第二版) [M]. 成都: 巴蜀书社, 1996: 159.

  15. 15. 陈棽. 浅谈柳永的都市风情词[J]. 语言文学研究, 2009(8): 9-11.

  16. 16. 张今歌. 柳永的功名情结与浪子习性[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11): 48-51.

  17. 17. 过常宝. 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柳永[M]. 大连: 大连出版社, 1998: 22.

  18. 18. 孙哲慧. 柳永仕宦失意的原因以及对青楼女子的态度[J]. 黑河学刊, 2010(4): 21-23.

期刊菜单